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825136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里程碑之作,同时荣获歌德奖等诸多奖项。
德文直译,无删减完整版,慕尼黑大学图书馆收藏版本。
出版时轰动欧美文坛,比肩《尤利西斯》
真正能够代表“古老的、真正的、纯粹的、精神上的德国”的作家,同时被称为德国浪漫派的*后一位骑士。
《荒原狼》是黑塞纪念50岁的毫不留情的自我告白,曾取代海明威成为美国大众的偶像 在美国掀起长达半个世纪的“狼潮”。
《荒原狼》历经两个世纪,成为西方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在今天读来一点不过时,具有迫切的现实性。
让每一个读者都能在《荒原狼》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为当代人指出生存的理想目标和回归的途径。
市民性和精英化、凡俗和经典、不朽和及时行乐等等不可调和的矛盾都在书中美轮美奂的幻境中得到神奇的融合和化解!
哈勒尔是个正直的作家,他鄙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常常闭门不出,极度孤单的他陷于精神分裂的境地。一天他偶尔读到一本《评荒原狼》的小书,如梦初醒,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人性”和“狼性”并存的荒原狼。之后他应邀参加聚会,发现与会者都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 而他的反战言论遭到斥责,甚是孤独;后来他遇到酒吧女郎赫尔米娜,获得肉欲欢乐。经赫介绍他又结识了音乐人帕布洛和一姑娘玛丽亚,他在音乐和感官享受中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忧虑。但当他看到赫尔米娜和帕布洛亲近时,便“狼性”大发,出于嫉妒将赫 杀死。
小说幻想色彩浓郁,象征意味深远,被认为有“ 超现实主义”风格,托马斯曼称它为“德国的尤利西斯”。
诗歌有多种解读和误读的方式。对一首诗来说,读者从哪个地方开始不解、误读,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由作者决定的。很多作者发现,读者对他作品的理解甚至比他本人还要清晰、透彻。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误读可以让读者收获
颇多。
然而,就我个人来说,我写了那么多的书,唯有《荒原狼》这本引起的误读多,误读的程度也离谱。在读这本书的人当中,有些对书中的某些观点表示认同,读的时候也怀着极大的热情,有些却觉得不过是一堆垃圾,干脆随手丢掉,而读进去的那部分人的反应为奇怪。就这件事我想了想,觉得一部分原因是(注意,我在这里说的是一部分原因),我写这书的时候已年满五十岁,书中探讨的也是这个岁数的事,而实际的情况是,这本书经常落到十分年轻的读者手中。
在我这个岁数的读者当中,我总是一再发现,虽说此书给他们留下的印象还算深刻,但让我感觉颇为奇怪的是,这些人只读懂了我的一半的创作意图。我觉得这部分读者把自己当作荒原狼了,认同了荒原狼的遭遇,跟着荒原狼一同痛苦、一同做梦,却忽视了书中阐述的一个事实:除了哈里·哈勒尔和他的个人困苦,其实书中讲述的是一个更高远的坚不可摧的世界,这个世界游离于荒原狼有问题的生活之外,也是他无法理解的。这些“协定”以及书中说的那些关于精神、艺术、不朽之人的事,以一种积极、安静、超个人、不朽的有信仰世界表现出来,与荒原狼那只崇尚受苦的世界格格不入。书中无疑也讲到了悲伤和需求,但这绝不是一本绝望的书,而是一本充满信念的书。
当然了,我不能也不想告诉我的读者如何理解我的故事。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从中发现一些可以触动他、对他有用的东西!不过,倘若很多读者能够意识到荒原狼的故事其实刻画的是一种疾病和危机——不是一种导致死亡和毁灭的疾病和危机,而是刚好相反,一种导致治愈的疾病和危机——那我就更高兴了。
赫尔曼·黑塞
一九六一年
他那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
黑塞代表了一个古老的、真正的、纯粹的、精神上的德国。他的写作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和对人类的爱心……它(《荒原狼》)是德国的《尤利西斯》。
——托马斯·曼
黑塞说的都是青年人的语言。在他那里青年人不再感到自己带着枷锁。同时又向过去迈进一步并把父辈的权威送进坟墓,黑塞的主人公——在理智与感情之间被抛来抛去——炸掉了它们的界限并长大成人。
——《生活》
赫尔曼•黑塞已然感受到我们这一代人那种内心的骚动,那种青春时代自寻其路的固有需求;这种需求让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索取天经地义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自己的生命。黑塞的这种先知先觉也必然启发未来时代的人们。
——保罗•科埃略
黑塞“永属年轻一代的作家”,“读黑塞的著作时往往让人感觉好像在写我们自己,好像我们自己写下了这一切”。
——米夏尔斯
本书其实是一个叫荒原狼的人留下的手记。这人总说自己是荒原狼。他丢下的这堆手稿是否需要用一些引述性的文字描述一下暂且不说,不过,我觉得需要在荒原狼的手记前加上几页,记录下我对他的回忆。其实,我对他的了解蛮少的,他的过去和出身,我更是一点都不知道。虽说如此,他的个性留给我的印象一直都很深,我也十分同情他的个性。
那是几年前的事吧,当时荒原狼年近五十岁,一天,他来到我姑妈家,说要租间带家具的屋子。他租下的是楼上的那间阁楼和阁楼旁边的卧室,又过了一两天,拎着两个大箱子和一大箱子书来了,跟我们一起住了九到十个月。他就一个人住,很安静的一个人,我们的卧室挨着,常在楼梯和走廊里碰到,但说到熟识还算不上。他这人不善言谈,老实说,他这种不善交际的程度我这辈子都没见过。正如他有时说的,自己真的是一匹荒原狼,又怪、又野、又害羞——是从另外一个世界来的。由于性格、命运使然,他的生活在多深的孤独的深渊飘浮着,他又是如何有意识地把这种孤独看作了自己的命运,这些事我都是在读了他的手记之后才知道的。此前,我们偶尔也说话,也接触,对他也多少有了些了解,我发现,他的手记中所刻画出的他的形象,与我从我们的私人交谈中所获得的那个苍白、不完整的形象,基本上是一致的。
荒原狼初次进到我姑妈家里,成为我姑妈的房客时,碰巧我也在场。他是中午来的。那时,饭桌还没收拾干净,我还有半个小时才回办公室上班。他按响门铃,从那道玻璃门里进来了。客厅里灯光昏暗,我姑妈问他有什么事。然而,荒原狼在说明来意、说出自己的名字之前,却抬起头发剪得短短的脑袋,紧张地抽动鼻子四下里闻了闻。
“哦,味道还不错。”他说,说完就笑了,我姑妈也笑了。我觉得他这么介绍自己未免太可笑,故此有些讨厌他。
“哦,对了,”他说,“你们这里不是要出租房子吗,我来看看。”
我们三人一起上到顶楼,这时我才好好看了看他。他个子并不大,举手投足间却让人觉得身材很高大。他穿着一件冬衣,时髦的款式,看着也很舒服,虽说打扮有些马虎,却还不错,胡子刮得很干净,短短的头发处处显出灰白。起初,我一点也不喜欢他的样子。他的脸那么有棱角,相貌那么引人注意,声音又是那么浑厚,姿态中却透出一股疲乏与犹豫不决。后来我才知道,他的身体并不好,光是走路就够他受的了。他笑得好古怪——当时我也很不喜欢他这一点——总盯着楼梯、墙壁、窗户和楼梯间那些又高又旧的食橱。他好像很受用看这些东西,这些东西也让他感到快活。总之,他让人觉得就像从一个陌生的世界来的,也许是从另外一个大陆来的。他觉得这里的一切十分迷人,还有点奇怪。不可否认,他这人很有礼貌,甚至可以称得上友善。房租、早饭这些事,他当即就同意了,没有任何反驳,但我总觉得他很怪,叫人讨厌或者对人有敌意。阁楼上的那间房子连同隔壁的卧室他都租下了,认真又和蔼地听我姑妈说供暖、热水、服务、租客须知方面的事,反正所有的条件都一口答应下来,并且立即预付了一部分房钱,但在此期间我总觉得他事事都不关心,似乎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很好笑,完全不把自己当回事。租房子、和德国人说话这种事好像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新鲜、奇怪的体验,做这些事的时候他的心里还装着别的毫不相干的事。
他留给我的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一种印象,若不是有很多细小的特点加以补充、更正,这种印象当然不能说是好的。首先就是他的那张脸,虽说看着有些像外国人,却从一开始就让我欢喜。他的脸有几分古怪,也可以说是有些悲伤,却显得十分警觉、多思、引人注目,且透着高度的智慧。然后,更让我有好感的是他那友善、彬彬有礼的态度,虽说着实费了一番功夫才达到这种效果,却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反倒有一种近乎打动人、恳求的东西在里面。其中的原因后来我才弄明白,不过我当时马上就更喜欢他了。
两间房子还没看完,一些事宜也没商量好,我的午餐时间就结束了,我该回去上班了。我走了,就让我姑妈应付他吧。晚上我回来后,我姑妈说那人已经把两间房子都定下来了,一两天后就搬进来。他只提了一个要求:他搬来这儿住千万不要让警方知晓,他身体不好,在警局填各种表格,到哪儿都要站着,让他的身体吃不消。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这件事让我大吃一惊,我就警告我姑妈千万不要答应这个要求。在我看来,他怕警察知道这一点刚好对应了他的那种神秘、异国气质,让我觉得此人颇为可疑。我和我姑妈解释,决不能因为这样的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就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执意这么做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可我后来才知道,她早就答应了人家的要求,甚至都被这个陌生人的魅力俘获、征服了。我姑妈对待每一位房客无不热情、友善,就像姑妈,更准确地说,就像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人家,前面有很多的房客就是抓住了她的这个软肋坑害她。就这样,刚开始的几个星期,我挑了这位新房客的很多毛病,可我姑妈总是想方设法护着他。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