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7122170122820
◎国际甲骨文学者许进雄教授毕生心血之作,挑选各*博物馆具代表的文物,带你穿越时空,认识古代社会。
◎超过百幅的中国宋元明清时代古文物精美图片。
◎珍视流传的文物,注重汉字的意义,透过清晰易懂的故事,解析文字与器物制作之间相伴相生的关系。
◎穿插大量礼仪、风俗、民生活动及文化实证,重现宋元明清时代华贵丰富的日常生活、社会文化与结构,协助读者理解文化社会与文字流变。
古文化的器物和你我之间相距并不远,想知道汉字的笔划为什么是这个样子?须回到古代的生活现场。许进雄经过严谨的研究和考证,重新揭开古文化的面貌。与许进雄老师一起,回到中国古代,发掘不为人知的古文化,揭开隐藏其中的文字奥秘,解开古器物的来历与现代汉字的身世之谜。
回到石器时代
壹 农作与收获——磨石成器
前往石器时代
为什么甲骨文的石斧被用来称呼父亲
收割农作物的石器跟“厘(禧)”字有关系吗
乐器石磬象征余庆的好兆头?
贰 贵族与仪式——玉不琢,不成器
有缺口的玉器叫作“玦”
表现甲骨文“肙”字的玉雕
可以治病的—鸟图腾?
钺是王权的象征
玉琮上的神人兽面纹反映甲骨文的“美”字
贵族挽在头发上的玉梳
上流贵妇的—气派象牙梳
叁 日常生活用具——弘济区夏,陶甄万方
汉代以前流行的陶器
用木陶拍来制作陶器
为什么甲骨文“具”字和鼎的使用有关
彩绘陶钵的技巧从何时开始
与烧食法有关的“庶”字
象征丧葬习俗的—彩绘陶盆
甲骨文“中”字与姜寨的小区机制有关?
从甲骨文“酒”字的发明,看专门装酒水的陶瓶
甲骨文“尸”字与装有人骨的陶缸
灶的发明:移动式的灶
古时由男性养成梳妆头发的风潮?
陶盆上的八角星形图是否跟文化有关?
体态肥胖的甲骨文“豕”字
甲骨文“旦”字与氏族名的关系
陶鬶的发明,有饮水消毒的卫生概念
化身为甲骨文“甗”字的远古蒸锅
高阶层的人葬仪用的黑陶杯
肆 同场加映
从木屐的出土,推测发明鞋子的由来
涂朱漆碗:“漆”字中的采漆法
中山国王充满艺术之美的磨光黑陶尊
战国重金属之歌
壹 礼器与兵器——青铜不凡,国之重器
古代冶金文明
受到偏爱的铜器制造法
炼铜工具与甲骨文“厚”字的关系
是民生用具,也是国之重器的鼎
家家户户的大事:“彻”底把煮饭的鬲洗干净
甲骨文中暗藏的刑法制度
记载了武王克商史实的簋
贵族应有的吃饭礼仪,就从“卿”字来展现
诚恳的待客之道,请用觥洗手
为什么甲骨文的动物字,都窄窄长长的?
古装剧中常出现的爵,到底该怎么使用?
以“爵”位加—之于人的含义
与滤酒的方法有关的“莤”字
甲骨文的“享”字,来源于豪华建筑?
甲骨文“丧”字与采桑活动的关联
有“温度”的甲骨字
不得酱不食:古代的酱料瓶
象牙的使用与象的灭绝
象征公平公正的动物图纹
甲骨文“戈”字与武器的进化
中国何时开始有铁的使用?
埋藏两千多年依然锋芒如新的宝剑:优良的锻打技术
神秘的青铜弓形器在历史上消失的原因
从“轭”的发明,看马车的制作
何时开始有金银镶嵌的技术?
贰 其他生活用具——其南笙钟,熏香自烧
甲骨文的“监”字是指看着什么?
从镜子的花纹来判断时尚潮流
甲骨文的“南”字,来源于南方的钟?
中国钟的特殊形状和它的发音方式
跨越春秋与宋,作为历史见证之钟
头顶火焰的人形:甲骨文“光”字的由来
具消烟设计的精巧灯具
“明”“搜”“幽”:从甲骨文字形看古代照明用具之设计
为什么王族喜欢随葬骆驼俑?
金文“熏”字与塑造仙乡景象的博山炉
甲骨文“冓”字为什么被当作交接联系的代表?
花俏美丽的带钩装饰
叁 权位与信物——玉六器,礼四方
家家户户的时间测量工具
从甲骨文的“取”字,看古代的军事习惯
甲骨文“凤”字跟古代语言的关系
黄帝为什么叫“黄”帝
象征统治者端庄优渥的“璜”
见剑如见我:代表贵族身分的宝剑
在墓中放入玉石做的马,是想骑着去哪里
象征转化—新生的玉蝉
佩戴玉佩,就可以长生不老?
肆 占卜与预知——不敢暴虎,不敢冯河
用骨的历史
神秘的骨占卜,只出过一次错?
对“龟”的崇敬,和龟甲占卜的兴起
“戏”字的由来与打虎表演
伍 同场加映
骑马上天:对星空的浪漫想象
只有豪宅才用得起的陶瓦
古代玻璃的使用
自古就贵重无比的黄金
返来长安过一天
壹 陶俑与明器─妙手天成,匠心独运
汉至唐的陶俑
领导军队、保护秦始皇的威武将领
轻装上阵,却令人闻风丧胆的秦朝士兵
如何从俑的发型判断性别
具备战略价值的马
风行汉朝的穿搭时尚
玩游戏玩到废寝忘食,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
甲骨文“化”字与杂戏表演的关联
四川富庶及注重艺术的证明
画像石中隐藏的秘密
建造高楼的意义,与甲骨文“楼”字的构成
来源于财产私有制的陪葬习俗
古代安稳的代步工具:牛车
什么时候才出现大量制作陶俑的技术
风靡上流社会的马球游戏
甲骨文的“安”,隐藏着对女性的限制?
大有来头的御赐宝马
甲骨文中有关居家休闲设计的字
贰 漆器与瓷器——精致细腻,釉彩辉煌
在汉朝,漆器比其他器物贵?
模仿稀有海螺造型的高级耳杯
中国何时出现天圆地方及二十八宿的想象?
甲骨文“乐”表现的是什么音乐
鼓从什么时候开始被用来激励士气的?
瓷器之国的起源
中国陶瓷重要的一页:釉陶的开始
饮酒作乐,同时也要长生求仙
蕴含神道思想的华丽骨灰罐
佛教传入对中国人生死观念的影响
叁 信仰与祈求——庄严宝像,清静光明
有关佛陀生平的造像
睡眠和死亡:“床”的真正功能
神佛雕像:虔诚信仰与对来生的期望
原来阿弥陀佛偷偷换过发型?
用心制作的佛陀雕刻:佛像龛
观音菩萨的性别之谜
佛陀座下的两大弟子:阿难与迦叶
甲骨文中的“鬼”
金银打造,贵重无比的舍利宝函
肆 同场加映
描“画”图样—学刺绣
出土的起源故事绢画,作用为何
国力强盛、热爱金银的大唐
紫禁城外一抹清脆
壹 名窑与宋元生活——指声弹玉,瓷夺珠光
质量俱佳的“真瓷器”
受到官家赏识的龙泉青瓷
独特艳丽的桌上摆饰:钧窑花盆
黑白分明的磁州窑
充满巧思的吉州树叶纹
严禁民间窑场仿制的官方纹片
声名远播的景德镇影青瓷
带领饮茶风尚的建窑茶碗
古人使用的枕头是硬的?
游牧民族的特色瓷器
隆重登场的青花瓷
广受人民喜爱的釉里红
贰 明清宫廷与艺术——釉里透花,静中见动
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彩瓷器
善用斗彩技巧的美丽成果
来自国外,含有剧毒的梦幻粉彩
惊鸿一瞥的景泰蓝
叁 珍玩与异宝——风雅精细,搜罗万象
以讹传讹的犀角传说
甲骨文“免”字演变出的象征意义
甲骨文“嘉”字中藏着的愿望
豪华三进的亲王府第
玉雕留皮设计的趣味
稀有的元代石翁仲
能折叠的硬木椅
材料检验与甲骨文“相”字的关联
致命的吸引力:妖草鼻烟
简体版自序
在受聘到加拿大多伦多市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工作以前,我不曾梦想自己会参与中国文物的研究工作,但命运之神却一步步地把我引领到中国文物的领域里。故事的起源应该推到我高中三年级的时候。从小学开始,我没有真正努力读书做功课过,整天只是嬉戏游玩,成绩都是平平常常的。到了高三的时候,我对于能否考上理想的大学没有把握。我自己决定办理休学,在家自学,打算考不上理想的学校时,还可以复学回到学校再度准备报考。人算不如天算,谁知这年修改章程,学生不能以同等学力报考。我只好赋闲在家,无所事事。
有一天去逛书店,看到一本厚厚的王念孙注释的《广雅疏证》。不知什么念头,我翻开书页,看到有“古、昔、先、创、方、作、造、朔、萌、芽、本、根、蘖、鼃、、昌、孟、鼻、业,始也”。我好奇,为何这么多不同的字,却有同样的意义?有些字的用法我是晓得的,可是有些就不明白了。我就把这本书买了回去,想仔细看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读后明白,这些字的本义虽不尽相同,但使用在不同的句子的时候,却可以有类似的意义。我有兴趣读这本书,连带也开始用心攻读其他的功课。我进一步阅读了王引之的《经传释词》《经义述闻》,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等著作,甚至去找出引用的原典来阅读。当时我觉得中国文字很奇妙,从此一心一意要报考中文系,探寻中国文字的深意。
复学后我如愿考上了台湾大学的中国文学系。我了解到,要学好文字学,二年级的文字学与三年级的声韵学是必要的基础。于是我就去旁听这两门课,同时也积极向不同的老师请益。教古文字学的金祥恒老师是我时常请益的。那一年文学院的古文字研究室创刊了《中国文字》,里头就有一篇金老师写的文章《释虎》,介绍虎字的甲骨文字形就是描画一只老虎的形象,后来经过各种的演变,逐渐成为现在的虎字以及隶书、草书等各种形态。
[“虎”字甲骨文字形]
[“虎”字金文字形]
我读了之后很受启发。了解到,若要对中国文字的创意有正确的解答,以目前资料保存的状况来看,应该从早的商代甲骨文下手。从此我开始用心地阅读有关甲骨学的文章。
到了第二学年正式学习文字学,这年改由李孝定老师来教。李老师当时正在编写《甲骨文字集释》,这本书的撰写体例是把各家对于某一个甲骨文字形的解释汇集在一起,然后以个人的意见作为总结。李老师了解我对甲骨学有些认识,让我到他在历史语言研究所的研究室阅读他的原稿,同时校对引文有没有笔误或遗漏。这就等同让我阅读了当时所有的甲骨著作。到了下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李老师告诉我,有个美国的机构在台湾设立一个中国东亚学术研究基金,提供必要且非常优渥的奖助学金,以期提高学生们对于某些冷门学科从事研读的意愿。其中有一个名额是颁给研究甲骨学的学者,但这个奖助是需要写研究论文的。他和戴君仁老师共同推荐我。我就依老师的指示,提出研究题目“商代祭祀卜辞的研究”去申请。
得知获得奖助后,我就开始收集材料,真正着手从事研究的工作了。每有所得,我会就近把一些看法拿来向金老师请教。金老师也鼓励我把比较有心得的部分先挑选出来,写成小文章在《中国文字》上发表。
研究期间我收获是对于“周祭”(初称五种祭祀)的研究。董作宾和日本甲骨学家岛邦男两位前辈教授是我之前对于周祭研究著名的两人。我重新探索,而且找到证据,修正了两位前辈所推论的周祭的祭祀名单和祀首(开始的祭祀组)。五种祭祀是以翌、祭、载、劦、肜等五个祭祀,持续不断地向商王的祖先举行,一个周期约为一太阳年。但有必要探求何者为先,董作宾先生认为祭祀时先鼓乐的肜,然后跳舞的翌,后以吃饭的祭、载、劦结束,所以次序是肜、翌、祭、载、劦。岛邦男先生认为先大规模的举行,祭的祀组包括载与劦,规模盛,所以次序应该是祭、载、劦、肜、翌。这两种说法都是主观的认定,没有支持的证据。我就发现有两条卜辞,其序列都是翌、劦、肜。而且翌组与祭组、祭组与肜组都是相连的,但肜组与翌组之间却有一个空旬,明显表现一个祀组与下一个祀组之间的中断。所以五种祭祀举行的次序应该是翌、祭、载、劦、肜。此文发表以后,大概就被认定为正确,不再有异议了。后来在屈万里教授的指导下,我扩充成为我的硕士论文《殷卜辞中五种祭祀的研究》。因为我从大学三年级就开始探讨这个问题了,所以修业二年就从硕士班毕业了。
那时正好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东亚学系写信给研究院,请求推荐一个人去整理学校所收藏的明义士博士购藏的甲骨。屈老师大概认为我已经具备独立从事研究的能力了,就与研究院的李济教授合力推荐我去加拿大整理那批材料。
在博物馆工作,我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可以利用甲骨上的钻凿形态去判断甲骨刻辞的时代。早先董作宾先生发表了《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从刻辞的内容归纳出甲骨断代的十个标准,很得学者的赞同。但是其中某一类的甲骨,学者对于其年代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相持不下。我的钻凿断代方法提供一个不同的切入点,有利于解决争论。
殷墟出土的甲骨,为了让占卜烧灼后的兆纹能够容易显现,就在背面挖刻凹洞,学术界称之为钻凿。一般学者没有看过真正的甲骨,看过的学者也没有长时间的接触,所以都没有发现不同时期的甲骨其上的钻凿形状有不同的形态,自然也不会想到甲骨上的钻凿形态和时代之间可能有一定的联系。
在拓印完甲骨之后,我会对甲骨进行清理,这个过程中一定会看到甲骨背面的形象。在清理了一段时间以后,我慢慢感觉到不同时期的甲骨上的钻凿形态有不一样的习惯,就转而特意地观察,并且到美国、英国、日本、中国台湾等收藏丰富的单位去收集资料。 确定钻凿形态对于甲骨的断代确实具有启发性,并完成我在多伦多大学东亚系的博士论文。从种种现象,我得出第四期与所谓的王族卜骨应该是同时代的结论,即肯定了董作宾先生的论点。后来大陆在安阳的小屯南地以及小屯村中与村南所作的地层发掘,都证实我的研究结论。因此有些学者也开始撰文议论以前的错误归属。之前,研究院的张光直先生就指称这种以钻凿形态断代的方法是甲骨断代的第十一个标准。
时代 自我写作的《中华古文物导览》出版后(简体版名为《文物小讲》),台湾商务印书馆接洽我出版比较完整的教学版本。我同意把自己的版权买回来让台湾商务印书馆重新编排与出版。我上课的材料有比较多参考的信息,我就做一些参考内容上的删减,计划以汉朝作为 分水岭,分为两册出版。但是台湾商务印书馆编辑部建议以主要朝代的器物大致区分为:石器时代、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共四册,并以甲骨汉字为主轴,如此对读者比较容易入门,除了习得古物知识,更能了解甲骨汉字的来源和故事。虽然跟我原先的规划与分章的原则不同,但对一般读者来说会更具有阅读节奏。在这套书出版不久,我非常高兴被告知大陆的化学工业出版社悦读名品出版公司有意愿出版这套书的简体字版。
本书和大多数介绍中国文物的著作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的介绍偏重于出土或收藏的信息,如尺寸的大小、质料、名称、出土地、现藏何处,以及有无铭文等比较基本的信息。我因为每件重点介绍的文物要写上一千四百字左右,必然要加上一些自己延伸的观点。甲骨学是我的专业,所以往往也从甲骨文的视角来讨论。譬如说,所谓的红山文化的猪龙玉雕,我就举甲骨文的“龙”字(),尾巴必定与嘴巴反向,而玉猪龙的尾巴与嘴巴几乎衔接,不可能是龙的形象。反而与甲骨文的“肙”字形()相似,而且玉猪龙悬挂起来的形象与蚊子幼虫浮挂在水面的形象一致。肙字在甲骨刻辞的意义是病疾的捐除,所以建议玉猪龙是以幼蚊的形象悬挂在胸前,可能具有驱蚊虫的魔术意味。
又从部门所藏的春秋时代的莲花瓣透空盖酒壶,以及甲骨文的“莤”字,领悟到都是滤酒的器具。作用是卡住香茅,使酒渣不会从孔隙掉进酒壶里。这件铜壶不但有六片向外伸出的透雕的莲瓣,而且盖子的顶部是透空的。盖子是为了防止酒的醇味走失而设计,如果是透空的,就失去其制作的意义了。中国的酒是用谷物酿造的,含有渣滓,把渣过滤掉才是比较高级的清酒。祭祀要用清酒,甚至是带香味的,才够表达主事者的虔敬心情。甲骨文的“莤”字()作两手拿着一束草茅在一个酒壶之旁,充分说明使用香茅滤酒的创意。滤酒时先把草放在酒壶上然后倒上酒,酒就从草间的孔隙滴入壶中,不但把渣滓滤下来,还可沾染香草的味道。如果没有东西把草卡住,草就可能移动而有空隙,使得渣滓掉进壶中导致影响酒的质量,所以伸出的莲瓣是为了要把香草卡住而设计的,这就是为什么壶盖要透空以及有多个莲瓣的道理。商代没有这种形式的酒壶,但有滤酒的必要。到底使用什么器物去过滤酒呢?口沿有两个支柱的爵与斝,如果想用手提上来,就会倾斜而倒出里头的液体。大家都猜不透支柱的用途,我怀疑其作用就像这件酒壶的莲瓣,目的就在卡住滤酒的茅草。
“酒”字的甲骨文(),创意来自一个窄身尖底的酒瓶。但是商代并不见这样的酒瓶,比较欧洲运往北非的酒瓶,和六千年前仰韶文化或五千多年前庙底沟的小口窄身尖底的红陶瓶绝似,知道那是因应长途运输的需要。所以创意的重点是装在这种特殊容器的是酒,不是水。这样就对仰韶文化还没有酿酒的认知要重新思考。
同时我也讨论,这种尖底的陶器在庙底沟类型以后的文化遗址中不见或很少见到,可能与水井的开凿有关。在较早期的年代,水要从远地的河流汲取运送回家,所以陶器加两个圆纽以方便系绳背负。后来有了牛马家畜,可以用竖立的形式安放在牛马背部的两侧,由之背负而不必用纽系绳,一如游牧民族的辽、金时代,制造有超过半米高的细长陶罐,以方便马匹装运负载水酒。往后人们晓得挖井取水,就在住家附近开凿水井,不用从远地运水来,所以也不再需要这种造型的水器了。以上略举几列,说明我介绍一件文物,除了基本的信息,经常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观察。当然我也期盼同道不吝指正,让我有更成熟的认知。
许进雄 2019年 12月
《汉字与文物的故事》以文物作为单元,逐篇撰就,篇篇深入浅出,可以看出进雄学养的扎实,而机趣亦自然流露其间。我认为此书不只可作为喜爱中华文物的初学津梁,其精要的见解同样可供学者参考。
——台湾大学名誉教授 曾永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