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1358571丛书名: 寻访藏书家之墓
本书为作者中国文化寻踪之旅的一部分,可以作为作者《书楼寻踪》一书的姊妹篇。作者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在三年之内,完成了对分布在大江南北的40位古代著名藏书家之墓及古代遗址的寻访,包括了从刘向、班固,到范钦、黄丕烈、曾国藩、罗振玉、傅增湘,行程数千公里。是对中国古代藏书文化的一次巡礼,亦是对于传承了中国文化书香余脉的众多先贤的拜祭和纪念。
——编辑推荐
近几十年,各地搞了各类人文景点,这对国家和民族来说当然是好事,至少是一种“富而好礼”的表现。问题是,哪些人物值得纪念,在我看来,很有斟酌的必要。至少现状是,有很多为我们民族历史,尤其是在人文方面做出很大贡献的人被完全忽视了。一说到中国历史,我们特别有民族自豪感,五千年文明史灿烂辉煌。但是,对那些构成传统文化基础的历史人物,比如我感兴趣的经学家、藏书家,却少有人去纪念,这种做法客观上其实是把民族文化给截断了。我身处江湖之远,无法左右庙堂决定的大气候,但是我可以纪念我认为有价值的人物。我寻访到这样的人物的墓,再把结果发表出来,可能把它变成一个旅游景点,对我来说,我已经尽己所能了。就是给大家提个醒,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些人,做过这样一些事。
——韦力
序
焚书台
刘德墓
刘向墓
班固墓
孙觌墓
郑樵墓
王应麟墓
解缙墓
李开先墓
范钦墓
陈第墓
朱国祚、朱彝尊墓
钱谦益、柳如是墓
祁彪佳墓
黄宗羲墓
吕留良墓
梅文鼎墓
王士禛墓
万斯同墓
全祖望墓
戴震墓
纪晓岚墓
姚鼐墓
郝懿行墓
黄丕烈墓
杨以增墓
翁心存、翁同龢墓
郑珍墓
冯桂芬墓
曾国藩墓
莫友芝墓
陆心源墓
黎庶昌墓
杨守敬墓
孙诒让墓
李盛铎墓
罗振玉墓
张钧衡墓
傅增湘墓
周子美墓
后记
《书魂寻踪》序言
我喜欢读跟书有关的所有的书,不仅仅是书跋、书话或者读书录,即使是历代藏书家的书目也能让我读得津津有味。但我对这类书的喜爱却基本限于中国人所写的相关书,读外国人写的此类书,读来好像就没有那么兴奋,读完之后,甚至还有些许的失落。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有句名言:“凡汉皆好。”就凭这一句,我觉得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程度比我高百倍。他是个域外人士,能把中国历史上的东西都看出好来,这样的赞美高度,至少我说不出口,我多少觉得自己民族的历史还是精华与糟粕并存。我跟别人聊天时,也引用过内藤先生的这句名言,但我觉得自己在念叨他这句话时,多少有点底气不足,可惜我没有读过内藤先生写的书话,否则,一定能颠覆我对外国人写书跋的偏见。总之一句话,我还是喜欢中国人所写的关于书的书,而对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所写的的这类书,我很难感觉到发自内心的喜爱。
经过两年的准备,我开始了寻访之旅。在实地的走访过程中,我不断地调整思路和计划,而前期的寻访经验,又给后期的走访带来了扬长避短的便利。每程出门寻访之前,我都要做这一程的完整计划,让自己少走重复之路,尽量提高效率。每到一地,先包下一辆出租车,之后的数天载我四处探寻,这样做的益处是能让司机晚上回家后替我查证第二天的路线走法。因为要了解中国的公路状况,尤其是在乡村、山区,绝非靠导航就能解决,有些路况之差远超想象,到处的修路工程绝不会有任何的提前预告,而当地司机则对这些熟悉很多。
因为需要拍摄图片,故每日的走访必须安排在白天,这就需要我在很短时间内紧锣密鼓地多跑几处。每日天黑之后回到住处,必须将在寻访途中随手记下的片言只语整理成寻访草案,以防备自己日久忘掉某些细节;同时要将一天的图片拷入电脑,以防备在下一程寻访中发生各种意外,比如相机丢失、图片误删等。做完当天的整理工作,还要继续查看地图,重新制订次日的行程细节,因为每到一地的实际的路段跟地貌,都与事先想象的差异很大,需要随时调整。每次出门寻访期间,日与夜紧张的更替,毫无喘息之机,但是这个过程紧张而充实,自有一种快乐所在,而每当自己寻找到一处未见前人提起的藏书家遗迹时,就会感到为之所付出的辛苦瞬间荡然无存。
有一些重要的先贤,我用尽各种办法都查不到具体的遗迹所在,这个时候只能求助于朋友。虽然有些朋友对此并不了解,但他们都会帮我辗转打听到有价值的线索,还有的朋友会专门请假陪我一同寻找。比如苏州马骥兄,他自己对文献史就很有兴趣,在这方面有很多自己独特的研究,为了我的寻访,他动用了自己的层层关系,让我对这些先贤的遗迹九转而得;嘉兴的范笑我兄提前要到我在嘉兴的寻访名录,待我到当地与他见面时,他已安排好了所有的路程和每日的寻访计划,并且建议我增加对一些乡贤的寻访;还有南浔的郑宗男先生等等;他们都帮助我完成了自己的寻访,朋友之情自当铭记心中。
我有一个幼稚的想法,认为当人们做一件对大家都有益的事时,必然会得道多助。但现实告诉我这个知天命年纪的人:这个想法很白痴,若令他人得不到实惠,还想让别人给你开方便之门,这种想法无异于痴人说梦。我喜欢读含锋不露的文章,因此对于自己在寻访过程中所遇到的刁难和阻挠,在写成小文时,也想尽量心平气和,不要写得那么丑陋,但自己的涵养不高,感觉到不可忍时,仍然会书在文中发出怨声,这正是我修养浅薄的真实显现,希望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有所进步。
寻访回来之后,我根据自己的寻访笔记写成这一篇篇的小文,并以藏书家所处年代的先后作为排序,夫妇或父子,则会写在同一篇内,唯有秦朝的焚书台,它不是以藏书家为对象,但焚书坑儒,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中国经学体系的不同派别,也因此事而衍生出来,故仍将这个遗址列入此书的范畴,并排在首位。整个寻访之旅,可以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虽然在此过程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不快,但发现的快乐却是无法替代的。在我的这些寻访之前,少有人提及这些安息于地下的藏书之魂。我能历尽艰辛找到他们,能在他们的墓前鞠躬致敬或献上一束野花,已经感到了大满足。有时我会坐在这些墓旁守候一刻,静静地坐在旷野之中,静听山风吹过松林,心中那种不悲不喜的宁静,难以用文字描绘得清楚。每当此时,我心中都会想起那句话——“微斯人,吾谁与归?”
韦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