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151370
内容简介
以“文学”为研究主体的论文集,收录海内外学者的一流学术论文。摒弃目前流行的“职称论文”或“报章体”风格,追求思想的深度、视野的广度与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含金量,以期反映出当代文学理论前沿的种种探索与思考。
目 录
声音·“70后”:“低谷”中的崛起 传媒新变和“70后”作家的成长 廖一梅论 路内论 冯唐论 阿乙论 李娟论 心路 艰难的“重返” 评论 时代,亡灵,“无力”的叙述 ——读余华《第七天》的感受 “无力”与“有力”的辩证,黑暗中的光 ——致张新颖老师 高行健与莫言:再论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危机 附:GaoXingJian andMoYan: Reconsideration of the Crisis in and beyond Ch。inese Literature Wolfgang Kubin 浊酒一杯敬莫言 ——聊以三两声爆竹,和《四十一炮》齐鸣 《查尔斯河畔论鲁迅多》 身既死兮神以灵:鲁迅的《斯巴达之魂》与二十世纪初的中国 生死绍兴:鲁迅与戏剧的复活力量 鲁迅,群,与众 跨族寓言:金史良、龙瑛宗殖民后期创作与鲁迅作品的互文性探索 进化论与佛教的相遇:鲁迅手植(制)的一粒“双生种” 著述 Muθοs词源考 ——兼论西方文化基本结构(BSWC)的形成及其展开态势(下篇) 书评 章太炎的政治哲学:“识”的抵抗 离散华人的声音和文字 解剖汉语:节奏、隐喻、政治 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解读时代前期的文本(1949—1966) 本卷作者、译者简介
在线试读
时代,亡灵,“无力”的叙述——读余华《第七天》的感受
《第七天》①一出,质疑和批评的声音旋即又起;情形如同当年的《兄弟》,特别是《兄弟》下部的遭遇。余华已经变化了,读者还苦苦怀念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写《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余华,甚至八十年代的先锋作家余华。这充分说明“经典化”的力量,先锋文学早就被各种理论和文学史叙述“经典化”了,《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更被广大的读者群“经典化”了。读者在“守”余华,不想余华却在“破”自己。“破”不是破坏,毁弃,完全不要以前的自己,而是挣脱束缚,脱去一层,再脱去一层,往前走一步,往更阔大的天地走艰难的一步。
这一步,把文学带进了当代社会乱象丛生的现实中,带进了与这个时代纠缠不清的复杂关系中。
说到现实和时代,似乎每个人都觉得很熟悉,都能认识当下的现实和自己的时代。其实,不那么容易。
譬如说,对《第七天》的批评中非常集中的一个方面,是说它串联了许多当下的新闻。这个说法很值得讨论。老实说,余华所写的那些东西,暴力拆迁等等,不是新闻,这些东西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什么是新闻?不经常发生的、意外发生的东西才叫新闻。天天都在发生,就在我们周围,今天发生了明天还发生,这样的东西已经不是新闻了。
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已经变成这么一个奇隆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发生再奇怪的事情都不是新闻了。或者你一定要把它说成是新闻的话,整个这个时代本身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新闻;而处在时代当中的我们每个人,处在这样一个巨大新闻当中的每个人,他身边发生的事情,只不过是这个巨大新闻里面的日常生活。
我很理解为什么还把那些东西当作新闻。虽然在不断地重复发生,可是我们还是不能适应把这样的事情当作正常的东西来接受,正常的理智和情感还是不能不一再地感受到震惊。换句话说,这些东西纵然变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可是我们还是不能接受、不愿接受这样的日常生活。
我讲这些,关心的重点不在于是否新闻的分辨,重要的是,处在这样的一个现实当中的人,怎么来理解今天这个时代。余华把这些东西当成日常生活来写,其实触及了这个时代的一些我们远远没有讲清楚的东西。
我还要说,这些东西不仅仅是我们当下的日常生活,而且还是有一定时间长度的日常生活,或者说,有一定历史的日常生活。拆迁这样的事情,多少年了?贾樟柯早期电影《小武》里面的镜头,墙上大大的“拆”字,画个圆圈——有点时间感的人,记忆都还有这个画面吧?不一定是贾樟柯电影镜头的画面,我们自己在现实中不是曾经常常遭遇这样的画面吗?这其实是当代的历史。把延续到当下生活中的历史当作“新闻”,当作意外,一方面表明我们的意识还没有从持久的震惊中恢复过来;另一方面,其实暴露出的是对这个时代的认识,缺乏整体性的反省。把延续到当下生活中的历史当作“新闻”,这样的“新闻”做法和意识,从不好的一面来说,是抹杀个体的记忆,模糊整体的历史。
还有一种议论说,余华为什么要写这么多,拆迁、爆炸、卖肾、鼠族、死婴、墓地价格疯涨、骨灰盒和坟墓的等级、地质塌陷、食品安全等;仅食品安全,就提及“毒大米、毒奶粉、毒馒头、假鸡蛋、皮革奶、石膏面条、化学火锅、大便臭豆腐、苏丹红、地沟油”(155—156页)——像是串联,像是罗列,而每一项都没有“深入”下去。为什么不抓住一项——比如就写一个拆迁的故事,或者就写一个上访的故事?抓住一项,那就非常容易处理成“特殊事件”。可是,这些东西,都不“特殊”,都是当代日常生活的构成部分,都是普通的事件。余华立意要写时代,就是要把很多人以为是“特殊事件”因而意识上把它和时代整体隔离开的东西,放回到时代里面去,放回到很多这一类事情不断发生的时代里面去。
……
《第七天》①一出,质疑和批评的声音旋即又起;情形如同当年的《兄弟》,特别是《兄弟》下部的遭遇。余华已经变化了,读者还苦苦怀念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写《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余华,甚至八十年代的先锋作家余华。这充分说明“经典化”的力量,先锋文学早就被各种理论和文学史叙述“经典化”了,《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更被广大的读者群“经典化”了。读者在“守”余华,不想余华却在“破”自己。“破”不是破坏,毁弃,完全不要以前的自己,而是挣脱束缚,脱去一层,再脱去一层,往前走一步,往更阔大的天地走艰难的一步。
这一步,把文学带进了当代社会乱象丛生的现实中,带进了与这个时代纠缠不清的复杂关系中。
说到现实和时代,似乎每个人都觉得很熟悉,都能认识当下的现实和自己的时代。其实,不那么容易。
譬如说,对《第七天》的批评中非常集中的一个方面,是说它串联了许多当下的新闻。这个说法很值得讨论。老实说,余华所写的那些东西,暴力拆迁等等,不是新闻,这些东西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什么是新闻?不经常发生的、意外发生的东西才叫新闻。天天都在发生,就在我们周围,今天发生了明天还发生,这样的东西已经不是新闻了。
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已经变成这么一个奇隆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发生再奇怪的事情都不是新闻了。或者你一定要把它说成是新闻的话,整个这个时代本身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新闻;而处在时代当中的我们每个人,处在这样一个巨大新闻当中的每个人,他身边发生的事情,只不过是这个巨大新闻里面的日常生活。
我很理解为什么还把那些东西当作新闻。虽然在不断地重复发生,可是我们还是不能适应把这样的事情当作正常的东西来接受,正常的理智和情感还是不能不一再地感受到震惊。换句话说,这些东西纵然变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可是我们还是不能接受、不愿接受这样的日常生活。
我讲这些,关心的重点不在于是否新闻的分辨,重要的是,处在这样的一个现实当中的人,怎么来理解今天这个时代。余华把这些东西当成日常生活来写,其实触及了这个时代的一些我们远远没有讲清楚的东西。
我还要说,这些东西不仅仅是我们当下的日常生活,而且还是有一定时间长度的日常生活,或者说,有一定历史的日常生活。拆迁这样的事情,多少年了?贾樟柯早期电影《小武》里面的镜头,墙上大大的“拆”字,画个圆圈——有点时间感的人,记忆都还有这个画面吧?不一定是贾樟柯电影镜头的画面,我们自己在现实中不是曾经常常遭遇这样的画面吗?这其实是当代的历史。把延续到当下生活中的历史当作“新闻”,当作意外,一方面表明我们的意识还没有从持久的震惊中恢复过来;另一方面,其实暴露出的是对这个时代的认识,缺乏整体性的反省。把延续到当下生活中的历史当作“新闻”,这样的“新闻”做法和意识,从不好的一面来说,是抹杀个体的记忆,模糊整体的历史。
还有一种议论说,余华为什么要写这么多,拆迁、爆炸、卖肾、鼠族、死婴、墓地价格疯涨、骨灰盒和坟墓的等级、地质塌陷、食品安全等;仅食品安全,就提及“毒大米、毒奶粉、毒馒头、假鸡蛋、皮革奶、石膏面条、化学火锅、大便臭豆腐、苏丹红、地沟油”(155—156页)——像是串联,像是罗列,而每一项都没有“深入”下去。为什么不抓住一项——比如就写一个拆迁的故事,或者就写一个上访的故事?抓住一项,那就非常容易处理成“特殊事件”。可是,这些东西,都不“特殊”,都是当代日常生活的构成部分,都是普通的事件。余华立意要写时代,就是要把很多人以为是“特殊事件”因而意识上把它和时代整体隔离开的东西,放回到时代里面去,放回到很多这一类事情不断发生的时代里面去。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