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7826088
>> 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与动画片。由好莱坞童星邓兰·秀波儿主演的同名电影,获奥斯卡提名。
◎ 助力心灵成长的佳作,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 作者伯内特夫人一生致力于创作儿童文学小说,描述孩子们成长中美好善良的品质,《小公主》就是其中一本描述心灵成长的佳作。
>> 小主人公在各种荣辱得失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从容、谦逊和宽容令人惊叹。阅读本书,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得失观、价值观,助力心灵成长。
◎ 翻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李文俊译作,用极流畅、诗意的语言呈现原作
>> 李文俊,将卡夫卡、福克纳的作品介绍给中国大陆的人。
>> 李文俊先生用诗意的语言将一个灰姑娘式的儿童文学故事缓缓道来,读起来像微风一般轻柔,像流水一般畅快。
◎ 疑难点、生僻词统统注音、注释,全面扫清阅读障碍
>> 小读者不爱读外国名著?阅读有障碍?这些统统不用担心!本书为小读者专门定制。“通衢(qú)大道”“额手礼”“啃啮(niè)”这些生僻字、专业术语统统注音 注释!全面扫清阅读障碍,让读者爱上外国文学名著。
克鲁上尉为了让女儿莎拉接受良好的教育,把她送到了伦敦的贵族学校。出身优渥的小莎拉在学校里几乎享受着和公主一样的待遇,本身善良又懂礼貌的她很快获得同学们的喜爱与尊重。但是后来克鲁上尉投资失败郁郁而终,小莎拉生日宴上得知噩耗,尚且沉浸在悲痛之中的时候,女校长却在得知小莎拉一贫如洗之时,立马翻脸将她赶入阁楼。不仅如此,可恶的女校长还驱使小莎拉干各种杂活,让她挨饿受冻,受尽委屈。然而即使面对人生困境,小莎拉依然对明天充满希望,努力生活,积极帮助他人,困境反而成为了她成长的好土壤,幸福重新降临。
《小公主》出版后也曾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与动画片。
小公主精心布置了她的童年世界,一切都附有神奇的魔力,这既可信又真实。
——《华盛顿邮报》
只有杰出的作家才能写出充满技巧和魔力,纯真而又适合所有人读的有意义的童书,伯内特夫人就是少数这样的作家之一。
——《纽约时报》
章 莎拉
从前,在一个阴暗的冬日,黄色的雾那么浓密、厚重地悬挂在伦敦的街上,路灯都点亮了,商店橱窗的煤气灯也白晃晃就跟晚上似的,一个模样古怪的小姑娘和她爸爸坐在一辆马车里,车子慢慢地行驶在通衢大道上。
她两条腿蜷缩在身子底下坐着,偎依在她父亲身旁,父亲用手臂搂住她,此时,她朝车窗外路边的行人看去,大大的眼睛里有一种古怪、老式、沉思的神情。
她年纪那么小,别人不会料到在她那张小脸上能见到这种表情的。对于十二岁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表情都会显得老气横秋,而莎拉·克鲁才只有七岁。不过实际情况是,她总在梦想和惦记古怪的事情。她不记得自己有任何时候是不在惦念成年人和他们所归属的世界的。她真觉得自己已经活了很久很久了。
此时此刻,她正在回忆她和父亲克鲁上尉从孟买一起回国的那次航行。她在想那条大船,想在船上静悄悄地穿过来走过去的那些印度水手,想在发烫的甲板上玩耍的那些小孩,以及一些年轻军官的太太,她们总逗她说话,并且对她所说的事笑个没完。
她想得多的是,世上的事真是不可思议,前不久自己还生活在印度的烈日下,接着又航行在大洋的中心,一转眼又坐在一辆陌生的马车里行驶在陌生的街上,这里大白天晦暗得如同黑夜。她感到太不可理解了,便往父亲身上更紧地靠去。
“爸爸,”她用一种低沉、神秘的声音轻轻地说,听起来像是耳语,“爸爸。”
“什么事呀,宝贝儿?”克鲁上尉答道,把她抱得更紧一些,低下头去看她的脸,“莎拉在想什么哪?”
“就是这个地方吗?”她耳语道,朝父亲身上靠得更紧了,“是这儿吗,爸爸?”
“是的,小莎拉,是这儿。我们终于抵达了。”虽然她才七岁,她也明白父亲说这话时心里很不好过。
在她看来,父亲让她对“这个地方”作思想准备已有多年了,她一直是这么称呼它的。她母亲在她出生时就去世了,因此她对母亲毫无印象也并不想念。她觉得自己年轻、英俊、慈爱的父亲是她在这个世界上的亲人。他们经常一起玩儿,相互很有感情。她只知道他很富有,因为她听别人这么说过,当时他们以为她没在听,她还听他们说等她长大后她也会很富有的。富有的意思是什么她一点儿都不懂。
她一直住在一所漂亮的大平房里,身边总有许多佣仆伺候着,他们向她行额手礼,还尊称她为“大小姐”,什么事情都由她爱怎么干就怎么干。她有许多玩具、宠物,还有一个简直当她是小仙女的奶妈,她逐渐知道富裕人家都有这些东西。不过,她知道的也就是这些了。
她出生后短暂的几年里只有一件事使她感到烦恼,那就是有一天要被送到“那个地方”去。印度的气候对小孩子的健康很不利,因此得尽早把他们送走——一般是到英国去上学。她见到过别的孩子离去,也听到他们的父母说起收到了孩子们来信的事。她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也是必须得走的,虽然有时候她爸爸讲起航行的事和新地方的事也引起她的兴趣,但一想起父亲不能和自己在一起她就感到不快活。
“你就不能和我一起去那个地方吗,爸爸?”她五岁的时候就这样问过,“你就不能也去上学吗?我可以帮你做作业的。”
“不过不会让你待很久的,小莎拉,”他总这么说,“你会住在一所漂亮的房子里,那里有好多小姑娘,你们可以一起玩儿,而且我会给你送去好多好多的书,你会长得很快,也许用不着一年你就会够大够聪明,都可以回来照顾爸爸了。”
这正是她一贯的希望。给父亲管家;跟他一块儿骑马,在他举行宴会时坐在餐桌一端的主妇席上;和他聊天,读他的藏书——那真是世界上她喜欢做的事了。倘若为了能这样做而必须去英国“那个地方”,那她就必须下决心去了。有没有别的小姑娘做朋友她倒无所谓,只要有许多许多的书她就可以感到很安慰了。她爱书胜过于别的一切,而且实际上她总在编造美丽的故事,自讲自听。有时候她也讲给父亲听,他也跟她一样喜欢这些故事。
“唉,爸爸,”她轻声说,“既然来了,我想我们也只好听天由命了。”
他听到她说话这么老气横秋,不由得大笑起来,并且吻了吻她。其实他自己是一点也不想听天由命的,虽然他知道自己万万不能说出来。他这个老三老四的小莎拉一直是他的好伴侣,他觉得,等他回到印度,走进那座大平房,却明知不会再见到有个穿白裙子的小人儿扑过来迎接他,他会多么孤寂呀。因此,当马车驶入那幢房子所在的大而无当的广场时,他紧紧地把她搂在怀里,他们的目的地马上就要到了。
那是一幢硕大却缺乏情趣的砖楼,跟那排房子的每一幢都没什么不同,不过它的大门上钉有一块亮晃晃的铜牌,上面刻着两排黑字:明钦小姐,上流寄宿女塾。
“我们到了,莎拉。”克鲁上尉说,尽量让他的声音听起来愉快一些。接着他把她从马车里抱下来,他们登上台阶,摁响门铃。
莎拉后来常想,这幢房子不知怎么和明钦小姐非常相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