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5257943
传统文化 无不言道
艺道不二 终归于一
万类由心 画乃心印
文心之灵 溢而为画
教化人伦 怡神悦情
鉴戒贤愚 教化人伦
怡悦性情 陶冶情操
丹青妙极 未易言尽
明神降之 动变于心
得于心神 应于笔手
六法精义 万古不移
气韵生动 画之至境
气韵之说 涵盖众科
画作气韵 释义颇多
脱尽尘俗 同证善果
骨法用笔 重在线条
形象结构 神情姿态
骨法用笔 笔墨效果
骨气形似 归乎用笔
应物象形 动必依真
含豪命素 动必依真
以形写形 画尽意在
遗物观物 写物外形
随类赋彩 水墨为
丹青指代 历久弥新
金碧重彩 绚丽辉煌
墨分五彩 水晕墨章
经营位置 置陈布势
统盘筹划 意在笔先
品评赏画 明意为要
立意既定 笔到意生
相势开合 偏正有成
疏密虚实 简贵为尚
计白当黑 奇趣乃出
远近有度 比例恰当
平贴妥当 辄合天妙
笔笔相生 一气呵成
传模移写 意匠就天
善于传写 不闲其思
师法自然 意匠就天
遇胜则貌 法在华山
有法之极 归于无法
去故就新 嘿以对之
无法而法 乃为至法
品评鉴赏 六要六长
识画之诀 六要四品
明彼六要 审彼六长
气韵兼力 刚古之势
格制俱老 骨格厚重
变异皆善 不违常理
彩绘有泽 设色清润
去来自然 浑成如一
去伪存真 舍短取长
粗卤求笔 彰显力量
僻涩求才 不循常法
谨细刚健 不妨兼得
筋力能备 狂怪求理
无墨求染 浓淡自然
勿诋勿誉 细求其长
画病众矣 俗病
画有二病 无形有形
未穷三病 徒举一隅
绘事众忌 不可不谨
病与不病 在于生动
画病众矣 俗病
欲医俗病 修习陶养
款识题跋 若相映带
画作题款 不可或缺
画题尚趣 别有意旨
题榜先行 画赞继之
画赞韵文 继发为诗
题画诗文 审美所在
画赞散文 续展为记
题画记文 功能作用
鉴赏收藏 生发画跋
记载史料 诠释内容
化散为聚 不相触碍
因势随形 增强趣味
书体清雅 墨色变化
巧妙用印 画龙点睛
印章精雅 印色鲜洁
白文朱文 随款布局
画之品第 逸神妙能
品鉴评论 先品后评
品第等次 若干说法
观画宜忌 不可不知
斟酌条件 悬挂有方
然而,一幅画,究竟好在哪里,败于何处?恐怕大部分读者很难说出个子丑寅卯,其所以然来。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书画》中说:“藏书画者,多取空名,偶传为钟、王、顾、陆之笔,见者争售,此所谓‘耳鉴’。又有观画而以手摸之,相传以为色不隐指者为佳画,此又在耳鉴之下,谓之‘揣骨听声’。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晴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世之观画者,多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于奥理冥造者,罕见其人。如彦远《画评》,言‘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予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其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谢赫云:‘卫协之画,虽不该备形妙而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又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此真为识画也。”清代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也说:“自古论画,每多修辞而少达意。盖昔人所谓至道不烦,难以言传,只须平实讲解,庶几发明。若支离屈曲言之,徒艳其辞而讳其本意。此又不独书画,他技亦然。”事实上,沈括所说的关于书画之“耳鉴”、“揣骨听声”等现象,屡见不鲜,“真为识画”者,并不多见。相信读者通过反腐败中揭露那些利用书画作品行贿受贿多为赝品的报道,可见一斑。
中国山水画艺术受着人们对于宇宙、自然的认知程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制约。画家通过描绘山水情境,藉景抒情,追求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境界,展现自己对于宇宙、自然精神认知的美学境界,并且通过这种境界来揭示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人只是宇宙自然中的一分子,人的生命包含在整个宇宙之中。画家所创作的艺术形象与人的心灵,画作所展现的艺术精神与宇宙的精神,本来就应该是契合为一、息息相通的。在中国山水画中,无论是高耸的峰峦巉岩,还是烟波浩淼的江河湖海,或是水流潺湲的山泉溪流,乃至广袤无垠的旷野沙漠,人在其中,无不表现为与大自然交互融会,天人合一,即“道”的精神境界。
传统文化 无不言道
所谓“道”,其本义是“道路”的意思。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道”是被赋予形而上的内涵,具有思辨性质的范畴。通常将其所探索、领悟的宇宙本体,称之为“道”,也就是当今常说之“真理”、“原理”。所谓“书道”,是说关于书法的原理;“茶道”,是说关于茶的原理;“琴道”,是说关于古琴的原理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事实上,真正将“道”理解为宇宙万物的本体或原理,理解为“一个超越一切相对的”,从而使之从某一具体事物之道中抽象出来,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具有形而上性质的哲学之道者,是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间被后来人尊为道家祖师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李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由此可见老子认为,“道”是先于天地,于天地之上的存在,是宇宙的本体和本源。也就是说,宇宙万物在生成之前,就存在着一种先验的“道”。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