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074322
◎父亲林长民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叔叔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弟弟林恒弃笔从戎,在抗战时的空战中壮烈牺牲……
◎为了考察古建筑,她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她梳理了中国古建筑发展的脉络,留下了数以百计的珍贵文献,并辅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
◎创作了许多浪漫而优雅的诗歌、小说、散文及戏剧,作品收入西南联大教材。抗战结束,她为筹建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尽心竭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参与设计国徽、拯救景泰蓝,巾帼不让须眉。
◎不管生活是鲜花着锦般的丰富,还是饱经战乱、困厄与疾病的折磨,她终保持诗意的情怀,保持宠辱不惊的风范。
林徽因是著名的建筑学家、作家,被胡适称之“一代才女”。不管生活是鲜花着锦般的丰富,还是饱经战乱、困厄与疾病的折磨,她终保持诗意的情怀,保持宠辱不惊的风范。本书以权威的史料为据,以传记文学的创作手法,全面、立体地讲述了林徽因真实而传奇的一生,展现了她以极度虔诚和敬畏之心追寻精神高地的心路历程,还展现了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伟大人性。
章 林家有女初长成
1. 林家有女
2. 父亲,母亲
3. 游历欧洲
第二章 康桥之恋
1. 遇见徐志摩
2. 真正的康桥之恋
3. 梁林结缘
4. 蔚蓝与碧绿
第三章 芬芳岁月
1. 求学宾大
2. 蜕变成长
3. 蜜月之旅
4. 赴沈教学
第四章 太太的客厅
1. 筑梦文学
2. 世事两茫茫
3. 北总布胡同
4. 一桩传闻的真假
第五章 寻古探幽
1. 香山寻古
2. 测绘古建
3. 诗意山西
4. 探访广胜寺
第六章 繁花将尽
1. 初有成果
2. 文字生香
3. “佛光”乍现
第七章 流亡生涯
1. 万里关山
2. 昆明聚首
3. 苦中作乐
第八章 书生报国
1. 藏在竹林深处的李庄
2. 穿越逆境
3. 曙光初现
第九章 浮生若梦
1. 北归
2. 换一片天地
3. 心系国徽
第十章 萧萧暮雨人归去
1. 鞠躬尽瘁
2. 北京的城与墙
3. 翩然归去
主要参考文献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大多数人只知道林徽因是梁启超的儿媳妇、梁思成的妻子,徐志摩曾为她跟妻子离婚,金岳霖为她终生未娶,而缺少对她人生经历的探寻。
1904年,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祖父林孝恂是进士出身;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叔叔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徽因从小接受东西方文化教育,学贯中西,才情满溢,个性清新脱俗,灵动洒脱,正所谓“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说她是中国女性理想人生的范式也不为过。
在游历欧洲时,林徽因对当地的建筑十分痴迷,尽管她从未学过美术、绘画,但对其领悟颇深。梁思成正是深受林徽因的启发,与建筑结缘一生。两人一同赴美,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梁思成选择了建筑系,因为建筑系不招女生,林徽因只能读美术系,后来选修了建筑学课程。求学期间,他们或挽手漫步在校园的林荫小道上讨论学术,或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两人在学业上相互鼓励、相互探讨,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关爱。
1928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加拿大喜结连理,同年回国,执教于东北大学,并创建了东北大学建筑系。“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大学被迫停办,梁思成受邀担任中国营造学社主任,林徽因也加入了营造学社。他们到山西、河南、山东、陕西等地考察古建筑,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踩烂泥,坐驴车,住在爬满跳蚤的小旅店被咬得满身是包,她无怨无悔。每当发现一处古建筑,她便欣喜无比。她梳理了中国古建筑发展的脉络,并留下了数以百计的珍贵文献。她坚信中国传统建筑那种简约、大方的美,才是“合乎审美的真纯的条件”。
全面抗战爆发后,一家人经长沙流徙昆明,1940年冬迁往四川李庄。林徽因每天除了为生计发愁,还要与病魔斗争。但残酷的现实没有压倒她对建筑与文学的热爱,她辅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她坚持写作,创作了许多浪漫而优雅的诗歌、小说、散文及戏剧,被胡适称为“一代才女”,作品收入西南联大教材。抗战结束后,她为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尽心竭力。从桌椅板凳、行政工作到课程设置,她全程参与,且不要职称,也不领薪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参与设计国徽、拯救景泰蓝,样样当仁不让。
在生命的后一刻,林徽因把对生的贪恋变成想念、把对死的恐惧变成坦然,昔日的往事如花絮一般在眼前重现。年轻时恋人送的铜镜,和爱人一起求学、游历走过的风景,某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儿女的嬉戏,妈妈的唠叨,陪伴几十年熟悉的爱人的声音……越美的韶华,越让人难以割舍。不管生活是如鲜花般灿烂丰富,还是饱经战乱、困厄与疾病,她始终保持诗意的情怀,保持宠辱不惊的风范。“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成为她的真实写照。
本书以传记的手法,全面、立体地再现了林徽因真实而传奇的一生,同时讲述了她以极度的虔诚和敬畏之心追寻精神高地的心路历程。通过本书,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伟大的爱情,还有这位才女不凡的一生。
她学贯中西,才情横溢,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后回国执教于东北大学,后又加入营造学社。为了考察古建筑,她踩烂泥、坐驴车、住爬满跳蚤的小旅店,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她梳理了中国古建筑发展的脉络,留下了数以百计的珍贵文献。她坚信中国传统建筑简约、大方的美,才是“合乎审美的真纯的条件”。全面抗战爆发后,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她每天除了为生计发愁,还要与病魔斗争。但残酷的现实没有压倒她对建筑与文学的热爱,她辅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她还坚持写作,创作了许多浪漫而优雅的诗歌、小说、散文及戏剧,作品收入西南联大教材。清华大学建筑系成立时,她从桌椅板凳、行政工作到课程设置,全程参与,且不要职称,也不领薪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参与设计国徽、拯救景泰蓝,样样当仁不让。本书以权威的史料为据,以传记文学的创作手法,全面、立体地讲述了林徽因真实而传奇的一生,展现了她以极度虔诚和敬畏之心追寻精神高地的心路历程,还展现了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伟大人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