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4667472丛书名: 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
编辑推荐
在人口红利将要消失的当下,城市化进程将接棒助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更多好书详见奇趣科学馆
(星空+海洋+人体+恐龙全4册)
《》直观的机械透视感,通透的整体构造展现,每个分页即剖析一个独立的部件,更添加AR互动技术,手机平板等安卓系统就能展现3D立体的虚拟现实效果
《》 用影像探寻文化形态,以文字揭示内在价值,抢救中国传统文化的“活的基因”
《》(签名本)(全三册)(附精美书签+植物旅行示意图)一套属于你的**。
《》(中英对照)英国自然杂志倾力推荐图书,带你探索中国的“侏罗纪公园”!
《》惊世狂潮+怦然心动(全2册)
《》物理探秘+化学妙想+环保超人(中英文双语版)(著名漫画家——缪印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阿诺 彭齐亚斯,鼎力推介)
《》(套装共3册)全图解、超简单、特实用——让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刷刷刷地降下来!
《》
《》(荣膺第九届文津图书奖)
《》
内容简介
本书以就地城市化典型地区的晋江市和巩义市为例,比较了中国沿海和内陆在就地城市化方面的异同,并总结出了二者的发展经验。研究发现,一个地区要促进就地城市化进程必须在相对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创始力文化环境基础上,充分调动来自于政府、民间以及外来的发展力量,挖掘当地自然资源利用潜力,通过就地发展农村非农文化,尤其是发展农村工业,以实现经济上的非农化、人口上的市民化和环境上的乡—城转化,也即就地城市化。
目 录
总序
前言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相关概念的界定
0.3 研究方案
0.4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0.5 本研究的特色
**章 就地城市化研究综述
1.1 国外对就地城市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1.2 国内对就地城市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1.3 流动人口在就地城市化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
1.4 就地城市化的研究展望
第二章 就地城市化的基本阐释
2.1 就地城市化的含义
2.2 就地城市化的一般分析框架
2.3 就地城市化在中国乡—城转型中的定位
第三章 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产生与演进
3.1 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研究对象区概述
3.2 晋江市和巩义市就地城市化的演进过程
第四章 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发展基础与条件分析
4.1 晋江市和巩义市就地城市化的地理基础差异分析
4.2 晋江市与巩义市就地城市化的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与空间分布状况差异
第五章 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发展现况分析
5.1 晋江市与巩义市经济的就地城市化现状分析
5.2 晋江市与巩义市人口的就地城市化现状分析
5.3 晋江市与巩义市环境的就地城市化现状分析
第六章 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6.1 晋江市和巩义市经济的就地城市化动态分析
6.2 晋江市和巩义市人口的就地城市化动态分析
6.3 晋江市和巩义市环境的就地城市化动态分析
6.4 晋江市与巩义市经济、 人口和环境的就地城市化协调发展分析
第七章 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7.1 就地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理论框架
7.2 晋江市与巩义市的就地城市化动力机制主成分分析及驱动强度测算
7.3 晋江市与巩义市就地城市化动力机制各因素差异分析
第八章 促进内陆地区的就地城市化
8.1 内陆地区的就城市化概述
8.2 沿海地区晋江市就地城市化的经验与启示
8.3 内陆地区巩义市就地城市化的经验与启示
8.4 促进内陆就地城市化的政策建议
第九章摇 结语
9.1 本研究主要结论
9.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后记
索引
前言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相关概念的界定
0.3 研究方案
0.4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0.5 本研究的特色
**章 就地城市化研究综述
1.1 国外对就地城市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1.2 国内对就地城市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1.3 流动人口在就地城市化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
1.4 就地城市化的研究展望
第二章 就地城市化的基本阐释
2.1 就地城市化的含义
2.2 就地城市化的一般分析框架
2.3 就地城市化在中国乡—城转型中的定位
第三章 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产生与演进
3.1 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研究对象区概述
3.2 晋江市和巩义市就地城市化的演进过程
第四章 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发展基础与条件分析
4.1 晋江市和巩义市就地城市化的地理基础差异分析
4.2 晋江市与巩义市就地城市化的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与空间分布状况差异
第五章 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发展现况分析
5.1 晋江市与巩义市经济的就地城市化现状分析
5.2 晋江市与巩义市人口的就地城市化现状分析
5.3 晋江市与巩义市环境的就地城市化现状分析
第六章 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6.1 晋江市和巩义市经济的就地城市化动态分析
6.2 晋江市和巩义市人口的就地城市化动态分析
6.3 晋江市和巩义市环境的就地城市化动态分析
6.4 晋江市与巩义市经济、 人口和环境的就地城市化协调发展分析
第七章 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7.1 就地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理论框架
7.2 晋江市与巩义市的就地城市化动力机制主成分分析及驱动强度测算
7.3 晋江市与巩义市就地城市化动力机制各因素差异分析
第八章 促进内陆地区的就地城市化
8.1 内陆地区的就城市化概述
8.2 沿海地区晋江市就地城市化的经验与启示
8.3 内陆地区巩义市就地城市化的经验与启示
8.4 促进内陆就地城市化的政策建议
第九章摇 结语
9.1 本研究主要结论
9.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后记
索引
在线试读
前言
中国的就地城市化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双 轨城市化的主要方式之一, 农村的就地城市化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 极其重要的角色。而借鉴就地城市化典型地区的实践经验, 总结其就地城市化规律, 为正在启动中的中国其他地区, 尤其是内陆地区的就地城市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就地城市化是指在原乡村地区没有经过人口大规模的空间转移而就地 实现了向城市地区的转化。这种就地城市化现象在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已经 非常明显。 随着内陆地区的发展, 这种现象在内陆地区的一些县域经济体 内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吸取就地城市化发达地区的经验, 推进 内陆地区的就地城市化进程, 本书以就地城市化发展较为典型的沿海地区 的晋江市与内陆地区的巩义市为例, 通过比较的方法, 探求二者就地城市化的异同, 总结其规律, 提取其就地城市化中的经验与启示。通过本研究, 以期为促进内陆其他地区的就地城市化尽绵薄之力。
本研究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中国人口就地城镇化演变与对策研究冶 项目的支持下, 采用实证案例对就地城市化典型地区的晋江市与巩义市的 就地城市化进行了比较分析。 研究发现: 淤农村就地非农化是就地城市化 的主要途径; 于就地城市化产生和发展必须有相对优越的地理基础和社会 经济发展条件做基础; 盂就地城市化过程中经济的、 人口的和环境的就地 城市化是一个依次发展的过程, 而保持经济的、人口的和环境的就地城市化协调发展是就地城市化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 榆在就地城市化动力机制中来自于政府、外资、外来人口、民间创始文化、耕地资源约束下的求生发展等因素在就地城市化中扮演了不同的驱动作用。因此, 本研究的结论就是: 内陆地区在推进就地城市化时, 必须以相对优越的地理基础和 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为依托, 充分培育和借助就地城市化动力机制各因素, 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尤其是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推动 劳动力就地转移, 实现城市要素在当地不断积累, 唯有如此才能逐步实现 内陆地区的就地城市化。
全书除绪论外主要包括九章内容。
**章主要从国内外的角度对就地城市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并 对流动人口与就地城市化的关系进行了文献梳理, 同时还对就地城市化的 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第二章主要在对就地城市化含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阐释了就地城市化与传统城市化的区别, 揭示了就地城市化的发生与演进 规律, 剖析了就地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并对就地城市化在中国城市化进程 的作用进行了定位, 界定了其与城乡一体化、 农村现代化以及新农村建设 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三章对晋江市和巩义市两个就地城市化典型地区的基 本情况进行了概述。 第四章主要从晋江市与巩义市就地城市化的自然地理 基础、 区位特征、 资源禀赋、 人口特征、 人文特征、 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与 空间分布状况等方面对晋江市与巩义市的就地城市化基础条件进行了比较 分析。 第五章主要从经济的、 人口的和环境的就地城市化三大方面对晋江 市和巩义市的就地城市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 第六章主要通过对晋 江市与巩义市的就地城市化进程进行动态分析, 比较了二者在经济的、 人 口的、 环境的就地城市化中的差异。 第七章主要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就 地城市化动力机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第八章通过对内陆地区就地城市 化进展情况进行了简单概述, 以剖析内陆地区就地城市化落后的原因与存 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潜在优势与劣势。 然后借用就地城市化先进地区的经 验与启示, 从整体上对促进内陆地区就地城市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第九章是全书的结语部分。
本研究以就地城市化典型地区的晋江市和巩义市为例, 比较了中国沿海和内陆在就地城市化方面的异同, 并总结出了二者就地城市化的成功经 验, 为内陆地区的就地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可以藉以借鉴的启示。 这是本书**的创新点, 也是本书的研究主旨。另外, 本书在就地城市化与就地非农化、就地城市化动力机制、就地城市化的经济—人口—环境复合系统演化规律等方面也都有创新性的研究。
本研究结合地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凭借数理分析、 比较分析、 系 统分析等方法, 以科学、准确、规范、严谨的学术态度进行探究, 力争做 到实事求是、 论证严谨、 逻辑严密、层次分明。本书以探究晋江市与巩义 市就地城市化的实践经验为主线, 以推进内陆地区的就地城市化为目的, 以比较的方法贯穿全书, 以大量翔实的数据和调查资料为支撑, 通过定量 与定性相结合,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时间与空间相结合, 来进行谋篇布局。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联合设 立的 “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冶 的大力支持,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的出版发行功不可没, 同时对本书推荐出版和编辑等环节付出辛勤工作的 各位老师, 表示诚挚的谢意。
王国栋 2014年6月于旗山
中国的就地城市化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双 轨城市化的主要方式之一, 农村的就地城市化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 极其重要的角色。而借鉴就地城市化典型地区的实践经验, 总结其就地城市化规律, 为正在启动中的中国其他地区, 尤其是内陆地区的就地城市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就地城市化是指在原乡村地区没有经过人口大规模的空间转移而就地 实现了向城市地区的转化。这种就地城市化现象在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已经 非常明显。 随着内陆地区的发展, 这种现象在内陆地区的一些县域经济体 内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吸取就地城市化发达地区的经验, 推进 内陆地区的就地城市化进程, 本书以就地城市化发展较为典型的沿海地区 的晋江市与内陆地区的巩义市为例, 通过比较的方法, 探求二者就地城市化的异同, 总结其规律, 提取其就地城市化中的经验与启示。通过本研究, 以期为促进内陆其他地区的就地城市化尽绵薄之力。
本研究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中国人口就地城镇化演变与对策研究冶 项目的支持下, 采用实证案例对就地城市化典型地区的晋江市与巩义市的 就地城市化进行了比较分析。 研究发现: 淤农村就地非农化是就地城市化 的主要途径; 于就地城市化产生和发展必须有相对优越的地理基础和社会 经济发展条件做基础; 盂就地城市化过程中经济的、 人口的和环境的就地 城市化是一个依次发展的过程, 而保持经济的、人口的和环境的就地城市化协调发展是就地城市化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 榆在就地城市化动力机制中来自于政府、外资、外来人口、民间创始文化、耕地资源约束下的求生发展等因素在就地城市化中扮演了不同的驱动作用。因此, 本研究的结论就是: 内陆地区在推进就地城市化时, 必须以相对优越的地理基础和 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为依托, 充分培育和借助就地城市化动力机制各因素, 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尤其是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推动 劳动力就地转移, 实现城市要素在当地不断积累, 唯有如此才能逐步实现 内陆地区的就地城市化。
全书除绪论外主要包括九章内容。
**章主要从国内外的角度对就地城市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并 对流动人口与就地城市化的关系进行了文献梳理, 同时还对就地城市化的 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第二章主要在对就地城市化含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阐释了就地城市化与传统城市化的区别, 揭示了就地城市化的发生与演进 规律, 剖析了就地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并对就地城市化在中国城市化进程 的作用进行了定位, 界定了其与城乡一体化、 农村现代化以及新农村建设 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三章对晋江市和巩义市两个就地城市化典型地区的基 本情况进行了概述。 第四章主要从晋江市与巩义市就地城市化的自然地理 基础、 区位特征、 资源禀赋、 人口特征、 人文特征、 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与 空间分布状况等方面对晋江市与巩义市的就地城市化基础条件进行了比较 分析。 第五章主要从经济的、 人口的和环境的就地城市化三大方面对晋江 市和巩义市的就地城市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 第六章主要通过对晋 江市与巩义市的就地城市化进程进行动态分析, 比较了二者在经济的、 人 口的、 环境的就地城市化中的差异。 第七章主要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就 地城市化动力机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第八章通过对内陆地区就地城市 化进展情况进行了简单概述, 以剖析内陆地区就地城市化落后的原因与存 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潜在优势与劣势。 然后借用就地城市化先进地区的经 验与启示, 从整体上对促进内陆地区就地城市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第九章是全书的结语部分。
本研究以就地城市化典型地区的晋江市和巩义市为例, 比较了中国沿海和内陆在就地城市化方面的异同, 并总结出了二者就地城市化的成功经 验, 为内陆地区的就地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可以藉以借鉴的启示。 这是本书**的创新点, 也是本书的研究主旨。另外, 本书在就地城市化与就地非农化、就地城市化动力机制、就地城市化的经济—人口—环境复合系统演化规律等方面也都有创新性的研究。
本研究结合地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凭借数理分析、 比较分析、 系 统分析等方法, 以科学、准确、规范、严谨的学术态度进行探究, 力争做 到实事求是、 论证严谨、 逻辑严密、层次分明。本书以探究晋江市与巩义 市就地城市化的实践经验为主线, 以推进内陆地区的就地城市化为目的, 以比较的方法贯穿全书, 以大量翔实的数据和调查资料为支撑, 通过定量 与定性相结合,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时间与空间相结合, 来进行谋篇布局。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联合设 立的 “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冶 的大力支持,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的出版发行功不可没, 同时对本书推荐出版和编辑等环节付出辛勤工作的 各位老师, 表示诚挚的谢意。
王国栋 2014年6月于旗山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