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5154203
内容简介
人类学对“物”的研究已经有较为系统的理论建树和不少的现实案例。或者说,从“物”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人”的文化,已经是文化人类学学科常见的方法和长存的路径。在现代中国西南地区,行政区划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的西江村,相传自秦汉以来世代为苗族聚居地,“西江千户苗寨”更是在近年的旅游开发中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民族风情”旅游胜地。在西江逐渐为人所知的过程中,苗族“银饰”作为一个重要物品,参与了旅游开发过程中整个族群形象的重新建构。
旅游开发背景下,西江苗族不得不或主动或被动地对自己进行“包装”以迎接“游客凝视”。苗族精英知识分子对本族群族源、族史的研究成为文化包装中的主要文化资源。英雄祖先的塑造、苦难历史的传颂,乃至饮食文化的发现(或发明)等,都成为西江苗族用来表述自身的主流话语。苗族银饰与其族群历史的关联蕴含其中。
与主流话语相配合,苗族银饰在西江的存在被认为是有深厚内涵的文化现象。首先,苗族对银饰的穿戴历史既传唱于苗族古歌之中,也传抄于汉族典籍之内。其次,无论是苗家普通的日常生活,还是隆重的仪式庆典,银饰都拥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银饰的佩戴在西江苗族社会已然秩序化、制度化,以及身体化;作为银饰的穿戴者,西江苗族女性与银饰浑然一体的形象深入人心。
西江苗族银饰的主要制作者,是世代生活于此的男性村民。除了每一个自然村都有的银匠师傅外,西江及其周边还形成了大部分男性村民靠打制银饰为生的“银匠村”,银饰锻制技艺从而成为西江苗族银匠群体的另一种表述方式。在旅游开发、遗产化等语境中,村落、世家、传承人等,*终成为持有和“标榜”民族手工技艺的文化单位。
银饰的“买卖”是市场背景下一种新的文化表述方式。和银饰的穿戴者借助“物”的存在来证实古老族群的独特一样,银饰的买卖者借助“物”的存在来帮助获取现代文明的各种便利。只不过,“物”的价值和意义随场景不同而转换着,人对自我的认知与认同也在随之变换着。
苗族银饰的“穿戴者”“制作者”“买卖者”们,或分工或协作,编制、呈现了围绕银饰而存在的现代旅游情景中的苗族社会文化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文化符号的建构,物品的制作、占有、让渡等,构成了人与物之间基本的一些关系。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其实也就等同于人如何为“人”,以及人类如何成为人类。
旅游开发背景下,西江苗族不得不或主动或被动地对自己进行“包装”以迎接“游客凝视”。苗族精英知识分子对本族群族源、族史的研究成为文化包装中的主要文化资源。英雄祖先的塑造、苦难历史的传颂,乃至饮食文化的发现(或发明)等,都成为西江苗族用来表述自身的主流话语。苗族银饰与其族群历史的关联蕴含其中。
与主流话语相配合,苗族银饰在西江的存在被认为是有深厚内涵的文化现象。首先,苗族对银饰的穿戴历史既传唱于苗族古歌之中,也传抄于汉族典籍之内。其次,无论是苗家普通的日常生活,还是隆重的仪式庆典,银饰都拥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银饰的佩戴在西江苗族社会已然秩序化、制度化,以及身体化;作为银饰的穿戴者,西江苗族女性与银饰浑然一体的形象深入人心。
西江苗族银饰的主要制作者,是世代生活于此的男性村民。除了每一个自然村都有的银匠师傅外,西江及其周边还形成了大部分男性村民靠打制银饰为生的“银匠村”,银饰锻制技艺从而成为西江苗族银匠群体的另一种表述方式。在旅游开发、遗产化等语境中,村落、世家、传承人等,*终成为持有和“标榜”民族手工技艺的文化单位。
银饰的“买卖”是市场背景下一种新的文化表述方式。和银饰的穿戴者借助“物”的存在来证实古老族群的独特一样,银饰的买卖者借助“物”的存在来帮助获取现代文明的各种便利。只不过,“物”的价值和意义随场景不同而转换着,人对自我的认知与认同也在随之变换着。
苗族银饰的“穿戴者”“制作者”“买卖者”们,或分工或协作,编制、呈现了围绕银饰而存在的现代旅游情景中的苗族社会文化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文化符号的建构,物品的制作、占有、让渡等,构成了人与物之间基本的一些关系。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其实也就等同于人如何为“人”,以及人类如何成为人类。
目 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概说
第三节 相关研究理论回溯
第四节 田野点与研究方法
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概说
第三节 相关研究理论回溯
第四节 田野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西江图像:旅游情景中的历史、地方与物质表述
节 蚩尤与苗:族源传说与族脉书写
第二节 两种空间的对话:现实与观念
第三节 “台前”与“幕后”:旅游情景中的
物质呈现
第三章 穿戴者:身体的文化与物化
节 以银为饰:苗族传统银饰的起源
第二节 银饰的穿戴与日常生活
第三节 特殊场合的银饰穿戴
第四章 制作者:技艺、村落与“
世家
节 “苗银”的制造
第二节 银匠村
第三节 银匠世家
第五章 买卖者:“匠籍”、“商人”与市场
节 市场
第二节 银匠商人
第三节 银饰的流动
第六章 传承者:遗产化、家园遗产与文化表述
节 “传承人”如是说
第二节 家园遗产与后的“留守银匠
第三节 银饰如何表述:象征、技术、交换
与”遗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西江“蚩尤”家谱系
附录二:《白色的图腾》节目解说词
附录三:西江千户苗寨银饰协会章程
附录四:雷山县“苗族银饰锻造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文本”
附录五:传统手工艺文化的现代表述
——以黔东南苗族银饰锻制手工艺为例
附录六:文化遗产关键词:银饰
附录七:论遗产的”符号化
后记
在线试读
《银饰为媒:旅游情境中西江苗族的物化表述》:
银光闪闪的服饰装扮自然而然地划分了主与次、内与外的边界。芦笙场上,由吹芦笙的长者带队,鼓藏头家姑娘站前排,其他的则按约定俗成的规矩和到场的先后顺序自行调整:戴“银角”的姑娘靠前站,只戴银帽没戴“银角”的排其后,盛装的小朋友们和便装的嫂子们尾随而行。队列的排法也有讲究。通常本村的姑娘一列,在里圈,离鼓的位置近;外村来的姑娘、媳妇一列,在中间;老年女性在外圈排一列。有时老年男性也穿马褂长袍手牵手在外圈维持秩序和保护姑娘们。盛装舞者们的步伐根据芦笙曲的悠扬节奏有条而不紊,人们以逆时针方向缓缓绕场,步伐为三步一顿,循环往复,庄重肃穆。
跳芦笙的后一天是个特别的日子。一般到下半场,有些在场外逡巡已久的男青年,吹着特别的芦笙调子走进场中,走向早已看中的队列中的某个姑娘;有时身边还跟着个老年人。人们给青年人求偶吹的芦笙调子起名叫“讨花带”,跟的是他的家长。据说曲子吹的内容是:“亲爱的表妹呀/美丽的姑娘/你长得像花一样漂亮/你的花带绣得也与你一样/花带赠送我吧/让我来帮你收藏/如果你心合我意/我愿娶你成一双”。芦笙曲反复吹奏,小伙子就跟着姑娘绕圈圈,如果姑娘也看上了小伙子,就会把自己的花带挂在小伙子的芦笙管上……这时周围的观者都会欢呼雀跃了。而更引起轰动的是,有的姑娘把自己的银项圈摘下来挂在小伙子的芦笙管上,这对小伙子既是考验又是挑战。出现这种情况时,身边跟的老人就起作用了,要么拿出早有准备的礼品或者银钱还赠,要么赶紧去买来相应的礼品回赠。至于那些进芦笙场前就确定了关系的家庭,就激动地冲到近的商店买被子先行下聘了。我亲眼看到好几家家长跑到附近的百货店迅速挑了两三床踏花棉被回来送给姑娘家。就这样,银饰为媒,一桩桩姻缘眼看着就要大功告成了。
跳芦笙的传统有人认为可以追溯到唐朝。《新唐书·南蛮列传》载:“吹瓢笙,笙四管,酒至客前,以笙推盏劝酹。”清代陆次云《洞溪纤志》记:“苗人每遇节令,男子吹笙撞鼓,妇随男后,婆娑进退,举手顿足,疾徐可观,名日踩堂之舞。”清陈鼎《滇黔游记》:“苗俗每岁孟春月,男女各丽服,相率跳月,男吹芦笙在前以为导,女振铎于后以为应,联袂把臂,盘旋宛转,各行有列,终日不乱。暮则挈所私归,谑浪笑歌,比晓乃散。”这里记的虽是“孟春”,但“丽服”“男吹笙在前”“盘旋宛转”“各行有列,终日不乱”等情状与今日西江芦笙场无异。跳芦笙也罢,跳月也好,具体的起源时间与形制变更已不可考,但这项活动已成悠久的传统,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了下来,这是无疑的。
苗族村寨的寨老一直是村寨公共事务的管理者,以“议榔”的形式制定“榔规民约”,也即“习惯法”,来实行社会管理,以使社会生活有序化。老人说,西江鼓社的规矩是很严的。首先,苗家有些村寨的鼓藏头是每次换届选举的,但西江的鼓藏头议定由羊排的唐家世袭,不出重大事故不能随意变更。其次,芦笙场上,一定要由鼓藏头家的姑娘们先盛装绕场,别的人才能跟随其后开始“踩鼓”。
据说西江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鼓藏节不遵守榔规民约而被处罚的事件。比如民国时期有一年鼓藏节跳芦笙,开觉村(邻近的另一个苗族大村寨,与西江不属同一鼓社)有几个人在当时副区长的支持下,在西江本地人还未吹响芦笙时率先起跳,违反了西江的“笙规民约”,西江人收缴开觉人的芦笙,双方在芦笙场上争吵闹架,后来由副区长以一头猪和若干酒、米、鞭炮来“洗”鼓笙堂,事情才算平息。当时做鼓藏头的刚好不是寨老们早就议定的那一家(“才斗各”家),经此一事后,大家认为更换鼓藏头是引起不吉利的争端的缘由,于是再委选“才斗各”来继续当鼓藏头。
种种规矩与习俗,如万事万物的生长一般,必然有深厚的根基。
……
银光闪闪的服饰装扮自然而然地划分了主与次、内与外的边界。芦笙场上,由吹芦笙的长者带队,鼓藏头家姑娘站前排,其他的则按约定俗成的规矩和到场的先后顺序自行调整:戴“银角”的姑娘靠前站,只戴银帽没戴“银角”的排其后,盛装的小朋友们和便装的嫂子们尾随而行。队列的排法也有讲究。通常本村的姑娘一列,在里圈,离鼓的位置近;外村来的姑娘、媳妇一列,在中间;老年女性在外圈排一列。有时老年男性也穿马褂长袍手牵手在外圈维持秩序和保护姑娘们。盛装舞者们的步伐根据芦笙曲的悠扬节奏有条而不紊,人们以逆时针方向缓缓绕场,步伐为三步一顿,循环往复,庄重肃穆。
跳芦笙的后一天是个特别的日子。一般到下半场,有些在场外逡巡已久的男青年,吹着特别的芦笙调子走进场中,走向早已看中的队列中的某个姑娘;有时身边还跟着个老年人。人们给青年人求偶吹的芦笙调子起名叫“讨花带”,跟的是他的家长。据说曲子吹的内容是:“亲爱的表妹呀/美丽的姑娘/你长得像花一样漂亮/你的花带绣得也与你一样/花带赠送我吧/让我来帮你收藏/如果你心合我意/我愿娶你成一双”。芦笙曲反复吹奏,小伙子就跟着姑娘绕圈圈,如果姑娘也看上了小伙子,就会把自己的花带挂在小伙子的芦笙管上……这时周围的观者都会欢呼雀跃了。而更引起轰动的是,有的姑娘把自己的银项圈摘下来挂在小伙子的芦笙管上,这对小伙子既是考验又是挑战。出现这种情况时,身边跟的老人就起作用了,要么拿出早有准备的礼品或者银钱还赠,要么赶紧去买来相应的礼品回赠。至于那些进芦笙场前就确定了关系的家庭,就激动地冲到近的商店买被子先行下聘了。我亲眼看到好几家家长跑到附近的百货店迅速挑了两三床踏花棉被回来送给姑娘家。就这样,银饰为媒,一桩桩姻缘眼看着就要大功告成了。
跳芦笙的传统有人认为可以追溯到唐朝。《新唐书·南蛮列传》载:“吹瓢笙,笙四管,酒至客前,以笙推盏劝酹。”清代陆次云《洞溪纤志》记:“苗人每遇节令,男子吹笙撞鼓,妇随男后,婆娑进退,举手顿足,疾徐可观,名日踩堂之舞。”清陈鼎《滇黔游记》:“苗俗每岁孟春月,男女各丽服,相率跳月,男吹芦笙在前以为导,女振铎于后以为应,联袂把臂,盘旋宛转,各行有列,终日不乱。暮则挈所私归,谑浪笑歌,比晓乃散。”这里记的虽是“孟春”,但“丽服”“男吹笙在前”“盘旋宛转”“各行有列,终日不乱”等情状与今日西江芦笙场无异。跳芦笙也罢,跳月也好,具体的起源时间与形制变更已不可考,但这项活动已成悠久的传统,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了下来,这是无疑的。
苗族村寨的寨老一直是村寨公共事务的管理者,以“议榔”的形式制定“榔规民约”,也即“习惯法”,来实行社会管理,以使社会生活有序化。老人说,西江鼓社的规矩是很严的。首先,苗家有些村寨的鼓藏头是每次换届选举的,但西江的鼓藏头议定由羊排的唐家世袭,不出重大事故不能随意变更。其次,芦笙场上,一定要由鼓藏头家的姑娘们先盛装绕场,别的人才能跟随其后开始“踩鼓”。
据说西江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鼓藏节不遵守榔规民约而被处罚的事件。比如民国时期有一年鼓藏节跳芦笙,开觉村(邻近的另一个苗族大村寨,与西江不属同一鼓社)有几个人在当时副区长的支持下,在西江本地人还未吹响芦笙时率先起跳,违反了西江的“笙规民约”,西江人收缴开觉人的芦笙,双方在芦笙场上争吵闹架,后来由副区长以一头猪和若干酒、米、鞭炮来“洗”鼓笙堂,事情才算平息。当时做鼓藏头的刚好不是寨老们早就议定的那一家(“才斗各”家),经此一事后,大家认为更换鼓藏头是引起不吉利的争端的缘由,于是再委选“才斗各”来继续当鼓藏头。
种种规矩与习俗,如万事万物的生长一般,必然有深厚的根基。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