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284625
一本深度讲解临终关怀与死亡的书,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
全美点击上亿次的死亡公开课,死亡教育领域权威作品;
心理学家、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跨界联袂推荐,树立科学死亡教育观,从容面对衰老与丧亲之痛
当独立自主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
序言 xi
向死而生,从容跨越生命的终点 xi
前言 xiii
我们缘何要写一本关于死亡的书? xiii
我们期望本书能实现什么? xiv
感谢 xvi
第1章 死亡教育:完美人生的“必修课” 1
直面临终和死亡:终点与原点 3
人们对于死亡话题的兴趣为何持续增加?——死亡之谜 4
别开生面“死亡课”——死亡教育 14
死亡病因与预期寿命 21
当代人的死亡观 27
死亡,拒绝还是接受? 27
你惧怕死亡吗? 33
冥想自己的死亡 47
第2章 与死亡一起成长和变老 51
童年 54
在孩子脑海中的“死亡” 54
儿童对死亡的理解 63
向孩子解释死亡和临终 71
青春期 77
最初的身份危机与死亡焦虑 79
媒体的影响与死亡话题的交流 79
与他人交流死亡话题 82
成年时期 83
恐慌与拒绝 86
反思与接受 87
个人成长 87
老年期 88
“老”就像日落一样自然圆满 90
最好的告别,淡化死亡恐惧 92
实现圆满,觅一处安息之所 94
第3章 正视死亡的过程 97
死亡的意义 100
时间意义:处理预后情况 100
空间意义:隔离与限制 105
规范与角色意义:患者应有的行为表现 107
价值意义:重评生命与死亡的价值 109
客观和主观意义:接受临终的现实 110
与临终之人接触 117
医护人员 118
亲朋好友 125
从医疗到照顾,有尊严地死去 130
面对临终的孩子 136
与临终的孩子如何相处 136
帮助孩子应对死亡 138
作为孩子的父母亲人 140
第4章 平静地面对临终的身体与灵魂 145
对疾病的理解和应对 148
身体机能衰退,当生活无法自理 149
癌症与其他病症管理 150
姑息治疗——保证临终生活的高质量 169
临终关怀运动 172
临终关怀团队 176
临终关怀不等于善终护理 182
第5章 论自杀 191
对自杀行为态度的转变 193
自杀的耻辱 194
自杀行为的定义 196
和自杀行为有关的社会因素 197
年龄、性别、地区和婚姻状况因素 198
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 200
对自杀行为的理论透视 203
各生命周期的自杀行为剖析 209
儿童自杀 209
青少年自杀 210
大学生与自杀 217
成年人自杀 219
老年人自杀 222
自杀模仿与媒体 224
如何看待“理性的自杀” 228
应对突发性、非自然、创伤性死亡 230
他杀 230
意外死亡 235
第6章 丧亲之痛,迎接生命的终点 239
悲伤的开始 240
悲伤的过程 243
正常和非正常的悲伤 244
悲伤的阶段 247
被剥夺的悲伤 254
哀悼的四项任务 257
安慰的艺术 264
应对暴力死亡 268
事故 272
灾难 274
谋杀 276
大屠杀 280
战争 280
第7章 一生中可能经历的死亡悲痛 283
父母经受失子之痛 284
失去胎儿或婴幼儿 285
失子之痛 301
失去成年子女 303
儿童和青少年经受丧亲之痛 305
失去父母 306
失去兄弟姐妹 308
失去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309
成年人经受丧亲之痛 311
失去配偶 312
失去父母 312
失去宠物 313
21世纪的临终、死亡和丧亲之痛:一种挑战 318
向死而生,从容跨越生命的终点
死亡是人类无可逃脱的宿命,以死亡落幕,人生似乎注定是场悲剧;但亦因人终有一死,琐碎日常才变得弥足珍贵。
说起死亡,我首先想到了中国文化中两个经典人物形象:黛玉和庄周。黛玉在花草荣枯间预见了自我生命的结局;读者则在黛玉的哀婉悲泣中感慨死亡宿命的悲凉。黛玉的动人之处在于了然繁华尽处的空寂,因此洒脱随性、不执于俗世;黛玉的恼人之处在于为避世间烦恼而躲进死亡阴影,她不可遏制的破坏冲动,以及自虐和虐人的行为都是对死神的邀请。
如何才能潇洒走完人生路?怎样才能了然生死又不受制于宿命?
记得我在上培训课程时,有一次讨论到死亡,我们引用了《庄子》的故事。庄周亡妻。惠子去凭吊,却见他席地而坐、鼓盆而歌。惠子愤然诘问:
你妻与你相伴多年,为你生儿弄孙。如今她老死了,你不哭也罢,为何还敲
盆高歌?很无情啊!
庄子道:妻刚死时我也悲伤,但仔细想,在最初她并无生命,也无形体,甚至无气息,混杂于恍惚蒙昧间。在变化之中才有了气息,气息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她又因变化而死亡。这生生死死就像春夏秋冬四时交替,循环往复、没有终止。她安然躺在天地这栋大房子里,我却为她悲伤痛哭,说明我不懂天地间的命数呀!所以,我便停止哭泣为她高歌!
长期以来受儒家“未知生,焉知死”的思想影响,人们羞于谈论死亡、畏于谈论死亡,仿佛只要忽略死亡它就不会发生,不去招惹死神他就永不降临。
人类的消极自欺导致对死亡的无知与恐惧,导致平庸者的贪生怕死、孤僻者的盲目轻生。导致临终关怀成为乏人问津的荒漠、多数人都在忐忑不安中仓皇离世。辉煌的人生大剧在悲凉惶恐中草草落幕,成为人生败笔、转而留下遗憾。
好友王婧编辑发给我《温暖消逝》样稿,在洋洋几十万字中,我读出了人生最后阶段真正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拥有一本把死亡讲得如此透彻、如此详尽的巨著,在掩卷抬眼间便会思考更加鲜活蓬勃的人生!
知道结局才能更好地演好角色,克服死亡恐惧、摆脱死神阴影的最好方法是揭开面纱、搞清真相!这正是《温暖消逝》这部书为您所做的。当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亲人谈些什么?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终点?书中对“善终服务、丧亲关怀”等理念均做了详尽的说明,将给未来中国的老龄化社会以无限启迪。
了解死亡不会令人消极厌世,而会更加珍惜活着的每一天!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心理科副主任 王凤香
于北京 二零一六年三月二十九日
死亡的意义
价值意义:重评生命与死亡的价值
价值和其他的意义体系一样在社会中产生。它们本不存在于现象中,却被人们与现象联系起来。死亡本身没有好与坏,但人们却用不同的价值定位不同的死亡。每种价值意义都有重要的行为后果。在我们的社会中,很多人害怕死亡,因为他们认为死亡是不幸的。我们往往认为死亡是入侵者——专门破坏我们的好事。所以,过去医疗界会努力推迟死亡时间,支持病人活下去。即使死亡已经无法避免,人们也会依靠机器,多活一天是一天。我们觉得死亡是应该设法避开的事,所以我们会认为,那些想死的人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失去了理智。但是当大部分晚期患者都接受了他们会死的事实后,死亡对他们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种恩赐。这也许是因为人们会创造出价值等级,不同的价值有不同的意义。对于晚期患者来说,尊严比在痛苦、屈辱、折磨中活着更有价值。所以死亡对于已经接受现实的临终患者来说其实是积极的。
丹尼尔·戈尔曼的调查说明,患者直面死亡命运时会更坚定遵守他们心底的道德观。他们会变得更遵循道德,更苛刻。他们会对违反自己道德标准的人更严厉,对支持他们的人更友善。但思想开放的人对和他们价值观不同的人会变得更宽容。调查者说这些发现在心理上影响了对死亡的恐惧,这种“好好生活”的文化榜样和它的道德准则会让人们不再害怕死亡。文化决定了要想幸福生活应该怎么做,而如果一个人生活得幸福,他也不会在死亡时经历太悲惨的事。
他人的故事:不要抛弃患者
当我说与临终患者相处和与其他人相处一样可以自然愉快时,我的意思并不是我已经对他们死亡的事实麻木了,也不是说我对待他们的心情和对那些会好转的患者心情不同。最初,我们这些医生会麻痹自己的感情,以此减轻痛苦——有我们的痛苦,也有患者的痛苦。但这个过程会过去,当医生把患者当成一个实实在在的生命,而不是随时会离去的人(或令人害怕的人),那么照顾临终患者虽然很悲伤,却不再是让人讨厌或想逃避的事。抛弃患者才是最可怕的事——无论是对病人,还是对医生来说。
一名医生调查1093名医生的研究评论,《死亡教育及医者对临终患者的态度》(pp167~174)(作者G.E.迪更生.A.A皮尔森,1980~1981),客观和主观意义:接受临终的现实前面的讨论主要是关于对客观主体——临终患者的意义。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人是一个生物体——物质上的客体,而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患者是一个社会客体——一个个体。
接受自己临终现实的重要过程就是与他人探讨这种情况。虽然死亡已经走近,但患者也许还是想表述自己的经历,把他们对死亡的想法说出来。社会学家亚瑟·弗兰克自己在40岁时曾患过两种疾病,他认为太多病人缺乏交流。他说,人们都觉得不该讨论患者的病情,所以只是简单地重复医生告诉他们的话。当患者用医学术语交谈时,他们会否定自己个人经历的感情和感受。弗兰克说患者需要表达他们在临终过程中的希望、恐惧和预期。但这种谈话会让我们感到尴尬,所以我们不会过多进行,而正因为缺乏练习,我们才会觉得这种谈话很困难,因此完全回避它。当死亡越来越近,患者就会感觉到那些已经去世的人来召唤他们。有时他们会说,天使或宗教人物在向他们招手。乔治·迪金森的一个朋友在医院工作,周围都是慢性病晚期的孩子,他讲有个小女孩说“房间的角落有个手捧鲜花的漂亮女人”叫她跟她去找其他小朋友玩。而当时房间角落里并没有人,这个朋友就知道了,只有孩子自己才看得见。小女孩回答:“我还没准备好。”几天后,小女孩又说她看到了“角落里的女人”开心地笑着,叫她去跟其他小朋友玩。小女孩说:“现在我准备好。”几小时后,她就去世了。所以,
在人准备离世的时候,他们和死去的人之间是有一种联系的。
与生者的分离 那些进入晚期的病人开始认为自己“跟死了差不多”。理论上,这些相信自己生命有意义和目标的临终患者,已经到了艾里克·艾瑞克森所说的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生命即将结束,这些临终患者也正在慢慢接受这一事实。而已经接受“临终”标签的患者,也开始思考自己是谁,提前开始经历预期中的死亡。家人看他们的眼神也好像已经失去他们了一样。而脱离社会角色的过程,空间的隔离以及医护人员对他们的绝症诊断加重了他们是“ 病人”的感觉。病人似乎处在一种活着和死了之间的状态。伊丽莎白·库伯勒· 罗斯说,身患绝症的人在辞世时需要远离活着的人,这样他们才能从容地面临死亡。下面的例子说明了这一观点:她要求平和地死去,希望一个人待着,甚至要求她的丈夫别太插手。她说她还活着的唯一理由是丈夫不能接受她要去世的事实。她非常生气,因为她的丈夫还不能面对这个事实而且还在苦苦坚持着,而她愿意并且做好准备放弃。我问她是不是想要脱离这个世界,当我留下她一个人的时候,她感激地点点头。
当一个人的病情已经被自己和他人的认定为晚期,其他所有自我的意义就没有那么重要。虽然某位病人可能是律师、民主党人、母亲、妻子或长老会成员,她倾向于认为自己的主要角色是一位身患绝症的病人。疾病晚期这一标签占据主要的地位,因为它是主宰其他状态的指示灯。因此,之前讨论的大多数象征意义都融为了个体的自我意义。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