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1.本书以平民视角写尽平民之事,正是“关乎民生无小事”这句话的*体现。
2. 本书是作者深入思考社会现象并积极建言献策的成果,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真正的记者应该是什么样的?对于这一问题,读罢此书,读者心中自有答案。
本书为新民晚报高级记者邵宁近年来的社会时评随笔汇编,包含了时政、社会、民生、教育、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共计200余篇,针对当今的各种社会现象、热点,以客观的笔触进行真实阐述,以理性的思考进行透彻分析,鞭辟入里,深入浅出,有较强的可读性,对弘扬主旋律与和谐社会的正确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 录
越来越稀缺的平民视角(代序)…………………………………….李天扬1
城市短板与幸福指数
“纽约人”在上海 ……………………………………………………………….3
六个步骤……………………………………………………………………….5
“科学家”看病 ………………………………………………………………….7
在世博园遇见托尔斯泰 ………………………………………………………9
可以“阅读”的城市…………………………………………………………….11
教师的“形象”………………………………………………………………….13
提篮桥监狱的去留……………………………………………………………..15
“无房证明”的怪圈……………………………………………………………..17
请多关注明星的“摇篮” …………………………………………………….…19
何言“喘息”……………………………………………………………………..21
当西方遇见东方………………………………………………………………..23
“年夜饭”,吃还是不吃? ……………………………………………………25
再说“动迁黄牛”………………………………………………………………..27
一纸批文 ………………………………………………………………………29
谁是责任人?……………………………………………………………..31
真正的“保护伞”………………………………………………………………..33
外长的承诺 ……………………………………………………………………35
被告与被告人 …………………………………………………………………37
拆除鸽棚的随想…………………………………………………………….….39
您吃不吃? ……………………………………………………………………41
再说牛奶的保质期……………………………………………………………..43
沉默是金 ………………………………………………………………………45
匆忙的免职 ……………………………………………………………………47
今天,怎样当代表? …………………………………………………………49
老房之殇 ………………………………………………………………………51
工资“被平均”的背后…………………………………………………………..53
新毒之患 ………………………………………………………………………56
照本宣科 ………………………………………………………………………59
外流与回流 ……………………………………………………………………61
梦花街悲喜剧 …………………………………………………………………64
“无名英雄”……………………………………………………………………..67
告别八埭头 ……………………………………………………………………69
朱阿姨家的地坪………………………………………………………………..71
信访干部为何成了“信访户”? ………………………………………………73
老年综合津贴,好事要办好…………………………………………………..76
“政治任务”……………………………………………………………………..79
养猪问题 ………………………………………………………………………81
城市短板与幸福指数…………………………………………………………..83
“老大”和“老大难”………………………………………………………………86
期待名人故居变身“故居博物馆”………………………………………………88
关于“僵尸楼”的问号……………………………………………………………91
四合一“大盖帽”为何管不了无证店?…………………………………………93
“网红花露水”的启示…………………………………………………………….96
公交车上的“辩论”……………………………………………………….……..99
“二万户”的乡愁 ………………………………………………………………102
泰晤士的变与不变 ……………………………………………………….…..105
哥本哈根的早餐 ………………………………………………………………107
排队 ……………………………………………………………………………110
部长应考……………………………………………………………………….112
梦花街的后续新闻 ……………………………………………………………115
嵌入式养老院收费该多少?………………………………………………….117
致敬老字号 ……………………………………………………………………119
老字号与老读者 ………………………………………………………………121
“普京同款”冰淇淋 …………………………………………………………….123
“棉花糖”毛巾 …………………………………………………………………125
越来越稀缺的平民视角(代序)
李天扬
邵宁出书,命我写序,我想,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她的这些文章,有一大半,我是读者。对邵宁的评论,我的态度是“三有”——有感情、有感触、有话说。就此,不揣浅陋,一口应承了下来。
新民晚报有一个名牌专栏,叫“新民随笔”,是已故的金福安先生任总编辑时创立的。新闻和评论,是两种全然不同的体裁,长期以来,报社是有分工的,写新闻的,称记者;写评论的,叫评论员。写了一辈子新闻,没写过一篇评论的记者,是多数,反之亦然。金福安先生创立的这个评论栏目,全部由记者担纲,算是一个颇为大胆的创新。据金福安说,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一是来自一线的记者见闻多,写的评论会比较生动鲜活;二是写评论能锻炼记者的逻辑思维和思想深度。报社选了七位名记者,排好座次,一人一天、一周一轮。金福安先生是个思维缜密的领导,他觉得,七个人,总会有因出差、休假、生病无法交差的时候,为了版面不开“天窗”,还选了三人作替补,我叨陪末座。虽然只是替补,我也很高兴,跃跃欲试。不料,被称为“七君子”的七位同事,几年写下来,没有一人缺席一天。我这个替补,当然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会“粉墨登场”,写了几年随笔。不料,这样一写,把自己写成了“评论部主任”。我
过了很多年,“七君子”有人退休有人调动,作者队伍不再那么齐整,我才有机到任后不久,“新民随笔”被评为上海市的“名牌专栏”,这自然是前人栽树,我才有幸当那个乘凉的后人。到评论部工作后,正值报业时评热,顺其大势,经领导同意,我创办了一天一个的时评版,“新民随笔”专栏也由新闻版面移到评论版上来。我感到,“七君子”轮流坐庄的办法好,便向领导提出重建固定作者队伍。邵宁便在那时加入进来,并且,成了少数坚持写到现在的一位。这本书里的大多数文章,正是来自“新民随笔”,而这些年来,一直是我在负责编辑,所谓“读者”之说,即由此而来。
说这些评论之前,容我先来说说邵宁的另一本书——《平民记者看上海》,出版于12年前,很巧,也是鸡年。邵宁,大学读的是上海戏剧学院,即使在魔都上海,上戏也堪称是时尚的大学,而且,她又留过洋,30岁时,又被评为“上海文化新人”。真是不折不扣的“白骨精”,怎么自称“平民”呢?
翻看目录,便有答案。书的部分,叫“正在消逝的上海城市风景线”,她写了老虎灶、三轮车、煤球店、织补师、小旅社、书场、废品回收站,等等。后面的几个部分,分别是“上海新事”、“感动上海”、“寻常人家”……是的,写的都是平民。
新民晚报有一句类似于报训的话,叫“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在,这句话印在了报头下面。写平民,也算是晚报记者的题中应有之义。换句话说,在新民晚报工作,应该把描写平民生活、反映百姓呼声当成自己的责任。可以说,晚报的绝大多数编辑记者,包括在下,是有这个意识的。但是,即使如此,把自己定位于“平民记者”并且大声说出来,似乎邵宁是一位。
前几天,本报一位同仁,在朋友圈里发布了几年前别人对她的访谈。个问题是:“您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答曰:“自在,自由,充满希望和改变。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我跟这位记者很熟,知道她说的都是真话。一个读书人,有这样的想法,是再自然不过的。我坦白,类似的想法,我也有。但是,身为一名新民晚报的记者,“往来无白丁”,是不是离平民生活,远了些呢?
从这个意义上说,邵宁的存在,是难能可贵的。
确实,“飞入寻常百姓家”,说起来是容易的。但要一心一意、完完全全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场、角度来思考、采访、写作,并且持之以恒,是很难的。
我在报业工作近30年,一直做编辑。编辑工作自有其乐趣,但与记者相比,难免有“见稿多见人少”、“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等弱点,晚报采编关系一向和谐,记者会带编辑出入一些场合,会见各路朋友。比如,我就跟着记者出席过网球大师杯的新闻发布会、会见曾经的偶像罗大佑、拜访大画家程十发、参观未完工的世博会场馆、登上刚竣工的环球金融中心,等等。其中,就数邵宁安排得为“寻常”,完全没有上述活动的“高大上”。她带我走访街道和居委会,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婆婆妈妈”的琐碎和可贵。看着“白骨精”邵宁,与街道居委的阿姨妈妈们谈工作、拉家常,如亲人、似闺蜜,对那个水乳交融的状态,真是深为叹服——“平民记者”,当之无愧。
拉拉杂杂写到这里,已经铺陈够多,可以来说说邵宁的评论了。
“新民随笔”这个栏目里的评论,有共同特点,比如语言平实,行文简洁,不端架子,平易生动,这也是新民晚报的文脉。这些优点,邵宁的评论,都有。不过,我以为,她难能可能的,仍然是平民视角。
我试着总结了几个特点,全部用邵宁的标题和文字来说明——
其一,细小琐碎。邵宁写的许多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怕是很少有人会拿来写评论。请看:
《“放心油条”该卖多少钱?》、《一块钱的民生》(说报社对面的小馄饨涨了一块钱)、《谁该陪王阿婆洗澡?》、《老年学校与》(说开办老年学校没有资质)、《回家的“后20米”》(说老房子的电梯维修)、《的哥的睡觉问题》、《女厕能否也设“一米线”?》、《给孩子戴个头盔》、《“年夜饭”,吃还是不吃?》(讨论八项规定出台以后,招待普通群众的年夜饭还能不能吃)……
其二,独特敏锐。上面说的一些小事,大家都见得到也想得到,只是不会拿来写评论,而有些小事,恐怕一般人都不会观察到更不会去思考。这体现出邵宁的独特眼光。请看:
《宝宝为何不哭?》(提出“不妨让孩子哭哭,也是一种挫折教育”)、《不会微笑》(“发现中学生的表情都是木木的”)、《几岁学外语好?》(提出“选择几所学校,让学生在小学阶段不学外语”)、《把游戏还给孩子》(“住宅区没有沙坑,沙是好的玩伴”)、《幼儿园“共享”男教师》、《“寻呼”寻呼员》、《居委干部几岁退休?》、《的哥几岁退休?》、《废品的“短板”》、《晾衣绳与碳排放》、《欢迎黄鼠狼》……
其三,思考深入。能够观察细致、平实写作,已经是好记者了。但写评论,考验着作者的思想深度。邵宁显然不满足于就事论事,往往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出深刻的见地。请看:
《取消期中考试,真的假的?》:“我很担心,从小接触‘口惠而实不至’的孩子,长大了会变成什么样?”
《“二万户”的乡愁》:“在人们的一般理解中,乡愁往往是离开故土的人才有的情感,思念的对象以乡村居多。事实上,城市的市民也有乡愁。”
《当幼儿园遭遇“二孩热”》:“只有方方面面都充分考虑到,配套法规政策不断完善,才能让育龄人群想生、敢生二孩。”
《“坏人变老了”吗?》:“其实,究其根本原因,是老人变多了!”“在一个老年人占较低比例的社会中,老人中‘坏人’的数量是不多的,但在一个老年人超过20%的社会里,老人中‘坏人’的数字也就大大增加了。”
《英国人过马路》:“英国人乱穿马路的情况提醒我们: 人群的文明素养并非一成不变,可以从差变好,也可以从好变差。上海也应以此为鉴。”
《“爱心冰箱”的尴尬》:“一个项目能否成功不在于一个点子或概念是否新、奇、洋,关键在于是否适合国情、适应需求,为人们所接受。而媒体也应保持一份冷静,对于这样由‘概念’引领的新闻,不妨静观一段时间。”
其四,尖锐犀利。邵宁的笔端,是充满温情的。她对平民百姓一言一行,总是抱着“理解的同情”,即使平民百姓有缺点甚至错误,邵宁行文也是很温和的。但是,对于握有公权力的政府管理部门,邵宁用语要峻切得多。对上金刚怒目,对下菩萨低眉。对此,我激赏之。请看:
“但是,他们恰恰没有从群众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是只从自身角度出发,相互推诿。”
“为什么很多并不复杂的事,都要到了市长这里才能解决呢?”
“政府对宏观管理不积极、不主动、少作为,而对微观管理则过分积极、过分主动,紧紧抓住不放。”
“事实上,各部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求稳’、‘少惹麻烦’等心态,成为乱设摊等违法行为真正的‘保护伞’。”
“在处理类似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时,有些部门怕矛盾激化而不作为,但实际上却损害了更多群众的利益。”
“在任何场合只会念稿子,算不算庸政懒政?”
“这些并不复杂的投诉和求助,反映至有关部门后,为何会如石沉大海般,迟迟等不到解决的结果?”
“如果什么问题都要靠‘老大’(一把手)来推动,那么各级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到哪里去了?”
其实,再总结个其五其六其七,也不难。但此文已然太长,该打住了。后想说的是,近年来,新媒体浪潮无比凶猛,许多纸媒纷纷关张,作为同行,难免心生兔死狐悲之叹。当然,自怨自艾,是大可不必的,紧跟潮流,也不是什么难事。每天刷手机,万千信息奔来眼底,但是,我们还看得到像邵宁这样的平民记者吗?
2017年7月
梦花街悲喜剧
生活中从大喜到大悲,往往只是一瞬间。梦花街馄饨店就是如此。
一间老城厢里的老房子,总共24平方米,住了三代四口人,还开了一家馄饨店,店堂就是门口的弄堂。小店开了多年也有了名气。忽地,幸运之神降临到他们身上,破旧的老房子被电视台房屋装修改造节目选中了。经过一番化腐朽为神奇的设计、改造,老房子华丽变身,既满足了四个人的居住功能,又可以容纳十多个客人同时在屋内吃馄饨,还颇有点时尚小清新的风格。如此两全其美,主人喜出望外。
节目播出后,馄饨店声名大振,慕名而来品尝馄饨、参观房子的人络绎不绝。孰料,电视节目播出不久,馄饨店却关门大吉了,原因是被举报无证经营,被有关部门要求关停。店主也承认,的确没有营业执照和食品卫生许可,因为多年前去办过,办不出来。现在,有关部门认定,馄饨店属于“居改非”,是不允许的。
“剧情”如此突转,实在是出人意料。这几天,小小馄饨店的去留顿时成了沪上一大新闻热点,广受关注。有人认为,无证餐饮店违反了法律法规,该关;也有人为今后吃不到家常美味馄饨而惋惜;更有人为馄饨店叫屈:店开了20多年,之前有关部门为什么没来监管?
事实上,这家弄堂馄饨店从大喜到大悲的命运,也折射出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多重复杂的命题。
应该说,梦花街馄饨店的出现,有着特定的历史条件。那是20世纪90年代初,正值上海实行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大量工人下岗,政府鼓励大家自谋职业,还出台了促进社区服务、非正规就业等政策。梦花街这家店的主人是三姐妹,她们都是下岗女工,没有其他技能,其中一人还是高度近视,只能靠卖馄饨为生。她们做馄饨比别人家认真,价廉物美,满足了周边居民吃早餐的需求,因而一直开到现在,甚至还上过美食节目。
这就引出了个命题: 对于在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无证经营户”,如何在依法行政和人性化操作之间找到平衡?现在的一句“关门”,是否过于简单化?
另外,有记者发现,就在同样一条梦花街上,还有三四家饭店、小吃店,店堂里均没有张贴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那么,如果这家馄饨店关了,梦花街其他无证店面全部都关吗?附近更多的无证店面呢?如果不是,那么只让这家馄饨店关门是不是属于选择性执法?
黄浦区有关部门表示,他们是接到群众举报,才约谈店主的。其实,馄饨店多年来一直和周围邻居相安无事,这次改造后环境变好了,却被举报了,这大概也应了“人怕出名猪怕壮”的老话。
这又引出了第二个命题: 依法行政如何保证公平公正?
我曾就此事与一位当过基层工商所所长的公务员探讨这个问题。他表示,有人举报,如果不去查处,就是不作为,他们也要承担法律责任。而执法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条街上所有无证店面都必须关掉。
没有营业执照,没有食品卫生许可,跨门、占道经营……用今天城市管理的眼光来看,梦花街馄饨店早就该被取缔了。可是,20多年来,梦花街馄饨店一直在那里,活得草根而顽强,充满浓浓的市井生活气息。也有人建议索性把生意做大,甚至把“梦花街馄饨”打造成连锁品牌,搞成中央厨房、配送中心……不过,三姐妹对此不大感兴趣。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不是她们亲手和馅、调味,再一只一只包出来,这馄饨也不会是这个味道了。
电视台之所以选中它作为装修案例,也正是看中了位于老城厢的这家小店所散发出的市井生活气息。这种气息,随着上海多年来大规模旧区改造,已经越来越少了。正因为少,所以愈发显得珍贵。随着城市的发展,老城区面临动迁,孕育弄堂文化的根基正在逐步消亡。
食物,大概是能体现乡土文化、集体记忆的东西之一。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曾说过:“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生活今非昔比,高档餐厅、异国风味随处可见,可正宗的老上海弄堂美食却成了奢侈品。可能终有一天,熟悉的弄堂都将灰飞烟灭,邻家的老店都会成为历史,但在许多上海人的心中,关于童年的回忆,或许就是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浆、一块烫嘴的粢饭糕,一碗鲜美的馄饨……
这,大概就是小小一间馄饨店的命运如此牵动上海人心的原因吧。
载于2015年9月9日新民晚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