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732377
汪曾祺是一位接近人间烟火的生活家。本书精选汪曾祺代表性的12篇美食小说和18篇美食散文,从美食的角度切入,来展现社会、洞察人性,写得苍凉中带着温馨,温馨中见人性,让经历世俗波澜的人们,品尝种种人生滋味之后,在平常的一饭一事中,也能感受生活的乐趣。
《鉴赏家——汪曾祺美食小说散文选》精选汪曾祺代表性的12篇美食小说和18篇美食散文,从美食的角度切入,来展现社会、洞察人性,写得苍凉中带着温馨,温馨中见人性,让经历世俗波澜的人们,品尝种种人生滋味之后,在平常的一饭一事中,感受生活的美感和爱,洞察世道与人心。
002 黄油烙饼 _
011 金冬心 _
018 安乐居 _
031 七里茶坊
048 落魄 _
061 鸡毛 _
071 岁寒三友 _
091 八千岁
109 桥边小说三篇 _
129 熟藕
145 鉴赏家 _
153 职业
160 故乡的食物 _
176 故乡的元宵 _
180 故乡的野菜
185 肉食者不鄙 _
190 五味 _
195 四方食事 _
204 家常酒菜
210 贴秋膘 _
213 手把肉 _
217 鳜鱼 _
220 萝卜
225 豆腐 _
232 豆汁儿
234 面茶 _
236 栗子 _
239 果蔬秋浓
244 寻常茶话 _
250 昆明菜
吃相与食相
—— 汪曾祺小说中的『吃』与散文中的“吃”
有人对我说,汪曾祺的小说和散文是两样东西。
我一愣,仔细一想,还真有道理。
汪曾祺的小说作得非常用心,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惨淡经营的随便”,而散文带着更多的随机和随心,他自己在《蒲桥集》的序言里,就说自己写散文是“搂草打兔子——捎带脚”。这个“捎带脚”,有点漫不经心,也有点意外之喜,搂草属于“正常工作”,打到兔子,属于分外的成就,当然有点惊喜。虽然汪老先生不在乎“兔子”,但兔子来了,他当然也不会放过。
之所以“人人都爱汪曾祺”,在于不同的人能在汪曾祺的作品中得到不同需求的满足。汪曾祺受到中老年读者的欢迎,源于其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而年轻一代尤其是2000年以后出生的喜爱汪曾祺,看上的是那些散文,尤其是那些写美食的散文,很多年轻人对《端午的鸭蛋》《故乡的食物》等“耽美”(耽于美食)的文字耳熟能详。汪曾祺自己不太在意的散文,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尤其获得以网文为阅读主体的年轻一代的青睐,这肯定是汪曾祺没有想到的,他的“捎带脚”带出“跨世纪”的效果,以至于很多年轻人以为汪曾祺就是一个会写美文的美食家。
汪曾祺对于自己的散文的地位不在乎,因为是“捎带脚”,他更在乎自己的短篇小说。1994年《大家》文学杂志横空出世,我请王蒙担任长篇小说的主持,刘恒担任中篇小说的主持,苏童担任短篇小说的主持,谢冕担任诗歌的主持,汪曾祺担任散文的主持。对散文栏目的主持,他有些不满意,他内心觉得应该担任短篇小说的主持。我当时也考虑让汪曾祺担任短篇小说的主持,可散文谁来主持呢?有比汪曾祺更合适的散文作家吗?我把这一想法告诉老头,老头释然了,兴高采烈地去参加《大家》创刊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
汪曾祺的美食散文已是文坛一绝,其实汪曾祺小说里也多次写到吃,只是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金冬心》《七里茶坊》《黄油烙饼》《热藕》《八千岁》《鸡毛》《职业》等十余篇小说都是从“吃”着笔,写出了特定的生活景观和人生况味。但为什么人们很少注意到汪曾祺的美食小说,或者说很少注意到汪曾祺小说中的吃呢?我认为这是汪曾祺的高明之处,他准确把握了“搂草”与“打兔子”的分工,在小说和散文之间有自己的定位。
散文的食相:生活的美感和爱
民以食为天,天以食为民。文学要写天,也要写民,连接民与天好的纽带可能就是食了。从《诗经》开始,食的问题就是人们关心的生存大事。《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这里面不仅写到了食物野蒿(大约类似今天的蒿子秆),还写到了酒,可见美食美酒自古以来就是人之所爱。当然,更多的时候老百姓是为食所困,《硕鼠》里“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对于食物的关注,都产生怨恨情绪了,不论这个大老鼠是实指还是虚指,民歌传达的百姓对粮食的关爱,确实是“以食为天”。至于小说中的美食,当属曹雪芹的《红楼梦》为经典,他对食物的精美描绘,勾起了无数人的无数美谈,以至于今天餐饮业的“红楼宴”还有好几个版本。
和曹雪芹一样,汪曾祺作品里的菜肴已经被人们制作成为“汪氏祺菜”,高邮的汪味馆和汪小馆的生意也非常好,汪曾祺的美食散文还被出版社包装成各种选本出版。汪曾祺的这些关于美食散文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是如何构成的,仔细阅读可以发现是有奥秘可言的。
汪曾祺美食散文的文化底蕴极为深厚。渊博的知识,经历的广远以及自身的文化涵养,让汪曾祺的美食散文具有一种纵深感,哪怕是一块小小的豆腐,都能写出古今南北的来龙去脉、风味特色。《切脍》一文,在短短的篇幅中介绍了古今中外切脍的做法,从春秋孔子《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到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切鲙不得洗,洗则鲙湿”,从唐代杜甫诗《阌乡姜七少府设鲙戏赠长歌》“无声细下飞碎雪”到宋朝《东京梦华录·三月一日开金明池琼林苑》“临水斫脍,以荐芳樽,乃一时佳味也”,如何“切脍”,为什么“脍”,并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得出“切脍”的妙处在于“存其本味”,提出恢复“切脍之风”的善良愿望。短短小文,融汇了千余年的食文化,呈现了特定文化学、民俗学价值。
汪曾祺在《葵·薤》里说,自己小时候读汉乐府《十五从军征》“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时,尽管他“未从过军,接触这首诗的时候,也还没有经过长久的乱离,但是不止一次为这首诗流了泪”。但他并不止于见花流泪,感别伤心,而是追根究底,想要弄明白葵到底是什么物种。他从《毛诗品物图考》追到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和《植物名实图考》,恰巧在武昌见到了古书中的葵——冬苋菜,终于放下了一件心事,总算把《十五从军征》真正读懂了。
这种知识性极强的具有历史纵深感的写法后来被称为“文化散文”的路数,自然不是汪曾祺的首创,五四时期的小品文基本上都是这一写法。现在一些作家拼命在散文中灌输知识和历史的“文化散文”为什么没有能够获得应有的文化底蕴反而成为知识和材料的堆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融入作家的情感。
作家的情感与作家的文学价值观密切相关,汪曾祺号称自己的文学观是“人间送小温”,他写美食的目的是:
我把自己所有的爱的情怀灌注在喜好美食的文章中。
汪曾祺用词一般是留有余地的,但这里史无前例地宣称“所有的爱”都用到美食的文章中,可见他对美食是自己所钟爱的,而且是毫无保留的。 他把美食与生存结合了起来:“活着多好呀。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使人觉得:活着多好呀!”因此他写的美食之中,看似平淡的文字中渗透了他对生活和世界的爱。香港美食家蔡澜说过,美食=乡愁 滋味。也就是说,美食源于一种感情寄托,是一种主客观的结合体。主观在于作家的某种记忆,童年记忆是乡愁的源头,而食物的滋味只有在乡愁(这里应该扩展为某种记忆)的照耀下才会发出迷人的光芒。在《咸菜茨菰汤》的结尾,作者突兀地来了一句:
我想念家乡的雪。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