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676623
为什么微信成为这个时代人们的必需品?
信息时代真的让风口上的猪也飞了起来?
社群、自组织的发展是否必然带来个体崛起?
进入圈子,努力成为中心?
还是建立尽可能多的弱关系,成为信息流通必须的连接点?
互联网真的带来了更紧密与更平等的社会关系吗?
《复杂:信息时代的连接、机会与布局》,为你解惑信息时代的突围技能!
强关系提供资源,弱关系带来机会
拥有深厚经济学背景的社会学家
罗家德
用复杂网理论阐述信息时代的底层逻辑
帮你善用网络思维
抓住实现跃迁的机会
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 段永朝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 陈威如
阿里研究院院长 高红冰
韩都衣舍创始人 赵迎光
联袂推荐
信息科技一方面创造了人们互联的需要,另一方面让人们在互联中抱团以寻找归属感,因此创造了大大小小各类群体的认同和圈子力量的兴起,即互联的同时又产生了聚群,甚至聚群间的相斥。要如何分析这张网?如何预测它的未来变化?如何在网中寻找机会,实现突围?本书提出了4个关键概念──关系、圈子、自组织与复杂系统:
•
关 系
关系是人与人的连接,又可以被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强关系就是和你拥有亲密关系的人,弱关系指仅有点头之交。在复杂网络,弱关系比强关系更加重要。因为如果只有强关系,社会网络就会被独立成众多可以被各个击破的孤岛。而弱关系使圈子和圈子之间得以连接,社会关系才得以形成一张大网。
•
圈 子
圈子是一群人的连接,是一种连接方式。圈子和圈子之间存在的空洞,称为“结构洞”。填补结构洞就是做桥,可以将原来分散的资源联系在一起,带来新的机会,还能够提供通路、先机、推荐和控制利益。
•
自 组 织
自组织是一群人连接后,在互动中维持秩序的治理机制。自组织成员就是镶嵌于社会网中的理性经济人,他们看重情感和关系逻辑,既不过分追求市场秩序下冷冰冰的交易和竞争逻辑,也不完全迷失在政府秩序下的权力关系中。
•
复杂系统
复杂是因自组织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系统形式。从复杂系统层面看管理,你会看到一个立体的非线性演化。不能只关注个体现象的因果关系,而需要在系统层面上进行把握。这就是布局。
目录
第一部分 关系与圈子:信息社会的底层结构
第一章 关系:被连接的社会
网络化个体主义的崛起
“变形虫组织”与网络效应
中国人的差序格局
第二章 圈子:信息时代的认同与归属
“邓巴圈”与社群经济
情感中心:圈子的内核
中国人的“往来”文化
第二部分
网络科学:互联网时代的底层逻辑
第三章 社会网分析:研究连接之后的社会
社会网关系图
一加一不等于二
新事物如何在结构中涌现?
第四章 社会网研究的关键问题
机会来自强关系还是弱关系?
网状关系而非从属关系
社会资本来自关系
占据“结构洞”:捕捉并创造
第三部分 自组织:复杂思维下的新治理模式
第五章 自组织:新系统的动力与秩序
蜂群思维如何发挥成效?
信息时代的自下而上
企业中的自组织
你的治理机制选对了吗?
第六章 自治理:在系统中发挥自组织的功能
从“自己人”到自治理
避免成为“乌合之众”
如何产生有序的创新力量
第四部分 复杂:信息时代的布局和取势
第七章 复杂:驾驭非线性演化的系统
认识复杂:从小社群到大集体
微信成功的逻辑
朝生暮死与永续发展
硅谷:一个强健的复杂网络
第八章 布局:信息时代的战略
“我消灭你,和你无关”
“机会”与布局
布局无闲子,蕴大局于初始
定方向与“刺猬三原则”
第九章 取势:把握复杂系统的动态平衡
强弱关系的资源转化
疏密关系管理:从寻找机会到利用机会
手机QQ:复杂系统的创新演化
前言
这样一个“黑天鹅”到处飞的时代,如何看清事件背后的逻辑?
“朋友圈”现象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机会与挑战?
互联网真的带来了更紧密与更平等的社会关系吗?
作为领导者,应该如何治理复杂系统?
个人又应该在这个时代如何选择?
进入圈子,努力成为中心,还是尽可能建立弱关系,成为信息流通的“桥”?
……
我们要如何理解这个崭新的世界
2016 年是“黑天鹅”到处乱飞的一年,一个新的社会与世界秩序正在形成,我们要如何理解这个新世界?
从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到意大利公投失败,一连串的事件使得已习惯全球化体制的人们瞠目结舌,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社会正在诞生、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远的不说,至少这是30 多年来最近一波全球化的终结,包括了很多前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拉落后经济体的全球化;中程来看,这是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秩序的一次大调整;如果追究其更深远的意义,这可能是又一次全球性霸权陨落与交接的时刻。
大航海时代之后,人类迎来了第一次全球化,19 世纪诞生了东西方全球连接后的第一个霸权国家—英国。19世纪末,英国受到德国霸权兴起的挑战,在政治上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上则面对美国的挑战。英美等国在资产泡沫“硬着陆”的经济大恐慌之后开始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引发了德国的经济危机、希特勒的崛起,以及德国二次挑战,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还是向美国交出了霸权。看看今天的美国,虽然赢了“冷战”,但在地缘政治上依旧受到俄罗斯的挑战,经济上则受到中国崛起的威胁,这个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难怪特朗普高喊的口号是“让美国再次伟大”,希望回到20 世纪50 年代那个还没有民权运动、女权运动与反战运动,初次称霸全球的美国。
但“黑天鹅”不是偶发的单一事件,其背后一定有社会、经济与世界秩序的土壤孕育,政治上早已出现端倪。在美国之外,荷兰、奥地利、日本、法国都有极右政治势力的兴起;特朗普式的政治人物早已出现,如中国台湾的柯文哲、希腊的齐普拉斯以及菲律宾的杜特尔特。为什么人们会“不再理性”?也许,身在全球化体制中的我们只是习焉不察,做着温水中被煮的“青蛙”,直到有一天,惊见一连串“大黑天鹅”飞了出来。
几个事件中的部分细节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一是所有主流媒体,至少是“严肃的”主流媒体都被边缘化了。几乎所有的美国主流媒体都反对特朗普,对他的负面评论不断,选前民调显示,大多数主流媒体都预测特朗普当选的概率低于5%,预测最好的,也只相信他有30%的当选机会。但特朗普越过了主流媒体,发挥他“推特治国”的特点,在推特(Twitter)与脸谱网(Facebook)的“粉丝圈”中越过“中间环节”直接传播他的理念。加上他“网红”的气质、出位的言行和“不严肃地赚眼球”的战略,最后让所有体制内的人大跌眼镜。他的研究团队甚至在网上的大数据内容分析中,挖掘了一大群“
沉默者”。这些人几乎在公共视野之外,却被特朗普挑动起来重新活跃,促使他在最后关头定下战略,到各个“摇摆州”(即到最后关头还不能确定是民主党选票多还是共和党选票多的州)中“再放一把火”,赢得了这群人的选票,最终胜选。在这场大选中,新媒体与社交网站把主流媒体边缘化了,这是我们不能不重视的一个新现象。
二是新的社会“失败者”的出现。这一群“失败者”和过去所说的社会底层完全不一样,他们基本上是一群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过程中渐渐被边缘化的中产阶级。从“占领华尔街”运动开始,到希腊、西班牙这些欧洲国家50%的青年失业,罢工抗议不断,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我们看见了一群本该是中产幸福生活的享受者变成了愤怒的抗议者。“占领华尔街”运动喊出的口号是“99%对抗1%”,其实比较准确地说是“90%对抗10%”。今天,美国前10%的人平均拥有400 万美元的资产,占据了美国六成多的财富;而后50%的人只占1%~2%的财富;中间的40%也不见得有多好,只有平均30 万美元的资产,而且离中产阶级的美国梦—一个男人工作,足以养活全家,妻子照顾两个孩子,有一栋房子、两辆车子,当然还有一条狗—越来越远。夫妇两人忙碌经年,也难以保障这样的生活,更何况年轻的夫妇还在失业之中。这是一个被全球化与信息化击败的群体。全球分工带来的廉价生产与信息化带来的自动化,使他们的劳动价值越来越低,只能靠越来越长的工时去维系最基本的“美国梦”,还往往求而不得。民主政治的基石是中产阶级,当大多数中产阶级不再是“中产”时,社会剧变就临近了。如今,人工智能的时代来临,只有极少数人的工作是超越、设计、管控人工智能的,而更多人的劳动价值可能被信息化技术所取代,信息技术的成本越来越低,这些人的劳动价值也将越来越低。未来可能不再是90%对10%,而是97%与3%之间的“断裂”。
三是社会分化严重。美国前10%的人是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产业精英,他们连同美国社会的底层、移民、非裔、拉美裔等,成为民主党与希拉里的支持者,而传统产业精英与逐渐失去美国梦的“中产”则成了共和党与特朗普的支持者。这和美国一直以来—共和党代表保守势力与精英阶层,民主党代表进步势力(20 世纪60 年代以来的民权、女权、反战与环保)与草根阶层—的情况完全不同。这次大选,不但两党几乎反目,两党之内的精英与大众其实也是不同调的。特朗普代表的极端保守力量与共和党建制派更是从选前分裂到现在,民主党年轻人支持的桑德斯势力也和民主党建制派貌合神离。美国大选前的激情分裂往往在选后社会就会愈合,但这次却不同,特朗普就职的第二天就有500 万人走上街头抗议。美国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分裂,而且在多数先进经济体中几乎都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全球化与信息化带来的多元力量,造成了多样的利益团体以及这些团体之间的分裂。社交网站与圈子文化更加深了同质信息在圈子内的流传,包括谣言与非理性的诉求,这带来圈子内强烈的认同以及对圈子外强烈的排斥,社会处处是断裂。社会上多样的利益诉求团体的严重分裂,成为现今世界不稳定的关键因素。
这些现象造成了原来的全球治理方式失效。长期以来,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个治理典范涌现—集权的中央、福利国家和大政府;为了避免集权造成的危害,有行政、立法、司法与货币权的分立与制衡,民主的选举,以及全球化带来的自由贸易和区域整合。这些成为过去70 年维持全球秩序的“标准答案”。但近年来,不但民主化进程在东欧、中东和北非遇到挫折,区域整合在欧盟和泛太平洋合作伙伴中也受到挫败,而且连建立这套国际秩序的西方国家都在背离它。这些信号更加说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社会正在呼唤新的治理思维,不管是世界、国家还是企业、社群,都必须面对新形势、找出新治理方法。
我们要如何理解这个崭新的世界呢?
∞
我为什么对这个议题产生兴趣,说起来有三段机缘。
第一段机缘是我刚去美国读书时,读的是经济学,那时老师在课堂上讲,如果信息是完整而全面的,那么集中决策的计划经济与分散决策的市场经济会取得一样有效率的经济成果。当时国内正因为改革开放而获得了巨大的经济进步,辛辛苦苦用一堆艰难数学模型证明出来的理论和事实明显不符,只因为理论的前提假设是不完整的。信息从来不是完整的,有的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有的是因为信息具有模糊性特征,还有的是因为人的注意力限制的问题。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到社会学系去听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的课,听到社会网理论,发觉信息因为社会网结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流向、不同的流速,以及不同的流动过程。这些新知识让我脑洞大开,也让我开始了之后20 多年对社会网的持续研究,并以社会网的观点研究了很多议题,包括组织管理、战略管理、风险投资、交易治理、社区建设,以及大数据社会网分析等。社会网研究中的个人网、整体网、动态网以及复杂网分析,正是全面地研究这张全球人际关系网的方法与工具。
当然,我对社会网的研究兴趣也包括信息社会的发展。第二段机缘就要到20 世纪90 年代后期了。那时我刚开始教书,有幸参与创建一个信息社会所,教授的正是信息社会的社会学与管理学。那时互联网刚刚兴起,电子商务大行其道,大批预言家预言:无纸时代到来了,人们将实现远程办公,所以人们会住在乡野桃源中,大城市因此解体;互联网会创造更平等的社会,共享时代人们将紧密相连,权力去中心化,民主、自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好一派互联网带来的“乌托邦”景象。当时,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刚刚写完其预测信息时代的三本巨作,我也拿这三本书作为我授课使用的教科书,里面很多观点都在21 世纪一一实现。比如,他预测“城市不但不会消亡,反而会成为巨型城市”,看看今天我们的“珠三角”城市圈、“长三角”城市圈以及京津冀一体化,正好验证了这个预言。又比如,他预言“互联网并不会带来紧密的社会网以及更平等的权利,而是会产生很多圈子,认同的力量会崛起,甚至大圈子会形成相争的派系”,看看今天文明的冲突以及极端宗教组织“伊斯兰国”(ISIS)利用互联网的所作所为,我们不得不佩服卡斯特的预言。
为什么他的预言如此准确,并被誉为信息时代的“马克思”?他掌握了什么秘密,能够直指信息时代的核心?让我从自己最推崇的《网络社会的崛起》这本书的书名说起。顾名思义,信息时代的特质就是网络社会,这是一个由全人类连接形成的网络结构,而不是像现代工业社会那样,是利用层级组织来管理“原子化”的个人。
“连接”,当然指的是社会性连接,也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关系”,而非物理性连接,这正是信息社会的本质。当72 亿人连接在一起时,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网络结构?由此思考,卡斯特便掌握了关键的分析工具。比如,虽然电子文件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人类的信息量却数十倍地增长,所以纸质文件不减反增,耗纸量只会增加。同样,电子化互动所占比重虽然越来越大,但人类的互动量却数十倍地增长,所以面对面互动的需求不减反增,人们因此离不开群居的模式,反而更向大城市集中,再加上远程互动的辅助、市郊化的趋势,最终带来巨型城市的兴起。
第三段机缘是应社会网学派先驱巴里•威尔曼(Barry Wellman)的邀请,我为其新书《超越孤独:移动互联时代的生存之道》写中文版序言时,学习到他以“网络化的个体主义”为信息社会下了定义。我们再次看到,“连接的”(connected)、“网络化的”(networked)是解开信息社会之谜的钥匙。我将在本书第一章中详细谈论《超越孤独》这本书以及信息社会的连接性。
威尔曼带来的启发就是,互联网即社会网!
人类的重大改变常与人类的连接方式相关,如果我们再以“上帝之眼”鸟瞰全球人际关系网络图的动态变化,原本只有面对面互动而存在的亲缘小团体,因为符号的出现而有了跨时间与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弱连带。随着文字的出现,这些小团体开始“自组织”出更大范围的小型子系统,子系统间也有了一定的连接。文字与组织带来了水利工程、大型定居聚落与城市,于是大型子系统出现,系统之内开始有较紧密的连接与较频繁的互动,系统之间也有了或弱或疏的连接。“车同轨、书同文”与“条条大路通罗马”又把这些大型子系统组织成巨型子系统,巨型子系统内有了足以使系统不散架的连接。大航海时代,第一次全球社会网系统成形了。当然巨型子系统间虽然有了少量的弱连带,却还是一个十分松散的全球系统。随着火车、汽船等机械化运输工具的出现,这个全球系统内部在巨型子系统间有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桥”,而电话、电报与飞机、汽车的出现,使得全球真正形成了一张复杂网。
互联网的出现使这张网更加紧密,人类第一次大量出现超越空间距离的社群,在社群内也有大量多向的互动,这是过去超越面对面互动的电话、信件、电报都办不到的。但是这张全球人际网络图却不是均质的。语言与文化是阻碍连接的第一大力量,所以有了几个相对连接较紧密的巨型子系统;又因为政治体制与区域整合,所以有了国家、区域联盟等;子系统之下又有第二层的大型子系统,因地理、兴趣、行业、职业等的区隔,所以有了城市社群、全国性社群、大型组织等;在这些大型子系统中区分出一个又一个小型子系统,如组织、社群、社区等,层层分化,最后变成成千上万甚至上亿个“朋友圈”。
圈子内总是连接最紧密的,圈子之间或密或疏、或强或弱地连接在一起,于是“自组织”成一个小型子系统。同样,小型子系统内连接较紧密,而子系统之间或密或疏、或强或弱地连接在一起,又“自组织”出上一层的大型子系统。在鸟瞰图中逐渐拉远,又可以看到层层的自组织终于连接成一个个巨型系统,最终形成一张全球网络。科技总是源自人性。信息科技一方面创造了人们互联的需要,另一方面在互联中人们会抱团以寻找归属感,因此创造了大大小小各类群体的认同和圈子力量的兴起,以至在被互联网连接的世界中处处都是大小圈子与结构洞,即互联的同时又产生了聚群,甚至聚群间的相斥。
我们要如何分析这张网?如何观察它的动态演化?如何预测它的未来变化?换言之,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概念工具去重新理解这个新的世界?去理解这样一张动态变化的复杂网?本书提出了4 个概念工具—关系、圈子、自组织与复杂。
关系谈的是人与人的连接,这是一种属于中国人的特殊的连接方式。
圈子谈的是一群人的连接,产生了一种连接的模式。
自组织指的是这群人连接后,在互动中维持秩序的治理机制。
复杂指的是因自组织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系统形式。
∞
本书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关系与圈子:信息社会的底层结构”谈的是全球化与信息化在经济社会上造成的大变局。
第一章分析关系。关系是复杂系统中网络构成的基本单位,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从巴里•威尔曼的《超越孤独》谈起,讨论移动互联的社会中“互联网即社会网”的现象,以及这个社会的生存之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关系社会,重视连接,关系现象十分复杂。如何在新社会中认识中国人的关系层次与运作之道,是这一章讨论的重点。
第二章分析圈子。最小的圈子是社群,一群人因连接而形成固定、紧密而持续的网络。本章谈到信息时代的朋友圈,以及在圈子经济中的价值,同时也谈到圈子如何定义、如何建立,以及中国人的圈子经营之道。
第二部分“网络科学:互联网时代的底层逻辑”讲述这些概念的理论来源—社会网理论。这样一套分析世界的思维绝非凭空而降,和一些强有力的概念,比如“文明的冲突”“第三条路”等不同,它发展出一整套数理分析方法,包括大数据分析,建构出一套完整的理论架构,并提出一个又一个中层理论及数理模型,可供资料验证其理论假设,所以成为社会学、管理学和传播学中的显学。
第三章先讨探社会网研究的基本理论架构、分析现象的角度,以及它和复杂系统与复杂思维之间的关系,随后谈到格兰诺维特的阈值模型,点出复杂系统中涌现集体行动的逻辑和系统非线性演化的思维。
第四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几个社会网的重要理论,包括“弱连带优势理论”“
镶嵌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结构洞理论”,以一窥社会网理论的主要发展情况,以及4 个分析概念—关系、圈子、自组织与复杂的来龙去脉。
第三部分“自组织:复杂思维下的新治理模式”谈论信息时代复杂社会的一种主要治理模式—自组织。由上而下的权力控制、组织原则与法律规章当然会重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一个人不喜欢谁、喜欢谁却很难管控。所以从关系建立起圈子,从圈子连接出子系统,从子系统整合到整体系统,大多是自组织的力量。
第五章介绍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组织作为一种与市场和层级并立的治理模式如何在信息时代中发挥作用,同时比较三种治理机制的不同之处以及适用范围。
第六章则介绍自组织的过程。一群人如何形成一个自组织,发展出自治理机制,从而建立起持续发挥创意与积极行动力的社群。作为一个系统的领导者,如何建立一个让自组织发挥力量的环境,并引导自组织不要成为派系、山头的“负能量”群体,而要成为和系统协作良好、合作共赢的正向力量,是本章的重点。
第四部分“复杂:信息时代的布局和取势”主要谈论什么是复杂系统。
第七章介绍复杂系统、复杂网与复杂思维下的管理,以及这种思维背后的哲学性预设,并以硅谷这个强健的复杂网络为例,介绍了如何以复杂思维分析硅谷作为一个系统的优势。最后谈论了复杂系统的动态发展,以及调控这一系统的治理手段。
第八章探讨了一个复杂系统在建立之初应该如何布局。布局和战略不同,它不是认定一个既定目标,调动资源完成战略目标的过程,而是在一个有很大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掌握机会、利用机会、动员资源,建立一个可持续系统的过程。正如围棋的定式,在几个落子中奠定大势,在几个飞子占关键部位时,取得未来胜局的先机。
第九章讲述取势。在一个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如何审时度势、应势而作、趁势而起、顺势而变,以四两拨千斤的管理艺术促成一个系统的顺势发展。在平衡态时,掌握系统内多元势力的平衡,掌握系统的拐点,并做必要的调控,动态地保障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但在非平衡态时,则要具备创造性破坏的能力,促成系统转型。
当我们以复杂思维鸟瞰的方式去分析“连接进化”的世界时,看到的是一张72 亿人因关系而结成的社会网,是一群人因关系强且网络紧密而自组织成的圈子。圈子自组织出一个个的小型子系统,如社区、社群、粉丝群、协会、企业、组织等,子系统又自组织成大型的子系统,如城市、产业、生产价值链、族群、利益诉求团体等,进而有了巨型的子系统,如国家、经济体、区域整合等,最后集结成全球系统。这张网横向看,人与人之间如何建立起关系,又如何切断了关系?网络的结构是什么?密群在哪里?群间的结构洞有多大?子网和子网之间如何分、如何合?纵向看,这个网如何变化?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变化之大势在哪里?趋势的进展与顿挫中的拐点在哪里?系统是在平衡态中还是在非平衡态中?
关系、圈子、自组织与复杂这4 个概念将帮助我们以这样的思维来了解被互联网“连接进化”的新世界。
前言
这样一个“黑天鹅”到处飞的时代,如何看清事件背后的逻辑?
“朋友圈”现象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机会与挑战?
互联网真的带来了更紧密与更平等的社会关系吗?
作为领导者,应该如何治理复杂系统?
个人又应该在这个时代如何选择?
进入圈子,努力成为中心,还是尽可能建立弱关系,成为信息流通的“桥”?
……
我们要如何理解这个崭新的世界
2016 年是“黑天鹅”到处乱飞的一年,一个新的社会与世界秩序正在形成,我们要如何理解这个新世界?
从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到意大利公投失败,一连串的事件使得已习惯全球化体制的人们瞠目结舌,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社会正在诞生、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远的不说,至少这是30 多年来最近一波全球化的终结,包括了很多前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拉落后经济体的全球化;中程来看,这是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秩序的一次大调整;如果追究其更深远的意义,这可能是又一次全球性霸权陨落与交接的时刻。
大航海时代之后,人类迎来了第一次全球化,19 世纪诞生了东西方全球连接后的第一个霸权国家—英国。19世纪末,英国受到德国霸权兴起的挑战,在政治上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上则面对美国的挑战。英美等国在资产泡沫“硬着陆”的经济大恐慌之后开始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引发了德国的经济危机、希特勒的崛起,以及德国二次挑战,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还是向美国交出了霸权。看看今天的美国,虽然赢了“冷战”,但在地缘政治上依旧受到俄罗斯的挑战,经济上则受到中国崛起的威胁,这个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难怪特朗普高喊的口号是“让美国再次伟大”,希望回到20 世纪50 年代那个还没有民权运动、女权运动与反战运动,初次称霸全球的美国。
但“黑天鹅”不是偶发的单一事件,其背后一定有社会、经济与世界秩序的土壤孕育,政治上早已出现端倪。在美国之外,荷兰、奥地利、日本、法国都有极右政治势力的兴起;特朗普式的政治人物早已出现,如中国台湾的柯文哲、希腊的齐普拉斯以及菲律宾的杜特尔特。为什么人们会“不再理性”?也许,身在全球化体制中的我们只是习焉不察,做着温水中被煮的“青蛙”,直到有一天,惊见一连串“大黑天鹅”飞了出来。
几个事件中的部分细节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一是所有主流媒体,至少是“严肃的”主流媒体都被边缘化了。几乎所有的美国主流媒体都反对特朗普,对他的负面评论不断,选前民调显示,大多数主流媒体都预测特朗普当选的概率低于5%,预测最好的,也只相信他有30%的当选机会。但特朗普越过了主流媒体,发挥他“推特治国”的特点,在推特(Twitter)与脸谱网(Facebook)的“粉丝圈”中越过“中间环节”直接传播他的理念。加上他“网红”的气质、出位的言行和“不严肃地赚眼球”的战略,最后让所有体制内的人大跌眼镜。他的研究团队甚至在网上的大数据内容分析中,挖掘了一大群“
沉默者”。这些人几乎在公共视野之外,却被特朗普挑动起来重新活跃,促使他在最后关头定下战略,到各个“摇摆州”(即到最后关头还不能确定是民主党选票多还是共和党选票多的州)中“再放一把火”,赢得了这群人的选票,最终胜选。在这场大选中,新媒体与社交网站把主流媒体边缘化了,这是我们不能不重视的一个新现象。
二是新的社会“失败者”的出现。这一群“失败者”和过去所说的社会底层完全不一样,他们基本上是一群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过程中渐渐被边缘化的中产阶级。从“占领华尔街”运动开始,到希腊、西班牙这些欧洲国家50%的青年失业,罢工抗议不断,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我们看见了一群本该是中产幸福生活的享受者变成了愤怒的抗议者。“占领华尔街”运动喊出的口号是“99%对抗1%”,其实比较准确地说是“90%对抗10%”。今天,美国前10%的人平均拥有400 万美元的资产,占据了美国六成多的财富;而后50%的人只占1%~2%的财富;中间的40%也不见得有多好,只有平均30 万美元的资产,而且离中产阶级的美国梦—一个男人工作,足以养活全家,妻子照顾两个孩子,有一栋房子、两辆车子,当然还有一条狗—越来越远。夫妇两人忙碌经年,也难以保障这样的生活,更何况年轻的夫妇还在失业之中。这是一个被全球化与信息化击败的群体。全球分工带来的廉价生产与信息化带来的自动化,使他们的劳动价值越来越低,只能靠越来越长的工时去维系最基本的“美国梦”,还往往求而不得。民主政治的基石是中产阶级,当大多数中产阶级不再是“中产”时,社会剧变就临近了。如今,人工智能的时代来临,只有极少数人的工作是超越、设计、管控人工智能的,而更多人的劳动价值可能被信息化技术所取代,信息技术的成本越来越低,这些人的劳动价值也将越来越低。未来可能不再是90%对10%,而是97%与3%之间的“断裂”。
三是社会分化严重。美国前10%的人是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产业精英,他们连同美国社会的底层、移民、非裔、拉美裔等,成为民主党与希拉里的支持者,而传统产业精英与逐渐失去美国梦的“中产”则成了共和党与特朗普的支持者。这和美国一直以来—共和党代表保守势力与精英阶层,民主党代表进步势力(20 世纪60 年代以来的民权、女权、反战与环保)与草根阶层—的情况完全不同。这次大选,不但两党几乎反目,两党之内的精英与大众其实也是不同调的。特朗普代表的极端保守力量与共和党建制派更是从选前分裂到现在,民主党年轻人支持的桑德斯势力也和民主党建制派貌合神离。美国大选前的激情分裂往往在选后社会就会愈合,但这次却不同,特朗普就职的第二天就有500 万人走上街头抗议。美国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分裂,而且在多数先进经济体中几乎都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全球化与信息化带来的多元力量,造成了多样的利益团体以及这些团体之间的分裂。社交网站与圈子文化更加深了同质信息在圈子内的流传,包括谣言与非理性的诉求,这带来圈子内强烈的认同以及对圈子外强烈的排斥,社会处处是断裂。社会上多样的利益诉求团体的严重分裂,成为现今世界不稳定的关键因素。
这些现象造成了原来的全球治理方式失效。长期以来,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个治理典范涌现—集权的中央、福利国家和大政府;为了避免集权造成的危害,有行政、立法、司法与货币权的分立与制衡,民主的选举,以及全球化带来的自由贸易和区域整合。这些成为过去70 年维持全球秩序的“标准答案”。但近年来,不但民主化进程在东欧、中东和北非遇到挫折,区域整合在欧盟和泛太平洋合作伙伴中也受到挫败,而且连建立这套国际秩序的西方国家都在背离它。这些信号更加说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社会正在呼唤新的治理思维,不管是世界、国家还是企业、社群,都必须面对新形势、找出新治理方法。
我们要如何理解这个崭新的世界呢?
∞
我为什么对这个议题产生兴趣,说起来有三段机缘。
第一段机缘是我刚去美国读书时,读的是经济学,那时老师在课堂上讲,如果信息是完整而全面的,那么集中决策的计划经济与分散决策的市场经济会取得一样有效率的经济成果。当时国内正因为改革开放而获得了巨大的经济进步,辛辛苦苦用一堆艰难数学模型证明出来的理论和事实明显不符,只因为理论的前提假设是不完整的。信息从来不是完整的,有的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有的是因为信息具有模糊性特征,还有的是因为人的注意力限制的问题。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到社会学系去听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的课,听到社会网理论,发觉信息因为社会网结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流向、不同的流速,以及不同的流动过程。这些新知识让我脑洞大开,也让我开始了之后20 多年对社会网的持续研究,并以社会网的观点研究了很多议题,包括组织管理、战略管理、风险投资、交易治理、社区建设,以及大数据社会网分析等。社会网研究中的个人网、整体网、动态网以及复杂网分析,正是全面地研究这张全球人际关系网的方法与工具。
当然,我对社会网的研究兴趣也包括信息社会的发展。第二段机缘就要到20 世纪90 年代后期了。那时我刚开始教书,有幸参与创建一个信息社会所,教授的正是信息社会的社会学与管理学。那时互联网刚刚兴起,电子商务大行其道,大批预言家预言:无纸时代到来了,人们将实现远程办公,所以人们会住在乡野桃源中,大城市因此解体;互联网会创造更平等的社会,共享时代人们将紧密相连,权力去中心化,民主、自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好一派互联网带来的“乌托邦”景象。当时,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刚刚写完其预测信息时代的三本巨作,我也拿这三本书作为我授课使用的教科书,里面很多观点都在21 世纪一一实现。比如,他预测“城市不但不会消亡,反而会成为巨型城市”,看看今天我们的“珠三角”城市圈、“长三角”城市圈以及京津冀一体化,正好验证了这个预言。又比如,他预言“互联网并不会带来紧密的社会网以及更平等的权利,而是会产生很多圈子,认同的力量会崛起,甚至大圈子会形成相争的派系”,看看今天文明的冲突以及极端宗教组织“伊斯兰国”(ISIS)利用互联网的所作所为,我们不得不佩服卡斯特的预言。
为什么他的预言如此准确,并被誉为信息时代的“马克思”?他掌握了什么秘密,能够直指信息时代的核心?让我从自己最推崇的《网络社会的崛起》这本书的书名说起。顾名思义,信息时代的特质就是网络社会,这是一个由全人类连接形成的网络结构,而不是像现代工业社会那样,是利用层级组织来管理“原子化”的个人。
“连接”,当然指的是社会性连接,也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关系”,而非物理性连接,这正是信息社会的本质。当72 亿人连接在一起时,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网络结构?由此思考,卡斯特便掌握了关键的分析工具。比如,虽然电子文件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人类的信息量却数十倍地增长,所以纸质文件不减反增,耗纸量只会增加。同样,电子化互动所占比重虽然越来越大,但人类的互动量却数十倍地增长,所以面对面互动的需求不减反增,人们因此离不开群居的模式,反而更向大城市集中,再加上远程互动的辅助、市郊化的趋势,最终带来巨型城市的兴起。
第三段机缘是应社会网学派先驱巴里•威尔曼(Barry Wellman)的邀请,我为其新书《超越孤独:移动互联时代的生存之道》写中文版序言时,学习到他以“网络化的个体主义”为信息社会下了定义。我们再次看到,“连接的”(connected)、“网络化的”(networked)是解开信息社会之谜的钥匙。我将在本书第一章中详细谈论《超越孤独》这本书以及信息社会的连接性。
威尔曼带来的启发就是,互联网即社会网!
人类的重大改变常与人类的连接方式相关,如果我们再以“上帝之眼”鸟瞰全球人际关系网络图的动态变化,原本只有面对面互动而存在的亲缘小团体,因为符号的出现而有了跨时间与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弱连带。随着文字的出现,这些小团体开始“自组织”出更大范围的小型子系统,子系统间也有了一定的连接。文字与组织带来了水利工程、大型定居聚落与城市,于是大型子系统出现,系统之内开始有较紧密的连接与较频繁的互动,系统之间也有了或弱或疏的连接。“车同轨、书同文”与“条条大路通罗马”又把这些大型子系统组织成巨型子系统,巨型子系统内有了足以使系统不散架的连接。大航海时代,第一次全球社会网系统成形了。当然巨型子系统间虽然有了少量的弱连带,却还是一个十分松散的全球系统。随着火车、汽船等机械化运输工具的出现,这个全球系统内部在巨型子系统间有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桥”,而电话、电报与飞机、汽车的出现,使得全球真正形成了一张复杂网。
互联网的出现使这张网更加紧密,人类第一次大量出现超越空间距离的社群,在社群内也有大量多向的互动,这是过去超越面对面互动的电话、信件、电报都办不到的。但是这张全球人际网络图却不是均质的。语言与文化是阻碍连接的第一大力量,所以有了几个相对连接较紧密的巨型子系统;又因为政治体制与区域整合,所以有了国家、区域联盟等;子系统之下又有第二层的大型子系统,因地理、兴趣、行业、职业等的区隔,所以有了城市社群、全国性社群、大型组织等;在这些大型子系统中区分出一个又一个小型子系统,如组织、社群、社区等,层层分化,最后变成成千上万甚至上亿个“朋友圈”。
圈子内总是连接最紧密的,圈子之间或密或疏、或强或弱地连接在一起,于是“自组织”成一个小型子系统。同样,小型子系统内连接较紧密,而子系统之间或密或疏、或强或弱地连接在一起,又“自组织”出上一层的大型子系统。在鸟瞰图中逐渐拉远,又可以看到层层的自组织终于连接成一个个巨型系统,最终形成一张全球网络。科技总是源自人性。信息科技一方面创造了人们互联的需要,另一方面在互联中人们会抱团以寻找归属感,因此创造了大大小小各类群体的认同和圈子力量的兴起,以至在被互联网连接的世界中处处都是大小圈子与结构洞,即互联的同时又产生了聚群,甚至聚群间的相斥。
我们要如何分析这张网?如何观察它的动态演化?如何预测它的未来变化?换言之,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概念工具去重新理解这个新的世界?去理解这样一张动态变化的复杂网?本书提出了4 个概念工具—关系、圈子、自组织与复杂。
关系谈的是人与人的连接,这是一种属于中国人的特殊的连接方式。
圈子谈的是一群人的连接,产生了一种连接的模式。
自组织指的是这群人连接后,在互动中维持秩序的治理机制。
复杂指的是因自组织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系统形式。
∞
本书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关系与圈子:信息社会的底层结构”谈的是全球化与信息化在经济社会上造成的大变局。
第一章分析关系。关系是复杂系统中网络构成的基本单位,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从巴里•威尔曼的《超越孤独》谈起,讨论移动互联的社会中“互联网即社会网”的现象,以及这个社会的生存之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关系社会,重视连接,关系现象十分复杂。如何在新社会中认识中国人的关系层次与运作之道,是这一章讨论的重点。
第二章分析圈子。最小的圈子是社群,一群人因连接而形成固定、紧密而持续的网络。本章谈到信息时代的朋友圈,以及在圈子经济中的价值,同时也谈到圈子如何定义、如何建立,以及中国人的圈子经营之道。
第二部分“网络科学:互联网时代的底层逻辑”讲述这些概念的理论来源—社会网理论。这样一套分析世界的思维绝非凭空而降,和一些强有力的概念,比如“文明的冲突”“第三条路”等不同,它发展出一整套数理分析方法,包括大数据分析,建构出一套完整的理论架构,并提出一个又一个中层理论及数理模型,可供资料验证其理论假设,所以成为社会学、管理学和传播学中的显学。
第三章先讨探社会网研究的基本理论架构、分析现象的角度,以及它和复杂系统与复杂思维之间的关系,随后谈到格兰诺维特的阈值模型,点出复杂系统中涌现集体行动的逻辑和系统非线性演化的思维。
第四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几个社会网的重要理论,包括“弱连带优势理论”“
镶嵌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结构洞理论”,以一窥社会网理论的主要发展情况,以及4 个分析概念—关系、圈子、自组织与复杂的来龙去脉。
第三部分“自组织:复杂思维下的新治理模式”谈论信息时代复杂社会的一种主要治理模式—自组织。由上而下的权力控制、组织原则与法律规章当然会重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一个人不喜欢谁、喜欢谁却很难管控。所以从关系建立起圈子,从圈子连接出子系统,从子系统整合到整体系统,大多是自组织的力量。
第五章介绍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组织作为一种与市场和层级并立的治理模式如何在信息时代中发挥作用,同时比较三种治理机制的不同之处以及适用范围。
第六章则介绍自组织的过程。一群人如何形成一个自组织,发展出自治理机制,从而建立起持续发挥创意与积极行动力的社群。作为一个系统的领导者,如何建立一个让自组织发挥力量的环境,并引导自组织不要成为派系、山头的“负能量”群体,而要成为和系统协作良好、合作共赢的正向力量,是本章的重点。
第四部分“复杂:信息时代的布局和取势”主要谈论什么是复杂系统。
第七章介绍复杂系统、复杂网与复杂思维下的管理,以及这种思维背后的哲学性预设,并以硅谷这个强健的复杂网络为例,介绍了如何以复杂思维分析硅谷作为一个系统的优势。最后谈论了复杂系统的动态发展,以及调控这一系统的治理手段。
第八章探讨了一个复杂系统在建立之初应该如何布局。布局和战略不同,它不是认定一个既定目标,调动资源完成战略目标的过程,而是在一个有很大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掌握机会、利用机会、动员资源,建立一个可持续系统的过程。正如围棋的定式,在几个落子中奠定大势,在几个飞子占关键部位时,取得未来胜局的先机。
第九章讲述取势。在一个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如何审时度势、应势而作、趁势而起、顺势而变,以四两拨千斤的管理艺术促成一个系统的顺势发展。在平衡态时,掌握系统内多元势力的平衡,掌握系统的拐点,并做必要的调控,动态地保障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但在非平衡态时,则要具备创造性破坏的能力,促成系统转型。
当我们以复杂思维鸟瞰的方式去分析“连接进化”的世界时,看到的是一张72 亿人因关系而结成的社会网,是一群人因关系强且网络紧密而自组织成的圈子。圈子自组织出一个个的小型子系统,如社区、社群、粉丝群、协会、企业、组织等,子系统又自组织成大型的子系统,如城市、产业、生产价值链、族群、利益诉求团体等,进而有了巨型的子系统,如国家、经济体、区域整合等,最后集结成全球系统。这张网横向看,人与人之间如何建立起关系,又如何切断了关系?网络的结构是什么?密群在哪里?群间的结构洞有多大?子网和子网之间如何分、如何合?纵向看,这个网如何变化?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变化之大势在哪里?趋势的进展与顿挫中的拐点在哪里?系统是在平衡态中还是在非平衡态中?
关系、圈子、自组织与复杂这4 个概念将帮助我们以这样的思维来了解被互联网“连接进化”的新世界。
罗家德教授试图从复杂思想的角度看待社会网,看待中国人熟稔的“圈子”。他试图钻开中国文化的深井,从半熟社会、差序结构、人情交换法则、家伦理等,来进一步审视社会网络理论,从而站在特定的中国文化语境,审视可能在底层假设上面临的挑战。
罗家德教授所做的研究,在我看来是“有温度”的学问,我期待着家德教授的这部思想之作,给更多的同道以启迪,共同浇灌出复杂思维的绚丽花园。
——段永朝
互联网学者、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
在现今商业环境中打造一个完善的、成长潜能强大的“生态圈”,需要我们挖掘关系网所带来的“网络效应”。《复杂》一书给了我们对于“关系”背后更深的思考:在人与人连接之后,一群人产生了怎样模式的互动?这种模式下应当维持何种治理机制?而以此形成的复杂系统又应当如何布局及完善?
《复杂》是一本很独特的书,罗家德教授累积多年的社会网络学功力,从“复杂思维”出发,以各种案例生动阐释了关系所带来的变革,围绕关系、圈子、自组织与复杂系统精准地讲述这个时代的底层逻辑,很中国,也很互联网,贯穿古今。
——陈威如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著有畅销书《平台战略》《战略转型》
现存及快速涌现的各类网络平台,正在对人与组织的关系进行重塑,本书洞察了这个现象背后的逻辑,书中对复杂系统下新型组织布局的思考非常值得研读。
——高红冰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
《复杂》一书让我们认识到,“自组织”作为应对复杂系统的新动力与新秩序,应该如何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积极调动企业内部的灵活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韩都衣舍是自组织的践行者,我们深知移动互联时代自组织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这本书对企业管理者而言不仅仅是一本指导手册,还提供了一个视野让我们了解这个信息时代。
——赵迎光
韩都衣舍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做“有温度”的学问
(段永朝)
两个月前,在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举行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见到清华大学的罗家德教授。他从机场直接赶到会场,还没安顿停当,就从背包里拿出一部打印的书稿给我看,名字是《复杂:信息时代的连接、机会与布局》,并连连嘱托,希望我能写几句话。实话说,我算不上学术圈人,家德教授如此抬爱,令我惭愧不已。不过,出于对复杂思维这一主题的浓厚兴趣,以及先睹为快的强烈好奇心,兼与家德教授的缘分,我便不揣浅陋满口应承下来。拿到书稿,差不多半个月时间就读完了,但要动笔,却迟迟不敢。
家德教授的这部著作,涉及一个非常本土化的词语:圈子。
这个词语之所以重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社交网络的崛起。社会网络分析兴盛,令很多人以为,完全可以将这些社会网络分析的利器,用在分析中国本土文化的圈子上。这看上去没啥毛病,也可以有一堆一堆的成果,但家德教授的视角却不止于此。
家德教授试图从复杂思想的角度看待社会网,看待中国人熟稔的“圈子”。他试图钻开中国文化的深井,从半熟社会、差序结构、人情交换法则、家伦理等,来进一步审视社会网络理论,从而站在特定的中国文化语境,审视可能在底层假设上面临的挑战。
在作者看来,中国的社会学分析架构也缺乏他的老师—格兰诺维特所说的“中型理论”。但建构这一理论的基础假设,却全然不是那种仅仅使用节点、连线、度分布就可以展开分析和建模的。
开篇伊始,作者就亮明态度:反对化约主义。化约主义(也就是还原论),是与西方古希腊逻各斯主义一脉相承的一种方法。从泰勒斯开始,西方先哲即提出“世界本原”的本体论问题,试图通过不断切割对象,找到支配事物构成与运动规律的那个“终极存在”。
还原论的方法,在文艺复兴之后日渐兴起的实验科学、实证科学中,的确结出累累果实,这其中包括大量数学物理方法支撑的量化分析、系统分析、动力学方程等。18~19世纪,在社会学领域也掀起了“科学化”浪潮。法国思想家孔德提出的“社会物理学”,就试图用牛顿静力学、动力学的框架,分析社会结构、团体组织、权力运作等实际问题。19 世纪之后,这种精确的、量化的、确定性的、还原论的思想,在所谓人种学、优生学、民意调查、智商测试、性格分析等方面大行其道。20 世纪的经济学家,更是在边际分析之后,集体陷入了数学公式崇拜征。
网络分析的方法,为20 世纪社会学的新进展注入活力。家德教授在书中概要梳理了网络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但可贵之处在于,他希望用复杂科学的思想框架,找到某种带有“温度”和“质感”的社会学方法路径。教科书版的网络分析,已经被强连带、弱连带、机会链、结构洞、社会资本的理论占据,被度分布分析、结构分析、角色分析、演化动力学分析所占据。这里固然有一定的“复杂度”,但本质上还是冷冰冰的量化分析框架,鲜有复杂思想的影子。节点的丰富性、异质性被简化,连线成为连接的隐喻。
家德试图将网络分析和复杂科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他找到了三个思想契合点。
第一,“嵌入”。格兰诺维特指出,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关系需要逆转。传统社会学是嵌入并置于经济学的分析架构之上的。社会学家所表达的社会关系、群体组织、权力运作,其思想基础是生产关系、劳动力、土地与资本等生产要素。社会学的观察窗口被“合理合法”地嵌入到生产消费循环中,这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但对于一个通过道路交通、电力网络、航空网络、资本网络,甚至今天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日益连接起来的世界,处于复杂社会连接的社会网络,正转化为理解经济活动、经济行为、政治关系、治理结构的基础设施。家德教授的思考,更延伸到东方文化土壤,试图从圈子、人脉、义利、情理的角度,发现这些连接中的“情感颜色”和“心智结构”,并将其纳入一个更加宏大的版图,作为理解信息时代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的基础。
第二,“涌现”。复杂系统的自组织过程,是一切带有生命表征的系统的特色。自组织是自洽的、自足的,是超链接结构的。2009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奥斯特罗姆,把自组织视为除了市场、政府之外的第三种组织方式和治理模式。这一模式正日益受到学界和产业界的重视。顺便说一句,我认为产业界特别是互联网界的实践,是领先于理论探索的。国内这几年发展起来的滴滴出行、小猪短租、共享单车就是明证。家德将涌现作为复杂思维的一个重要支点,与霍兰德、凯文•
凯利等思想有极大的共鸣。
第三,也是家德教授的创见,他把“韬略”这一颇有东方智慧的词汇,作为理解复杂思维的一个重要条件。东方智慧对处理复杂、简单这种看上去两分的议题,从来都是游刃有余的。《周易》便有不易、简易、变易三重味道。利与害、收与放、虚与实、奇与正,这些成双成对的词语,彼此纠缠又相互依抵,处处通过玩味、察观、忖度、拿捏的“平行计算”“大数据分析”,显现为知与行中的方寸韬略。家德教授以创业者为焦点,阐述审势度形、取势定向、应势而变、相机而行的道理,并与网络分析的方法论相互照应,的确别有一番意象。
这些年来,互联网思维与工业思维的争执,可谓多有波澜。但静心想一想,两种观点表面上看各执一词,实则都处在西方逻各斯主义的巢臼之内。互联网思维强调异质性、迭代、分布式、去中心,于是以工业思维为标靶,宣布工业思维落入俗套;工业思维强调秩序、确定性、理性精神、层级的合理性,于是认为互联网思维是花拳绣腿,只做表面文章。二者各自有理,因为各自假设不同。但它们其实都植根于还原论、确定性的“逻各斯”框框,是干巴巴的争论。
东方智慧如何表现?今天看还没有找到某种共同接受的符号、话语体系,也没有建构出某种超越机械论、还原论、整合整体论、系统论,真正体现复杂思维的言说方式。这是一个艰难的挑战。家德教授的这本著作,我以为意义也正在于此。
比如,在回答“如何在系统中发挥自组织”的问题时,家德教授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将之概括为5 个步骤:放权、寻找能人、赋能、礼法并治和以诚为本的诚信体系。他特别指出的“能人问题”,以及“能人悖论”“能人效率”,值得在理论上深入挖掘。放权、分权、授权,如何才能“放而不乱”?如何才能因时因地,移步换景,收放自如?这些不但需要在实践中修习,更值得在理论上予以阐述。
又比如,家德教授以创业者的“布局”问题立题,进而提出复杂思维调控系统演化的10 个过程,包括连接、自组织、网络结构、态势与格局、涌现等核心概念,如何将这些概念、方法在实际案例中获得印证,可以催生出一大批意义深远的研究课题。
家德教授所做的研究,在我看来是“有温度”的学问,我期待着家德教授的这部思想之作,给更多的同道以启迪,共同浇灌出复杂思维的绚丽花园。
做“有温度”的学问
(段永朝)
两个月前,在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举行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见到清华大学的罗家德教授。他从机场直接赶到会场,还没安顿停当,就从背包里拿出一部打印的书稿给我看,名字是《复杂:信息时代的连接、机会与布局》,并连连嘱托,希望我能写几句话。实话说,我算不上学术圈人,家德教授如此抬爱,令我惭愧不已。不过,出于对复杂思维这一主题的浓厚兴趣,以及先睹为快的强烈好奇心,兼与家德教授的缘分,我便不揣浅陋满口应承下来。拿到书稿,差不多半个月时间就读完了,但要动笔,却迟迟不敢。
家德教授的这部著作,涉及一个非常本土化的词语:圈子。
这个词语之所以重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社交网络的崛起。社会网络分析兴盛,令很多人以为,完全可以将这些社会网络分析的利器,用在分析中国本土文化的圈子上。这看上去没啥毛病,也可以有一堆一堆的成果,但家德教授的视角却不止于此。
家德教授试图从复杂思想的角度看待社会网,看待中国人熟稔的“圈子”。他试图钻开中国文化的深井,从半熟社会、差序结构、人情交换法则、家伦理等,来进一步审视社会网络理论,从而站在特定的中国文化语境,审视可能在底层假设上面临的挑战。
在作者看来,中国的社会学分析架构也缺乏他的老师—格兰诺维特所说的“中型理论”。但建构这一理论的基础假设,却全然不是那种仅仅使用节点、连线、度分布就可以展开分析和建模的。
开篇伊始,作者就亮明态度:反对化约主义。化约主义(也就是还原论),是与西方古希腊逻各斯主义一脉相承的一种方法。从泰勒斯开始,西方先哲即提出“世界本原”的本体论问题,试图通过不断切割对象,找到支配事物构成与运动规律的那个“终极存在”。
还原论的方法,在文艺复兴之后日渐兴起的实验科学、实证科学中,的确结出累累果实,这其中包括大量数学物理方法支撑的量化分析、系统分析、动力学方程等。18~19世纪,在社会学领域也掀起了“科学化”浪潮。法国思想家孔德提出的“社会物理学”,就试图用牛顿静力学、动力学的框架,分析社会结构、团体组织、权力运作等实际问题。19 世纪之后,这种精确的、量化的、确定性的、还原论的思想,在所谓人种学、优生学、民意调查、智商测试、性格分析等方面大行其道。20 世纪的经济学家,更是在边际分析之后,集体陷入了数学公式崇拜征。
网络分析的方法,为20 世纪社会学的新进展注入活力。家德教授在书中概要梳理了网络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但可贵之处在于,他希望用复杂科学的思想框架,找到某种带有“温度”和“质感”的社会学方法路径。教科书版的网络分析,已经被强连带、弱连带、机会链、结构洞、社会资本的理论占据,被度分布分析、结构分析、角色分析、演化动力学分析所占据。这里固然有一定的“复杂度”,但本质上还是冷冰冰的量化分析框架,鲜有复杂思想的影子。节点的丰富性、异质性被简化,连线成为连接的隐喻。
家德试图将网络分析和复杂科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他找到了三个思想契合点。
第一,“嵌入”。格兰诺维特指出,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关系需要逆转。传统社会学是嵌入并置于经济学的分析架构之上的。社会学家所表达的社会关系、群体组织、权力运作,其思想基础是生产关系、劳动力、土地与资本等生产要素。社会学的观察窗口被“合理合法”地嵌入到生产消费循环中,这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但对于一个通过道路交通、电力网络、航空网络、资本网络,甚至今天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日益连接起来的世界,处于复杂社会连接的社会网络,正转化为理解经济活动、经济行为、政治关系、治理结构的基础设施。家德教授的思考,更延伸到东方文化土壤,试图从圈子、人脉、义利、情理的角度,发现这些连接中的“情感颜色”和“心智结构”,并将其纳入一个更加宏大的版图,作为理解信息时代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的基础。
第二,“涌现”。复杂系统的自组织过程,是一切带有生命表征的系统的特色。自组织是自洽的、自足的,是超链接结构的。2009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奥斯特罗姆,把自组织视为除了市场、政府之外的第三种组织方式和治理模式。这一模式正日益受到学界和产业界的重视。顺便说一句,我认为产业界特别是互联网界的实践,是领先于理论探索的。国内这几年发展起来的滴滴出行、小猪短租、共享单车就是明证。家德将涌现作为复杂思维的一个重要支点,与霍兰德、凯文•
凯利等思想有极大的共鸣。
第三,也是家德教授的创见,他把“韬略”这一颇有东方智慧的词汇,作为理解复杂思维的一个重要条件。东方智慧对处理复杂、简单这种看上去两分的议题,从来都是游刃有余的。《周易》便有不易、简易、变易三重味道。利与害、收与放、虚与实、奇与正,这些成双成对的词语,彼此纠缠又相互依抵,处处通过玩味、察观、忖度、拿捏的“平行计算”“大数据分析”,显现为知与行中的方寸韬略。家德教授以创业者为焦点,阐述审势度形、取势定向、应势而变、相机而行的道理,并与网络分析的方法论相互照应,的确别有一番意象。
这些年来,互联网思维与工业思维的争执,可谓多有波澜。但静心想一想,两种观点表面上看各执一词,实则都处在西方逻各斯主义的巢臼之内。互联网思维强调异质性、迭代、分布式、去中心,于是以工业思维为标靶,宣布工业思维落入俗套;工业思维强调秩序、确定性、理性精神、层级的合理性,于是认为互联网思维是花拳绣腿,只做表面文章。二者各自有理,因为各自假设不同。但它们其实都植根于还原论、确定性的“逻各斯”框框,是干巴巴的争论。
东方智慧如何表现?今天看还没有找到某种共同接受的符号、话语体系,也没有建构出某种超越机械论、还原论、整合整体论、系统论,真正体现复杂思维的言说方式。这是一个艰难的挑战。家德教授的这本著作,我以为意义也正在于此。
比如,在回答“如何在系统中发挥自组织”的问题时,家德教授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将之概括为5 个步骤:放权、寻找能人、赋能、礼法并治和以诚为本的诚信体系。他特别指出的“能人问题”,以及“能人悖论”“能人效率”,值得在理论上深入挖掘。放权、分权、授权,如何才能“放而不乱”?如何才能因时因地,移步换景,收放自如?这些不但需要在实践中修习,更值得在理论上予以阐述。
又比如,家德教授以创业者的“布局”问题立题,进而提出复杂思维调控系统演化的10 个过程,包括连接、自组织、网络结构、态势与格局、涌现等核心概念,如何将这些概念、方法在实际案例中获得印证,可以催生出一大批意义深远的研究课题。
家德教授所做的研究,在我看来是“有温度”的学问,我期待着家德教授的这部思想之作,给更多的同道以启迪,共同浇灌出复杂思维的绚丽花园。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