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202282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对全球治理参与的深入,与国际组织的互动关系日益成为中国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的观测点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是联合国众多机构中作风“左翼”的机构,与中国保持了相当良好的互动关系。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向国际社会宣示了中国“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全球治理理念。从2019年开始,随着美国退出该组织,中国更是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费国。中国在教科文组织的参与实践,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整体图景中有重要的代表性。在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中,自我形塑和被形塑的程度各有多深?其主要的路径又有哪些?这些形塑对中国的国际社会化(international socialization)和国内转型发挥了什么作用?这种合群化对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包括国内制度和政策的发展起来什么作用?在这些单向思考之外,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参与对国际组织的发展有何影响?影响的路径又是什么?这些都是有待回答的问题,也正是本书所关注与考察的问题。
《全球治理中的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文共计10章,作者通过历时性地分析1945年以来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互动关系,并有重点地探究这一过程内中国对口机构、国际公约谈判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参与等方面的发展,尝试探讨在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历程中,其对全球治理的参与情况。作者认为中国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参与,经历了发端、缺位、探索、发展和深化几个阶段,逐渐由教科文体系的旁观者、学习者成长而为如今的深化参与者,并具体表现在对口机构设置、理念政策吸收、公约谈判参与、软实力构建等数个方面,体现了中国过去数十年来国际观念、全球治理能力的变化发展和提升。在书末部分,作者还收录了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法》《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等几份重要的相关文件作为附录,以供读者参考。
章 导论
一、全球治理、中国与国际组织:主题的选择
二、从他者视角到“以内观外”:相关研究回顾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典型而特殊的个案
四、互动与塑造:基于结构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
第二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变迁:从理想主义到超越政治化的现实主义理想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二、知识分子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三、功能主义与政治化: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途径
四、理想主义与现实政治
五、总干事的变化:从知识化走向政治化
六、超越政治化的回归:现实理想主义
第三章 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进程的全面考察
一、进程分歧:节点的作用
二、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系之发端:国民政府时代(1946—1949)
三、新中国重返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
四、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系之探索:体系内的旁观者(1971—1978)
五、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系之发展:全面学习者(1979—1999)
六、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系之深化:深度参与者(2000年至今)
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系之“黄金八年”:会费国
八、结语
第四章 对口机构与对口人员的设置与变化
一、对口机构的专门化与常态化
二、对口人员与业务知识的专业化
三、结语
第五章 从国际组织理念到国家政策
一、个案选择与测度指标
二、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
三、全民教育
四、教育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中的常用术语与概念
五、文化遗产保护:从后知后觉到迅速跟进
六、国家地质公园与世界地质公园:同步与超前
七、结语
第六章 国际公约谈判和议程参与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谈判
二、《反兴奋剂国际公约》谈判
三、《承认高等教育相关资历全球公约》谈判
四、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
五、结语
第七章 软实力构建的新空间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软实力
二、美国退出与重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启示
三、中国的软实力构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四、《1970年公约》的意义
五、结语
第八章 全球教育治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一、一个有待讨论的研究主题
二、全球教育治理的哲学基础
三、全球化视野下的全球教育治理
四、讨论与结论
第九章 实践参与视角下的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一、提案数量与会费额度之间的落差
二、国际实践理论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治理结构与会员国的实践参与
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提案实践
五、中国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实践
六、对择地实践的讨论
七、结语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一、国际制度对国家的影响与作用
二、本书的结论
附件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法》
附件二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附件三 《承认高等教育相关资历全球公约》
附件四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承认高等教育资历公约》
参考文献
后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