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8170307
编辑推荐
张亚萍著的《亚当·斯密修辞学思想研究》以亚当·斯密的《修辞学与文学讲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兼顾斯密其他著作中与修辞相关的论述,如《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等,借以提炼斯密所持有的从人与人主体间交流的高度,研究文体修辞的判断标准等广义修辞学观点;并联系斯密自己的修辞学思想,深入研究斯密著作文本中的修辞实践,将修辞看成连接斯密伦理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的纽带,为斯密整体思想体系的解读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洞见;进而探究斯密所详细阐述的“同情共感机制”为我们当代语言学及修辞学研究所提供的启示。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亚当·斯密修辞学思想研究综述
1.3 亚当·斯密文体风格研究综述
1.4 亚当·斯密修辞学思想及其整个思想体系研究综述
1.5 本研究的介绍
第2章 亚当·斯密的《修辞学与文学讲义》
2.1 引言
2.2 《修辞学与文学讲义》背景介绍
2.3 《修辞学与文学讲义》主旨
2.4 《修辞学与文学讲义》意义及影响
第3章 亚当·斯密的修辞学思想与其修辞风格
3.1 概述
3.2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题目辨析及翻译
3.3 《道德情操论》修辞特色分析
3.4 《国富论》文本修辞特色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亚当·斯密修辞学思想与其整个思想体系
4.1 引言
4.2 修辞与道德哲学思想
4.3 修辞与政治经济学思想
第5章 亚当·斯密给我国当代修辞学发展的启示
5.1 引言
5.2 亚当·斯密的修辞观
5.3 亚当·斯密给我国修辞学发展现状的启示
第6章 同情共感机制与当代语言学研究
6.1 同情共感机制视域下的语言礼貌现象解释
6.2 同情共感机制与语用移情
6.3 移情能力与语用理解能力相关性研究设计
6.4 研究结果
6.5 镜像神经元与语言学研究
6.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于语言的初形成及原始语言和合成语言不同特性的思考
附录2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章节
附录3 An Enquiry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章节
附录4 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问卷
附录5 语用理解能力测试问卷
索引
1.1 引言
1.2 亚当·斯密修辞学思想研究综述
1.3 亚当·斯密文体风格研究综述
1.4 亚当·斯密修辞学思想及其整个思想体系研究综述
1.5 本研究的介绍
第2章 亚当·斯密的《修辞学与文学讲义》
2.1 引言
2.2 《修辞学与文学讲义》背景介绍
2.3 《修辞学与文学讲义》主旨
2.4 《修辞学与文学讲义》意义及影响
第3章 亚当·斯密的修辞学思想与其修辞风格
3.1 概述
3.2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题目辨析及翻译
3.3 《道德情操论》修辞特色分析
3.4 《国富论》文本修辞特色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亚当·斯密修辞学思想与其整个思想体系
4.1 引言
4.2 修辞与道德哲学思想
4.3 修辞与政治经济学思想
第5章 亚当·斯密给我国当代修辞学发展的启示
5.1 引言
5.2 亚当·斯密的修辞观
5.3 亚当·斯密给我国修辞学发展现状的启示
第6章 同情共感机制与当代语言学研究
6.1 同情共感机制视域下的语言礼貌现象解释
6.2 同情共感机制与语用移情
6.3 移情能力与语用理解能力相关性研究设计
6.4 研究结果
6.5 镜像神经元与语言学研究
6.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于语言的初形成及原始语言和合成语言不同特性的思考
附录2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章节
附录3 An Enquiry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章节
附录4 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问卷
附录5 语用理解能力测试问卷
索引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