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0133735
目前中国的翻译资格考试分为两种:
1、是*与北外联合举办的“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简称NAETI),,主要测试应试者笔译和口译能力。目前只有英语一个语种,将来要扩展到其他语种。
2、是人事部的“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简称)国内*权威的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认证;是对参试人员口译或笔译方面的双语互译能力和水平的认定。
★《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是畅销十余年经典翻译图书,改版前因黄色封面被读者称为“黄宝书”
★《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是由北外高翻李长栓编写,是高校考研指定用书
★《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是翻译研究与实践*备,CATTI参考用书
★《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抓住非文学类翻译痛点,结构清晰,用例丰富,指导和实用性强
《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归纳了非文学翻译的特点,提出以英文写作的基本原则指导汉英翻译实践,详述如何利用传统及新兴工具辅助翻译,介绍了译文处理的基本方法,以及文化成分的翻译、翻译改写、原文纠错、批判性思维等专业译员需要掌握的高级技能,并指出法律翻译应注意的问题。《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全书脉络清晰,译例丰富,读者可按书索技,实用性强。
部分 概述
第二部分 章 翻译概述
1.1 翻译的历史
1.2 翻译的历史作用
1.3 职业翻译是一种沟通行为
1.4 翻译的种类
1.5 翻译的各种标准
1.6 适用各种翻译标准时遇到的问题
1.7 翻译的目的论
1.8 写作是翻译的基础
1.9 翻译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1.10 对原文的调整
1.11 对中译外水平要有合理期望
第二章 文学与非文学翻译
2.1 文学与非文学翻译的消长
2.2 文学和非文学作品的特点与翻译策略
2.3 纽马克谈非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
2.4 非文学翻译特点
2.5 赖斯谈文本类型的功能特点
2.6 非文学题材的分类
2.7 非文学翻译也不容易
2.8 非文学翻译的特点与本书各章的关系
第二部分 写作篇
第三章 简明英语和简明英语运动
3.1 翻译是一种写作形式
3.2 简明英语
3.3 简明英语运动
3.4 简明英语流行的原因
3.5 掌握简明英语不容易?
3.6 简明英语的启示
第四章 简明英语的基本原则
4.1 篇章布局合理
4.2 言简意赅
4.3 信息流动通畅
4.4 使用短句
4.5 多用主动语态
4.6 使用强势动词,避免把动词变为名词
4.7 使用读者熟悉的词汇
4.8 避免含糊不清
4.9 用人称代词拉近与读者距离
4.10 避免涉嫌性别歧视的说法
4.11 避免否定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双重否定
4.12 外观设计醒目
4.13 “人物加动作”
第三部分 工具篇
第五章 搜索引擎、电子辞书及其在翻译中的运用
5.1 传统查词工具
5.2 现代查词工具
5.3 当你找不到现成的译法时
第六章 英语词典和电子语料库在翻译中的运用
6.1 外语表达难以自如的原因
6.2 成语优先原则
6.3 利用英语词典和电子语料库使译文
?符合英语习惯
6.4 电子语料库 Webcorp用法介绍
第四部分 基础篇
第七章 译文臃肿和减肥方法
7.1 活用英语屈折变化
7.2 调整篇章衔接手段
7.3 多用强势动词
7.4 使用简单的句型
7.5 浓缩句子
7.6 省略汉语范畴词
7.7 消除同义重复现象
7.8 省略不必要修饰语
7.9 慎用加强词
7.10 慎用限定词
7.11 避免陈词滥调
7.12 整合句子层次的重复
7.13 精简慢启动句子
7.14 如何识别多余的词
第八章 新旧信息和信息流动
8.1 介绍
8.2 把不重要的信息移向句子左侧
8.3 把重要的信息移向句子右侧
8.4 使用倒装句
8.5 删除多余的结尾
8.6 使用被动语态
8.7 重组句子主语和从句
8.8 几种表示强调的句法手段
第九章 主动语态、被动语态和强势动词
9.1 为什么用主动语态
9.2 不仅用主动语态,还要用强势动词
9.3 什么时候用被动语态
9.4 使用被动语态应注意的问题
9.5 翻译时多用主动语态
9.6 必要时使用被动语态
9.7 结论
第十章 句子的长短和简繁
10.1 简明英语提倡短句和简单句
10.2 汉译英时化长为短,化繁为简
10.3 注意句子长短搭配
第十一章 核心句分析:克服句法障碍的有效手段
11.1 核心句种类
11.2 核心句分析
11.3 核心句分析在汉译英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语篇的衔接
12.1 介绍
12.2 识别原文的衔接关系
12.3 转换衔接手段
12.4 显化隐含的衔接关系
第五部分 进阶篇
第十三章 隐喻、俗语等文化词语的翻译
13.1 隐喻的概念
13.2 隐喻的翻译方法
13.3 隐喻翻译的双重标准
13.4 汉英隐喻翻译举例
13.5 俗语翻译方法
13.6 缩略语翻译方法
第十四章 段落与篇章的布局和重组
14.1 是否调整原文结构的决定因素
14.2 调整或增加段落主题句
14.3 如有可能,使段落各句主题部分保持一致
14.4 对逻辑不清的段落进行重组
14.5 简化臃肿的段落
14.6 篇章内的调整
第十五章 酌情改写原文
15.1 文化差异
15.2 意识形态差异
15.3 外语能力不足
第十六章 原文错误的识别与翻译方法
16.1 发现原文错误
16.2 处理原文错误
16.3 提供增值服务
第十七章 批判性阅读与批判性思维:译文连贯的保障
17.1 什么是批判性阅读和批判性思维
17.2 运用批判性思维理解文字背后的客观事实
17.3 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作者的意图
17.4 运用批判性思维发现和澄清歧义
17.5 运用批判性思维显化原文隐含的逻辑关系
17.6 运用批判性思维保证译文语气连贯
17.7 运用批判性思维改善原文
17.8 运用批判性思维发现译文问题
第十八章 译文的修改
18.1 概述
18.2 修改他人译文
18.3 被他人修改
第十九章 法律翻译应注意的问题
19.1 情态动词
19.2 条件的表示方法
19.3 隐藏的条件:“ 的”字结构
19.4 同义词
19.5 you和we
19.6 列举方法
19.7 用肯定句
19.8 用现在时
19.9 修饰语的位置
19.10 介词短语连用
19.11 用单数名词
19.12 避免名词串
附录一 避免使用和尽量不用的单词和短语
附录二 How to Write “Gooder” English
附录三 英语标点符号应用一览表
附录四 翻译质量控制标准样本
附录五 汉英翻译练习
附录六 汉英翻译练习参考译文
主要参考文献
简明英语这块内容真是字字躺枪。这个应该要在考catti之前看比较好,因为针对的是非文学。
——豆瓣网友 cactus
文件翻译课上用的书,*是译员***。
——豆瓣网友 Soliloquy
真的很实用的一本书,作者的用心完全能看出来,高翻院的就素不一样啊~想着以后当个自由翻译者一定要把这本书买下来啃透!重新标记下
——豆瓣网友 少堂主
章 翻译概述
1.1 翻译的历史
由于地域的分割,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不同的语言。两个操不同语言的民族,只要进行交往,就离不开翻译。所以,翻译的历史可能与人类语言的历史同样久远。在中国,早记载翻译的书籍是《周礼》和《礼记》。两书记载了周王朝的翻译官职,其具体任务就是负责接待四方民族和国家的使节与宾客及通译事宜。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改周代之行人为典客(意为“译者”),又另设典属国一职,掌管蛮夷降者。西汉因秦制。魏、晋、南北朝和隋代掌管四方民族和外国交往事务并配有译员的官方机构,大体上沿两汉之制,或有所损益,或有所省并。从东汉末年到宋代进行了大量的佛经翻译。辽朝占据了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作为少数民族,统治着占人口多数的汉族和其他民族,为了沟通语言,不得不需要大量的译员,于是始在州以上官署置译史,从事笔译。同时,还首置通事,从事口译。金朝和辽朝一样,也有译史和通事职称,安排在若干政府机构内,从事口笔译工作。元朝和辽、金一样,都设有译史和通事。译史是笔译吏员,有蒙古译史和回回译史之分。明朝永乐五年设四夷馆,是为了适应外事翻译的需要,原为八馆,后又增添两馆,学习蒙古、西藏、印度、暹罗及回教等国家的语言。毕业的学生分发各部,充当译员,凡外国人与中国官员往还,谈话交际,都由他们翻译。明末清初,大量西方传教士来华,知名的总计七十名以上,他们与中国士大夫结合翻译编写书籍三百余种,除了经院哲学、神学和其他宗教文献外,有关科学的占一百二十种左右,涉及天文学和数学、物理学和机械工程学、采矿冶金、军事技术、生理学和医学、生物学、舆地学、语言学和文学等。清朝更加重视翻译。清军入关前,就建立文馆,以“翻译汉字书籍”和“记注本朝政事”。清军入关后,设立“笔贴式”,以沟通两族语言。清朝重视各族语言教学,培养通晓满文、蒙文和韩汉文的各级官吏、笔贴式和口译人员。清朝的科举考试,还特设翻译一科。在中央一级设立多种翻译机构。这些机构负责满汉蒙藏诸语言之间的翻译。鸦片战争以后,有识之士和政府组织的西学翻译,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纵观中国翻译史,可以发现翻译可能有三个目的。一是进行国家的日常管理,这在多民族国家是必需的,尤其是少数民族统治时期。二是外交,在汉族统治时期外交似乎是翻译的主要目的。三是吸收外来先进文化,表现为对国外或外族先进文化的翻译吸收。如东汉末年至宋代对佛经的翻译,以及伴随佛经翻译进行的对印度药书和历法的翻译。辽代、金代、西夏、元代、清代把汉籍翻译为本民族语言也属于对汉民族先进文化的学习。清末对西学的大量翻译是中国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又一例证。
lunartic –
内容特别全面,需要特别有耐心才能看下去,大神的著作,不是一下就能看懂的。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