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649701
“供给侧改革”是中国经济战略的一大热点,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作者通过本书为我们清晰讲述了关于“供给侧改革”的前世今生,并详细阐述了“中国经济会不会断崖式下行”“”为什么不是周期性下行“等重要问题,前瞻性地指出了中国未来经济的走势以及相应政策带来的影响。
目录 CONTENTS
自 序
篇 供给侧改革
章 对未来经济走势的判断——波动性下行
一、三种中国经济走势预测
二、决策层的判断
三、为什么不是周期性下行?
四、为什么不是断崖式下行?
第二章 宏观经济工作重点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
一、宏观经济工作重点确定为需求侧的起因
二、2008 年 -2015 年需求侧的成效与问题之一:投资
三、2008 年 -2015 年需求侧的成效与问题之二:出口
四、2008 年 -2015 年需求侧的成效与问题之三:消费
第三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
一、去产能
(一)产能过剩的判断
(二)产能过剩的原因
(三)政府和市场在去产能中的职责划分
(四)社会保障制度应该是去产能先的改革制度
(五)去产能过程是对各方利益的重新调整
二、去杠杆
(一)我国的杠杆率高不高?
(二)为什么国企中产能过剩的企业杠杆率高?
(三)债转股是去杠杆的焦点
(四)市场化去杠杆的核心机制
三、去库存
(一)房地产
(二)农产品
四、补短板
(一)进口替代
(二)创新
五、降成本
(一)降成本和调整成本结构
(二)降低劳动力成本
(三)降低物流成本
(四)降低融资成本
(五)降低税费成本
(六)提高折旧率
(七)增加研发投入
第二篇 税制改革的艰难历程
章 1994 年新税制和分税制艰难出台
第二章 世界独一无二的“金税工程”避免了新税制和分税制的失败
第三章 旷日持久的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改革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合并
第四章 曲曲折折的营业税改增值税
第五章 预算制度改革的三大变化
一、新《预算法》中几个方面的进步
二、新《预算法》中与企业相关的内容
三、新《预算法》没有把税、费征收权关进《预算法》笼子
第六章 争议不休的“税收与税源一致性”原则和间接税与直接税的比重问题
一、“税收与税源一致性”原则问题
二、间接税与直接税的比重问题
第七章 新常态下的财政战略之一:“降低宏观税负”
第八章 新常态下的财政战略之二的收入部分:地方税主体税种的消费税改革
一、政治局决定不再维持中央收入占总收入 60% 的目标
二、营改增加剧中央与地方收入分配格局失衡
第九章 新常态下的财政战略之二的支出部分:中央上收地方支出责任
第三篇 民生与政府
章 居民住房与政府的责任
一、我国居民住房的几类需求
(一)城镇户口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
(二)没有工作地户口的流动人口的住房需求
(三)富裕农民对城镇住房的需求
二、我国居民住房需求的几个鲜明特点
(一)我国正处在城镇化的长期过程之中
(二)现行的财税体制导致一、二线城市居民住房需求居高不下
(三)“刚需”是我国特有的住房文化
三、政府的责任不是控制房价,而是使居民住有所居
(一)政府房地产战略的根本性转折
(二)房价考核指标不科学
(三)政府控制房价的措施没有实现预期目标
(四)政府的保障房计划前期执行不力,近期加快
(五)政府共有产权房的试点推行进度缓慢
(六)政府应该放宽或取消高档房的限购政策
(七)抑制投机有效的办法是在房屋交易环节加征消费税而非“
房地产税”
四、对我国居民住房价格的预测
(一)一线城市
(二)二线城市
(三)三、四线城市
第二章 “房地产税”——难以言说的博弈
一、地方为什么不愿意试点房产税?
二、房产税不能承受之重
(一)房产税不能解决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失衡问题
(二)居民住宅的保有环节税收不能成为地方税主体税种
(三)居民住宅保有环节税收不可能使中国税制结构从间接税为主改革成为直接税为主
三、我国国情特殊,设计“房地产税”无国际经验可借鉴
四、“房地产税”立法需要突破的法理障碍及解决途径
(一)“房地产税”是一个税种,还是与房地产有关的税种所构成的体系?
(二)“房地产税”是增加一个税种,还是调整税收体系?
(三)“房地产税”是财产税还是行为税?
(四)“房地产税”作为财产税立法的法理障碍
(五)“房地产税”作为行为税立法的法理障碍
(六)破解“房地产税”法理障碍的办法
五、“房地产税”立法中,地方和中央的财权博弈
(一)地方税的立法权问题
(二)“房地产税”与中央转移支付的关系
六、房产评估是征收房产税的技术难题更是政治问题
第三章 延迟退休和就业问题
一、关于延迟退休
(一)延迟退休不能仅考虑养老保险金收支平衡
(二)重体力工作者不应延迟退休
(三)智力劳动者可以延迟退休
(四)公务员延迟退休负面作用大
二、关于就业
(一)中国的就业问题十分复杂
(二)要更关注隐性失业和劳动力就业结构
三、划转国有资本,实现全国统筹,降低社会保险缴费率
(一)一个职工交纳两份社保是高缴费率的原因
(二)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由历史形成
(三)只有划转国有资本才可能解决社保问题
附录 专访 |
许善达:具有鲜明独特风格的中国经济学家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