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0681077
1. 中西文明对照:从西方发现中国,从中国看懂世界。
全球化不是近代以后才出现,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就已开始。摆脱区域眼光、国家视野,以全球眼光从西方发现中国,从中国发现世界。
2. 近100个主题,千余场讲座,7轮反复打磨,跨越文明5000年。
“行读中西的人文课”将人类文明分成4个阶段,收录整理近100个主题的讲座内容,跨越文明5000年,行读河山千万里。中国文明从先秦时期直到清代,西方文明从古希腊到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以文明史贯通中西文学史。
3. 1991—2021,一场重塑母语教育、艰苦跋涉的千里长征。
蜚声教育界的樊阳老师,自1991年起开设“樊阳人文公益讲坛”, 以每周举办中西文学文化讲座、每月融合文史地的人文行走的形式带领青年人阅读经典,迄今讲座逾千场。这场历时30年,打通文学、历史、地理、哲学的人文启蒙讲座,被称为“一场重塑母语教育、艰苦跋涉的千里长征”。
4. 全球视野,人文视角,打破固有框架,重塑现代人的思维缺失。
把作家与作品放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品读,进行中西方空间的人文观照,在此框架下重读经典,意味着打破固有阅读思维,看到文化的根源与脉络。通过“文本”理解“人”与人类文明及人类的精神追求。
5. 从群星璀璨的东方到星光黯淡的西方,细看古典文化起承转合中的人文之光。
《唐宋与西方中世纪》用20讲深入中西方古典社会的文化转型。经历了400年战乱的中国在试验、探索中迎来唐与宋两个截然不同样貌的时代,一时群星璀璨、繁荣昌盛;世界的西方却在蛮族的铁蹄下进入了长达千年的中世纪,随着骑士文学的变迁开启了漫长的时代告别。
蜚声教育界的语文教师樊阳,倾尽30年时光的讲述,带领我们走入充满温情与敬意的人文世界,照亮自己,指向来路。
历经400年离乱,中国文化在碰撞、融合中开启了新篇章。唐代诗坛群星璀璨,谪仙李白乘明月而来,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沉郁顿挫的老杜却经历了由盛转衰的悲辛;韩愈以高狂俊逸之姿开启了新儒学时代。由唐入宋,宋词以晚香幽艳之姿高调亮相,宋诗则呈现了有别于唐诗美学的“平淡而山高水深”;欧阳修与苏轼重开人文新世界,文与道的分与合造就了柳永、程颐、苏轼不同的文士风采。与其同时,西方文明星光黯淡,唯见骑士文学与《神曲》之光若隐若现,冲淡了笼罩西欧千年的晦暗……
推荐序:樊阳的教育文化长征(杨东平)
总序:穿越历史与融入民间(樊阳)
引 言 唐宋与西方中世纪
讲 初唐:一个伟大时代的孤独
第二讲 盛唐气象:边塞大漠
第三讲 盛唐气象:山水田园
第四讲 不知何处是他乡:诗仙李白
第五讲 千古诗圣杜甫
第六讲 中唐诗坛: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第七讲 文起八代之衰:古文运动
第八讲 晚唐诗坛,帝国的黄昏还是月夜?
第九讲 一江春水向东流:词的兴起和李煜
第十讲 庭院深深深几许:北宋婉约词坛(上)
第十一讲 春归如过翼:北宋婉约词坛(下)
第十二讲 北宋诗文革新与欧阳修
第十三讲 江湖夜雨十年灯:宋诗与江西诗派
第十四讲 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
第十五讲 江山留与后人愁:“才女”李清照
第十六讲 男儿到死心如铁:陆游和辛弃疾
第十七讲 儒学在中国近世的复兴:理学文化
第十八讲 南宋绝唱:江湖雅音与末世悲歌
第十九讲 中世纪的西欧:尘世与天国之间
第二十讲 地狱—炼狱—天堂:但丁《神曲》
★ 这套《行读中西的人文课》将成为让人文阅读学习者受益的读物;在穿越历史,融入民间的历程中,成为“人文行走”与青年、与世界交流的新渠道。 ——杨东平(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 在碎片化的知识点之上还有一个辽阔的人文世界,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应该是与这个世界不断相遇的过程。这套书可以说是从大地上生长出来的,给中学生讲述这个人文世界的入门读物。或者说,这里有一扇通往这一世界的门。 ——傅国涌(学者、作家)
★ 七八年前,我和樊阳老师一起行走江南,研讨晚明社会状况。我俩不约而同地感慨,要真正懂得中国文化,要有行读中西的视野与胸襟。可惜国内这样的读物与实践寥寥。之后我开始了横跨中西的“世界文明阅读与行走”,樊阳老师则成就了这套《行读中西的人文课》。行读中西文明,从世界看中国,我们才知道怎样走好中国的路,才知道怎样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陈浩武(长江证券创始人,世界文化学者)
★ 行走是古典中国培养君子的必修课,欧洲培养英才亦如是。中西则是我们需要具备的格局,非如此不能造就新人新文明。跟着樊老师的书壮游,可以享受贵族待遇,激发心志,不亦快哉。 ——薛野(通识教育实践者、西西弗书店创始人)
★ 脚行万里,思接千载,通古今之变,融中西之学。zuì好的课堂在万里路途,zuì好的课本在历史现场,zuì好的教育是厚积一生的人文底色。 ——唐建光(新历史合作社总编辑)
★ 樊阳老师的行读课以脚步丈量山川名胜,以阅读纵贯中外古今。他的课堂,不仅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zuì佳体现,更是身体力行人文关怀的zuì高层次。在近30年的漫长时间里一直践行这样纯粹而深刻的人文关怀的,我目力所及,唯此一人。
——夏昆(中学语文名师、《中国诗词大会》擂主)
★ 行读万里,跨越东西方。多年以来,我的朋友樊阳老师,一直以公益讲堂和人文行走的形式,在做中国文史的启蒙与推广。历经30年,7个轮回的反复修订,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套令人赞叹的人文启蒙读本。在这里,我们可以不断获得新知,重新经历精神的自我成长。 ——蔡朝阳(中学语文名师、独立教育者)
★ 爱默生说,司知识的天使懂得zuì多,司爱情的天使爱得zuì深。三十年的课堂,三千里地山河,樊老师引领少年人在爱里寻求知识,也教育他们因有知识而爱得更深。 ——郭初阳(杭州越读馆语文教学负责人)
节选自章《初唐:一个伟大时代的孤独》
当我们说到初唐文学,是指从隋朝建立(581 年)开始,到唐玄宗先天元年(712 年)止的这130 多年。隋朝虽然一统南北,但它只延续了38 年,对比之后的唐朝,是一个短命的过渡王朝,在文学上也并没有大的建树。因此从文学史的角度,我们将它并入初唐。
然而初唐仍然是一个奇怪的时期。当我们说到中国唐诗,我们自然而然地说到盛唐,为璀璨的时期,李白、杜甫、王维…… 一个个名字在舌尖上滚动。中晚唐也不乏名家,唯有初唐不起眼。用袁行霈先生的话“初唐时间zui长,可是无论诗歌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差的,而且100年间竟然没有出现一位流的诗人,缺少异峰的突起”。
所以我说初唐是孤独的——一头挨着风流浮艳的南朝,一头衔接天真蓬勃的盛唐,初唐文学似乎被衬托得格外暗淡,格外孤独。然而初唐并不是什么贫穷积弱、文明匮乏的时代,它版图辽阔,国力强盛。而初唐的统治者们,带领着一个民族和版图都在融合中的新兴国家,抱持对各种思潮乃至文艺一种宽容提倡的态度。儒释道在初唐都得到大力张扬,诗人不论质量仅看数量,至少在300 人——那为什么初唐如此“孤独”?
齐梁遗风与宫廷诗人
隋朝是短命的,初唐接收了隋朝的版图、人民和朝臣,文化上也很自然地继承了南朝文臣的诗文传统。初唐诗人们也就很自然地继续做着承自齐梁的宫廷诗和宫体诗。
宫廷中诗人们写的是应制奉和、宴饮赋咏之作,以歌功颂德、写景咏物为主,辞藻华美,讲究对仗。缺乏对心灵的探索,缺乏对生命意义的追问,甚至难以看出诗人们是否意识到自己正在参与一个不同凡响的时代。
齐梁之风的影响力在乎形式,它采用了一种繁缛绮错的风格,类似大家在博物馆看到的一些雕刻细致的古物,花纹繁复,色彩艳丽,对比鲜明。这种风格鼓励诗人不断打磨自己的棱角,不断发掘甚至是赏玩身边的器物声色之美,将这种美捕捉并固化在他们的诗作上。宫体诗对文辞之美有近乎沉溺的推崇,不断追求对偶声韵平仄上的完美。抛开精神上的懈怠和懒于探索不说,宫体诗在写作上形成了诗的自觉。如果没有前后百余年文字在声韵中浸润打磨,后世的诗人——比如盛唐的诗人,恐怕很难一出手就找到近乎完美的形式来书写青春勃发的大唐气象。对此,我的概括是:没有齐梁之风,就没有后来的唐诗。
诗歌经过南朝诗人的技艺打磨,在形式上已经预备完全,但在内容上,仍是茫然找不到方向。
当时有些非常著名的宫廷诗人,比如虞世南,他历陈朝而进入隋朝,隋末大乱之时他又成为窦建德的一个谋士,后李世民打败了窦建德,又将他扶为自己的谋士。虞世南一生经历了四个统治者,按照古人标准可谓节操有亏——但在他死的时候,唐太宗在悲痛之中赞美他是当代名臣。
这里我摘录了虞世南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叫《蝉》。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
古人认为蝉代表高洁的品质。虞世南身为四代朝臣,又如此受器重,心中想必有不少不可言说的感慨,都凝聚在这短短四句诗中。这首诗借物咏心,已经和绮丽浮糜的宫廷诗有了些不一样的东西,有了些我们所熟知的唐诗的味道。
这种意味在丞相诗人张九龄的诗中表达得更为明显。我们来看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望月怀远》
这首诗写的是相思之情,主人公是“情人”,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认为它和齐梁之风还是有联系的。但请看它整个的风格,尤其是它的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已经不是朝不保夕、醉生梦死的南朝文人所能发出的咏叹了!它确确实实是唐诗初声。
当我们提到唐诗时,除了时间上的定义,更多的是经由各个朝代诗作的比较,我们这些后世人觉察到唐诗有一种美学的倾向,并反过来借由这种美学倾向,再次去定义、发现唐诗。从初唐这首诗开始,及至后来盛唐、中唐甚至晚唐,许许多多共享着同一种新兴帝国特有气象的诗作,构成了我们所认知、所定义的唐诗。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