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2720947
1.这本《儿童情商训练课》,吸收了西方发达国家优质教育的精华,分享了德国家庭在培养孩子情商方面的超前经验,如自信心、人际关系、安全感、领导力、生命教育、校园欺凌……,内容十分全面,且以自身养育孩子的经验为案例,可读性与实用性兼具,本书充分考虑国内家长培养孩子情商的痛点和阅读需求,为家长们提供了一本培养孩子情商的超全指南。
2.作者悠悠妈是“德国育儿研究”公众号的主理人,深耕中西方家庭教育研究多年。毕业于国外名校,专业背景深厚,兼具中西方教育视角,反对传统教育,致力于将世界先进的心理学、教育学理念分享给家长们,在干货输出的同时,更为家长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精华,开阔家长的视野。
3.德国教育与德国工业一样,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本书作者生活在德国,耳濡目染德国育儿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在养育混血宝宝的过程中,有着十分丰富的教育经验积累,在本书中,她将德国超前的育儿经验分享给了家长,引发家长在育儿中的新思考。
本书是由一名生活在德国的学霸妈妈写的一本如何培养孩子情商的书。本书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育儿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幼儿情商培养的实际,既关注儿童内心的成长,也关注儿童在面对外界时的态度与技能,全方位地为家长朋友们献上一堂实实在在的儿童情商培养教科书式的技能和方法,有理论、有案例,有操作方法,内容十分丰富,接地气,且写作风格轻松明快,可读性很强。
1
抓住可怕的2岁
关键期,打好
情商培养的基础
弄懂幼儿的心理
2岁左右时,孩子总是和家长唱反调,嘴里总是说着“不要、不要”——不管到底要不要,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大哭大闹,还动手打人……一副跟生活过不去的样子。
这些典型的表现让妈妈们十分头疼,而这些把大人折磨得心力交瘁的行为其实就是典型的Terrible 2症状。
知识链接
可怕的2岁
英语里把这个动不动就哭闹和说“不”的阶段叫作可怕的2岁(即Terrible 2, 简称T2),这一阶段孩子的行为令父母感到恐怖。严谨的德国人将幼儿的这个必经阶段称为Trotzphase,翻译过来就叫“反抗阶段”,他们是从孩子的角度描述这一阶段的行为特征的。
可怕的2岁让家长十分烦恼,在寻找解决办法之前,我们需要先弄明白孩子到底为什么会这样。父母如果能多了解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动机,很多“问题”便“不是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实际上,幼儿反抗情绪的出现并不限于2岁,这个状态一般从1岁半开始,可以持续到三四岁,因人而异。
儿童一般有两个“反抗阶段”,一个是T2阶段,一个是青春期。对此,父母们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不要等“暴风雨”来的时候被打得措手不及。T2阶段如果处理得不当,说不定青春期的暴风雨会来得更加猛烈!
“反抗阶段”,孩子反抗的是什么
对于反抗阶段,德国人对它还有一个更形象的描述,叫Abnabe lungsprozess,意思是“剪断脐带的过程”——它象征着一场孩子与母亲分离的独立战争!
是不是没想到孩子的独立意识会来得这么早?也许是因为我们低估了人类对成长和自由的渴望。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一两岁的孩子已经不再满足于处处顺从妈妈,事事由妈妈说了算、由妈妈代劳了。
在这场“独立战争”中,孩子要争取的是:
自我主导的权利;
尝试做决定的自由;
可以掌控世界的自我效能感。
以上三点驱动着孩子成为一个拥有自由意志和有主见的人。
了解这些以后,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孩子动不动就说 “不”,且说“不”时常见的对象反而是与TA亲密的人,而且一般是妈妈。因为,在越亲密的人面前,孩子才越有宣誓独立的必要!
所以,如果孩子总是在你面前唱反调,说明他和你关系亲密,安全感充足,从另一个角度看,你应该感到开心才对!
孩子到底为什么哭
在反抗阶段,孩子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哭得死去活来,这是因为他在“独立战争”中遭遇了挫折,感受到了挫败感。具体分以下三种情况。
想做的事做不到,对自己感到沮丧
比如,想自己穿鞋却穿不进去,想自己扣扣子却扣不上,气得自己坐在地上捶胸顿足,哇哇大哭。
对无法改变的环境和既定的事实感到挫败
比如,大人和客人一起吃饭的时候自顾自地聊着天,当孩子听不懂大人说的话,大人又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时。
又比如,在外面玩儿想吃香蕉了,大人刚把的一根香蕉剥好,孩子却不小心把香蕉掉在了地上时。
再比如,妈妈要照顾二宝,不能随时随地关注和满足大宝的需求时。
对别人说的“不”感到沮丧和愤怒
“这不能摸,太危险。”
“那不能爬,太高了。”
“你自己穿鞋子太慢了,还是我来帮你穿吧。”
“你选的衣服不合适,还是穿我帮你选的吧。”
孩子缺乏选择的自由,当然会感到沮丧了。
年幼的孩子,大脑前额叶尚未发育成熟(一般要到6岁才能成熟),还无法很好地控制情绪,对挫折的容忍度极低,遇到一点不如意,就很容易感到挫败和沮丧。如果再加上困了、饿了等生理不适,或者感到来自大人的焦虑所传递的压力,那么很快就会情绪爆发,表现出我们眼里的对小事的“过度反应”。
孩子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什么
对于孩子想得到的东西要从两方面来看,而且是听起来很矛盾的两方面:
一方面是要闹独立——孩子需要父母支持他追求独立。
父母应多给予孩子自己做事、做选择的自由,多给孩子尝试自己做事的机会,少说“不”、少代劳、少替孩子做决定,从根源上避免给孩子唱反调的机会。
孩子想自己开门就让他开;想自己扣扣子就让他扣;想自己选择枕哪个枕头,就让他选。哪怕他一天要换十几次鞋子,那也是他的自由。要知道,孩子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在感受自己掌控世界的力量,并从中获得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的。
另一方面则是对父母的依赖和对爱的索取。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一边跟妈妈作对,一边又希望得到妈妈的爱与包容。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在生大人气的时候会打大人,但如果大人想推开他时,他却马上又黏上来的原因。
打人只是他情绪的发泄,孩子内心真正渴望的是父母对他的接纳,是无条件的爱,是不管他做什么都笃定父母会一直爱他、接受他的安全感。
总之,处于反抗阶段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既想摆脱父母控制,又需要父母爱与安慰的矛盾体。往前冲三步,又往后退两步;一下子说不要妈妈,一下子又说要妈妈。那到底要不要妈妈呢?这个问题经常把妈妈都搞晕了。
抓住孩子情商发展的初契机
“可怕的2岁”是情商发展的里程碑
在儿童心理学研究中,“可怕的2岁”是儿童情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每个拥有健康依恋关系的婴儿在脱离了婴儿期,开始萌发自我意识之后,都会经历与母亲分离、走向独立的阶段。
此时,只要父母处理得当,孩子就可以在一次次发脾气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逐渐掌握情绪的控制与调节能力——?这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父母在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和做主的过程中,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能得到快速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在尊重与信任的家庭氛围里,孩子能从获得独立与自我掌控力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自我价值感,为探索更广阔的世界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反之,在T2阶段,如果父母过度打压或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出不理解、反感、不在乎、威胁等负面态度,或给予的是有条件的爱,那么,等待父母的要么是反抗时间的延长,要么是孩子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不敢表达自己,这两种都是父母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了解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知道了T2只是孩子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是暂时性的之后,家长就可以抱着更平和的心态,化危机为契机,帮助孩子打好情商培养的基础,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到下一个成长阶段!
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
陪伴孩子度过2岁关键期
理解孩子发脾气并不是故意气我们
前文提到,孩子之所以哭闹、发脾气,主要是由内心的挫败感引起的。由于孩子尚不具备处理沮丧情绪的能力,只能通过发脾气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他们的本意并不想故意气爸爸妈妈。
因此,当孩子发脾气时,父母只需陪伴、支持和理解孩子即可。同时,以身示范,让孩子学会面对和管理由挫败感引发的沮丧情绪。
保持镇静
既然要做孩子情绪管理的榜样,那么家长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孩子对我们吼,我们也吼回去,那么孩子会从家长身上学到什么呢?
越是在孩子情绪不稳定的时候,父母越要保持情绪稳定,因为我们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坚强的后盾,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只有我们保持镇静,孩子的情绪才能更快平复。
我曾收到过一位读者的留言:“孩子每次打我,我也总是生气地对他说,‘你生气可以,但打人是不被允许的,你打妈妈,妈妈也会生气。’”
这位妈妈前面说得非常好,只是后一句,用自己的愤怒情绪“硬刚”孩子的愤怒,并不能帮助孩子平息怒气,反而有加剧孩子情绪变坏的可能。此时,妈妈如果能保持情绪稳定,并将后一句换成“你打了妈妈,妈妈会很疼,会伤心”更好,这么做有助于滋养孩子的同理心。
情绪宜疏不宜堵,拥抱比安慰更有用
有些家长总觉得,孩子哭了,我们有义务马上去安抚,否则就显得自己是无能的父母。其实不用急着去安慰孩子,说“不哭”“没事”,让孩子通过哭泣发泄自己的沮丧与愤怒情绪,反而是一种健康的情绪释放。
我的女儿悠悠1岁半时,有一次自己坐在地上练习穿鞋,那是她那段时间关注的新技能。只很快穿了进去,第二只却试了几次都没穿进去,挫败感令她气得用头撞地(好在有地毯),趴在地上号啕大哭。
我尝试安慰她“穿不进去没关系,不用哭啊”,可是她根本听不进去,沉浸在自己强烈的情绪里无法自拔,甚至说不出话来。
我后来才意识到,当时我其实什么都不用说,只需要抱起她,抚摸她的头,耐心等她哭完就可以。有时候,一个拥抱就足以缓解孩子的情绪,帮助他平静下来。
认真对待孩子的情绪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父母经常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引导和示范。
在大人眼中,孩子穿不上鞋子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和“失业” “离婚”等成人世界的痛苦相比简直无法相提并论,因此,成人容易犯下忽略孩子痛苦的错误。但事实却是,人生的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痛苦。
所以,再小的挫败,对于2岁的孩子来说,也是真实的痛苦。因此,请认真对待孩子的情绪和他所经历的每一次痛苦。
解释刚刚的经历,命名情绪
等孩子的情绪稍稍稳定之后,我们需要用语言向孩子解释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因为孩子对自己的感受仍非常模糊,他们不清楚自己刚才为什么那么激动。理解自己的情绪也是孩子需要学习的,对此,他们并非天生就懂。
“我看到你刚才自己穿上了只鞋,你感到很骄傲。然后你在尝试穿第二只鞋的时候,却没有那么顺利,尝试了几遍都穿不上,所以你感到非常沮丧、生气,想大哭一场,是吗?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想哭就哭吧。”
通过这样的解释,可以让孩子明白所发生的事情与情绪之间的因果关系,帮助孩子命名情绪,多解释引发情绪的原因(如因为你经历了……所以你感到……),孩子就能更好地认识情绪、面对情绪,促进情商的发展。
有了相关情绪词汇的储备,孩子也就不会再像婴儿那样仅仅依靠哭来表达自己的所有感受了。他会发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更准确、更有效,也更容易被人理解。
共情——告诉孩子“我理解你”,并提供替代解决方案
要体会T2孩子正经历的挫败感,父母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生活中遇到不能如愿以偿的事,我们自身会有什么感受?我们是不是也希望有人能理解我们的愤怒和无奈,能感同身受我们正遭遇的挫败感?
此时,如果身边亲近的人都不能理解我们的感受,反而对我们的情绪大加指责,是不是只会雪上加霜,让我们感到更加愤怒和受挫?
想赢得孩子的合作,请先理解孩子,并且把对他的理解说给他听!被理解了,基本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了,人才听得进道理,才愿意配合,才能进行理性的思考。
比如,天气很冷,孩子却非要穿裙子上学,而你不想让她穿时,可以试着这样对她说:
“我理解你非常想穿这条裙子去幼儿园,你想穿给你的好朋友看,和她们分享穿新裙子的喜悦,是不是?我和你一样,也特别喜欢这条裙子。谁知今天这么冷,这条裙子又太薄,穿上它你会冻坏生病的。不能如愿穿上你想穿的裙子,你感到很生气,妈妈能体会到你的感受。”
站在孩子的角度,反复说出他的感受,直到孩子感到被理解后,再说出解决方案:
“我知道你想穿那条裙子,你觉得它更美,可它真的太薄了。今天我们先穿裤子,妈妈答应你,等天气变暖后一定让你立刻穿上裙子。至于穿哪条裙子,你可以自己选择。”
在替代解决方案中,给孩子一个选择,可以增强他的自主感,减轻被控制感。
比如,如果已经到了晚上睡觉的时间,孩子还不想睡觉,我们也可以先共情:
“我理解你还不想睡觉,你还想继续玩儿,你想玩儿……想玩儿……你看到大人都还没有睡觉,你觉得不公平,为什么小孩子要先睡?你不想错过大人的活动。”
要重复孩子的感受,直到孩子知道,我们是真的能对她感同身受。然后再说:“我知道你不想睡觉,你还想玩儿。但你现在必须睡了,否则你明天早上会很困的。”
为了缓解反抗行为,我们可以再给孩子提供一个替代方案,让她做选择:“你现在可以自己再选择一本书,讲完一个故事,然后就睡觉。”
有很多妈妈问过我:孩子不穿尿不湿、不穿衣服怎么办?当然也是先共情,帮孩子说出不想穿的原因:
“你觉得光着身子很好玩儿吧?我理解你,我也觉得你光着身子很可爱呢!《大卫,不可以》那本书里的小男孩儿大卫也和你一样喜欢光着身子。可是,不穿衣服会冷、会生病,大卫妈妈也说,不能一直光着身子呢。你可以光着身子再玩儿5分钟(或10分钟,家长酌情决定),然后就把衣服穿上哦。”
在这几分钟里,可以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与他玩儿喜欢的游戏,如捉迷藏、挠痒痒、抱着转圈圈、在床上蹦蹦跳跳这类与父母有亲密身体接触的游戏,这些是容易与孩子拉近距离,让孩子感到有安全感和感到被爱的游戏。
玩儿完亲密游戏之后,再提醒孩子该穿衣服了,然后给孩子一个选择:“这几件衣服里面,你可以自己挑选穿什么哦,快来自己做决定吧!”
先给足爱与包容,再给予孩子自己做选择的自由,孩子自然更愿意配合。
共情时的撒手锏
关于共情,还有一个撒手锏,就是遇到事情时对孩子说:“我小时候也和你一样。”用这一招,能让孩子有种自己顿时被理解的巨大满足感,多数情况下,孩子便不会再闹情绪了。比如,我会试着和孩子说:
“我小时候也喜欢光着身子满屋子跑,外婆在后面追着要我穿衣服。不过光着身子真的容易感冒,而且容易磕破皮肤,受伤了会很疼的。光一下子可以,我们玩一会儿再穿上衣服吧。”
“现在你还小,鞋子穿不进去很正常啊。妈妈像你这么小的时候也不会熟练地穿鞋子。先别着急,过几天再试试。”
相信从以上七条应对方法中,大家也发现了,要想化危机为契机,父母需要先接纳和理解孩子的情绪。因为,只有常常被理解的人,才会懂得理解别人,考虑别人的感受——同理心就是情商中重要的部分,也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部分。
家长对孩子进行共情,理解孩子的感受,就是在用行动示范同理心到底是什么,更是在播下善良的种子——唯有如此,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让一代人比一代人过得更好、更幸福。
与T2的孩子好好沟通,开始情商进阶之路
我们虽然应该全盘接纳孩子的情绪,但并不代表要完全接受他们的不当行为,在T2期间给孩子建立规则同样非常重要。那么,应该如何把握行为管教的尺度以及对坏行为进行纠正呢?
孩子真的听不懂道理吗
对“可怕的2岁”的看法,家长们分为两个阵营。
一类家长认为:“和孩子讲道理是中国人的特色,其实根本没用,孩子根本听不进去。”
另一类家长又站出来反驳了:“宝宝14个月了,他打我,我就会告诉他,我被打得很疼、很伤心,他反而越打越凶。我就举个例子说,我被打得很疼、很伤心,就像你顽皮时被奶奶打了一样,就是那种伤心、那种疼。很意外,宝宝居然听懂了,小小人儿并非不懂事啊!”
这位家长对孩子打人的回应,可以说堪称完美!当孩子听不懂反而越打越凶的时候,她使用了共情的方法,让孩子从自己被打的亲身体会中推己及人,理解别人的感受。
不过这位妈妈接着说:“然而抵不过猪队友一句话:‘你跟他废什么话,他又听不懂。’然后宝宝就觉得:‘哼,我可以这么任性,因为我不懂。’”
这第二句话真的是道出了“熊孩子养成记”的真谛!熊孩子的家长不就觉得孩子还小,不用跟他讲道理,反正他也听不懂吗?
谁说孩子听不懂?明明是家长没有有意识地去教育,所以孩子才不懂的。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其实,和孩子讲道理并非“中国特色”,德国人也爱和孩子讲道理,并且讲的比我们多得多。原来,不是孩子听不懂“道理”,而是大人没有掌握好方法。
就像孩子打了人,我们告诉他“不能打人,打人是不对的”,这算不算在讲道理呢?其实这讲的不是“道理”,而是“结论”,是大人给的结论,但却没有告诉孩子为什么。
真正有效的讲道理,需要抓住三个重点,这也是整个童年时期家庭教育的重点。
懂得换位思考,激发同理心
多向孩子解释,他的行为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什么感受,让孩子认识与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也是在培养孩子的情商。
比如,如果孩子打了别的小朋友,可以跟孩子说:“你打了小朋友,他们会感到疼、会伤心。你想想,如果你被打了是不是也会很疼、很伤心?你也不希望被别人打吧?”
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会造成哪些后果
告诉孩子行为的后果,可以培养他的规则意识,让他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如果你经常打人,小朋友们都会怕你,他们怕被你打疼,所以他们不敢跟你玩儿,会躲着你。没人敢和你玩儿,那你是不是也会很伤心、很失落呢?你也希望有小朋友和你一起玩儿,对不对?那你就要换种方法表达你的愤怒情绪。”
哪怕一开始孩子听不懂,父母也要经常说,避免孩子成为任性以及无视别人感受、做事不考虑后果的人。
给孩子示范更好的做法
可以教孩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情绪、学会向他人求助、寻求替代解决方案等,帮助孩子做到更好。这一点必须根据当时的场景和情况来确定,没有标准答案。
有位妈妈问:“孩子有时乱吐东西,我让他捡起来,他不愿意,双方就会一直僵持,后绷不住了,他就会打我,打了又让我抱他,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和孩子僵持不下并不能教会孩子什么,还容易演变成赌气,后因为放不下面子,非想要在孩子面前争个输赢。
孩子为什么打了妈妈又让妈妈抱?正如前文中说的,在遭到大人的拒绝时,孩子其实是希望被大人接纳和包容的。年纪小的孩子很容易将大人说“不”与“你不爱我了”混为一谈,求抱抱的举动其实是孩子在确认“妈妈是不是还爱着他”。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我会首先共情孩子:“你现在很喜欢吐东西,是不是因为你发现自己掌握了‘吐’这个新技能?你觉得自己会吐了,东西从嘴里飞出来很厉害、很好玩儿?我理解你,我也觉得好玩儿。你在努力地练习新技能,很棒哦!”
再谈别人的感受和后果:“可是吐在地上会把地板弄得很脏,妈妈要不停地打扫,会很累,妈妈也需要休息。家人走路不方便,踩到了也容易滑倒,那多疼啊,万一摔伤了还要去医院。”
然后提出替代解决方案:“不要再吐到地上了哦,你可以吐到垃圾桶里,那样就不会把地弄脏了,妈妈不用一直打扫,大家也不会滑倒了。你试试看,你能不能刚好吐到垃圾桶里?”
在这里,我运用了游戏力的方法,把将东西吐到垃圾桶里变成一个游戏,大人甚至也可以加入进来。在游戏的同时,向孩子灌输“只能吐到垃圾桶里”这个规则。当然,吐到地上的东西还是要收拾起来的,这是规则,也是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孩子犯倔脾气时,我们不能硬碰硬,而要表现得大度一些,给孩子一个台阶下,向孩子示范正确的做法。不妨一边抓着宝宝的手,一边说:“来吧,妈妈和你一起收拾。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宝宝,我相信你也不希望奶奶摔倒吧。” 边说边握着宝宝的手把垃圾捡起来。
后再鼓励一句:“你很棒!你做到了!你看看,一点儿也不难吧?现在你可以去垃圾桶边练习你‘吐’的技能啦!”
用了正确的方法,为什么还是没效果
很多家长尽管了解了给孩子讲道理的三个要点,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感觉实用性不强,这个问题要分两方面看。
育儿是一门艺术,不是编程
首先,育儿这件事不像编程那么直截了当,做了A就一定能得到结果B。育儿是一门复杂而庞大的艺术,没有标准答案可以复制,我们同时做A、B、C、D、E、F、G……也许才能得到X、Y、Z……的结果。
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应该融会贯通、多管齐下,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否奏效取决于很多因素,一种方法行不通,就换另外一种试试。
例如,有些时候,用转移注意力、离开现场的方法就比单纯地讲道理更有效。
悠悠2岁时,有一次,我带她去公园喂鸭子,她看到湖边的鸭子很激动,开始拿面包屑喂鸭子。后来,鸭子吃着吃着就游到湖里去了,悠悠也想跟随鸭子往水里冲。我拉住她,告诉她:“你不能去水里,会把衣服打湿,而且你不会游泳,水里很危险。”
可是她那时听不懂,一心只想追到湖里去。我不允许,她就大哭起来。于是我抱起她离开湖边,走向另外一侧的游乐场。虽然这100多米的距离她哭得震天响,但是到了游乐场没一会儿,她就被游乐设施所吸引,将鸭子抛到了脑后。我当天也没再提起过。
但是,一个星期后,带她去游泳时,我趁机提起了这事:“你还记得吗?那天你想往湖里冲,你知道冲进去会是什么感受吗?就像现在这样在泳池里,你试一下不套游泳圈在水里会发生什么?” 我让她试了试,她体验到了快要沉到水底的感觉,这时我再给她解释当时拒绝她的原因,她一下子就能理解了。
所以,找准讲道理的时机非常重要,其中饱含育儿的艺术。
注重短期效果 or 长期效果
许多教育效果和影响并不是在短期内能看出来的。对孩子情商的培养、规则意识的建立、性格的塑造都是长期工程,不能指望某一个方法次用就立即奏效,一没有效果就马上判定这个方法没用。任何好的方法都需要不断重复地使用和强化,在前期投入大量时间、人力和耐心,长远的收获会很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育儿也会越来越省心。
不好的方法则恰恰相反,看似前期所需的时间少,又省力(如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解决了,或者干脆放手不管),可是后患无穷。往往到后面才会发现,孩子越大越不让家长省心。
悠悠妈妈说
我从悠悠婴儿时期起就开始共情,原来也总被我妈妈鄙视,“你和孩子说这么多干吗,她又听不懂”。但到了悠悠2岁半时,有一天我不小心对她吼了一声,她哭着说:“妈妈,你不能这么大声对我说话,你把我吓到了,我怕……”
听她这么说,我在感到惭愧的同时也深感欣慰,看到小小孩儿能这么准确而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对我提出要求,已经初步显现出了良好情商的端倪。我知道,我以前对她的共情正在逐渐开花结果。孩子的成长在于家长长期教育的积累,道理讲一次不听,那就讲两次,两次不听,讲十次。如果家长坚持做对的事,持续耕耘,哪怕一时看不到效果,也要相信,总会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天!
上 篇
高情商的孩子,
懂得与自己的内心
和谐相处
课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
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一个现象:被过分悉心照料的孩子好像永远长不大似的,一遇到困难不是自己先想办法克服,而总想着寻求“场外”帮助。一问原因,孩子会说:“妈妈做得好,我怕我做不好。”孩子这么不自信,身为父母的我们是不是应该自我反思一下呢?
那么,父母要如何引导孩子变得自信呢?
向前一步还是退后一步?要把握育儿的度
在孩子眼中,父母做任何事情看起来都很轻松,而且会做得很好。家长的本意也许是想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却在不经意间导致很多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变得习惯性地依赖父母的帮助。
育儿过程中对度的把握真是太难了,往往过犹不及。我们既想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跳出来保护他们,又希望孩子能够独立自主;既不能对孩子大吼大叫,又不想压抑自己的情绪;既要展示家长的权威,又想平等地对待孩子;既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又不想忽略自己的感受。
如何把握这之间的平衡呢?其实也不难,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做真实的父母,不用完美、无须逞强,把脆弱、恐惧、无助的一面展现给孩子,让孩子看到形象立体的父母,这样对孩子的情商发展大有益处。
为什么那么多强势父母的孩子反而很弱势,而弱势的父母反而能培养出强势的子女呢?这其实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模式有关,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就像两个不断博弈的场,你强我就弱,你弱我就强,某一方一直强或一直弱都不是理想状态,在强弱中找到平衡才能让关系为健康和持久。
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我和悠悠走在去幼儿园的路上,她突然仰起头看着我,那张精致的小脸蛋像黄水仙一样清丽,可惜这株水仙花缺了一片花瓣——因为她掉了一颗乳牙。她突然问我:“妈妈,大人也会哭吗?”
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兴趣,这说明孩子观察到或在思考一些不寻常的事情。
“会啊,你见过我哭吗?”我充满好奇地问她。
“我3岁时在外婆家摔跤的时候你哭了。”没想到那件事过去这么久了她居然还记得,令我有点儿意外。而悠悠的这句话也把我拉回到带她去医院缝针的惊恐回忆里。
当时悠悠受伤了,鲜血直流,我被吓得彻底慌了神,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随着我的哭声越来越大,悠悠的哭声反而越来越弱,后她甚至停止了哭泣。那一刻,是小小的她用自己的沉着和镇定安抚了声嘶力竭的我。
这件事让我看到,孩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脆弱,有时大人强,孩子就会显得弱,而如果大人示弱,孩子就会迸发出变强的意愿。
回到现实中,我接着问悠悠:“你还见过哪个大人哭吗?你见过爸爸哭吗?”
她说“没有”,看来她对我那次哭印象深刻。
我解释道:“大人也会哭,如果大人遇到伤心事,也可以哭。不是只有小孩子才哭哦,每个人都有可能哭,每个人都有不开心的时候。”
我瞥了一眼悠悠,她脸上露出了豁然开朗般满足的笑。
适当示弱,不要逞强
我们平时经常对孩子说:“别哭了,你再哭我就……”这让孩子觉得哭是一件不好的甚至丢人的事,哭是弱者的体现。而当孩子看到一向强大的父母也有痛苦无助的时候,也有哭的时候,他们会惊喜地发现:“哇!你们也有和我一样弱的时候啊!”
这种拥有共同弱点的亲近感,不仅能拉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产生情感联结,更能在心理上给予孩子力量和自信。
孩子需要我们的保护和支持,所以该强大的时候,我们必须强大。但我们并不需要永远保持一副不可战胜的高大完美的形象,孩子也要有发现自己被需要、感受自己不断成长的力量,以及感到与父母平起平坐的机会,所以该示弱的时候,大人也可以示弱。
不必担心示弱会让孩子觉得“大人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这本来就是事实,孩子在6岁左右就会慢慢明白这个事实。
我们要教会孩子的是坚强,而不是逞强,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坚强是发自内心的自信,逞强只不过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胆怯。内心真正强大的人,都敢于在别人面前示弱,让人感觉舒服自在,这是高情商的体现。同样的道理,如果大人愿意向孩子示弱,孩子反倒更容易发展出清晰的自我意识。
向孩子示弱的正确打开方式
承认错误,学会向孩子说“对不起”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大人做错事了,或做得不好,就大大方方地在孩子面前承认,不必死要面子、掩饰过失。大人的坦诚和谦虚,不但能让孩子感到平等开放的家庭氛围,也是在身体力行地告诉孩子:犯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勇于直面错误、承担责任,并做出改进。
坦承大人也有不知道答案的时候
当孩子提出问题,而我们并不知道确切答案时,不必含糊其词地回应,不妨直接告诉孩子:“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答案哦,我也不是所有事情都知道的,但我们可以一起去寻找答案,怎么样?”以坦诚的态度,引导孩子和大人一起去探索。
如果孩子提出的是一些敏感的问题,大人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也可以诚实地告诉孩子:“这个问题我还没想好答案,给我一点儿时间,等我想好了就告诉你,好不好?”
向孩子袒露真实的情绪
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真实情绪,害怕孩子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使家长高大权威的形象不保。其实,与其在孩子面前故作姿态,不如放下身段,让孩子看到一个和他一样有情绪的爸爸或妈妈,反而更有助于与孩子产生更紧密的情感联结。
比如,累了的时候,就实话告诉孩子:“宝贝,妈妈刚才对你大吼大叫,对不起。你想让妈妈陪你玩儿,这没有错,但是妈妈太累了,真的没力气陪你玩儿了,现在只想躺在沙发上看会儿电视。妈妈也会感到累,妈妈也需要休息。现在已经不早了,你快点刷牙睡觉吧,明天我再跟你玩儿。”
人类的任何合理情绪,都可以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向他们表达和流露。情绪不是弱者的专利,但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却是内心强大的表现。做家长的要让孩子看到父母的情绪表达,了解面对和管理情绪的方法,这是潜移默化且有效的情商培养的方法。
让孩子感到被需要,多说“谢谢”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孩子向大人求助,大人总给孩子一种无所不能的感觉。可是家长如果对孩子过分照顾,什么都替孩子做了,就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依赖家长和缺乏自信。孩子会觉得:反正我做得不如你好,还是你来帮我做吧。
作为父母的你有没有尝试过把自己“变小”一点儿,将孩子“放大”一点儿呢?通过向孩子求助,让他们体会一下强弱对调的感觉,也是我常用的育儿方法。
对开车这件事我不是很在行,经常迷路,特别怕侧方停车,还经常忘记停车位置。但对于这些开车时的紧张情绪我从不在悠悠面前遮掩,而是会请她帮忙。
有一次在闹市区路边停车,车位非常狭窄,对我而言这个停车难度是史诗级的。我急得满头大汗,后只好求助于悠悠。5岁的悠悠临危受命,下了车在外面指挥,当两车距离非常接近时她就喊停,成功帮我渡过了难关。事后因为协助妈妈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她自己还得意了好几天。
孩子天生乐于助人,我们一定要利用好孩子的天性,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多向孩子求助,可以让他们感到被需要,同时也是在给孩子体验和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也能让他们收获自信感。
帮忙的机会越多,孩子越能感到自己对于别人的重要性,也就是所谓的“存在感”越强。被需要、影响力、存在感都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也是一个人能够自我认可的基础。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提倡让孩子参与做家务,因为在做家务的过程中,我们有很多机会让孩子体会到被需要,感受到自身的影响力和存在感。
角色扮演,体验强者
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孩子常喜欢演大人,而要求大人演孩子。孩子的角色可能是医生、老师、家长、售货员,等等。孩子喜欢扮演的多数是生活中的“强者”,这正是一个强弱关系对调的完美游戏,也很好地诠释了为什么孩子那么热衷于扮演这些角色,因为一直处于弱者地位的孩子,很渴望体验做强者的感觉。
在这个游戏中,大人要尽量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这是提升孩子自信的极佳机会。大人在扮演弱者时,一定要演得入戏,不能太强势。
扮演病人时,要害怕打针,这会促使孩子变成坚强的人来安慰你;扮演孩子时,可以装得害怕上幼儿园,哭哭啼啼;等等。你演得越像个孩子,孩子就越会表现得像个大人。
悠悠妈妈说
家长要在举手投足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尽量减少对他们的说教。孩子的自我意识和性格、情商会在这一点一滴的生活互动中得以塑造。
总之,在孩子面前展示成人真实、脆弱的一面,意味着我们要敢于在孩子面前承认,大人也有弱点,也有害怕做不好和害怕失败的时候,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父母也并不是完美的,从而更有信心去面对成长中可能遇到的新挑战。
第二课 从害羞、内向变得自信、大方
一场给我启发的音乐会
有一天,我们一家三口去听儿童音乐会,因为前一年来过,悠悠对主持人已经不再有陌生感。看到他时,悠悠还主动打了个招呼。
音乐会的场地并不大,前几排是为孩子们准备的,后面的座位是留给家长的。入座时,我劝悠悠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坐在前面,但她并没有接受我的提议,非要有我陪着才肯去。我不愿勉强,就抱着她坐在了后面的成人区。
音乐会开始后,主持人先向大家致敬,然后拿着话筒向台下的小朋友们提问,孩子们都非常配合,纷纷踊跃地举手。有的外向的孩子没被点到,就一直把手举高,整个人都要跳起来了,直到引起主持人的注意,把话筒递给他才肯罢休。
看到那些表现外向而大方的孩子,我心里羡慕得很。我回头看看悠悠,她正坐在爸爸腿上静静地观察台前发生的一切。
后来进入了参与环节,主持人拿着话筒走进后排座位中,想带动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坐的宝贝们一起唱歌。这时我才发现,很多孩子也是坐在父母身上,悠悠并不是一个。
当主持人又走近一个孩子时,他显得非常紧张、不知所措。接下来也有几个被提问的孩子一直躲在爸爸妈妈的怀里,显得手足无措。
听完这场音乐会,我不禁思考,我之前一直觉得外国孩子比悠悠大方,觉得她是害羞的一个。现在看来也不是,外向和内向的基因应该是在所有人中都有的。
孩子内向的性格是天生的
曾经有妈妈这样跟我描述她的孩子:非常害羞,不爱跟人说话、打招呼,不敢主动找别人玩儿,明明想加入别的群体,却总是一个人在旁边静静地观察,后还是落得一个人玩儿。为此,这位妈妈焦虑得经常睡不着觉。
我相信不少父母都曾被类似的担忧所困扰,我自己曾经也是其中一员。但在了解了大量名人逸事和统计分析数据后,我惊奇地发现,其实历史上有很多成功者都是内向的性格,内向并不妨碍一个人适应社会,甚至取得成功。
在我看来,内向的人大多冷静专注、思维缜密、善于倾听,更具领导者气质,而且可以有效避免大量无效社交,也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和学习。写到这里,希望父母们把焦虑的心放下,有这么多内向的人都获得了超凡的成就,我们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有着天生的倾向,我们改变不了孩子的基因,很难把内向的人变得外向。
我们能做的就是接纳孩子天生的性格倾向,帮助和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成长模式,并在接纳的基础上尽力改善,帮助孩子适应社会对人的要求。
只要通过适当的训练,一样可以让一个不喜欢讲话的人变得健谈,让一个不喜欢交际的人在社交场合变得游刃有余。
与其焦虑于既定的事实,不如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办法。
如何让害羞的孩子变得更加大胆、自信
我们很难把一个内向的人变得外向,但通过教授其社交技巧、丰富其社交经历,可以将其朝外向的那一面推一把,因为,从90%的内向变成60%的内向是有可能的,尤其是在小时候。作为父母,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帮助孩子。
建立相对固定的朋友圈,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儿
很多害羞的孩子不敢跨出步去主动交朋友,很可能是因为社交经验不足,不知道如何做;抑或过往的社交经历不太愉快,导致孩子害怕再次遭遇不愉快的经历。这种情况下,好的办法就是父母帮孩子挑选一个或几个合适的玩伴,并时常将玩伴邀请到家里,和孩子一起玩儿。
一个固定的关系良好的玩伴,对于腼腆、害羞的孩子发展必要的社交技能非常有帮助。孩子可以从朋友身上体验到友情带来的美好,而且在自己家中这种安全的环境下,可以放心地尝试人与人之间各种各样的互动模式,习得社交能力、积累社交自信,转而再逐渐将所积累的社交经验运用到其他人身上。
当然,如果这个玩伴是父母替孩子选择的,那么千万不要强求他们非要在一起玩儿。因为,如果孩子不喜欢这个朋友,那不愉快的社交经历可能会导致害羞的孩子更加畏惧社交。
孩子一个人不敢做的事,请小伙伴陪着一起做
我知道悠悠害怕跟陌生人说话,尤其怕陌生的男性,但我还是希望借助买东西这样常见的社交场景锻炼一下她的胆量。
有一次,我请悠悠自己去买冰激凌,她满口答应下来。轮到她了,卖冰激凌的叔叔刚一开口,她就吓得躲进我怀里哇哇大哭,怎么都不肯再看那个叔叔一眼。
晚上一个人时,我重新思考这件事,心想:如果当时有小伙伴陪她一起去,情况会不会好一些呢?几天之后,我接悠悠和她的好朋友小T放学回家。路过一家面包店时,我问俩孩子:“你们想不想吃面包啊?”
“想!” 她们兴奋地喊出来。
“想吃什么面包呢?奶酪面包,还是Brezel咸面包?”
“Brezel!” 两个娃异口同声地回答。
“那好,你们要自己去买哦,告诉店员你们想吃什么,别忘了拿回零钱哦!” 我把5欧元递给了悠悠,让两个孩子先进去,我跟在后面。
有了小T的陪伴,悠悠明显大胆了许多。进店后,她俩都主动跟店员打招呼,你一言我一语地说清楚了想买的面包,然后付钱,等待找零。后,在我的提醒下,她俩又跟店员说了再见。
“你们真棒,主动打了招呼,还会自己买东西了!4岁的孩子果然是大孩子了!” 一天到晚想着当小大人的4岁娃们听了我的夸奖后,别提多得意了。
看来,有小朋友的陪伴之后,孩子果然能变得大胆很多。了解了孩子的心理后,我会经常创造机会让她和朋友一起去“尝试闯关”。在好朋友的陪伴下积累成功的社交经验,增长自信和能力,慢慢地,孩子就敢独自应对社交场面了。
先接纳后给建议,多和孩子谈论想法
对父母来讲,很重要的一点是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经常告诉自己,我们爱的是孩子本身,而不是他做到了什么。不要总想着把自己的孩子变成别人家的孩子。当孩子的表现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时,我们要避免说出下面这样的话:
“要是我的女儿也像某某一样大方,能说会道就好了。”
“你要大方一点儿,将来才能有出息。”
“你怎么这么害羞啊!”
过早地被贴上标签的孩子会接收到负面的心理暗示,教育效果会适得其反,导致孩子做事越来越往后退缩,让孩子产生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即使家长有这种想法,也只埋在心里就好了,尽量别说出来。
看到孩子在社交方面做得好的地方,应及时表扬和肯定;不够好的地方,也别着急把孩子往前推,而是耐心地和他一起讨论原因,了解他的想法。在讲述和倾听的过程中,孩子的自我意识将得到加强,经常被倾听、被允许表达的孩子也会更加自信。
如果孩子就想站在一旁观察,看着别人玩儿,或者他一个人玩儿得也很开心,并不想加入别人,父母也不必强迫孩子。在想着让孩子“变得更好”之前,我们首先要让孩子感到,他的选择是被尊重的,他的想法是被理解的。只有在感到被接纳和信任的基础上,孩子才愿意采纳我们的建议。
做孩子坚强的后盾
在孩子感到不自信时,父母及时提供帮助很重要,该出面时就出面。
在前文中提到,悠悠被卖冰激凌的叔叔吓得直哭,她完全沉浸在恐惧的情绪中,当时说什么话她都是听不进去的。
虽然之前说好了要自己买冰激凌,但这个时候我不能再鼓励她“大胆一点儿”,也不能说“你要说到做到哦”。我必须先接纳她的情绪,共情她的感受,所以,我帮她点了冰激凌。然后在从叔叔手上接过冰激凌时,对悠悠说一句:“快看,叔叔帮你做好了冰激凌呢,别怕啦,可以吃啦!”
后,等她吃完冰激凌,心情变好了以后,我才和她聊了刚才的经历和她的感受,同时,鼓励她可以下次再尝试。
如果注意到孩子在某种情形下不敢主动开口,我们完全可以帮助孩子开启对话,然后再把孩子引入对话中。比如,在游乐场,孩子想加入其他小朋友,却迟迟不敢行动,妈妈可以牵着孩子走过去,和其他小朋友打招呼、聊天,让孩子慢慢加入对话中。
这个破冰的过程给了腼腆的孩子以心理上的预热时间,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跨出心理上艰难的步。同时,父母在社交上做出的正确示范,对孩子来说是一堂极生动的社交课,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模仿父母、习得技能。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克服心理障碍
对于孩子的恐惧心理,我常用的方法就是在家和孩子玩儿角色扮演游戏,把让她感到害怕的情形一遍一遍地演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有机会在熟悉的环境中反复经历和练习自己平时不敢做的事。就好像在彩排一样,练得多了,勇气就锻炼出来了。
自编自导的幻想故事非常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父母可以自己编一个特别勇敢的故事,让孩子做故事中的主角,哪怕只是孩子敢跟邻居打招呼了也是一种进步。基本上,你想让孩子做到什么,就可以把故事编成什么样。
孩子可以在父母编的故事中体验幻想中的情景,就好像自己亲身经历了一遍,当孩子在真实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时,这份积极的勇敢体验将会得到加强。
随着社交经历的增长,很多小时候害羞的孩子都会慢慢地适应与人交往,表现得比小时候更大方。小时候害羞并不意味着长大后不善社交,关键还在于父母的耐心引导,以及丰富孩子的社交体验。
第三课 孩子不爱打招呼?家长这样做,孩子才转变
家有不爱打招呼的孩子
每天早晨带悠悠进幼儿园的大门时,我都会有些莫名的小紧张。
悠悠在幼儿园里出了名的“高冷”,一进大门就开启“单机”模式,把老师和其他家长的热情问候一律屏蔽,装作一副没听到的样子。
好朋友小R的妈妈经常蹲在悠悠面前,摸着她的小下巴,微笑着对悠悠说:“小嘴巴是不是又落在家里了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总是让我略显尴尬,忙和老师、家长们道歉。
悠悠的老师对此并不介意,看出我的担心后,她总是耐心地安慰我:“等悠悠想说了,自然就会开口,不要强迫孩子。”悠悠的外公也宽慰我:“你小时候也害羞得很啊,逼你打招呼你还生气呢!长大后不也能说会道吗?所以,小时候不爱开口叫人,和未来会不会跟人打交道没关系。”
其实,人类和所有动物一样,对陌生场景有着天然的警惕性。如果身处陌生之地又被其他人注视,我们会本能地高度紧张。设想一下,你将要在一个陌生的会场给一群素昧平生的人做报告。你站在讲台上,下面有几十双眼睛盯着你,你会不会感到紧张呢?以同理心设想一下,孩子在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中因为紧张而不敢讲话,不也情有可原吗?
摆脱紧张感,积极主动打招呼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积极地想办法,早日帮助孩子摆脱紧张感,让孩子积极主动打招呼。以下几个方法可供大家参考。
为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家长可以时不时地提醒孩子什么是好的行为。比如,我会经常告诉悠悠,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是一种礼貌行为(3岁以下的孩子不爱打招呼完全正常),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她听得多了,渐渐也意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并努力改善。
孩子做得不够好时,父母要包容
感觉自己“做不到”某些事时,孩子可能比大人还要沮丧,但他们不一定会直白地说出来。父母如果不理解和体谅孩子,而是继续火上浇油,会让孩子产生“我怎么努力也无法满足父母要求”的无力感和低自尊感。
长期被无力感包围,孩子就会迷失自我,丧失上进的意愿和信心,变得任人摆布。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接纳,哪怕孩子现在做得不够好,也要耐心陪着他,等待他内在力量的萌发。
你越接纳和信任孩子,他越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成长的惊喜。
当悠悠不想和老师打招呼时,我会撒娇似的提醒她:“回一句早上好嘛”,语气中没有任何强迫和埋怨,老师也耸耸肩觉得没关系。即使是悠悠喜爱的奶奶,如果几个星期不见,悠悠见了也一样不打招呼,但我们达成了共识:“她需要一点儿时间适应,只是现在暂时不想说话罢了。”
奶奶很懂孩子的心理,她直接忽略悠悠的不开口,而带着悠悠做游戏,抱着她讲故事。不一会儿,悠悠就找回了熟悉的感觉,和奶奶变得亲密无间了。
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达到父母的预期,让爱他的家人开心,只是有时能力有限,暂时做不到。
但我想,这种上进的力量源自父母和周围环境对他的包容与接纳。事实证明,当孩子感到真实的自己被接纳后,反而更愿意努力去做得更好。
慷慨地表扬孩子
教育孩子好的时候不是在他做错事情时,而是在他做对事情的时候。对于孩子付出的努力和认真的态度要给予正面评价,即不断给予孩子正强化。
表扬的态度要真诚,而且要对一个具体的行为进行夸奖,比如,“你今天主动打招呼了,很棒!”“你的玩具收拾得很整齐,干得真好!”而不是笼统地说“你真棒!”“你真厉害!”孩子们都很聪明,你这样说多了,他就知道你是在敷衍。
孩子慌乱无助时,父母要及时伸出援手
关键时刻父母一定要站在孩子这边。别人可以不理解他,但父母一定要理解,要做孩子坚强的后盾。孩子被别人劝着打招呼,被要求表演,孩子不愿意,却不会自己表达时,父母要站出来替孩子说话,不能让孩子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同时,观察父母如何委婉有效地拒绝别人,对孩子来说也是一堂生动的情商课。父母可以替孩子把心里话表达出来。
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我会说:“悠悠比较慢热,在不熟的人面前她不怎么说话。等她玩一会儿,适应了就会跟你们讲话了。熟了后话还很多呢!你们先给她一点儿时间。”
另外,还可以提出替代方案,转移话题。说完上面那句,我会再回头看看孩子,并问她:“悠悠,你想不想和奶奶们、阿姨们一起玩儿游戏?”从而消除她的紧张情绪。
游戏是拉近大人与孩子距离快速的方法,我会提议来访的亲戚和孩子一起玩儿游戏,比如,让大家躲猫猫、猜拳、玩儿桌游,或者让悠悠把她喜欢的玩具拿出来给大家展示,这样,大人和孩子一下子就有了共同话题。
如果是去别人家做客,我们会带一件孩子喜欢的玩具,到了后和主人一起玩儿,这样也能迅速破冰。
做足心理预期,让孩子有心理准备
孩子的恐惧大多源于未知,对于将要发生的事情缺乏预期,就会手足无措,胆怯后退。例如,在参加大型聚会之前,可以提前告知孩子会有很多人到场,甚至会有很多人他不认识;聚会的地方会很吵,会有很多人向他打招呼;会有人拥抱他、亲吻他,甚至要求他表演;等等。
同时告诉孩子,他可以对别人的请求说“不”,但要有礼貌。让孩子知道,妈妈会理解他的感受,并支持他的决定,这样他会更有勇气和底气去面对可能的挑战。
不用蛮力,用巧劲儿
我用上面的方法尝试了一段时间,悠悠仍然倔强地保持着不爱打招呼的习惯,可我能深刻地感受到她正在努力地做出改变。因为她偶尔会羞涩地回应别人的问候,偶尔想开口却终没有出声时,我知道,有一颗种子已经在她心里发芽了。
终于,在悠悠4岁半的时候,她突然冒出一个新爱好,看到路上的行人,她会一反常态地大声打招呼。这么一个小不点儿热情地打招呼,原本埋头走路的人都忍不住睁大了眼睛以笑脸回应她。每每得到路人的回应,悠悠都会回头看我一眼,骄傲地说:“妈妈,我刚才打招呼了。” 仿佛完成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般超有成就感。
回家后,我向悠悠爸爸描述了悠悠主动和别人打招呼的事迹,爸爸肯定了她的进步,还把悠悠举了几次高高。我知道,这个幸福而又有成就感的瞬间将深深印在悠悠的脑海中。
4岁半的悠悠虽然敢主动和路人打招呼了,但并不代表她从此就愿意和所有人打招呼——这是孩子们的一种探索行为,是她在尝试让自己变得更好。但过程中肯定会有反弹甚至倒退,可是这都不足以影响她不断变好的进程。
悠悠妈妈说
我相信,只要孩子感到自己被无条件地接纳和爱,他们内心希望变得更好的本能就会被激发出来,这种本能将驱动孩子自发上进,根本不需要被父母推着走。教育孩子不能用蛮力,而要用巧劲儿,所谓的巧劲儿就是顺应天性,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让孩子自己推着自己前进。
第四课 抓住契机,培养自我负责的能力
遇到小挫折
悠悠3岁那年发生了一个小意外,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每当回忆起来,我的心仍旧钻心地疼。
有一天,她在家里玩耍时摔了一跤,小脑袋正好磕在了窗台上,当时血就涌了出来,因为伤口较大,还缝了针。我把伤口的照片发给悠悠爸看,他一再安慰我,甚至都没显示出对留疤的担心。因为他的淡定,我悬着的一颗心稍微放松了一些。
悠悠外公外婆的担忧是:孩子的爸爸和爷爷奶奶会因为这件事情怪罪我。
为什么要怪我?孩子自己摔了跤,怎么能怪在我头上?看悠悠摔伤我也很心痛,但她已经3岁了,我不可能时时刻刻跟在她后面。就算我那样做,也不能完全防止她不摔跤。不过我父母还是放心不下,生怕我的婚姻因此遭遇危机。他们说,也许现在离得远不好说,等你回德国后如果还不怪你,那就真的是好公婆、好老公。
对待孩子受伤的态度如此不同
回到德国后,悠悠的爸爸和爷爷奶奶都没提孩子受伤的事,也没有人去关注悠悠脑袋上的伤疤。
我主动提起时,他们也只是耸耸肩,表示事情已经发生了,多说无益。
我扪心自问,如果悠悠是和她爸爸在一起时摔伤的,我肯定会责怪他,甚至还可能迁怒于悠悠的爷爷奶奶。这么一想,我感觉悠悠爸爸一家人实在是很宽容。
为此,我专门问过悠悠爸:“你为什么不怪我没有把孩子照看好呢?” 他特平静地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It happens. Accident happens.(发生就是发生了,意外总会发生。)”
他认为,孩子摔伤只是一个意外,属于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很多意外的发生是人们无法控制和预料的,这不是谁的错,没有必要非得找个人怪罪。如果一定要怪一个人,那岂不是,谁带孩子时间长,谁就倒霉吗?我已经为这场意外感到很伤心了,他不想再火上浇油。他要做的是帮我尽快走出低沉的情绪,恢复平静而愉快的生活。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孩子发生了一些小意外,家人之间常常互相埋怨。那么,是什么造就了这种爱埋怨别人的习惯?坦然接受事实、不埋怨别人的思维方式是如何形成的?
我从一些家长的教育方式中找到了答案的源头。大家看看下面这些场景是不是很常见。
孩子摔跤了,家长就说:“都是桌子的错,是它把宝宝撞到了,奶奶帮你打它。”别人不把玩具让给自己的孩子玩儿,大人就说:“这个哥哥真小气!不是好孩子!我们不跟他玩儿了,我们去买个更好的。”更有甚者,看到孩子打针哭了,安慰孩子:“都怪医生,是他把我们宝宝弄疼了,臭医生!坏医生!”孩子忘记带作业去学校,被老师批评,大人怪自己:“都是妈妈没有提醒你,妈妈没有帮你检查书包。”
很多家长对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以为意,认为孩子长大后自然就会懂事。事实上,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后很容易变成开口闭口总在埋怨别人的人。因为他们没有在成长中学会从自身找原因,更没有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培养责任感和情商的良好契机
事实上,每次孩子发脾气都是培养其责任感和情商的良好契机。孩子因为事情不顺心而哭闹时,家长不应该不讲原则地迁就孩子,更不能为了安抚情绪而帮着孩子推卸责任,将事情怪罪到别人头上或者将责任往自己身上揽。
这么做只会使孩子养成通过“怪别人”来逃避事实和推卸责任的坏习惯,还会给孩子一种错觉:全世界都应该照顾我的感受,都应该围着我转,如果别人没做到,那就是他们的错。
只会埋怨别人,对别人提要求,却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又怎么能进步并得到他人的喜爱呢?那么,身为父母应如何教育孩子呢?
让孩子正视错误,引导他找到解决办法
孩子的恐惧源于无知,将事实告诉孩子,孩子理解了之后,反而会更有勇气克服对打针的恐惧,并且这种勇气来自孩子的内心,而不是来自欺骗。孩子忘记带东西,不应该怪妈妈,而要提醒他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可能说了一两次孩子依旧会忘记,妈妈忍不住想帮忙,但请忍住,因为这不是在帮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如果孩子自己走路摔跤,不要怪桌椅挡路、地面不平,而要告诉他们:“下次走路要小心,不要撞到东西,多看路。”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注意和避免再次受伤。
别人不把玩具借给自己玩儿,不要怪别人小气,不懂分享,而是问一问自己:在拿玩具之前有征求别人的同意吗?询问方式是否有礼貌?能不能想一想别的办法,通过交换或者合作来换取别人的分享?
孩子体验到了自然后果,必然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就是因为妈妈总插手,孩子体验不到自然后果,所以才会对妈妈形成依赖。孩子之所以稍不顺心就大哭大闹,是因为他们对挫折的容忍度极低,遇到一点儿不如意,就会感受到强烈的挫败感和沮丧情绪。
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和沮丧
在幼年阶段,家长在情商培养方面的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提高孩子对挫折和沮丧的容忍度,让他们学会控制和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
其实孩子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脆弱,没必要为孩子营造出生活一帆风顺的假象。生活难免有令人沮丧之处,面对挫折和问题,我们应教给孩子直面困难、勇于承担和努力克服改进的态度,而不是掩盖事实、推卸责任。
父母要发挥榜样的力量
家长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孩子之所以养成爱埋怨别人的习惯,除了上面提到的错误教育方式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了大人耳濡目染的“熏陶”。
每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我们首先应该问的不应只是“我该怎么解决”,而应向内检讨自己:“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才导致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可以说,孩子所有的不良行为终都指向亲子关系中的问题。
家长只有从自己身上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做出改变,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
比如,谁都有心情不好对孩子乱发脾气的时候,可是事后我们是如何处理的?是死不认错,怪孩子“就是因为你太不听话,太调皮了,才惹得妈妈对你大吼大叫”;还是坦然地向孩子承认:“刚才是妈妈的错,妈妈因为别的事情而心情不好,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把坏情绪都发泄到你身上了。作为一个成人,我不应该用大吼大叫的方式对待你,我以后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有话好好说。孩子,对不起!”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吸收,孩子会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行为模式。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担当,而不是一开口就埋怨别人的人,家长请首先做出敢于面对事实、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的好榜样!
第五课 揽责还是放手?到底要怎样爱孩子
与“队友”争执引发我的思考
事情发生在2018年5月,热情的夏天一点点来临,我对全家旅行的憧憬也与日俱增。
“你计划一下旅行路线吧,要开始订酒店和机票了。”我对悠悠爸爸下达了指令。
“为什么是我?你怎么不自己订?”他言语间带着不满。
“因为你对德国和欧洲很熟啊!你也很擅长计划旅行路线,以前我们出去度假不都是你安排的吗?你只要一会儿就搞定了,而我要研究好几天。”我试图“理性”地和他分析原因。
“为什么你觉得这是我的事?你知道吗,跟你一起出去旅行我觉得很累,你什么都不想,总是依靠我,总是问我明天玩儿什么、吃什么。你连点什么菜都要问我,我还要担心我点的菜你不喜欢。”悠悠爸爸突然像泄洪一样数落起我来,看来真的是积怨已久。
“因为你是德国人啊,欧洲的很多菜单我都看不懂,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口味,所以才要你帮我点,你清楚我的口味。再说了,你是老公,出去旅行你负责做攻略怎么不行?!什么叫我什么都不想,我都在想怎么照顾好孩子啊!”我为自己辩护起来。
“不只是这次,你平时动不动就叫我给你帮忙,你的手机和钥匙找不到了,你张口就是:‘老公,我的手机呢?我的钥匙放哪里了?’你的电脑出问题,你马上冲着我抱怨。你有什么问题,反应总是问我,你为什么不自己去网上找解决办法?很多问题你问我我也得上网找答案啊!你的手机和钥匙不见了,你为什么不自己找,总想要我帮忙?”
面对悠悠爸一连串的灵魂拷问,我一时语塞。他很会照顾人,我也很依赖他,可他以前从没抱怨过,怎么突然变脸了?
悠悠爸继续陈述着他的委屈:“你知道我为什么觉得累吗?因为我在家要照顾两个孩子,悠悠是一个,你也算一个。你把我当成你妈了,总想被照顾。你能不能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要总找我帮忙?你想一想,我有经常找你帮忙吗?”
悠悠爸这么一说,我才意识到他确实没有要我帮他做过什么事,基本都是自己搞定的。
真正的爱——不轻易揽责
在悠悠爸指出我的问题之后,我静静地反思了自己过去的行为,发现悠悠爸说的是对的,我在这方面的确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
记得有一次接悠悠放学去上舞蹈课之前,由于忙于写文章,出门之前忘记给她带面包了,娃饿着肚子跳了1小时的舞。
估计那次把悠悠饿坏了,之后每个星期二早晨,悠悠都会主动提醒我:“妈妈,你今天来接我的时候一定要给我带面包啊!” 听得我哭笑不得。
还有一次是幼儿园的玩具日,我忘记给悠悠带玩具了,她看别人都有玩具,就她没有,哭得伤心欲绝。从那以后,悠悠时不时就会提醒我:“妈妈,今天是星期五吗?星期五是玩具日。”看来娃知道妈妈靠不住,只能靠自己。
我把这些事告诉了悠悠爸,本想夸奖悠悠的独立和自理能力,可他却对我讲:“You should be ashamed of yourself.(你应该为自己感到羞耻。)”
被孩子爸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很不好意思,连忙为自己辩解:“我知道,都是因为我太健忘,逼得悠悠不得不自己记事,她知道指望不上妈妈。”我以前一直把“健忘”当作自己的保护伞,给自己找了个“一孕傻三年”的理由,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
“你知道你为什么健忘吗?工作上的事情你记得很清楚,但是生活中就那么健忘,那是因为你以前从来没为这些事操过心。以前你出门,你妈妈会帮你把要带的东西准备好,你从小到大根本没有机会去想这些事,都是你妈妈替你想、替你做了。这让你到现在也没有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 社会学博士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的问题所在。
我是怎么养成生活中的事要经常依靠别人这个习惯的呢?以前在家,我一说东西忘带了,妈妈就把责任往她自己身上揽:“都怪我,是我没有提醒你。你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了,哪还有时间记这些小事。” 我一说有东西找不到了,妈妈马上就会帮我找。2017年回国天,我就把手机掉在出租车上了,当时懊恼不已,妈妈在一旁安慰道:“怪我,是我忘记提醒你把手机放好。”
妈妈这种揽责行为,导致我养成了把生活琐事都推给她的习惯,尤其在生活中,我心安理得地依赖她。从小到大,父母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衣食起居方面我不用操任何心,父母对我的要求就是一心一意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千万不要分心和浪费时间在其他事情上。
我很清楚父母这么细心照料我,时时为我着想和满足我的需求,帮我分担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是因为他们爱我,希望我有好的前途。从小到大我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一直很出色,没让父母操什么心就考上了名牌大学。
工作中我专注、认真,也要感谢父母让我养成了集中注意力做好一件事的习惯和毅力。然而,生活上我却是个“不能自理”的人,以前是依赖父母,现在是依赖孩子爸。因为我在潜意识中总觉得,那些事是不需要我自己做的,是可以指望家人的,我的精力应该放在重要的事情上。
这样思考以后,我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真正的爱是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人
通过这几件事,我决定不能像父母当年无微不至照顾我那般去对待悠悠。
一方面,因为我很“健忘”,行动上根本做不到事事为孩子考虑周到。可是恰恰由于我无意识的“健忘”,反而成就了悠悠的细心和独立。出门前,悠悠经常会提醒我别忘了带太阳帽、太阳镜、防滑袜、水杯……4岁的悠悠已经可以做到为自己的事负责,而不是处处指望我,这与我小时候完全相反。因此,做个“懒妈妈”反而可以让孩子更自立。
另一方面,我不希望孩子重蹈我的覆辙。生活中她自己能做的事情,我会有意识地尽量让她自己做,而不是什么都往我身上揽。当她提醒我到了玩具日时,我会抓住时机用赞许的口吻说:“你做得很棒啊!你会自己记得玩具日了,以后都要这样自己记哦,这本来就是你的事,不能依赖妈妈帮你记。如果你忘记了,那也是你的责任,不能怪妈妈。”
在和德国父母接触多了之后,我发现他们都是这么做的。
他们从小就要求孩子出门前准备自己的东西;小学期间,不管是迟到(孩子自己导致的)还是未完成作业,都由孩子自己承担后果,老师不会怪到家长头上。孩子与父母的责任界限很分明。
可我将这些做法告诉我的父母后,得到的反馈却是:德国人不爱自己的孩子,他们竟然连自己的孩子都不帮!这个反应让我感慨万千,因为我不是次听到这种话了。
其实,可怜天下父母心,全世界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只是大家爱的方式不同罢了。
德国父母的爱,是希望孩子能成长为独立的人,所以他们培养孩子为自己的事操心,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懂得为自己的行为和所造成的后果负责。
多数中国父母的爱,尤其是上一代人的爱,是事无巨细地替孩子考虑,替孩子包办,把孩子的所有事都当成自己的事,甚至为了保护和安慰孩子,把孩子本该承担的责任都替孩子承担了,永远都把孩子当孩子看。当孩子表现得无法独立自主时,做父母的真应该好好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亲身示范如何独立解决问题
意识到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后,我开始逐渐克服自己的思维惯性,希望给悠悠做个好榜样。这个过程一定不是一帆风顺的,毕竟想转变二十几年养成的思维惯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一天下午,我和悠悠在家门口的草坪上玩儿飞盘,一截调皮的树枝“抓”住了飞盘。当时我的反应是叫悠悠爸来帮忙,不过好在理性战胜了惯性,心想:“不行啊,我不能一有事就找孩子爸帮忙,这不是给孩子树立坏榜样吗?这怎么培养她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应该自己想办法,身体力行地向悠悠做好示范!”
于是,我告诉悠悠,我们要一起想办法把飞盘摘下来。我打开她的背包,里面正好有块手绢,我灵机一动,提议道:“悠悠,我们把两根树枝绑在一起就可以够到飞盘了,我们一起找找长度和粗细合适的树枝吧。”悠悠的兴致被调动起来,在树丛里找来好几段树枝,我将它们打结,发现根树枝太细太软了,根本撼动不了挂在树上的飞盘。我们又试了另一段更粗的树枝,后成功将飞盘摘下来,悠悠高兴得不住拍手。
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让我和悠悠都体会到了独立解决问题时的成就和喜悦。
之前多次请求悠悠爸帮忙把电脑和打印机做个网络连接,但他一直抽不出时间。在他指出我的问题后,我决定不再依赖他,自己上网找到了解决办法。当悠悠爸发现打印机已经可以无线连接电脑时,欣慰地感叹道:“你竟然没等我帮忙,自己想办法解决了!不错啊,再接再厉,以后也要多这样做!”
在寻找方法的时候确实很有挫败感,但成功后的喜悦是无法形容的,孩子爸真的教会了我很多,而我也可以更好地给孩子示范如何独立解决问题。
悠悠妈妈说
亲爱的爸爸妈妈,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你们的教育方式受到了你们所属时代的局限,那个年代哪有像现在这么多先进的育儿知识可以学习。但于我而言,我现在有机会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并且从原生家庭中找到根源,我必须正视它,并且从自身开始做出改变。
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反思那些错误的教育方式,从改变自己做起,让变化在我们这一代父母身上发生,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更幸福。
如何当父母是需要不断学习的,感谢孩子促使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六课 说到做到的后果教育
说到做到的妈妈
行为无法预测,情绪变化无常,用来形容小孩子贴切不过。前一秒还千依百顺,下一秒就倔强得令人欲哭无泪。绝大多数家长都遇到过孩子不听话、闹别扭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呢?是顺着孩子的意思,还是强制要求他们执行呢?
悠悠3岁时,和好朋友Renee一起报名参加了音乐启蒙班,两个孩子都很喜欢这个课程。但是有一次,Renee闹了点小情绪,不愿意去上课。当时我带着悠悠进入大厅,Renee和她妈妈正在讲话。看到我们进来,Renee的妈妈跟我们打过招呼后摇摇头说:“Renee不愿意进去。”
我劝了劝Renee:“要不要和悠悠一起进去,你们俩可以互相做伴啊!” Renee看着我一脸嫌弃地说:“不要,不要!我不想上音乐课,我要回家!”
把悠悠送进音乐教室后,我回到了大厅。此时所有的孩子都已经进去,只有Renee还在外面。我以为她妈妈会带她回家,没想到她们两人一直坐着不走。
Renee妈妈解释道:“Renee可以自己决定要不要来上音乐课。去幼儿园接她的时候,我特地问了她要不要来上课,问了两遍,她说‘要’,所以我才送她过来的。到了之后她又变卦不想上了,那怎么行?她可以选择不进教室,那我们就一直在这坐着,坐1小时,但不能回家。”
“哇!” 我心想,“这个妈妈真狠”,看着Renee坐在妈妈身旁一脸接受的表情,我知道这个孩子早已习惯了她妈妈的风格,完全没有讨价还价、打滚耍赖的意思,只是淡定地吃着东西。
另一位也在大厅等待的妈妈说话了:“我理解你的做法。今天早上我女儿不想换衣服,我问了她好多遍,能不能把衣服换了,她一直说‘不’,后来我就让她穿着睡衣去幼儿园了。”
旁边又有几位妈妈加入对话:“是是是,我家也一样,我的孩子也有穿睡衣去幼儿园的时候。”
听到这我有点难以置信,悠悠也有早上不想换衣服的时候,但我一般就是强行将她按住,然后迅速穿上衣服,换衣服这事还有什么好讨论的吗?我当着大家的面冒险问了一句:“呃,你们不能强迫孩子换衣服吗?” 大家皱着眉头看着我,好像没有人想过使用强迫的方法。Renee妈妈在旁边解释道:“我强迫也没用的,越强迫孩子越不想穿。不如让她穿着睡衣去幼儿园,体验一下自然后果。”
后来,Renee在大厅待了半小时之后自己决定进教室了。这位妈妈用行动教育了孩子,什么是“说到做到”和“承担后果”。
后果教育
德国法律规定:儿童有权接受非暴力教育方式。体罚、精神伤害和其他任何有辱人格的行为都是被禁止的。不能打、不能骂,不能强迫,那德国人靠什么来管教孩子的行为呢?
Be consequent(后果教育)——是德国人教育孩子时反复强调的态度,即行为本身的后果就是对孩子好的教育,无须外部强迫或惩罚。而德国爸爸妈妈执行起“后果教育”真的是说一不二,始终贯彻到底。
冬天去幼儿园接孩子,有时会看到户外活动时,有不戴帽子或不系围巾,甚至有没穿外套的孩子。老师给出的答复是:“我们都会给孩子穿外套、戴帽子、系围巾,但如果孩子坚决拒绝的话,那也只能随他,冷不冷是他自己的感受,觉得冷了自然会想戴的。3岁以下的孩子实在拒绝戴帽子、系围巾,那就不能出去玩儿,只能待在室内。是戴帽子还是待在室内,由孩子自己决定。”
“那如果孩子因为没戴帽子,没穿外套,在外面玩儿生病了呢?”我好奇地问老师。
“那也是他自己选择的自然后果,孩子要学会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这次病了,下次就知道出去玩儿要穿暖和了。我们会在孩子做出选择时,明确告知每种选择的相应后果。”
没有强迫,没有过多的说教,尊重孩子的选择,哪怕是错误的选择,让孩子从自己行为的后果中领悟教训,是德国人爱用的“后果教育”。德国人不怕孩子犯错,也不怕孩子走弯路。在他们眼里,犯错、承担后果、总结经验、改善行为是儿童探索、学习和不断完善自我认知的必经之路。
缺少了这个过程,孩子就学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来小试牛刀
我后来也把这种教育方式用在悠悠身上,还真是颇有成效。
在悠悠外婆家期间,每到喝牛奶的时间,悠悠总爱和外婆作对,故意拖延,一杯牛奶能喝半小时。外婆为了哄悠悠快点喝,用尽了各种办法,每次都累得像脱了一层皮。
回到德国后,我打算尝试“后果教育”,我告诉悠悠:“喝牛奶是你自己的事,我是不会像外婆一样追在你后面求着你喝的。如果我洗完脸你还没喝,那我就喝了。”
天,看到放在茶几上的牛奶纹丝不动,我故作淡定地对悠悠说:“牛奶放茶几上都凉了,你还不喝,看样子你是不想喝了。我喜欢喝牛奶,那我就替你喝啦。” 我一狠心咕咚咕咚地把牛奶喝掉了。
第二天,又是一样的情况,我又狠心一咬牙把娃的牛奶喝进了肚子里。悠悠哭了,不敢相信我再一次喝掉了她的牛奶。女儿的牛奶被我喝了,我虽然也心疼,但后果教育的精髓是说到做到、坚持原则,让孩子体会到后果才能发挥教育的功效。
我只好安慰道:“抱歉,我知道你现在非常想喝牛奶,但我提前提醒过你,要在我洗完脸之前喝掉,现在已经到了刷牙时间,不能再喝了。你明天想喝的话就动作快点哦。”
到了第三天的喝牛奶时间,悠悠又磨磨蹭蹭的,我提醒她:“你不喝我喝了啊!” 并做出要拿杯子的姿势,她马上跑过来抢过杯子,大口大口地把牛奶喝光了!
只花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把悠悠拖延的坏习惯给改过来了。从此,悠悠喝牛奶再不用我催着喝了,因为她知道,喝牛奶是为自己喝,不是为妈妈喝。如果磨蹭,牛奶就到妈妈肚子里去了。妈妈可不是开玩笑的。
可能有人会将“后果”与惩罚混为一谈,其实德国父母是不提倡惩罚孩子的。所谓“后果教育”,是让孩子体验行为的自然后果或者逻辑后果,而不是人为强加的惩罚。如此,孩子才能理解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
悠悠妈妈说
家长的教育应该在后果出现之前进行,温和而明确地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会产生哪些后果。而当后果产生后,家长即使不说话,孩子也已经体验到了“惩罚”,并且知道了要改正。这时若再火上浇油地说“你看,我早说了你不听,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样的话,反而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将孩子置于我们的对立面。
坦然让孩子承担他们本该承担的,体验他们本该体验的,是作为家长的修行。我们要相信,孩子有从错误和挫折中自我学习与成长的能力。也只有我们相信了,孩子才能真正获得这种能力。
第七课 尊重孩子——父母的修行
特别的“520”隐藏着孩子的尊严
每年的“520”都是女士们收红包的大好日子,2017年的“520” ,英国凯特王妃的妹妹Pippa收到一个分量十足的“大红包”——?未婚夫James为她准备了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婚礼。
James在Pippa娘家的绿地上为未婚妻打造了一座透明的宫殿作为婚礼的派对场所。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玻璃房,而是比照1851年伦敦海德公园里的水晶宫殿建造的,所有的玻璃都从比利时进口。
婚礼结束后,部分照片发布于网上,在感叹宫殿美轮美奂的同时,我还发现了一张有趣的照片:乔治小王子因为在婚礼上表现淘气,被妈妈凯特带到教堂外面一个没人的地方好好教训了一番。是不是只有王室在批评孩子时需要找个角落,避开众人?是不是只有在皇室婚礼这么重要的场合我们才需要在教育孩子时如此小心翼翼?不是的,这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保护孩子的隐私从幼儿园开始
悠悠幼儿园有几位经常迟到的家长。有一天,幼儿园门口贴了一张通知,上面写着:请在9点前将孩子送进幼儿园。当时我的脸一红,心想,这里面应该也包括我,因为每天我和悠悠都是踩着点到达幼儿园的。从那以后,我们每天都提前10分钟到。
还有一次,幼儿园公告牌上出现一张“告示”:请不要将生病的孩子送到幼儿园!并在下面列出了一系列属于生病以及不属于生病的情况。其中,常见的是发热和腹泻、呕吐症状,有这种情况的孩子是不允许送到幼儿园的,因为有传染病毒的可能。
而那几天悠悠正咳嗽,我想:不会又在说我吧?虽然一般咳嗽不属于生病范畴,可以送幼儿园,但剧烈咳嗽的幼儿却是不允许被送幼儿园的。我怎么知道“一般咳嗽”和“剧烈咳嗽”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呢?
放学时,我好奇地去问了班上一位消息很灵通的妈妈:“你知道为什么幼儿园要贴一张‘不要将生病的孩子送到幼儿园’的告示吗?”
“哈,班上有个小女孩昨天发热了,她妈妈给她吃了退热药后就把她送到了幼儿园,自己继续去上班了。”我心里感到一阵放松,看来暗指的并不是我。
在德国幼儿园,如果得知哪个孩子得了传染性疾病,幼儿园有必要告知所有家长,让未生病孩子的家长自行决定是否在那几天继续送孩子去幼儿园。比如,我们幼儿园曾出现过一个孩子患手足口病的例子,老师中午一发现疑似症状,就立即给孩子妈妈打电话让她把孩子接走了。
但是,为了保护患病孩子的隐私,幼儿园规定,老师不得告诉其他家长具体是哪个孩子生病了。但幼儿园会在告示牌上贴一张告示:近幼儿园出现某传染病例,请知悉。
从幼儿园进入学校后,老师仍然会保护和尊重孩子的隐私,绝不会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念分数,卷子被遮得严严实实,一对一地交到学生手中,不会让其他人看到分数。按分数排名次更是不可能的事,那会被认为是侵犯隐私,有侮辱人的嫌疑。
对父母育儿的启发
以上这些做法,都对我们育儿有着非常好的启示: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也应该分场合,要懂得给孩子留面子,保护孩子的隐私和自尊不受到伤害。
尤其是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父母更应该特别注意。
在公共场合时
孩子都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在公共场合,有些话不适合当着别人的面对孩子说。例如,当着孩子的面,对别的家长抱怨自家孩子的缺点:“我孩子画画不行,数学也学不好,没你家孩子有天赋!”“他这次考试又考砸了!比你家孩子差多了!”
在众人面前将自家孩子与别人家孩子做比较:“你看哥哥好会玩儿拼图啊,你怎么就不爱玩儿呢?哇,哥哥好厉害,你不行啊!”“你看妹妹已经会背二三十首诗了,你才只会两首!”
家长以为这样做会让孩子越挫越勇,实际上容易对孩子形成心理暗示,越是这么说,越容易造成负面强化,比如,当众批评孩子。如果不是阻止孩子打人或破坏公共秩序这类非常紧急的事,不要当众大声批评或羞辱孩子,那样会让孩子觉得很没面子。就像凯特王妃一样,可以找个人少的角落,不紧急的问题可以等到回家后再慢慢教育孩子。
在孩子失落时
作为父母,我们经常会告诫孩子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一心想着为了孩子好。可是孩子有时候偏偏不信邪,就想亲自试验一下。等到孩子发现自己错了时,很多父母就忍不住秀智商上的优越感:“看到没?我早就警告过你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其实,哪怕我们不说出来,孩子心里也已经明白自己做错了,何必非要说出来让他感觉更糟糕呢?这么做反而可能导致孩子更加叛逆。不妨给孩子留一点儿面子,这有助于我们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孩子从此会更愿意向我们坦白,并倾听我们的忠告。
就像德国幼儿园贴出的告示那样,不用当面点名,做错了的人自己就会感到羞耻并收敛行为,还会感激贴告示的人照顾了自己的面子。
父母要永远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孩子。孩子也是要面子的,所以,请尊重他们的面子。
你若不希望别人那样对你,就不要那样去对待孩子。
第八课 害羞、内向,还是高敏感
你家是否有这样的孩子?经常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哭哭啼啼,非常情绪化,批评不得;喜欢看着别的孩子玩儿,想加入却又不敢,在陌生环境中表现得特别谨慎,常被人说“害羞”;穿衣服、袜子、鞋子特别挑剔,因为一根线头或者一个标签就这里痒、那里痒,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衣服只要打湿了一点点,就要脱下来;很怕噪声,会被突然的响声吓得哭起来;擅长察觉环境中的小细节,什么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很多大人没有注意到的细节,都被他留意到了;有很强的同理心,好像拥有读心术,能猜到别人在想什么,甚至很会操控大人;有幽默感,喜欢提问。
如果以上这些情况你们都遇到过,那么说明你家孩子是一个高敏感宝宝。在我家,悠悠是高敏感,她的爸爸马克思也是。
什么是高敏感
“高敏感”一词,并不是由心理学家随便说出来的,而是由脑神经科学家和生物学家发现和定义的。
知识链接
高敏感
在脑神经科学领域,高敏感人类被称为Highly Sensitive Person(简称HSP),高敏感孩子叫Highly Sensitive Child(简称HSC)。
这个专业名称由Dr .Elaine N.Aron(伊莱恩·阿伦)提出,她是世界上提出HSP概念的人,目前,也是HSP研究领域权威的学者,出版过几本关于HSP的著作。
高敏感人群是近20年来比较新的发现,这个概念目前在大众生活中并不普及,很多人明明自己是高敏感却不自知。
HSP在人群中的比例约占15%~20%,这个比例不算低,但它不是一种病,反而可以看作一种基因优势。
HSP的神经系统比一般人更加敏锐,表现为对周遭环境的高响应,无论是对灯光、声音、气味,还是对人们的情绪,HSP都会比一般人的大脑做出更快、更强烈的反应。
高敏感儿童因为具有敏锐的意识,通常在智力、创造力和情感上都有天赋,在幼年时就表现出真正的同理心和高情商;缺点是他们也容易被人群、喧闹、新情况和其他人的情绪困扰所淹没。
高敏感人群的特征和表现
很多人会误以为,一个人是否高敏感与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关,其实它完全由基因决定。也就是说,一个人要么是HSP,要么不是,并不存在中间值。
脑神经科学家给HSP总结归纳出了四大特点,即同时具备以下四点才能被认定为HSP。
处理信息的深度
HSP喜欢思考有深度的问题,问“大问题”,使用不符合其年龄的“大词”,有幽默感;做决定时优柔寡断,因为需要同时思考太多方面和可能性,脑子里有大局观;对陌生人和新环境慢热又谨慎,因为总要先进行观察和全面思考后才会采取行动。
容易受到过度刺激
对变化、疼痛的反应比一般人更强烈;噪声能让HSP感到生理上的实际疼痛;爱抱怨太冷或太热;常觉得鞋子、袜子不舒服,衣服穿着痒;因为太兴奋而难以入睡或者半夜醒过来;需要独处和安静玩耍的时间(相对于热闹的多人玩耍)。
即便HSP和其他人处于同一环境,由于神经的高敏感特质,他们从环境中接收的信息也要远高于他人。一般人也有受到过度刺激的状态,只是HSP更容易达到那个阈值。
超强的情绪感知力和同理心
因为HSP更关心周遭环境中的一切,他们对情绪的感知力也特别强,在社交互动中能够很自然地知道对方在想什么,能感知对方的感受,具备超强的同理心。
对所有的事物都有更深的感受,容易哭泣,有些完美主义,对犯下的小错误或者不顺心反应强烈;容易注意到他人的痛苦和困扰(包括同学、朋友、家人、陌生人,甚至是电影里面的人物),产生共情。
在脑神经科学家进行的大脑研究中,HSP和非HSP分别观察了陌生人和浪漫伴侣的照片,这些照片表达了幸福、悲伤或中立的情绪,研究显示,HSP的大脑尾状叶区域(与意识相关的区域)会明显表现出更高的活跃性。
对微妙的刺激很敏感
HSP对微妙的声音、气味、细节等都高度敏感。但HSP的高敏感并不仅仅是因为感官发达,还因为在大脑层面有更多的思考活动,这促使他们比一般人有更强的感知力,更容易注意到不起眼的细节。
这一点也有很多脑科学实验可提供力证:让HSP和非HSP同时观察有细微差别的两幅画,或者在跳动的画面中寻找细节目标,HSP的大脑活跃度明显高于非HSP,他们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找出差别。
完成实验任务后,HSP也比非HSP感到更累,这可以理解为他们用脑更多,所以更容易感到疲惫和压力。
以上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开看待。若没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就不会引发深度的信息处理和思考;喜欢深度思考,意味着喜欢关注和察觉细微之处;正因为太容易从环境中接收信息,大脑要处理的信息太多,所以更容易感到过度刺激。
在不了解HSP的情况下,家长们容易误把HSP等同于内向、害羞,而事实上,有30%的HSP是外向性格。
高敏感是优势,还是劣势
如果家里有一个高敏感的孩子,家长是该高兴还是苦恼呢?
高敏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孩子在童年时期得到别人很好的理解和接纳,有一个快乐的童年,那么成年后他会和其他人一样感到快乐,甚至会更快乐。
而如果童年经历不那么愉快,感受到了过多的压力和负面情绪,那么他们成年后也比有着同样童年经历的一般人更容易抑郁、焦虑和害羞。
因为HSP对一切事物都有更高的感知度和响应,不管是对负面的,还是正面的刺激,他们都会受到更大的影响。
有研究发现,HSP在压力大的环境中,比其他人更容易生病和受伤;但在压力小、家庭幸福的环境中,却比其他孩子更少生病和受伤。也就是说,HSP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比一般人更大。给他提供一个好的环境,他能比一般人成长得更好、更快乐;给他提供一个差的环境,他会比一般人受到更大的伤害,后果更严重。
研究者因此得出结论:快乐的童年和良好的教育环境对HSP至关重要,因为他们能从中受益更多,这种受益体现在学习成绩、社交能力、自控力、安全感、道德感等方方面面的发展上。
综上所述,高敏感到底是优势还是劣势,取决于我们提供给孩子怎样的养育环境。环境好,HSP的基因优势会得到放大,发展为一种别人没有的天赋;环境不好,HSP的基因劣势也会被放大,使人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
第九课 如何养育高敏感孩子
接纳孩子天生的敏感
首先要做到接纳
如何因势利导教育好孩子,是有高敏感娃的父母应该思考的问题。很多父母都觉得,养一个高敏感娃太累了,经常被他们折磨得情绪崩溃。
一个非HSP的孩子如果从秋千上摔下来,可能哼两声就过去了,不会放在心上;而像悠悠这样的高敏感娃,总是想得特别多,内心活动丰富无比。她注意到了摔下来时被远处两个孩子笑话了,会哭得停不下来,再也不愿意回到秋千上。
因此,作为HSP的父母,我们也不得不变得敏感一点儿,去接纳HSP孩子天生的敏感。
父母如何接纳高敏感孩子
接纳孩子的天性,视高敏感为天赋,而不是缺陷
孩子不断哭泣、退缩和回避正常的社交场合,让我们很容易对他们感到沮丧和生气,发出“为什么你就不能和其他孩子一样”的拷问。
千万不要认为孩子有缺陷而去指责他,并且一定要求他做个“正常”的孩子。高敏感是基因决定的,后天无法改变。拥有高敏感基因的人,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都无法强迫自己变得不敏感。
不要对孩子说:“这点儿小事有什么好哭的?你怎么那么爱哭?”而是理解他的情绪,陪他在情绪里待一会儿。
悠悠爸爸马克思就对细节极其敏感,在餐厅吃饭,他做不到不听旁边桌上人的谈话,那些背景声不受控制地一一钻进他的耳朵,并被大脑处理。我俩一起走在街上,他接收的信息远远比我多。
面对同一个人讲话,我可能只记住了那个人的脸,而马克思却连人家穿的衣服鞋子、戴的耳环、妆容通通都记住了,还能从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措辞入手,把对面陌生人的家庭背景猜个八九不离十,让我经常感叹他会看人的特异功能。
敏感性通常是创意艺术家、创新者和高天赋孩子的特质。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人物如卡尔·荣格、约瑟夫·坎贝尔、亚伯拉罕·林肯和罗斯福都被认为是HSP。
父母首先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能力(如创造力、洞察力和敏锐的感受力)非常重要,因为这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挑战(即情绪化、内向、挑剔、害羞或过度活跃)时,更加从容淡定。
和孩子成为合作伙伴
高敏感的孩子通常都很通情达理,因为他们本来就很擅长理解别人的情绪和需求,所以常常表现出懂事和愿意合作的样子。对这样的孩子,好好讲道理和共情,明显比冷冰冰的命令和严酷的惩罚更加有效。相反,严厉的纪律和强迫反而可能引发我们想要避免的行为,如情绪崩溃和大发脾气。
与孩子合作意味着我们要充分了解和预见,在哪些情况下可能引起高敏感孩子的不适,从而接纳孩子的不适,并试图支持和帮助他们。比如,知道与陌生人群接触可能引起孩子的不适,那么就尽量提前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并陪伴孩子慢慢克服,而不是一味地把孩子往前推,强行鼓励孩子去尝试。
不要施加过多压力
高敏感的孩子对别人的想法和感受都非常敏感。哪怕没有来自父母和老师的压力,他们也会本能地希望尽量做到让别人满意。这样的孩子在学校表现不会差,因为他们有很高水平的羞耻心和觉察性,对自己要求高,希望尽量把事情做好,无法容忍随便凑合。
不过,有时候正因为太想把事情做好,顾虑太多,反而导致迟迟不敢开始,退缩不前。这时,父母要做的不是施压,而是帮孩子减压,给予孩子尝试的信心和支持,或者陪着他等一等,接纳他的短暂性退缩。切不可采取激将法,指望孩子在负面的语言打击之下越挫越勇,这一招对HSP来说只会适得其反,越强迫他,他就越不想做,还会影响亲子关系。
创造平静的氛围
由于高敏感的孩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和学校环境的影响,因此值得花些时间来创造与其天生气质相符的空间和氛围。
允许孩子在家里搭建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空间。悠悠很喜欢用椅子、沙发垫、抱枕、羊毛毯子等来搭建她自己的小窝,然后把一堆毛绒娃娃放在小窝里。她可以一个人躲在狭窄的小窝里和毛绒娃娃玩儿2小时,有时甚至非要在小窝里睡觉。
高敏感的孩子需要在这种宁静又安全的环境中独处,从而重新恢复面对外部世界所需的能量。
制订温柔的规则
由于HSP的高敏感性,他们本身能够很好地适应和遵守规则,但是试探大人的底线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不能因为孩子敏感就屡屡失守,该守住的底线还是应该坚持。
在规则的制订上可以和孩子有更多讨论,充分考虑孩子的需求,制订人性化的尊重孩子的规则。
教孩子学会拒绝
HSP是天生的内心温暖的人,他们时时刻刻为别人着想,愿意为别人付出更多。由于不想伤害他人,常常把他人的感受放在自己之前。
这样的特质能为HSP赢得好人缘,但活得会有些累。父母可以从小告诉孩子,把自己的感受放在位是被允许的,拒绝别人不代表自私,有必要设定界限,不要在帮助他人时忘了自我。
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HSP的情绪很敏感,经常陷在情绪里,并不需要他人建议,也不想听到“为什么你不该有这样的感觉”的话。有时,他只是需要你安静地、不带预设和评判地听,然后理解他、安慰他、陪着他就好。
如果孩子不愿意去学校或者参加某项活动,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需要父母去挖掘。HSP对不公、嘲笑、孤立、欺凌等行为有着更深、更强烈的感受。
而能够听到孩子真正心声的前提是,让孩子感到,告诉父母真相是安全的,是会得到理解的,是能引起共鸣的,否则家长可能永远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不同父母养育高敏感娃的优势和劣势
在我家,因为马克思就是HSP,所以他非常理解同为HSP的悠悠。在悠悠出生的头几年,马克思陪悠悠并不多,我一度担心悠悠将来会和马克思不亲。没想到在悠悠会说话以后,马克思用他那超强的共情能力很快赢得了悠悠的亲近,一个人带娃也得心应手。
有次悠悠放学回来想看动画片,我没有答应她,本来还开开心心说学校很好玩儿的她一瞬间大哭起来,像个小宝宝一样跺着脚,挥舞着手,嘴里“咩咩”地说着别人听不懂的宝宝语。
马克思马上在旁边安慰她:“哦,我太理解你了,你在学校需要像个大人一样行为得体,当了一天的大人你累了,所以回到家就想当小宝宝任性一下,撒撒娇,做回小孩子。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
听了马克思的话,我顿时理解了悠悠,啥道理也不用讲了,先把她抱在怀里当小宝宝抚摸、亲吻一顿。
然后又学着跟小宝宝讲话的语气对她说:“你累了吧?我们先吃点东西,别老想着看动画片啦,吃完了妈妈陪你玩儿,玩儿什么你来选,好不好?”
悠悠真的很快就平静下来,学着宝宝的样子撇着嘴点点头说想吃汤圆,之后也没再吵着说要看动画片。
高敏感父母养育高敏感孩子,无疑有很多优势,这有时候让非高敏感的我觉得不公平。同时我也会担心悠悠将来会不会和爸爸更亲呀?她以后会不会有心事先和爸爸说,因为爸爸更懂她?
相信也有很多养育高敏感儿童的家庭像我家一样,父母一方是高敏感,另一方是非高敏感。其实,不管是高敏感还是非高敏感,在养娃方面都有着优势和劣势,双方结合才是好的平衡!
Dr. Elaine N. Aron就在她的《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一书中讲道,在高敏感一方与非高敏感一方共同养育高敏感孩子的情况下,双方父母的优势、劣势分别是什么。
父母和孩子都高敏感的养育优势
因为彼此了解,更加感同身受
刚刚迈入小学阶段的悠悠,在举行入学仪式那天,到了校门口也不愿意下车,马克思就跟她讲了自己小学开学时的感受,告诉了她“肚子里奇怪的感觉”,其实那个“肚子里奇怪的感觉”就是“紧张”,但是马克思没有用这个词。
高敏感儿童喜欢思考问题和提问,高敏感父母知道如何回答高敏感儿童提出的问题,甚至有类似的经验,知道如何聆听、讨论并给出参考建议。
他们的兴趣和品位相近,更容易互相理解,不敏感的家长则会有很多抱怨。
可以和孩子交流实践经验
比如,可以和孩子分享,在面对某些情境时,你自己是如何克服紧张情绪的。和孩子分享,当你真正去做的时候,紧张情绪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成就感和乐趣。
可以分享如何回应别人说自己太敏感;可以告诉孩子,看起来非常困难的事情可能后的结果非常好,即分享自己克服困难的成功经验。
敏感的人通常会温和地沟通,用较小的音量,谨慎保持自己说话的语气,提更少的问题并适当保持沉默。家长和孩子的音量保持在相似水平,会更容易沟通。
喜欢自己,提升孩子的自我认同
高敏感儿童很不容易拥有健康的自我形象,如果父母能够正面看待自己的敏感特质,那么孩子也将通过你的行为而拥有自信。
反之,孩子也会和你一样无法接纳自己的敏感特质,总是试图掩饰或改变自己。
高敏感家长养育敏感孩子时的劣势
过于投射自己的感受在孩子身上,而看不到孩子真正想要的
比如,有的家长小时候很害怕医生,于是假设孩子也一定怕看医生;如果自己不喜欢某个场合,就假设孩子也不喜欢。
马克思说,每天早上送悠悠去学校,都看到她一个人站在操场上,不和其他小朋友说话,他觉得很心疼。但其实我每天接悠悠回家,她都说在学校过得很开心。对于早上一个人站在那儿,她也不觉得尴尬或者难受。
过度保护孩子,会很容易犯错
敏感的家长会埋怨自己的父母曾给自己太多压力,所以在养育孩子时,会推己及人,更多地保护孩子。这一方面是优势,但有时也会变成劣势。过度的共情会导致过度保护孩子,害怕孩子的情绪受到伤害,使孩子错过很多本可以尝试的东西。
当然,也有一些高敏感父母抱怨自己的父母曾过度保护自己,害他们错过很多重要的人生体验,于是自己便尽量逼孩子去尝试。
孩子获得的经验可能不够多
你不喜欢什么,也不会让孩子去尝试,很多新鲜事物你都主动帮孩子过滤掉了,以免孩子受到过度刺激。
但这些都是你的人生选择,不是孩子的。如果你从一开始就不让孩子有这些经验,等于让孩子延续了你曾经的选择,不再有更多学习的机会。
若孩子对某项活动有兴趣,即使你没有,也要鼓励他去尝试。可以和孩子说自己很后悔小时候没有多尝试,多分享一些自己在尝试某些新事物后获得的快乐。
孩子痛苦的时候,你也觉得非常痛苦
这会影响孩子学习如何面对痛苦。孩子需要的是镇定且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父母,这对于敏感家长来说可能比较困难。当然,这一点也不是的,在我家,马克思的情绪就控制得很好,比我更稳定。
你可能很难站出来为孩子说话
你不习惯与人对峙,尽量避免矛盾的发生,不习惯让他人明白“不,他不想要”!但是孩子需要你挺身而出保护他,同时让他学习如何保护自己。为了孩子,我们要学会坚定自己的立场。
你可能无法在家中表达自己的需要
许多敏感的家长常常觉得必须把每个人都照顾好,否则自己也无法安心。这就让家人习惯了被照顾,把不想做的事都丢给高敏感的你。但这对孩子的影响并不好,孩子学不会拒绝,也总是把自己的感受放在别人之后。所以,你其实应该先照顾好自己,做出榜样,让孩子看到。
你可能误以为你们有很多相似之处
其实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孩子结合了父母两个人的基因,不要以为孩子跟你有一模一样的想法和感受。你应该熟悉孩子那些与你不同的人格特质,比如从配偶身上继承的那部分。
非高敏感父母养育高敏感孩子的优势
非高敏感父母精力比较充沛,让孩子有更多的活动体验
在我家,一般家庭活动都是我提议的,马克思可以每个周末都宅在家,或者他自己玩儿自己的,不带我们。平时悠悠的活动也都是我在关注,我自己喜欢尝试新东西、新体验,所以也经常带着悠悠去玩儿她以前没有玩儿过的新东西。悠悠因为怕生,对没去过的地方、没见过的人,她总是说不去,可是去了之后发现很好玩儿,会说下次还要去。
马克思虽然很少强迫悠悠做什么、学什么,但是对我的做法也不反对,因为效果他也看得见。有时候逼一逼孩子去参加活动,没准她就喜欢了呢!不尝试又怎么知道是否喜欢?如果孩子能够接受,并且偶尔有成功经验的话,就会愿意尝试其他的活动。
你更能让孩子感受到稳定和平衡
当孩子恐惧、愤怒和伤心时,你如果没那么敏感,可能会比较好地安抚他。当然,前提是你能够了解他的感觉,不认为孩子是反应过度,不因此和孩子生气。你的冷静是好的示范,孩子会从你的情绪中学习,并在以后运用到自己身上。
而高敏感的一方由于情绪敏感,有时候会因为过度共情而跟着孩子一起痛苦、哀伤,孩子受了委屈,父母若眼泪掉得比孩子还快,不一定是好事。高敏感孩子需要的是既能理解他,又心理强大的父母做榜样。
你会比敏感的父母更爱为孩子出头,更多保护他们
比如,有亲戚强行抱孩子、亲孩子的时候,高敏感的家长不太喜欢与人正面冲突,因此无法坚定地站在孩子这一边,而选择默默忍受。
不太敏感的你可能没有那么照顾别人的感受,在为孩子出头这方面反而成了你的优势。
这种“我口说我心”的家长,可以让孩子看到成人是如何思考、如何处理问题的。我们在孩子面前好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开诚布公地说出来,为什么生气?刚刚为什么大吼大叫了?为什么不给孩子买某个东西?为什么今天妈妈食言了?等等。
孩子非常善于捕捉和感知父母的情绪,大人直接把自己的情绪说出来好过埋在心里,这样孩子就不需要在心里胡乱猜测,担心父母在什么都不说的时候可能是在心里生自己的气。
当然,如果是担忧、害怕的情绪,就不要说出来和孩子分享了,大人自己默默承担就好了。把担忧、焦虑的情绪说出来,只会令孩子也变得担忧,无益于孩子的成长。
非高敏感家长养育高敏感孩子容易陷入的误区
你很难相信孩子体验到的世界和你是不同的
你可能会觉得“孩子怎么会有这种感觉?”转而寻找适合你的解释。当敏感的孩子抱怨时,你可能会想“他在假装”“他在无理取闹”,或者“他就是想引起注意”。
这一点也是我嫉妒马克思的。每次悠悠一闹情绪,马克思总是说:“哎,我懂你、我懂你,跟我小时候一样,我小时候也经常这样玩着玩着就哭起来了,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哭。”而我却完全弄不明白悠悠为什么会有情绪。
但因为马克思能很好地体会和接纳悠悠的情绪,所以他应对起来也很淡定从容,不会觉得悠悠在无理取闹。
非敏感家长应该怎么做:
尽全力了解孩子的感受和体验,不要因为无法理解就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可以多看看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推荐阅读《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一书。别期待孩子喜欢你小时候喜欢做的事;不要为了孩子错过好东西而过度同情他;不要过度逼迫孩子。
你会对孩子的过度敏感感到不耐烦
这一点我自己特别有体会,比如在吃饭方面,只要是悠悠不喜欢吃的,她坚决不肯尝试;饭菜一定要分开,有时候我不小心把菜盛到她碗里,她就呜呜哭起来,非要我重新给她盛碗饭。
早上穿衣服、穿袜子和鞋子时更是麻烦,只要有一点点不符合心意,她都不会将就,非得脱下来换掉,所以我后来的做法是让她自己在前一天晚上选好第二天穿什么。
非敏感家长应该怎么做:
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做决定(比如选一双合适的袜子),如果时间不够,或者你的耐心不够,就不要让他做决定;问问题时不要期待孩子会马上回答,敏感孩子回答问题要谨慎得多,他们会认真思考后再回答。比如,别人问悠悠“爸爸妈妈你喜欢谁”之类的问题,她从来不会回答“爸爸”或者“妈妈”,无论别人怎么变着法子问,她永远回答“都一样喜欢”,因为她不想让爸爸或者妈妈任何一方伤心。
让孩子一步一步慢慢开始尝试新事物,不要逼得太紧。对敏感孩子施加过多压力反而会适得其反,后导致孩子压根儿不愿再去尝试。
敏感孩子比一般孩子需要更多的安全感和家长的包容,磨炼耐心是家长们一生的功课。
你会太大声,太虚张声势
敏感儿童会用暗示、手势、眼神、细节或语气与人沟通。你的沟通方式对他而言可能有点粗鲁,甚至是粗暴的,这导致他所理解的和你要表达的,或者他需要听到的完全不同。
敏感孩子的脸皮很“薄”,对于他们而言,批评、生气或者建议看起来都很严重,孩子可能会被你的态度吓到,而根本听不见你说的话。你也可能因为太强势或对孩子有太多影响,导致孩子不敢表达自己。当敏感儿童对你吐露心声时,我们必须非常温柔。
非敏感家长应该怎么做:
说话时注意压低音量、语气温柔,注意自己的遣词造句。聆听孩子讲心事时要专注。如果当时无法专注聆听,可以请孩子等一下再讲,但不要随意回答或一直分心,这样会给孩子一种你不在乎他的感觉。
避免可能引起孩子误解的逗趣或玩笑。大部分敏感儿童不喜欢大人的逗趣,即使说话的人没有意识到,他们也能听出字里行间的优越感或敌意。
批评孩子的时候尽量简短,点到为止即可,不需要长篇大论地说个不停,要留给孩子自己想一想的时间,也要给孩子留点面子。批评时也不要为了夸大后果而吓唬孩子,这会让孩子心生更多恐惧。
你有时可能会觉得孩子很无趣
高敏感儿童有奇特、深刻而幽默的洞察力,但他们喜欢安静,可能话没有别的孩子多。长途驾车时,他们可能更愿意看着窗外发呆或读书,也不愿意与你聊天。有些孩子可能怕你无聊而刻意取悦你,但是他真正需要的还是安静。
非敏感家长应该怎么做:
观察孩子疲倦时或受到过度刺激时释放出来的信息,试着在他崩溃之前就让他停下来。如果孩子不喜欢肢体接触或者不喜欢参加人多的聚会,不要强迫他,让他慢慢尝试,一步一步来;给孩子留出安静的独处时间,不要怕孩子无聊。
可以向孩子提供话题或活动建议,如果孩子愿意,自然会搭话或者加入你;若孩子一个人玩儿得很开心,也不需要感到失落。这正是高敏感儿童丰富内心世界的体现,他们可以自己让自己开心,通过安静的独处进行能量补给。
你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利用孩子的敏感,如让他们帮大人做事,听大人的话,听大人诉苦
高敏感孩子因为特别能够照顾别人的感受,通常会对你的话乖乖照做,但这对孩子不公平,还会对他们造成伤害。
非敏感家长应该怎么做:
不要把孩子当成情绪的宣泄桶,动不动就向孩子诉苦。敏感孩子具有强烈的同理心,因此非常善于倾听,但这不代表我们可以无节制地利用孩子的善良,向他们大倒苦水,让孩子产生不该承受的心理负担。
反之,我们应该教导孩子,分享和倾听应该是双向的,而不是单方面的承受。要学会与别人划清界限,转换话题。如果有人让他心理负担太重的话,一定要告诉你。
另外,不要在别人面前炫耀孩子的“高敏感特异功能”,大部分高敏感孩子不喜欢受到太多关注,如果是在别人面前进行带有表演性质的活动,孩子可能由于压力而表现不佳。
后还想再分享一个小故事:
开学那天,悠悠在大庭广众之下,不愿意跟着与她一对一的同学排队进教室,我站起来招呼那个同学走过来,又想着劝说悠悠去排队。
而马克思却坐在旁边静静地一动不动,完全没有跟我前呼后应的意思!
晚上悠悠睡了后,我问马克思当时为什么没有任何行动?为什么每次悠悠害羞的时候,都得我冲在前面?
马克思说,既然我已经有所行动,他就不再需要多做什么了。如果我们两个人同时劝说悠悠,会给悠悠过多的心理压力,父母中有一个人行动就够了。
听了他的分析,我还真觉得挺有道理的,也不再在心里埋怨他了。
他做得对,我也没有做错!我们两个人虽然性格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他很敏感,我不太敏感,但是经过讨论,我们都承认对方身上有养育高敏感娃的优势,我们不需要把对方变得和自己一样,更重要的是取长补短、相互配合,实现组合。
悠悠妈妈说
我一直觉得,作为父母,不在于我们做得有多么正确和完美,关键是要对自己的言行,以及可能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有清醒的认知。
有了这份清醒的认知,就像在心里掌握了一张地图一样,即使偶尔开小差、走错路也不要紧,因为我们随时可以调整路线,继续朝着正确的大方向前行。
你可能也发现了,有时候一个人的同一性格特征,在养育孩子时既是优势,又是劣势。所以有另一方能和自己互补,在用力不够与用力过猛之间做出平衡,也是一大幸事!
第十课 不要亲手养出讨好型人格的孩子
孩子的幸福并不取决于父母的态度
幸福感到底是什么?人如何拥有幸福?这大概是悠悠出生后我思考多的问题。因为我希望我养育的孩子不仅仅是成功的,更是幸福的,因为追求幸福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可惜很多人误以为,只要有了成功就自动拥有了幸福,结果反而在追求成功的路上遗失了幸福。
毋庸置疑,世界上绝大多数父母都是爱孩子的,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幸福呢?父母们甚至甘愿为孩子付出一切。然而,所有美好的意愿和对未来的憧憬都是基于父母自身的判断,但父母们的幸福定义、成功标准就是孩子们内心的渴望吗?
父母都希望孩子在学校里成绩好、受欢迎,有十八般才艺傍身。尽其所能保护自己的孩子,忍不住介入孩子的生活,而且真心觉得自己所做的都是“为了孩子好”。所有这些不仅仅是源自爱,还出于担忧。担心孩子掉队,害怕他被竞争所淘汰,这一代父母所承受的压力空前巨大。
但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越应该保持清醒,有意识地多问问自己:“一个幸福的人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Hüther博士指出:“孩子必须感受到他可以做他自己,即使不如别人家孩子厉害,没有得,也是OK的。我就是我,爸爸妈妈的爱不会因此而减少。来自父母的接纳,对于孩子早期形成自我认知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类孩子的特点是,不必努力刷存在感、时刻求大人关注。当孩子不觉得自己需要努力才会被父母爱时,才是快乐的。”
然而,Hüther博士也指出,世界上只有少数幸运儿被这样爱着。很多父母坚信自己给了儿女无条件的爱,可孩子们却没有感受到,不少孩子是这么想的:“如果我考试拿了,父母会更爱我。”“ 如果我不乱发脾气,总是有说有笑、大方得体,父母会更爱我。”“ 如果我不坚持己见,而是听父母的话,他们会更爱我。”等等。
而一个孩子若因为发脾气而被父母惩罚或者批评,他就会感到:我的情绪和感受是不对的,我要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只有这样,爸爸妈妈才会重新爱我。要知道,孩子为了获得父母的爱与关注会做任何事。
孩子为什么会讨好父母
孩子带着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爱父母,也愿意尽一切可能被爱,这是人类的求生本能:没有父母的支持和帮助,孩子就无法长大。没有哪个未成年的孩子不爱自己的父母、不想让父母开心。可是父母如果利用这一点有意无意地“操控”孩子,那就是把孩子推向讨好型人格的深渊。
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你不把饭吃完,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你今天表现不好,我不想抱你”“如果再不听话,以后就不给你买玩具了”,等等。回忆一下,你有没有因为看到孩子不理想的成绩单后变得冷酷无情,对孩子大发脾气?而当孩子考取好名次时又笑脸相迎呢?
以上种种俗称为“爱的收回”,如果你有这些语言或行为,那么你的爱便不是无条件的。孩子会因此产生错觉:难道只有乖乖听话的孩子,才值得被爱吗?而当孩子变成父母实现人生愿望、目标或野心的对象时,他们对父母原本的信任就会出现断层。
当孩子意识到父母爱的并不是他本身,而是父母理想中的那个人,现实中的他因为还不够好,所以不足以得到父母全部的爱时,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痛苦。
Hüther博士通过对大脑的扫描后发现,当孩子感觉到父母“收回”了爱时,大脑中的特定区域便会被激活;而当有人对他们施加身体疼痛时,该区域也会被激活。也就是说,当父母对孩子“收回”爱时,孩子感受到的痛苦无异于被体罚。
“有条件的爱”对孩子是种伤害
为了避免这种痛苦,大部分孩子会努力去做父母要求做的事,去满足父母的期待,活成父母理想中的样子。总而言之,会千方百计讨父母开心,以换来那份求之不得的无条件的爱。可如果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支持越有条件,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就会越低。孩子认为,得到父母的爱都是有条件的,父母并不是无条件地接受自己。
这样的孩子内心永远有一个空洞,始终对自己不满意,总觉得自己只有获得了某种成就,才配得上某种爱的待遇。即便进入学校生活,走上工作岗位,这种讨好心态也并不会就此停止。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会一直依赖外界的评估,十分在乎别人的评价,这就是讨好型人格的特征和表现。
心理学家说,讨好者通常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这也是父母“有条件的爱”可能会带给孩子的不良影响。
没有健康的个人边界
拥有清晰个人边界的一个标志是内心足够坚定。知道自己有权利拒绝,清楚自己能够接受什么,不能接受什么,既尊重别人,也保护自己。相反,缺乏健康边界的讨好者们则不会说“不”。比如,因为“怕父母不开心”而难以拒绝父母对自己生活过多的干预和介入。
极不擅长做决定
讨好者做决定前总在揣测“对方想要听什么”,因此对独立做选择感到极其困难。毕竟,他们无法总是猜中对方的心意,害怕自己做出令对方不满意的选择。“没关系,我都可以” “挑你喜欢的就好”这样的话是讨好者常挂在嘴边的。
不会向他人求助
讨好者怕自己“麻烦”别人,而自己却终被别人“麻烦”。当迫不得已地需要他人的帮助时,他们还会有内疚和负罪感。
活成了别人,丢失了自我
讨好者耗费大量时间关注别人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却往往难以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他们总挣扎于追求自己的生活和接受他人为自己设计的生活之中。讨好者有限的时间被取悦他人这件事占据着,无暇顾及那些对他们真正有意义的人和事,哪怕是获得成功的人也不会幸免。
Hüther博士说:“当人们隐藏起真实的自己时,也许表面上获得了成功,但他们从来没有过幸福的生活,因为他们永远无法放手,无法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们总是感到紧张,他们必须一直不停地努力,内心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重视,竭尽全力用世俗的成功去填补内心爱和安全感的缺失。”
一个从小没有被真正看见的孩子,必须时时刻刻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存在,求关注、求表扬。有些人必须通过赚很多钱或担任高级职位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因为在这些职位上,他们可以对他人行使权力并产生影响力,这能让他们获得在父母那里未曾得到的认可和存在感。
悠悠妈妈说
缺爱的原生家庭并不一定会培养出失败者,如果用世俗定义看的话,从这种家庭走出来的孩子甚至不乏成功者。他们受到恐惧的驱动,焦虑着如果做得不让别人满意,就得不到别人足够的爱与重视,这促使他们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不断地向他人证明自己。不被爱也可能成为人追求成功的强大动力。
与其说他们追求的是成功,不如说他们在追求爱。声望、地位、财富都是为了获得更多人的爱与接纳而已。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成功与幸福,想要的究竟是哪个?我不是说这两者是对立的,但成功并不能保证一定幸福。
有爱才有幸福,那样的成功才有意义。孩子的幸福就掌握在我们手中,不是为他安排好我们眼中的完美人生,而是接纳他,看见他,无条件地爱他,不要拿他与别人做比较。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