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3391066
★他们的棱镜门,我们的防火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不了解“我们的防火墙”就不了解中国互联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国的吊诡正在于此,一派繁荣却处处彰显不确定,危机在伏又不断凯歌前进。
★中国是行进在汪洋大海中的一条船——《我们的防火墙》,虽然是对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的一个“过去时”小结,但远未完成。中国是行进在汪洋大海中的一条船,未来的答案,还有时间可以期待。
《我们的防火墙》,最关切我们未来的“思想@网络.中国”丛书之一,互联网中国传媒参考书。
本书关注互联网时代的民意表达与政府监管。它们是这个新技术时代的一体两面。互联网的开放、自由、匿名、加密等技术特征,为各种话语和集体行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也给传统意义的政治参与和政治控制模式等,增添了一些新的元素。
站在民意表达的角度看,N亿多网民正在成为一个独特的社群,形成新的意见阶层。“热帖、跟帖、转帖”的传播技术得以快速汇聚草根的偏好;“话题、词语、故事”的传播内容时常被群体情绪推波助澜;“人肉搜索、恶搞、山寨”的行为艺术展现了大众消解权力的狂欢。站在政府监管的角度看,“防火墙”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诞生成长。在某种意义上,它不仅是一个真实的技术存在,更是一个多方博弈的最好意象。
现有的互联网监管体系至少可区分出四种不同角色,即充当主导者的中央政府、充当执行者的部门与地方政府、充当协作者的运营机构以及充当自律和相互监督者的网民。不同角色的行动逻辑也各不相同。要理解多重角色如何能够殊途同归,必须进入政治文化传统予以体察。
本书由一个强烈时代感的主题介入,最后又回到古老的价值层面,力图追寻“善”的政治。各方应有更多耐心和信心,为价值理想和现实权衡寻找对话余地。
【绪论】我们的防火墙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一、经验分析与规范假设并重的混合方法
二、解释为主解读为辅的方法
三、多阶层-多偏好的分析解释方法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方法
第四节 本书基本框架
第五节 关键概念解释
【第一章】互联网的扩张与渗透:网民、网站、网络应用
第一节 互联网的基本特征
一、开放性
二、反控制
三、低成本
四、匿名性
五、互动性
第二节 网民主力:从精英到平民
一、网民性别
二、网民年龄
三、网民文化程度
四、网民个人月收入
第三节 网站结构:从圈层到网格
第四节 网络应用:从外接到嵌入
一、中国人心目中的互联网形象
二、上网时间
三、网络使用
【第二章】互联网上的民意表达与传播机制
第一节 网民:一个新社群的成长
一、N重自我的放肆表达
二、集体行动的瞬间收放
三、流动空间的蝴蝶效应
第二节 互联网民意表达的技术途径
一、民意的私下表达: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软件的兴起
二、民意的公开传播:新闻跟帖、论坛、聊天室
三、民间意见阵地:个人网站和博客的蔓延
四、民意的涌流:互联网与传统传媒的互动
第三节 民意表达的传播机制:三种新途径
一、热帖、跟帖、转帖:汇聚偏好的草根投票机制
二、话题、词语、故事:推波助澜的怨恨表达机制
三、人肉搜索、恶搞、山寨:大众狂欢的消解权力机制
第四节 “逼官”压力下的政府应对:保坝分洪
【第三章】互联网内容的政府监管:可观察性偏见
第一节 互联网治理的世界难题
第二节 政府主导立法监管:法网恢恢
第三节 专项整治社会动员:行动强烈
一、不受欢迎的传播场所:整治“网吧”行动
二、毒害甚广的内容载体:违法网站打击与举报行动
三、多元表达的意见超市:高校BBS实名制行动
四、渐成体系的执法队伍:网络警察现身行动
五、众人拾柴的合作机制:文明办网自律行动
第四节 严厉还是宽容:多参照系比较
一、以部分发展中国家为参照系
二、以韩国、新加坡为参照系
三、以西方发达国家为参照系
四、以中国网民切身感受为参照系
五、中国政府的本位立场
【第四章】内容监管的单线性视角:政府主导下的政策学习过程
第一节 面对新生事物的政府:公共政策的学习理论
第二节 时间维度:变垃圾桶政策模式为分类主导模式
第三节 空间维度:化“虚拟”为“真实”
第四节 技术维度:被动防御向立体防控演进
一、国家入口网关的IP地址阻断
二、主干路由器关键字阻断
三、域名过滤
四、内容发布过滤
五、网吧监控软件
第五节 互联网内容监管政策的中国特色
一、普遍过滤的预审查与人工干预的后抽查相结合
二、典则标准模糊,介入部门众多
三、监管结果一锤定音,缺乏行政和司法救济手段
【第五章】内容监管的多层级视角:不同角色及其不同行动逻辑
第一节 角色:谁在监管互联网?
第二节 监管理由:中央政府的行动逻辑
一、全能国家的治理惯性
二、信息多元的合法性困局
三、虚拟广场的挤迫效应
四、以退为进的博弈策略
第三节 监管理由:部门与地方的行动逻辑
第四节 监管理由:机构与网民的行动逻辑
第五节 引导角色行动的核心价值观
【第六章】监管行动背后的政治文化:社会记忆的唤起与重构
第一节 作为社会记忆的政治文化
第二节 治国的伦理姿态:父爱主义执政风格
第三节 朝野的道德紧张:革命传统与假想敌
第四节 世俗的生存策略:公众心灵的集体化
第五节 虚拟空间全景敞视塔的形成
【第七章】政府监管预期与效果:事实及评价
第一节 政府内容监管的间歇性失常
一、弱监管时期的“冲动许可”(1994—1999)
二、中监管时期的“维权春天”(2000—2003)
三、强监管时期的“哄客暴戾”与“人肉搜索”(2004— )
四、预期与效果的落差:有趣的案例
第二节 基于自由偏好的批评言说
第三节 基于现实权衡的合理辩护
一、体会大国转型之艰难
二、体会压力赶超之焦虑
三、体会改革进程之复杂
【第八章】走向宽容与合作治理
第一节 公共修辞:一个方法论的启示
第二节 信心与耐心:政府与社会的交互理解
第三节 美德与责任:走向宽容政治
一、旨在克服“原子”状态的公民美德
二、旨在规范公权边界的政府责任
三、蕴含美德与责任的宽容政治
【结语】中国是行进在汪洋大海中的一条船
★林达(《总统是靠不住的》作者)——作者有强烈的学术好奇心,有深度解析的冲动和能力,有综合判断需要的天赋悟性和冷静。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能够始终与其研究对象,保持一个不远不近的适度距离。他从一个命题切入,读者得到的启迪和收获,却远远超出命题本身。那些对当今中国问题感兴趣的人,希望他们都没有错过读这本书的机会。
★姜奇平(《互联网周刊》主编)——互联网不经意的一瞥,冲垮了阻挡太平洋的各国堤坝。前有古人,中国曾轮流采用大禹治水和修建长城的办法,应对类似挑战,并取得成功。后有来者,集其大成,用修建长城的方法治水,能否同样成功,历史再次考验民族生存智慧。
★严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作者准确阐述了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过程中的多方互动关系,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运营机构和网民的行动逻辑给予了新颖又充分的解释,对“防火墙”这一政策的产生和发展作了合理的观察分析,对行动背后的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制度与结构因素展开了有深度的探寻。
★张凤阳(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当代社会政治生活的深刻影响已是一个不争的经验事实。作者突破现象描述和线性思维的局限,建构了一个多阶层—多偏好的分析框架,有助于我们全方位了解监管政策及其背后的政治文化传统。本书开拓了技术条件下政治分析的新视野;以“公共修辞”为平台的情理辩证立场,也为中国互联网的合作型治理提供了启示。
★杜骏飞(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作者以传播为入口,以政治学为工具,以社会发展为旨归,对互联网管理视域中的根本问题予以了细致梳理和深入检讨,大者高屋建瓴,中者条分缕析,小者洞幽烛微,令人印象深刻。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不了解“我们的防火墙”就不了解中国互联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作为第一部探索此一关键话题的学术专著,本书的理论与现实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结语《中国是行进在汪洋大海中的一条船》——
主流的看法是,1978年启动的改革开放进程,是当代中国历史的重要拐点。30多年来,这个庞大的国家取得了不凡的经济成就,也给世界留下许多悲伤的震动。公允地说,人类还从未目睹过13亿人口大国的现代化转型,对它的赞美或者指控都还有待时间来检验。
目前已知的是,从外部观察,那些“唱衰”中国的,迟迟没有见到它的崩溃;而赞赏其“奇迹”的,也无法漠视它的风险与困局;从内部衡量,沿海都市和高端人群的飞速奢华让人震撼,而边远地区和底层民众的落伍与困难,也越发让人揪心;从民众的情绪看,时而表现出高涨的爱国热情,时而表现出巨大的裂痕和互不信任。中国的吊诡正在于此:危机在伏,又不断凯歌前进;一派繁荣,却处处彰显不确定。
诺思等人最新的研究表明,制度的运转依赖于更广泛的社会秩序。当前国际社会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发展中国家推行的种种发展政策往往事与愿违,一个根本的原因是,这些政策忽视了社会的实际运转,企图把发达国家开放准入秩序的元素,如竞争、市场和民主等,直接移植到发展中国家的有限准入社会中去,没有考虑这些因素可能会在有限准入社会引起潜在的冲突。为此,他们提出了一个建立“有限准入秩序”的新思路,并探讨了影响有限准入秩序向开放准入秩序转型的各种外部力量。我们的努力,似乎也暗合了这种期待。
本书由一个强烈时代感的主题介入,最后又回到了最古老的价值层面,即追寻“善”的政治。在这个当下与历史纠缠、中国与西方比较、学理与事实对话、权力与权利博弈、国家与社会互动、精英与草根交锋的复杂线索中,我们艰难前行,在某种对现实的妥协辩护和对未来的改良期待中,试图“移步幻景”景变而人不变。
本书在有限的篇幅中勾勒了6幅“路线图”:一是互联网整体结构的宏观变化路线图,它是本书的讨论背景;二是互联网上的民意表达及其传播路线图,它是中国正在发生的显著变化;三是政府主导互联网监管的政策学习变迁路线图,它是我们着力分析的经验世界;四是多角色多层级复杂互动的互联网监管社会生态与权力结构路线图,它是将平面景观做立体化处理的某种尝试;五是互联网监管背后的政治文化传统路线图,它是用望远镜和显微镜交错观看描摹的草本;六是我们的防火墙偶然失常状态下的民众表达路线图,它从一个侧面证明监管预期与效果之间的落差。
对于每幅“路线图”,我们都涂写了一些旁白,或者是对景观的点评,或者是对观景人的点评。以温良中道的“和事老”立场,少批评,多理解;尽力实现情理辩证的“公共修辞”。
但是互联网十余年变迁,琐碎的经验材料已经海量,涉及的领域实在太多,而高屋建瓴的导航明灯却又罕见,导致我们在数据和案例的选取上倍感慌张。更加焦虑的则是在学术追寻的过程中,一方面感慨知识海洋之深邃,前人的思想洞察之精妙,一方面则愧疚于自己的无知浅显。即便偶有小小的闪光念头,要么发现已是陈见,要么无法给出美丽的证明。在这个意义上,本书虽然是对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的一个“过去时”小结,但远未完成。
至于未来会如何,本书无力指点方向。其实,在实然与应然之间,我们的心态也不像早年那样昂扬,更加懂得一个巨大的现实存在必定有其深厚的支撑基础,而一个看上去美好的价值追求,也绝非知识分子登高一呼即可抵达,对其间要经历的艰难反复和社会阵痛,有更清醒的认知。所谓“对理想不奢求,对进步不放弃”的说法甚合我心。
放大一点说,中国是一本大书,读也读不完,看也看不全。我的心中常有一个意象,觉得中国是行进在汪洋大海中的一条船。此船高大雄伟,结构复杂。有的人看见它长风破浪,一路披荆斩棘,对它抵达彼岸有极其乐观的预期;有的人则看见它处处漏洞,海水汹涌而入,它过不了某关某碍。公允地说,乐观的预期大多实现了,而悲观的断言还甚少证实。同样公允地说,即便悲观的断言永未证实,怀着对困境的敬畏小心规避,居安思危,总是古人的名训,大抵不会错。
好在还有时间可以期待未来的答案。《尚书?舜典》中“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的理想人格或许对于国家、集团、个人皆可适用。
我们应当超越悲观主义、怀旧与预测,以理性、建设的心态前行。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