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647170
【史料价值弥足珍贵】追本溯源是《事物掌故丛谈》的*特色。日常生活中人们熟知的事物起源于何时,又经过怎样的变化成为现今的状态。作者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这种追溯是以考证典籍的记载为基础撰写而成的。自称有“历史癖”的杨荫深先生遍览群书,通过精心梳理、严谨考证,将各类事物与掌故一一对应,令人豁然开朗、耳目一新。
【民俗文化市井百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逐渐加深,大众对民俗文化的兴趣也日益浓厚。杨荫深先生是著名的古典文学史家和民俗学家,深厚的学养根底使这套书集文学历史、民间风俗于一体,按照杨荫深先生撰写《事物掌故丛谈》的初衷来说即:不谈军国大事、典章制度,只谈日常事物、风俗人情;不求深奥,只求生趣;不构鸿篇巨制,只图探明原委。
【民间记忆亲近历史】《事物掌故丛谈》谈论的事物有五百余种,虽大都是散落在大历史之外的小场景、小事物,却是真正的民间记忆,现代人与古人通过这些日常事物的维系而变得亲近起来,历史仿佛也不再是遥远的过往:古人过端午节,我们也过;古人在冬至祭祀,我们在冬至也追思亡者;古人讴歌的牡丹、芍药,如今依然被赏玩……只是这几千年的岁月,其中的往事和故事只有翻开这套书,细读下来,才能明了。
《岁时令节》 岁时/立春/元旦/财神日/人日/上元/社日/上巳/清明/浴佛节/立夏/端午/天贶节/伏日/立秋/七夕/中元/地藏王生日/中秋/重阳/十月朔/冬至/腊日/祀灶日/除夕
《神仙鬼怪》 玉皇/三官/泰山神/城隍神/文昌/关帝/灶神/门神/财神/土地/天妃/观世音/西王母/八仙/张仙/阎罗/钟馗/五通/白蛇/狐妖
《游戏娱乐》 围棋/象棋/球戏/拳击/杂耍/魔术/兽戏/禽戏/斗戏/博戏/歌谣/俗曲/舞蹈/相声/讲书/宝卷/弹词/鼓词/戏剧/电影
第二分册《花蔬饮》
《花草竹木》 牡丹芍药/腊梅水仙/辛夷玉兰/蔷薇玫瑰/海棠茉莉/凤仙鸡冠/木犀芙蓉/兰蕙菊华/菖蒲蓍艾/灵芝人参/芦荻/麻棉/竹类/松柏/樟楠/椿樗/槐枫/桐漆/杨柳/桑柘/棕榈/荆棘
《谷蔬瓜果》 稻麦/粱黍稷菰/豆菽花生/菘芥芸苔/芹苋菠薐/莱菔芜菁/薯芋荸荠/蕈菇木耳/葱韭蒜苔/瓜瓠茄子/梅杏/桃李/梨柿苹果/柑橘橙柚/橄榄樱桃/杨梅枇杷/石榴葡萄/甘蔗香蕉/莲藕菱芡/枣栗核桃/荔枝龙眼
《饮料食品》 茶/酒/浆汁/乳酪/饭/粥/饼面/糕团/油/盐/酱/醋/豉/糖/蜜/肉/羹/珍羞/素食/烟
第三分册《衣住用》
《衣冠服饰》 袍/裘/衫/袄/马褂/背子/裙/裤/帽/袜/鞋/靴/巾/带/被/褥/衣料/首饰/脂粉/夹袋
《居住交通》 宅舍/堂室/斋轩/楼阁/台亭/园囿/厨灶/溷厕/门户/窗牖/旅寓/寺观/道路/桥梁/车轮/舆轿/乘骑/舟楫/邮电/航空
《器用杂物》 笔墨/纸砚/扇拂/镜鉴/梳篦/针剪/碗盆/杯盘/匙箸/壶瓶/甑镬/灯烛/几案/凳椅/厨箱/床榻/枕席/箕帚/度量/权衡/便器
——杨荫深先生《事物掌故丛谈》大字本序
仲富兰
乙未年末,上海辞书出版社责任编辑朱志凌先生给我寄来杨荫深先生《事物掌故丛谈》(以下简称《丛谈》)的典藏本一函,分量沉甸甸的,朱先生特意嘱我为再版的杨先生大著写个序文。我有点诚惶诚恐,杨荫深先生是我尊敬的前辈,若论年纪,先生是我父亲那一辈的长者;先生如今已经谢世,承传他的学术思想,传播他的著述作品,向年轻的读者进行介绍和导读,是我这一代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责无旁贷啊!在此,我就谈谈阅读杨先生这部《丛谈》的浅薄体会,与当今的青年读者做一个交流,也向各位前辈和学术新锐请益。
《丛谈》是杨荫深先生于1940年代编撰的一部力作,也是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初版于1945年2月。掐指算来,已经出版七十多年了,七十年来,世局翻腾,沧桑多变,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民俗文化层面上就更显示出五彩斑斓的色彩,在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姻嫁娶、岁时节令、生老病死、娱乐休闲、信俗禁忌等各个层面的一系列变革和嬗变,自然也会引起每一个中国人对于生活方式、传统信仰、人生价值、人生追求等诸多方面的思考。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部《丛谈》一版再版,至今还受到读者们的欢迎,就显示出它的价值所在。
我是1980年代初读到这本书的。那个年代,我们国家刚从一场“浩劫”后复苏,大病初愈,百废待兴,青年一代都在彷徨中寻找精神食粮,千方百计找书读。就在那个时候,我读到了这部《丛谈》,至今家里还珍藏着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影印合订本。我觉得这部丛谈的类目宏富,编排得体,包括岁时令节、神仙鬼怪、衣冠服饰、饮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杂物、游戏娱乐、谷蔬瓜果、花草竹木等门类。这些分类当然还不是严格的民俗学意义的科学分类,但它探究了日常生活中五百多种事物的初来源和历史演变,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囊括了古今中外众多的许多典故常识,给我耳目一新之感。1985年,时经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任职的邓德先生的帮助和指点,知识出版社出版了我的本拙作《中华风物探源》,虽然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汇聚了我当年的思考与追寻。至今想来,写作过程中,我就深受这部《丛谈》所给予的启发与灵感,是它逐渐将我指向了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路径。
怎么来看这部《丛谈》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丛谈》既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华民俗史,也是内涵广博而底蕴厚重的百科全书。古代交通,如俗话说的“南船北马”,是指我国古代的交通运输方式,南方以船为主,北方以马为主。其原委就是南方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表河网密布,船舶运输适应“水乡”的需要;而北方多干旱、半干旱气候,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马匹因其耐力好、速度快而被驯化为代步工具。再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的话题,为了治理水患,大禹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十三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百工”被西周朝廷列为“六职”之一。《周礼•考工记》曰:“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西周各种具有专业技艺的工匠,几乎全被网罗到官府之中,成为“在官之工”。“在官之工”一般都有专门的技能,甚至掌握世代相传的秘方绝技。有些身怀绝技的“工巧奴”,还被擢升为“工师”,负责组织管理生产,传授技艺。官营作坊将“百工”聚集在一起,起着互相观摩、互相激励的作用。于是,官营手工作坊,便成为培养有技术的手工业工人的场所,在其中产生了中国早的艺徒训练。楚玉镂雕,玉器奇葩。古往今来的工匠们“以天地为洪炉,以造化为大冶,铜绿山映红古今。以铜作兵,庄王威名播春秋。卧薪尝胆,越王利剑斩吴钩。曾侯乙编钟,古乐清音。治丝麻,绩帛绢,以为民衣。”《论语•子张》:“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古往今来,中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在造物与器具方面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物质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彪炳千秋。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见证了甲骨金文,小篆秦隶,省改籀篆,古字立新。鬻熊录《鬻子》,言君子之谋,为子书之祖。春秋百家争鸣,文人墨客,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审文之荣枯,察风格变迁之妙。《丛谈》中多有涉猎,述往事,思来者,无论荆楚玄想,抑或吴越清绮,乃至齐鲁尚礼、燕赵悲歌,东西南北合璧、交融,尽美中华文化典籍。此乃开蒙启迪。
千百年来的岁时节令、婚姻寿诞喜庆,中华大地上风格殊异的地方风俗,记述各方水土之传统习惯,然反映着当地人民的道德风尚、民众信仰和社会生活的诸多事象,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和文化价值。《丛谈》如对神明及祖先的祭祀、节令的叙情、娱乐和竞技,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更多地领略先贤的市井生活,以及他们口口相传或笔墨书写而保存的点点滴滴风俗,由此更崇尚、更景仰民族固有的正气,以达今日之子孙后代表达“慎终追远”的情怀,抒发对于乡党联欢和亲友款叙之情。全国性的传统信仰,地方性神明和各种神灵崇拜,透过这些林林总总民间习俗,可以探索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民俗文化的渊源,更能感受到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丛谈》这部书,述华夏之古,记乾坤之鉴。五千载春秋,千万里家国,东方暨白,华夏永生。“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这是我为感佩的。《丛谈》大量辑录了正史、野史、方志、笔记等前贤的古籍,他没有发表自己的评论,而是将自己的观点隐藏在编辑体例之中。辨析、梳理得当,这正是历史上编撰这类资料书的重要特点。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编修类书的文化传统,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三月,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的《太平御览》堪称中国类书之冠。在《太平御览》以后还有《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及宋真宗赵桓时期编的《册府元龟》合称为“宋代四大类书”。这四大类书的编撰影响极其广泛,对后世《永乐大典》《渊鉴类函》《古今图书集成》等鸿篇巨制的出现,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内容宏富,收录广博,体例较完备,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资料,是很有使用价值的工具书。类书是古代典籍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先人智慧与才能的结晶,它们为中国文化平添了绚丽的光彩,也为文明的进步,留下了的见证。
当然,这部《丛谈》,虽不能与官修类书相提并论,但它的特色是很鲜明的。在抗战艰辛的年代中,杨荫深先生凭一己之力,在古代典籍的大海中,索引钩沉,披沙沥金,梳理出民众生活事物掌故,汇于一炉,这种志在弘扬整理华夏文化,传承民族精粹的志向是可贵的,而“甘坐冷板凳”的刻苦治学精神更是弥足珍贵!有人或许对这种学术成果不屑一顾,认为它都是古书上辑录下来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做学问,写文章,我历来崇尚两种价值,一个是独具慧眼的新颖观点;一个是可以实用的资料功用,前者振聋发聩,后者则可为后来者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功用。打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如同你有一百万元人民币,一个是银票支票,一个则是一百万个一元的硬币,孰优孰劣,其实,他们的价值量是相等的,所不同的只是形式而已。
现在学界有一个很坏的风气,表现为食洋不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很有市场,一些研究者的研究内容大量抄袭国外,跟在洋人后面亦步亦趋,严重脱离中国的实际情况。现在回头看杨荫深先生那一批民俗学人,他们“有热心肠,坐冷板凳”,怀抱振兴中华文化的理想,夜以继日,孜孜不倦,钝学累功,积学聚宝,整理和研究,艰苦地磨砺。那个年代出过一大批专家,为民俗学术事业做出了或大或小的贡献,其精神本身就是值得后学继承的一笔宝贵财富。
亘古以来,历朝历代的风俗总是器物文化、世道人心的伴生物,它也是时代走向与社会发展的伴生物。近世以来,中国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跨越,以及当今社会正在向信息文明迈进,作为民众生活固有的组成部分,日常的生活事物正在出现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然而,当今的态势是: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老外越来越多,但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人却越来越少,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五千年来所有中国人的智慧,我们不仅要学习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结合当代社会生活的实际,把它运用到现实当中来,与时代结合,与现代生活结合,与方兴未艾的“文创”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贡献我们每个人的力量。
重读杨先生的这部书,我感到应该有一种发展的思想,我特别想说的就是,如果将这部《丛谈》书名中的“事物”改成“风物”的话,可能与这个眼花缭乱的时代更为贴切。当然,限于时代和条件,这又是我们不能苛求于杨先生的。
1986年,我曾提出研究“风物”的概念。多年来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举例说吧,辛亥革命之前,各类制造精巧、五光十色的洋货如钟表、眼镜、玻璃器皿、洋布、洋油、洋皂、洋针、火柴等大量输入,这样洋货固然都是物质的;但人们争先恐后地购买,或使用,或感新奇,或为炫耀,或为了方便利用,或作为馈赠礼品,以购用洋货为时尚;继而国内的民族资本纷纷投入,兴办实业——这就是“风物”的导入引发国内的工业变革,这本身就是一种非物质的东西,即精神在起的作用。或许这样理解“民俗”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是恰当的,至少是不无裨益。我对“民俗文化”的定义是:它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沿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参阅拙著《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2版)。“风物”是从历史沿传来的,又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生生不息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心态、习惯、仪式、制度等,是一个外延相当广泛,反映民间文化一般的概念。
“风物”一词早源于晋人陶渊明“天气澄和,风物闲美。”(《游斜川》诗序),一般概念包含着这几层意思:一是指风光景物;二是指风俗物产,“丛谈”所述大体如斯;三是它就是整个民俗的代称。“风物”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独特写照,它是民众恒常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反映,更充满着亲切与温暖的乡愁。记得有妙文说及,我借用了,并略作改动:婉约江南,塞外关东,风霜西北,地域虽不同,风物各相异,但它们都寄托着我们久远而怅惘的、聊以慰藉的乡愁。那些鲜活的,有声、有色、有形、有味的记忆,如果它们的存在不能上升到恒常,那么还有什么东西更值得我们去记录呢?真正的民间好风物,并不完全属于时空阈限中的那方水土,而是更广大民众心灵的情感共鸣。林林总总的事物,如今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表现形式,在当今事物更新的速度让人目不暇接的时代,当我们静心厘清这些“风物”的由来、发展、变化时,并循着这些“风物”载述年轮之曲径,不断地驻足、寻觅,在乡愁的记忆中,我们就眼神明亮,内心清净。
泱泱中华大地,物华天宝、地灵人杰,看看这里如此众多的名胜古迹,探寻这些古城、书院、碑林、诗墙、楼阁、文庙、寺院、博物馆、纪念馆、古墓葬、古遗址、民俗村……还有那浩如烟海的文史典籍,格调清新的民俗风情、千奇百怪的地域风俗,表明华夏儿女生活得有滋有味,中国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总是那样丰富多彩,呈多元化格局。中国人民爱开创,敢开拓,也善于创造,在通向未来的道路上,伴随着祖国前进的步伐,华夏子孙必将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财富,创造和谐,创造文明。瑰丽多姿的中华风物必将为灿烂的中华文明永续辉煌,在人类文明史上书写新的篇章。
2016年2月12日于沪上五角场凝风轩
(本文作者为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人民网】曾任中国俗文学会顾问,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顾问的杨荫深先生,在科学考据的基础上,对于遗失的节日习俗、神秘的鬼狐现象、有争议的神仙事物、金鱼排队的魔术表演等进行了还原、澄清、揭秘。《事物掌故丛谈》杂以趣闻传说、轶事传奇、市井写真,妙趣横生,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集民俗文化、日常生活、市井百态为一体的百科全书。
【中国文化报】 《事物掌故丛谈》是中国民俗和文学史专家杨荫深的代表作,初版于1945年。全套包括神仙鬼怪、衣冠服饰、饮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杂物、游戏娱乐等9册,其内容探究了日常生活中500多种事物的*初来源和历史演变,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囊括了古今中外众多的典故常识。
【解放日报】上海辞书出版社近日重磅推出年度民俗文化精品图书《事物掌故丛谈》。其内容探究了日常生活中五百多种事物的*初来源和历史演变,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囊括了古今中外众多的典故常识。
【新民晚报】《事物掌故丛谈》全套包括岁时令节、神仙鬼怪、衣冠服饰、饮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杂物、游戏娱乐、谷蔬瓜果、花草竹木等九册,探究了日常生活中五百多种事物的*初来源和历史演变,囊括了古今中外众多典故常识。
【劳动报】古人之雅致生动、闲情逸趣、奇思妙想、原始本真无不穿越古今,跃然纸上。《事物掌故丛谈》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集民俗文化、日常生活、市井百态为一体的百科全书。
【新华书目报】自称有历史癖的杨荫深先生遍览典籍,《事物掌故丛谈》全书引用的典籍著作达百余种,通过精心梳理、严谨考证,将各类掌故与事物一一对应,纠正前人误谬不计其数,读后顿觉豁然开朗、耳目一新。由此可见作者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因此其史料价值和考据价值也显得尤为珍贵。
《事物掌故丛谈》到底是怎样一部书?时隔半个多世纪,一部不起眼的旧著为何竟如此吸睛?这在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仲富兰教授专门为“大字本”所作序言里解读得非常清楚,无需我赘言。此书源于一九四五年,杨荫深先生当时在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译工作。那时,胡山源先生在世界书局任编辑,正在编著《古今茶事》《古今酒事》两部大书,经常向商务印书馆借资料。杨先生受他的启发,业余时间也想搞些掌故一类的小册子,先写了《岁时令节》;由《岁时令节》牵涉到民俗风土中有许多迷信的举动,又续写了《神仙鬼怪》。胡山源先生听说杨荫深有此两稿,就主动替他介绍给世界书局出版。世界书局的负责人陆高谊先生希望杨荫深订个计划多写几种,当时拟订了十六种。一九八五年按原样影印出版时,杨先生感到原称已名不符实,遂改称《事物掌故丛谈》。杨先生自称有历史癖,当时他遍览典籍,精心梳理日常事物的起源和演变,使之掌故典章资料翔实、考证严谨、内容丰富。虽然这套书的内容是七十多年前编写的,世事丕变,然其掌故,仍昭示其本质意义。诚如杨先生“总序”所述“我总觉前人的载籍还是值得我们现在去留恋的”,基于此,我们怀着恭敬的态度编辑出版该书,以遂先生“我们中国人,更应爱护中国过去的文化。错误的正可把它改正,正确的当然要把它更发扬出来,使知前人研究,也并非完全是不对的”之心愿。
杨荫深先生曾任中国俗文学会顾问,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顾问,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此书溯源追本,资料丰富,无不言之有据,引经据典颇多,兼及领域甚广,绍介事物五百余种,风俗人情、衣食住行、花草竹木等日常事物无所不包,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集民俗文化、日常生活、市井百态为一体的百科全书,其史料价值和考据价值也显得尤为珍贵。然书中某些名称、地名、译名难免与今不一致。之前的两种版本,我们在尊重原著的原则下,对一些有明显不同的内容酌加“编者注”,方便读者对照。由于书中涉及对某些文字的解释以及对事物名称演变的诠释,在编辑过程中,一些异体字或繁体字因行文需要仍予保留,如“盌”“牀”“筍”“竈”等。在此次“大字本”的编辑加工过程中,凡书中引用古籍文字,主要参照中华经典古籍库和文渊阁四库全书数据库进行校订,辅以部分刻本、抄本(如四部丛刊本、学津讨原本、百川归海本、知不足斋丛书本等)以及近人校本(以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所出为主);引自近人著作的文字,则根据能够找到的出版物进行校核。对于校对中发现的文字差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采取了较为审慎的态度进行校改,一般而言,以文意为基础,以较权威的版本为准,以多数版本为依据。当然,如果引文不是明显有错或非明显的遗漏,通常还是遵照作者原文。这一做法也得到杨先生的公子杨忠煌先生的认可和赞赏。另外,此次印行特地精选了七十幅晚清风俗画,契合的主题使得图画与文字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先后几任辞书社社长都非常支持对这套旧著的“精耕细作”,这是作为编辑的欣慰。从秉承历史与现代合璧的设计理念“典藏本”,到被孔夫子网炒到500元一套(注:毛边本)的“小精装”;而今又推出“大字本”,字号大,开本也大,非常适合中老年读者的悦读。或许以后还会再搞出几个不同的版本来。如此,不仅增加阅读乐趣,提高传统文化修养,又可供读者茶余饭后增加一些谈助。
另,“大字本”限于篇幅,原著各册的附录部分不予收录。谨此说明。
朱志凌 二○一六年七月七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