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80176丛书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哲学宗教研究系列
内容简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于统治地位、具有引导与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彰显着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维度,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深刻变革的时代具有指导意义的价值导向。本书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依据哲学价值论的理论成果,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目 录
导 论/1
一 基于价值观调查的研究背景/1
二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7
三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10
章 价值、价值观与价值体系/15
一 价值及其基本特性/15
二 价值观及其功能/25
三 价值观、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体系/35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状况述评/43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现实背景和理论来源/44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50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与特征/54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理论视角/58
五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和意义/63
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总体评价/70
第三章 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基本特质/76
一 “人”的定位与“官本位”/76
二 人情关系模式及其危害/87
三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基本倾向/95
四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基本特质/105
五 中国传统价值观与“推陈出新”/110
第四章 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与“洋为中用”/114
一 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114
二 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主要特征/122
三 当代中西价值观的交往互动/128
四 西方的“普适价值”并不“普适”/137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及其中国化发展/143
一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人类价值思想发展的**成果/143
二 共产主义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151
三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主体性/160
四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中国化发展/169
第六章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建设方略/178
一 时代变迁对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影响/178
二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价值观转型/189
三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可能路径/205
四 创建中的“古今中外”关系/215
第七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内在结构/221
一 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21
二 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28
三 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236
四 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246
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诸方面的内在逻辑/257
第八章 “为人民服务”价值观/269
一 “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历史线索/270
二 “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基本内涵/287
三 “为人民服务”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292
四 与时俱进的“为人民服务”价值要求/297
五 “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理论与现实意义/301
第九章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与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识/307
一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307
二 价值导向与价值共识/318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识的提炼/328
结 语/336
一 研究的基本结论和创新点/336
二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40
参考文献/346
后 记/361
一 基于价值观调查的研究背景/1
二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7
三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10
章 价值、价值观与价值体系/15
一 价值及其基本特性/15
二 价值观及其功能/25
三 价值观、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体系/35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状况述评/43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现实背景和理论来源/44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50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与特征/54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理论视角/58
五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和意义/63
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总体评价/70
第三章 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基本特质/76
一 “人”的定位与“官本位”/76
二 人情关系模式及其危害/87
三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基本倾向/95
四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基本特质/105
五 中国传统价值观与“推陈出新”/110
第四章 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与“洋为中用”/114
一 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114
二 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主要特征/122
三 当代中西价值观的交往互动/128
四 西方的“普适价值”并不“普适”/137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及其中国化发展/143
一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人类价值思想发展的**成果/143
二 共产主义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151
三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主体性/160
四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中国化发展/169
第六章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建设方略/178
一 时代变迁对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影响/178
二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价值观转型/189
三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可能路径/205
四 创建中的“古今中外”关系/215
第七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内在结构/221
一 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21
二 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28
三 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236
四 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246
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诸方面的内在逻辑/257
第八章 “为人民服务”价值观/269
一 “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历史线索/270
二 “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基本内涵/287
三 “为人民服务”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292
四 与时俱进的“为人民服务”价值要求/297
五 “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理论与现实意义/301
第九章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与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识/307
一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307
二 价值导向与价值共识/318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识的提炼/328
结 语/336
一 研究的基本结论和创新点/336
二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40
参考文献/346
后 记/361
前 言
导论
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走向深入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定信念,深化改革,应对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自觉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发展道路的结晶。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和价值自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共产主义价值信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系统。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体制制度和根本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统摄、支配和主导地位。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之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面临的紧迫任务和艰巨课题。
一基于价值观调查的研究背景
自中国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以来,在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古老的中国社会正在发生急剧变迁。伴随经济和社会的急剧转型,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价值体系)以及人们的社会心理等都经受了剧烈的冲击,经历了空前激烈、快速的转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呈现复杂、多样、多变的新面貌,表现出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特点、新趋势。
为了弄清和把握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广大民众价值观的总体状况与发展趋势,我们通过精心设计调查问卷,慎重选择调研地区,并注意覆盖社会不同阶层、群体,对中国社会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价值观进行了比较广泛的抽样调查。抽样调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施:一是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二是课题组主要成员进行实地考察,对不同地域、性别、学历、职业的相关人员进行访谈等。在历时一年多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共制作和发放问卷10000份,收回约8000份,其中经过认真筛选,获得有效问卷6707份由于个别的有效问卷出现了弃答某一具体问题或回答不符合规范等情况,因此,不同问题的有效问卷数可能会稍有出入,不尽相同。,掌握了大量宝贵的**手资料,为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关于调查情况和对于调查结果的全面分析,请参见孙伟平主编《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调研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通过比较系统的调查,以及对经专业统计公司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大体上可以用三个词语——“多元并存、互相竞争、新旧交替”——概括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基本状况。
(1)“多元并存”。所谓“多元并存”,或者说“多样并存”,是指在共时态意义上,当今中国社会中同时存在多元、多样、复合的价值观念,如传统与现代、左与右、中与西、旧与新、落后与先进、保守与激进等多种价值观并存共处。而各种价值观同时交织存在,竞相发挥作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价值矛盾、价值冲突,并且,这些价值矛盾、价值冲突呈现日益尖锐化和普遍化之势,调适、解决的难度很大。
以价值观的核心——信仰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我们对当代中国民众的信仰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选择“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者比例不小,达到39.8%(有效问卷6646份),但仍然可以看出当代中国社会信仰状况的显著特点,即逐渐走向多元化或多样化。而且,这里还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宗教信仰在中国社会中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教徒人数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在中青年和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人群中,教徒人数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二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过去正统的信仰正在“淡化”,而新的信仰尚未全面确立,很多人的信仰出现了“真空”。例如,有1083人(占16.3%)坦然地选择了“没有任何信仰”。“信仰缺失”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忧虑的问题。此外,在访谈中,还有一些人坦诚地表示,他们在进行选择时,内心实际上比较迷惘和困惑,并没有经过充分、审慎的思考,只是下意识地做出了选择而已。严格地说,这类选择并不代表虔诚的“真信”,相反可能是“信仰危机”的另一种表现,这类群体是比较容易滑向“信仰缺失”的。中国人的信仰问题已逐渐成为当今的一道难题。
(2)“互相竞争”。所谓“互相竞争”,是指在“多元并存”、风云激荡的价值观图景中,既有对旧的、传统的、保守的价值观念的顽强沿袭,以及对确立新的价值观念的或明或暗的抵抗,又有新的、先进的价值观念伴随着社会结构的整体转型过程而富有生机地成长;其中,还包括旧的、传统的、保守的价值观被破除,新的、先进的、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尚未完整确立而留下的“价值真空”,以及这一“价值真空”中各种价值观的渗透和较量。这种“互相竞争”的局面导致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面临着“变革”和“建设”的双重任务。
以人们对金钱的看法为例(见表2)。
改革开放不仅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而且也“解放”了人们的观念和思想。在商品经济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对于金钱的态度正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在问卷调查(有效问卷6664份)中,代表传统价值观的“富贵如浮云,金钱如粪土”,选择比例仅为11.48%,排名*后,说明鄙视金钱的文化传统正在消解。而受资本主义价值观影响,与市场经济的消极效应相联系的“有钱能使鬼推磨”,选择比例达21.97%,“人生价值要用‘含金量’(金钱多少)来衡量”,选择比例为11.99%,比选择“富贵如浮云,金钱如粪土”的比例高。当然,更多的人比较正确地认识到金钱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比较理性、客观地看待它。例如,选择“钱不是**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的比例达到了63.25%,选择“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的比例为39.62%,选择“钱乃身外之物”的比例为24.67%。这一调查充分表明,当今社会传统的、西方的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之间,正在进行激烈的竞争和较量。
再来看一看人们对权力的看法,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关于权力的看法是多元化、互相交锋的。在问卷调查(有效问卷6657份)中,超过一半的人认为,“权力意味着责任、付出”,这是一种正确的、合理的权力观,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性质。但同时,28.48%的人选择“官大一级压死人”,18.15%的人选择“权力大的人可以拥有特权”,这明显反映了封建主义“官本位”价值观的影响。同时,24.20%的人选择“有权就有一切”,10.46%的人选择“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可以说是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交织的权力观。此外,还有34.81%的人选择“权力与腐败相连”。对于这一选项,可以从不同视角进行正(权力导致腐败,因而应该反对和警惕腐败)、反(因为拥有权力,难免腐败)两方面的解读。可见,要正确认识权力,完善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搞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尚需付出艰苦的努力。
(3)“新旧交替”。所谓“新旧交替”,是指在历时态意义上,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正在经历广泛、深刻且激烈的变革,而变革的总体走势和发展方向是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实现从传统价值观以及“左”倾时代保守僵化的价值观,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适应的新型价值观的转型。而且,还应该注意到,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这一价值观转型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有时甚至是脱胎换骨、惊心动魄的,不啻于整个社会的一次“灵魂深处的革命”。
以关于“什么样的生活*幸福”的调查为例(见表4)。
“什么样的生活*幸福”这一问题,揭示了人们对于自己的生活理想的理解和追求。从调查数据(有效问卷6408份)看,绝大多数人选择了C、D、E项,即将自由的生活、心灵的宁静以及事业的成功作为自己的理想生活的标准。封建社会传统的小农经济条件下盛行的“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理想,选择者只有19.1%,已经完全不占社会的主流了,而充满资本主义色彩的“有钱有权有地位”的“成功”标准,所占的比例也不是太高,仅为28.3%。与经济上的富足,权力、地位上的满足相比,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中国人更注重自己的切身感受、自身价值的实现,以及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得日益理性、宽容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主体意识日益觉醒、价值主体地位日益确立的典型体现。
总体来说,无论是从社会的宏观图景看,还是从个体的精神世界看,当代中国都同时存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从西方传入的价值观念、过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年代(包括“左”的年代)形成的一套价值观念,以及在改革开放实践中萌芽和新生的新型价值观。这些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方面,内容不尽相同、要求不相一致的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将会长期并存、互相竞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它们还会经常普遍地引发交锋、碰撞和冲突。咀嚼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由“潘晓来信”引发的关于人生观问题的大讨论,“大学生张华勇救掏粪老农不幸遇难”事件导致的关于人的价值的大争论,改革开放以来对“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政治挂帅”的拨乱反正,对时间、金钱、效率、效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重新思考,对“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和“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发展是硬道理”、“致富光荣”和“共同富裕”之类新理念的提出,围绕中国应该以何种姿态崛起、如何对待世界文化遗产的争论,以及近年来对“小悦悦事件”和“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等冲击道德底线事例的全民大反思,都深刻地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旧与新、西与中之间的价值差异、价值矛盾、价值冲突的无处不在。或者说,这一切新事件、新现象、新矛盾、新冲突,本身就是不同价值观之间激烈交锋、反复碰撞、深刻变革的结果。
众所周知,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民族、国家的精神支柱,更蕴含着相应价值主体的目的、利益和追求,指引着相应价值主体前进的方向,因而并非可有可无,甚至须臾不可或缺。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历程中,在这样一幅色彩斑斓、光怪陆离、不断变幻的价值观图景面前,必须确立一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团结、引领、激励全国人民投身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去。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积极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了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求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创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新形态的新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思想理论中居统摄地位、起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它从价值层面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之魂,也是社会主义的精神自我,它彰显了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维度,表达了社会主义特有的精神气质。如果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就不可能真正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也就没有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不断丰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逐步完善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梦”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
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核心价值体系或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决定某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的*深层次的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当然包括许多方面,但*为根本的,还是其核心价值体系或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史无前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通过解放思想和大胆创新而来的,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和感召力,也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整合性。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历程中,只有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向,切实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全面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维护国家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深刻变革的时代具有指导意义的价值导向。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各种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正处在文化、价值观深刻调整和变革的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世界文化、文明正处于深刻的转型中,东西方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及封建主义之间,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之间的碰撞和冲突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文化价值观的变革、转型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性、世界性的思想文化现象。由于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因而文化、价值观变革、转型的广度和深度显得尤为突出。在互相竞争的多样化价值观面前,在大量存在的信仰危机、理想缺失、价值失范面前,在日益普遍的价值矛盾和价值冲突面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空前伟大的事业,要求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价值信念和理想,增强理论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建设一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以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并凝聚全国人民的目标和意志,唤起广大民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如果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取得突破,听任那些腐朽堕落、冲击道德底线的言行肆无忌惮地泛滥,那么,无论是民族、国家的前途,还是普通百姓的命运,都将是暗淡、可悲的。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目前世界上渐具影响力的中国道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是中华民族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自立于世界的思想理论前提。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赢得先机。而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的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是文化软实力竞争的主阵地。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正处在文化和文明的转型期,世界正在依照价值观而进行定位和划分,以至于有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之说,以至于有“价值观外交”、“价值观结盟”甚至“为价值观而战”,文化价值观前所未有地凸显了其重要性。文化价值观方面的独立与自觉,已经成为一个民族、国家自立自强的根本性课题。如果缺乏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那么,中国特色就是不明确的,中国道路就是不确定的,“中国形象”就是模糊的。如果这样,那么也就不可能对内获得广大民众的认同,凝聚全国人民的目标和意志;在对外交往中,则不可能占据宣传舆论上的主动,占据道义上的“制高点”,从而赢得世界人民的尊重、承认和支持。
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背景下,一个民族、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历史悠久、拥有独特文化、仍处在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是根本不可能简单照搬世界上任何一种现成的发展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单纯复古(如“复兴儒家传统”和“复兴道家传统”等),或依傍外国(如“全盘西化”,或者不加分析地“与西方接轨”),甚至简单模仿或复制别人的经验和道路,都是不可能有出路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辛而曲折的历程已经从正反两个方面提供了经验教训。在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时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必须加以“中国化”,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邓小平一再强调,“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走自己的路”。他谆谆告诫我们,“这是我们吃了苦头总结出来的经验”。
因此,我们必须坚定地依靠当代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这一富于时代感的建设过程中,要坚决地、不妥协地反对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包括“土教条”、“洋教条”和“马教条”),对于所面对的一切重大问题和挑战,都不寄希望于从古今中外的典籍和文献中“发现”现存的答案,而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的方式解决面临的一切问题。这要求我国从执政党到普通民众特别是思想理论界自立自强,意识到自己肩负的伟大历史责任,具有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自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确立自身的价值评价标准,在吸取古今中外文明成果的基础之上,建设一套适合中国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具体地说,就是要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条件下,以史无前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在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新形态的过程中,建设一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类基本价值为基础、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相衔接、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真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基本原理,根据中央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权威论述,研讨在什么基础上,依据什么原则,沿着什么路径,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本课题的宗旨和使命。
就基本思路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应该注重如下几点。
(1)以价值和价值观本身的理论结构为线索。马克思主义既是基于自然规律、社会历史发展必然性的真理性学说,也是反映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全人类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学说。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现实的实践基础、思想资源,提供了基本的价值立场、价值原则。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信念、信仰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传统价值观、西方价值观的精华相衔接,并立足时代,着力于创新;社会主义荣辱观则针对当前的“道德失范”和道德危机,提供了具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这几个方面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观体系,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运用综合思维系统地进行分析和把握。
(2)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价值实践的关系为线索。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具有普遍性的基本原理,但是,它“来到”中国,必须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必须适合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即必须由中国同志加以“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理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共同的价值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时代性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价值要求、价值规范,是社会主义新道德的鲜明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到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身上,特别是落实到公职人员身上,可以具体化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
(3)由于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先进的价值体系,因而上述两个方面是完整的,也应该是统一起来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应该立足价值论研究的理论成果,从理论上加强论证,增强学术说服力,也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进程、基本内容为依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对象,增强时代感和现实针对性,提升理论为现实服务的能力。当然,还应该在国内外现有理论研究和相关国情调研的基础上,务实、系统、整体地推进相应的研究和具体建设进程。
就研究方法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应该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进程而展开。除此之外,在研究过程中,还应该特别注重运用如下一些方法。
(1)抽样调查的方法。弄清中国社会价值观的现实情况和变化趋势等事实性情况,是科学地进行价值观建设和加强思想理论工作的必要基础、前提和出发点。调查要注重从价值观的不同维度、不同侧面,在抽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和研讨,基本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年龄人群的价值观现状,深入分析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在抽样调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考虑在人生重要关头影响人们选择的那些重要因素;挖掘生活中实质性地决定人们的思考和行为倾向性的因素;注意考察传统价值观的命运、影响以及变迁情况;注意人们对西方价值观的引入、适应情况;等等。
(2)理论反思的方法。反思是对理论自身之“思”。研究与宣传存在一定的区别,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人云亦云。本书需要反思国内30多年来价值和价值观问题研究的主要范式、学术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反思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建设面临的严峻问题和挑战,反思近年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成就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阐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具备的理论视野、问题意识、基本方略和逻辑方法。
(3)比较的方法。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跨文化交流成为“常态”,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矛盾、碰撞和冲突司空见惯。例如,在当代中国,中国传统价值观、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都在竞相发挥作用,争夺各自的“势力范围”。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考虑它们的存在和影响,弄清“精华”和“糟粕”之所在。因而,本研究必须在归纳、概括中国传统价值观、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直面时代变迁和生活实践提出的问题和挑战,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和探索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可能路径、思想资源。
(4)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和辩证关系,将之从学理上整合成为一个结构完备、逻辑缜密的科学体系,是本研究的基本任务。目前学术界从四个方面分别进行的研究比较多、比较深入,但是,将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把握则存在明显的不足,需要从学理上进行突破。此外,还要分析当代中国价值观多样化的现实,综合考虑价值观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问题,并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行“综合创新”,着力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就结构而言,本书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是一个具有逻辑关系、层层递进的统一的整体。
导论主要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说明基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章重在从学理上阐释价值、价值观、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基本概念,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章旨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状况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分析既有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讨论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这是我们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前提。当然,由于我们也一直投身于这项研究,并产生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因此,这也可以说是学者们及社会各界相互启迪、激荡思想的互动过程。
第三至第五章旨在对中国传统价值观、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及其中国化发展进行全面的梳理、扼要的归纳和深入的剖析。这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资源和基础。我们的基本立场和态度是,必须立足自我,坚持“扬弃”的态度,“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加以创造性发展。这三章是本书比较有特色的部分。
第六章旨在立足时代,分析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问题和挑战;同时,立足价值观的基本理论结构,探讨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现状以及转型的深层特征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可能路径,以及应该注意的若干关系。这项研究承继了我们一以贯之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创建论”是**可能且具有“战略意义”的路径选择。
第七章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共同构筑的“中国精神”(精髓)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进行深入的分析,并讨论这些基本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本章也是本书的重点。
第八章讨论在具体的历史的生活实践中,如何切实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管对此问题可能存在争议,而且问题本身应该保持开放性,但我们在考察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并征求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认为,应该具体落实到、邓小平等提出和倡导的“为人民服务”价值观之上。普通群众应该恪守职业道德,做到“为人民服务”;党员领导干部则应该坚持更高标准,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观点是本书颇具特色的研究成果。
第九章讨论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价值观的差异、多样化与宣传、倡导科学、合理、先进的价值观之间的辩证关系。实际上,如何有效解决“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问题,一直是当代中国价值观建设面临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难题。
结语旨在对本研究成果的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并重点说明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科学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走向深入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定信念,深化改革,应对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自觉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发展道路的结晶。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和价值自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共产主义价值信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系统。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体制制度和根本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统摄、支配和主导地位。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之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面临的紧迫任务和艰巨课题。
一基于价值观调查的研究背景
自中国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以来,在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古老的中国社会正在发生急剧变迁。伴随经济和社会的急剧转型,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价值体系)以及人们的社会心理等都经受了剧烈的冲击,经历了空前激烈、快速的转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呈现复杂、多样、多变的新面貌,表现出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特点、新趋势。
为了弄清和把握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广大民众价值观的总体状况与发展趋势,我们通过精心设计调查问卷,慎重选择调研地区,并注意覆盖社会不同阶层、群体,对中国社会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价值观进行了比较广泛的抽样调查。抽样调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施:一是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二是课题组主要成员进行实地考察,对不同地域、性别、学历、职业的相关人员进行访谈等。在历时一年多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共制作和发放问卷10000份,收回约8000份,其中经过认真筛选,获得有效问卷6707份由于个别的有效问卷出现了弃答某一具体问题或回答不符合规范等情况,因此,不同问题的有效问卷数可能会稍有出入,不尽相同。,掌握了大量宝贵的**手资料,为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关于调查情况和对于调查结果的全面分析,请参见孙伟平主编《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调研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通过比较系统的调查,以及对经专业统计公司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大体上可以用三个词语——“多元并存、互相竞争、新旧交替”——概括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基本状况。
(1)“多元并存”。所谓“多元并存”,或者说“多样并存”,是指在共时态意义上,当今中国社会中同时存在多元、多样、复合的价值观念,如传统与现代、左与右、中与西、旧与新、落后与先进、保守与激进等多种价值观并存共处。而各种价值观同时交织存在,竞相发挥作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价值矛盾、价值冲突,并且,这些价值矛盾、价值冲突呈现日益尖锐化和普遍化之势,调适、解决的难度很大。
以价值观的核心——信仰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我们对当代中国民众的信仰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选择“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者比例不小,达到39.8%(有效问卷6646份),但仍然可以看出当代中国社会信仰状况的显著特点,即逐渐走向多元化或多样化。而且,这里还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宗教信仰在中国社会中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教徒人数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在中青年和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人群中,教徒人数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二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过去正统的信仰正在“淡化”,而新的信仰尚未全面确立,很多人的信仰出现了“真空”。例如,有1083人(占16.3%)坦然地选择了“没有任何信仰”。“信仰缺失”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忧虑的问题。此外,在访谈中,还有一些人坦诚地表示,他们在进行选择时,内心实际上比较迷惘和困惑,并没有经过充分、审慎的思考,只是下意识地做出了选择而已。严格地说,这类选择并不代表虔诚的“真信”,相反可能是“信仰危机”的另一种表现,这类群体是比较容易滑向“信仰缺失”的。中国人的信仰问题已逐渐成为当今的一道难题。
(2)“互相竞争”。所谓“互相竞争”,是指在“多元并存”、风云激荡的价值观图景中,既有对旧的、传统的、保守的价值观念的顽强沿袭,以及对确立新的价值观念的或明或暗的抵抗,又有新的、先进的价值观念伴随着社会结构的整体转型过程而富有生机地成长;其中,还包括旧的、传统的、保守的价值观被破除,新的、先进的、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尚未完整确立而留下的“价值真空”,以及这一“价值真空”中各种价值观的渗透和较量。这种“互相竞争”的局面导致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面临着“变革”和“建设”的双重任务。
以人们对金钱的看法为例(见表2)。
改革开放不仅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而且也“解放”了人们的观念和思想。在商品经济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对于金钱的态度正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在问卷调查(有效问卷6664份)中,代表传统价值观的“富贵如浮云,金钱如粪土”,选择比例仅为11.48%,排名*后,说明鄙视金钱的文化传统正在消解。而受资本主义价值观影响,与市场经济的消极效应相联系的“有钱能使鬼推磨”,选择比例达21.97%,“人生价值要用‘含金量’(金钱多少)来衡量”,选择比例为11.99%,比选择“富贵如浮云,金钱如粪土”的比例高。当然,更多的人比较正确地认识到金钱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比较理性、客观地看待它。例如,选择“钱不是**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的比例达到了63.25%,选择“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的比例为39.62%,选择“钱乃身外之物”的比例为24.67%。这一调查充分表明,当今社会传统的、西方的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之间,正在进行激烈的竞争和较量。
再来看一看人们对权力的看法,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关于权力的看法是多元化、互相交锋的。在问卷调查(有效问卷6657份)中,超过一半的人认为,“权力意味着责任、付出”,这是一种正确的、合理的权力观,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性质。但同时,28.48%的人选择“官大一级压死人”,18.15%的人选择“权力大的人可以拥有特权”,这明显反映了封建主义“官本位”价值观的影响。同时,24.20%的人选择“有权就有一切”,10.46%的人选择“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可以说是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交织的权力观。此外,还有34.81%的人选择“权力与腐败相连”。对于这一选项,可以从不同视角进行正(权力导致腐败,因而应该反对和警惕腐败)、反(因为拥有权力,难免腐败)两方面的解读。可见,要正确认识权力,完善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搞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尚需付出艰苦的努力。
(3)“新旧交替”。所谓“新旧交替”,是指在历时态意义上,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正在经历广泛、深刻且激烈的变革,而变革的总体走势和发展方向是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实现从传统价值观以及“左”倾时代保守僵化的价值观,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适应的新型价值观的转型。而且,还应该注意到,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这一价值观转型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有时甚至是脱胎换骨、惊心动魄的,不啻于整个社会的一次“灵魂深处的革命”。
以关于“什么样的生活*幸福”的调查为例(见表4)。
“什么样的生活*幸福”这一问题,揭示了人们对于自己的生活理想的理解和追求。从调查数据(有效问卷6408份)看,绝大多数人选择了C、D、E项,即将自由的生活、心灵的宁静以及事业的成功作为自己的理想生活的标准。封建社会传统的小农经济条件下盛行的“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理想,选择者只有19.1%,已经完全不占社会的主流了,而充满资本主义色彩的“有钱有权有地位”的“成功”标准,所占的比例也不是太高,仅为28.3%。与经济上的富足,权力、地位上的满足相比,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中国人更注重自己的切身感受、自身价值的实现,以及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得日益理性、宽容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主体意识日益觉醒、价值主体地位日益确立的典型体现。
总体来说,无论是从社会的宏观图景看,还是从个体的精神世界看,当代中国都同时存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从西方传入的价值观念、过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年代(包括“左”的年代)形成的一套价值观念,以及在改革开放实践中萌芽和新生的新型价值观。这些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方面,内容不尽相同、要求不相一致的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将会长期并存、互相竞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它们还会经常普遍地引发交锋、碰撞和冲突。咀嚼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由“潘晓来信”引发的关于人生观问题的大讨论,“大学生张华勇救掏粪老农不幸遇难”事件导致的关于人的价值的大争论,改革开放以来对“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政治挂帅”的拨乱反正,对时间、金钱、效率、效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重新思考,对“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和“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发展是硬道理”、“致富光荣”和“共同富裕”之类新理念的提出,围绕中国应该以何种姿态崛起、如何对待世界文化遗产的争论,以及近年来对“小悦悦事件”和“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等冲击道德底线事例的全民大反思,都深刻地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旧与新、西与中之间的价值差异、价值矛盾、价值冲突的无处不在。或者说,这一切新事件、新现象、新矛盾、新冲突,本身就是不同价值观之间激烈交锋、反复碰撞、深刻变革的结果。
众所周知,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民族、国家的精神支柱,更蕴含着相应价值主体的目的、利益和追求,指引着相应价值主体前进的方向,因而并非可有可无,甚至须臾不可或缺。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历程中,在这样一幅色彩斑斓、光怪陆离、不断变幻的价值观图景面前,必须确立一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团结、引领、激励全国人民投身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去。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积极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了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求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创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新形态的新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思想理论中居统摄地位、起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它从价值层面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之魂,也是社会主义的精神自我,它彰显了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维度,表达了社会主义特有的精神气质。如果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就不可能真正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也就没有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不断丰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逐步完善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梦”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
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核心价值体系或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决定某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的*深层次的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当然包括许多方面,但*为根本的,还是其核心价值体系或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史无前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通过解放思想和大胆创新而来的,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和感召力,也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整合性。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历程中,只有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向,切实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全面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维护国家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深刻变革的时代具有指导意义的价值导向。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各种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正处在文化、价值观深刻调整和变革的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世界文化、文明正处于深刻的转型中,东西方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及封建主义之间,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之间的碰撞和冲突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文化价值观的变革、转型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性、世界性的思想文化现象。由于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因而文化、价值观变革、转型的广度和深度显得尤为突出。在互相竞争的多样化价值观面前,在大量存在的信仰危机、理想缺失、价值失范面前,在日益普遍的价值矛盾和价值冲突面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空前伟大的事业,要求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价值信念和理想,增强理论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建设一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以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并凝聚全国人民的目标和意志,唤起广大民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如果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取得突破,听任那些腐朽堕落、冲击道德底线的言行肆无忌惮地泛滥,那么,无论是民族、国家的前途,还是普通百姓的命运,都将是暗淡、可悲的。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目前世界上渐具影响力的中国道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是中华民族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自立于世界的思想理论前提。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赢得先机。而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的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是文化软实力竞争的主阵地。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正处在文化和文明的转型期,世界正在依照价值观而进行定位和划分,以至于有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之说,以至于有“价值观外交”、“价值观结盟”甚至“为价值观而战”,文化价值观前所未有地凸显了其重要性。文化价值观方面的独立与自觉,已经成为一个民族、国家自立自强的根本性课题。如果缺乏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那么,中国特色就是不明确的,中国道路就是不确定的,“中国形象”就是模糊的。如果这样,那么也就不可能对内获得广大民众的认同,凝聚全国人民的目标和意志;在对外交往中,则不可能占据宣传舆论上的主动,占据道义上的“制高点”,从而赢得世界人民的尊重、承认和支持。
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背景下,一个民族、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历史悠久、拥有独特文化、仍处在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是根本不可能简单照搬世界上任何一种现成的发展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单纯复古(如“复兴儒家传统”和“复兴道家传统”等),或依傍外国(如“全盘西化”,或者不加分析地“与西方接轨”),甚至简单模仿或复制别人的经验和道路,都是不可能有出路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辛而曲折的历程已经从正反两个方面提供了经验教训。在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时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必须加以“中国化”,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邓小平一再强调,“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走自己的路”。他谆谆告诫我们,“这是我们吃了苦头总结出来的经验”。
因此,我们必须坚定地依靠当代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这一富于时代感的建设过程中,要坚决地、不妥协地反对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包括“土教条”、“洋教条”和“马教条”),对于所面对的一切重大问题和挑战,都不寄希望于从古今中外的典籍和文献中“发现”现存的答案,而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的方式解决面临的一切问题。这要求我国从执政党到普通民众特别是思想理论界自立自强,意识到自己肩负的伟大历史责任,具有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自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确立自身的价值评价标准,在吸取古今中外文明成果的基础之上,建设一套适合中国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具体地说,就是要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条件下,以史无前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在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新形态的过程中,建设一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类基本价值为基础、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相衔接、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真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基本原理,根据中央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权威论述,研讨在什么基础上,依据什么原则,沿着什么路径,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本课题的宗旨和使命。
就基本思路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应该注重如下几点。
(1)以价值和价值观本身的理论结构为线索。马克思主义既是基于自然规律、社会历史发展必然性的真理性学说,也是反映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全人类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学说。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现实的实践基础、思想资源,提供了基本的价值立场、价值原则。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信念、信仰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传统价值观、西方价值观的精华相衔接,并立足时代,着力于创新;社会主义荣辱观则针对当前的“道德失范”和道德危机,提供了具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这几个方面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观体系,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运用综合思维系统地进行分析和把握。
(2)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价值实践的关系为线索。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具有普遍性的基本原理,但是,它“来到”中国,必须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必须适合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即必须由中国同志加以“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理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共同的价值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时代性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价值要求、价值规范,是社会主义新道德的鲜明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到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身上,特别是落实到公职人员身上,可以具体化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
(3)由于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先进的价值体系,因而上述两个方面是完整的,也应该是统一起来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应该立足价值论研究的理论成果,从理论上加强论证,增强学术说服力,也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进程、基本内容为依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对象,增强时代感和现实针对性,提升理论为现实服务的能力。当然,还应该在国内外现有理论研究和相关国情调研的基础上,务实、系统、整体地推进相应的研究和具体建设进程。
就研究方法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应该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进程而展开。除此之外,在研究过程中,还应该特别注重运用如下一些方法。
(1)抽样调查的方法。弄清中国社会价值观的现实情况和变化趋势等事实性情况,是科学地进行价值观建设和加强思想理论工作的必要基础、前提和出发点。调查要注重从价值观的不同维度、不同侧面,在抽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和研讨,基本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年龄人群的价值观现状,深入分析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在抽样调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考虑在人生重要关头影响人们选择的那些重要因素;挖掘生活中实质性地决定人们的思考和行为倾向性的因素;注意考察传统价值观的命运、影响以及变迁情况;注意人们对西方价值观的引入、适应情况;等等。
(2)理论反思的方法。反思是对理论自身之“思”。研究与宣传存在一定的区别,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人云亦云。本书需要反思国内30多年来价值和价值观问题研究的主要范式、学术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反思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建设面临的严峻问题和挑战,反思近年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成就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阐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具备的理论视野、问题意识、基本方略和逻辑方法。
(3)比较的方法。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跨文化交流成为“常态”,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矛盾、碰撞和冲突司空见惯。例如,在当代中国,中国传统价值观、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都在竞相发挥作用,争夺各自的“势力范围”。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考虑它们的存在和影响,弄清“精华”和“糟粕”之所在。因而,本研究必须在归纳、概括中国传统价值观、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直面时代变迁和生活实践提出的问题和挑战,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和探索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可能路径、思想资源。
(4)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和辩证关系,将之从学理上整合成为一个结构完备、逻辑缜密的科学体系,是本研究的基本任务。目前学术界从四个方面分别进行的研究比较多、比较深入,但是,将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把握则存在明显的不足,需要从学理上进行突破。此外,还要分析当代中国价值观多样化的现实,综合考虑价值观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问题,并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行“综合创新”,着力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就结构而言,本书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是一个具有逻辑关系、层层递进的统一的整体。
导论主要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说明基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章重在从学理上阐释价值、价值观、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基本概念,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章旨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状况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分析既有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讨论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这是我们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前提。当然,由于我们也一直投身于这项研究,并产生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因此,这也可以说是学者们及社会各界相互启迪、激荡思想的互动过程。
第三至第五章旨在对中国传统价值观、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及其中国化发展进行全面的梳理、扼要的归纳和深入的剖析。这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资源和基础。我们的基本立场和态度是,必须立足自我,坚持“扬弃”的态度,“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加以创造性发展。这三章是本书比较有特色的部分。
第六章旨在立足时代,分析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问题和挑战;同时,立足价值观的基本理论结构,探讨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现状以及转型的深层特征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可能路径,以及应该注意的若干关系。这项研究承继了我们一以贯之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创建论”是**可能且具有“战略意义”的路径选择。
第七章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共同构筑的“中国精神”(精髓)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进行深入的分析,并讨论这些基本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本章也是本书的重点。
第八章讨论在具体的历史的生活实践中,如何切实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管对此问题可能存在争议,而且问题本身应该保持开放性,但我们在考察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并征求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认为,应该具体落实到、邓小平等提出和倡导的“为人民服务”价值观之上。普通群众应该恪守职业道德,做到“为人民服务”;党员领导干部则应该坚持更高标准,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观点是本书颇具特色的研究成果。
第九章讨论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价值观的差异、多样化与宣传、倡导科学、合理、先进的价值观之间的辩证关系。实际上,如何有效解决“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问题,一直是当代中国价值观建设面临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难题。
结语旨在对本研究成果的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并重点说明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科学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