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1134291
★本书的故事和案例贴近生活,讲述走心,每一篇写的仿佛都是身边正在发生的情况,能引起广大父母共鸣。
★关注育儿细节,小处着笔,走进孩子内心,揭示养育本质。
★作者善于从每个细节中发现问题,并引发养育思考,同时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推荐您购买文通天下其他畅销书:
这本书讲述如何从孩子角度理解孩子的内心,并鼓励他们成为他们自己真正想要成为的人。
孩子的世界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逻辑和规则,与成人完全不同。亲子关系的好坏,不在于你给了孩子多少自以为的爱,而在于是否理解他,满足了他那点小小的需求。真正的爱,应当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无论你的孩子优秀还是平凡,甚至可能很不堪,但是别忘了,只有他为你挣断了尾巴!他来到你身边不是为了成为你想要的样子,而仅仅是渴望与你在一起。你要做的就是理解他那些小小的想法,让他成长为他想要的样子。
观察我们的周围,失败的亲子关系,往往始于父母干预过多,而理解太少,在日复一日的未曾留意的互相伤害中,孩子渐渐长大,也渐渐失去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色彩。而父母也充满了养育之苦。
这本书通过生活中鲜活的养育示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读懂孩子,理解孩子,而获得良好的亲子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理解了孩子的内心,才能真正以守护者的姿态去呵护孩子的初心,欣赏他们在成为他们自己的过程中展现出的精彩。
第一章 陪伴,让孩子永远朝着光的方向
002/帮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枚扣子
006/愿每一个被叫爸爸的男人,都能成为父亲
011/母爱是一场轮回的辜负
015/孩子不听话,是因为你不够关注他
019/自己带孩子,是我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023/真正的陪伴,是为了有一天能放手
第二章 真正的爱,是读懂孩子的心
030/聪明的父母,都会装傻
035/称赞的力量
038/没有不专注的孩子,只有无趣的事
043/你想揍孩子的时候,其实是他最想要抱抱的时候
048/孩子表现越糟糕,越要表扬他
054/孩子童年的疤,有一生那么长
060/你伤害了孩子,还不许他哭
065/让孩子进入“角色”,比任何吼叫都管用
069/没错!我就是那个丢人现眼的妈妈
075/我差点毁了我的孩子
081/只有被尊重的孩子,才能学会尊重
085/这世上,只有一个人把你的话当真
第三章 你要深信,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
090/比缺钱更可怕的,是缺家教
094/别让对孩子的爱变成诅咒
099/内心满足的孩子,才能真正幸福
104/少说一句话,对孩子有多重要
108/我曾如此苛求我的孩子
114/小时候不让孩子说话,长大了他将无话可说
118/你还在跟孩子做交易吗
125/教育孩子,请走一些“弯路”
129/怕输的孩子,长大后也赢不了
135/爱、宠爱和溺爱有什么区别
141/管教孩子前,让他感受到你足够的爱
146/妈妈,我很笨吗
第四章 让孩子像孩子那样长大
152/放心吧,孩子真会长成你希望的样子
157/内向的孩子,嘴上没话,心里有光
161/孩子打了我一个耳光
168/对孩子影响最糟糕的父母,是着急的父母
173/请相信,每一个天使都自带光芒
178/从无话不谈到无话可说
184/我们终究要学会跟孩子说再见
189/请珍惜你身边那个爱发脾气的孩子
195/听话的孩子,永远做不了自己
第五章 最好的亲子关系,是彼此成全
04/最好的亲子关系,是彼此成全
209/妈妈才是女儿一生的偶像
213/其实,你的怨气从来都不是因为孩子
220/这三个字,很多孩子等了一辈子
225/有一种幸福,叫“妈妈情绪稳定”
229/父母吵过的架,都进入了孩子的灵魂
235/最坏的家风,是父母喜怒无常
240/父母的身上,藏着孩子的未来
在时间面前,我们都是孩子
2016年冬,有一天我带月宝在商场买东西,突然听到一个孩子歇斯底里的哭声,循声望去,看到一个3岁左右的小男孩,正在边哭边踉跄地追赶一个年轻的女人。
那个被小男孩称为妈妈的女人一脸坚定,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在他身后四五米左右的那个小男孩一脸惊恐。
还有一次,我在超市里看到一个母亲打孩子,因为孩子索要一个玩具,无计可施的母亲便揪住她的头发,对她一通暴打,引来无数人围观。
这样的场面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孩子会任性、会犯错、会不听话,也许在家长看来,这种“临时性”的抛弃和体罚不过是对孩子的一种惩戒,一种警告,但是我一直忘不掉这两个孩子的眼神,那种深深的不安全感、被抛弃感,那种深深的不被爱、不被接纳的感觉在孩子的瞳仁里无限放大,正在深深地刻入他们的潜意识里。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如果这个世界上有谁需要帮助的话,应该就是孩子了。
从2015年开始,我一直在写亲子教育类的文章,主题偏重于帮助那些心力交瘁的宝妈们,后来我发现她们之所以心力交瘁,是因为她们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植入了太多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童年的阴影,自己未完成的梦想,我们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自己的替代品,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变成了一场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
但是孩子生来并非一张白纸,任由家长随意涂抹上他们想要的色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自己的天赋,自己的使命。所以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爱,不是塑造,而是成全,是让他们全心全意、毫无顾忌地做自己。
于是2017年初我成立了自己的公众号——月下客,以自己带孩子的经历为素材,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分析和解读孩子的心理,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孩子,助力孩子成长。
期间公众号后台一直有家长给我留言,说我写的亲子文章给了他们力量,缓解了他们的焦虑,让他们更加理解了自己的孩子。
我并非有优于大家的长处,只是我不曾忘记自己做孩子时是什么状态。
孩提时,我有过怎样的渴求?受过怎样的委屈?是什么让我的成长受益?又是什么让我的成长受阻?我要感谢我的父母,让我在可以做孩子的时候全心全意地做过孩子,没有在不适合的年龄有过迫不得已的懂事和担当,如今才可以对孩子的心理了如指掌。
其实,在时间面前,我们何尝不都是孩子?只不过有人从来没有好好地做过孩子,或者他们忘记了做孩子时是什么模样。
我要感谢我的孩子月宝儿,是她给了我很多创作的素材和灵感,透过她的眼睛,我重新看到了这个世界很多久违的单纯和美好。
我还要感谢那些虚心的家长,愿意放下自己的执拗,愿意放下自己的身份,愿意去听一听孩子心灵深处的声音,而不是自以为是地端着家长的架子,延续那些错误的育儿方式。
我们都知道原生家庭会对人的一生产生深邃的影响,此刻我们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未来孩子也将成为父母,他们也会成为后代的原生家庭。但愿我们从现在开始,可以开拓出一种健康的育儿方式,真正懂得如何去爱孩子,并让孩子切身感觉到被爱,真正地接纳孩子,让他们勇敢地去做自己。因为只有被爱过的孩子,才能散发出爱的能量,让我们未来的世界变得更美好。只有做自己的孩子才有机会施展自己的天赋,散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原来不是我们陪孩子一起度过童年,而是孩子陪我们一起重温童年,当我们成全了孩子,学会了爱与被爱,曾经属于我们的伤痛也会被疗愈,曾经我们深藏的梦想也会被激发,原来不是我们成全了孩子,而是孩子成全了我们!
亲爱的孩子——降入世间的精灵,
谢谢你!
我爱你!
我曾如此苛求我的孩子
01
我是什么时候发现月宝儿唱歌跑调的呢?
大概是她三岁多的时候吧。
有一天她下了幼儿园,一见到我就说:“妈妈,今天我们学了首新歌。”说着,她就给我唱了起来。唱完后,我唯一的感觉就是,这首歌好奇怪啊!
回家后我上网搜了一下,她唱的虽然不能说都不在调上,但的确和原版差很远。不过那时觉得她还小,可能五音还不健全,就没理会。
前几天,和朋友一起带孩子出去玩儿,两个小家伙在车上你一首我一首地斗起歌来,朋友的孩子比月宝儿才大一个月,歌唱得那叫一个完美,不但咬字清晰、音准到位,情绪也很饱满,我家月宝儿第一条和第三条都做到了,就是这个音准差强人意,尤其到了高音,总感觉一口气提不上去。
02
有了“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我就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原来孩子跑调根本不是年龄问题。
我忽然想起和同事一起K歌时那些不敢张嘴的成年人,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月宝儿。
不行!不能让她这样下去!
我咨询了一个教钢琴的朋友,她说唱歌跑调不是发声的问题,而是耳朵的问题,你要让她多听。
于是,我下载了很多儿童歌曲,只要一有机会就给她放音乐。在家里,只要有空闲,我就把她拉到钢琴边,用钢琴带着她从低音do唱到高音do。每次她唱跑调,我就立即打断她,让她跟着我再重复唱一遍。
当然,我也一直在鼓励,比如她冷不丁唱出一段音准很到位的歌曲,我立刻给她鼓掌:“好棒!这次唱得特别好!”
在我紧锣密鼓的调教下,月宝儿变化很大!她变得……越来越不喜欢唱歌了……
以前车里放音乐,她多半要跟着唱,现在基本保持沉默,要是我提议让她跟唱,她会非常烦躁地把脸别到窗外,不看我。
以前幼儿园每次学了新歌,她都会第一时间唱给我听,现在几乎有半年没听到她幼儿园的新歌了。
以前和朋友们在一起,她会和小伙伴们比着唱歌,现在她基本都是听别人唱,偶尔还咯咯咯地笑出声来:“哈哈,你都唱跑调了!”
就她?还笑别人跑调……
03
有一天中午,几个同事想一起活动活动筋骨,一个同事提议去打乒乓球,大家一拍即合。
只有一个同事摆摆手说:“我不去了,你们去吧,我不会打乒乓球。”
我挽起她的胳膊:“谁会打啊?都不会打,走啦走啦……”
大家一路说说笑笑地往球馆里走,我挽着的这个同事说:“其实我小时候跟我爸学过很多年乒乓球,他球打得特别好,但是他说我一点也没有遗传他的运动基因,每次他教我打球,我总是不能让他满意,不是接慢了,就是接快了,不是撞网了,就是打飞了。”
“这不是很正常吗?”我说,“我到现在也经常把球打飞啊!”
“正常吗?反正后来我爸对我彻底放弃治疗了,他总说我表妹比我打得好,带我们俩一起出去打球,我爸说我不如就做个捡球的,哈哈哈!后来,我就再也不打乒乓球了,太挫败了!”
同事聊起这些往事笑得很大声,我和她一起笑,突然笑容就僵在了脸上。天哪!我都干了些什么?!
04
晚上一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跟月宝儿说:“宝贝儿,你看妈妈多傻!”
“你不傻啊!”她打断我,“你挺聪明的!”
我突然哽住了,一幕幕往事浮现在眼前……
有一天,我自己剪了个刘海,剪完后就气急败坏地大叫道:“天哪!太丑了。”月宝儿噔噔噔地跑过来,捧起我的脸,左右看了看:“不丑啊!妈妈你最漂亮了!”
有一天,我做了个小手工艺品准备放到她的幼儿园参加展览,但是做完后发现太低级了,就说干脆买一个吧!月宝儿拿过来说:“我觉得挺好的。”然后第二天小心翼翼地捧到了幼儿园里,一进门就扬起来跟老师说:“老师您看,我妈妈做的。”
我做鸡蛋羹,蛋和水的比例永远调不好,不是太干起泡,就是稀汤,每次放到月宝儿面前都不好意思地说:“又没成功,凑合吃吧!”月宝儿一边吃一边说:“怎么没成功?不是挺好吃的吗?妈妈做的比幼儿园做的好吃!”
不得不承认,月宝儿这些看似不经意的话语,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让我常常感到欣慰和感动。
我不是个完美妈妈,但是在孩子眼中,我何其完美。孩子已经是个不错的孩子,但是在我眼中,却依然遍布瑕疵。
我永远在想着怎么改善她,怎么修饰她,怎么掰正她,却未曾发现,在这样的过程中,她一直在承受着我的否定,我的比较,我的嫌弃,我的失望……
就如同唱歌,我太过于在乎她的音准,太过于强调唱歌的技巧,却剥夺了孩子唱歌的随心、随性,剥夺了她唱歌的快乐。
那么画画呢?
我们有没有因为强调线条的精准,而剥夺了孩子涂鸦的快乐?
那么读书呢?
我们有没有因为闲书无用,而剥夺了孩子求知的快乐?
那么写字呢?学习呢?穿衣打扮呢?玩呢?
在我们不停地拿着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的时候,我们真的是在爱他吗?是在成就他吗?还是我们是在用自己的完美论去挫伤一个孩子的自信和快乐?
05
我曾经给月宝儿看过我的大学毕业照,有一张是全学院的合影,大约三百多人,我就问她,我在哪?
她用了不到半分钟,就认出了我,我目瞪口呆,问她是怎么找到我的。她的回答太惊艳了:“因为你的身上有我的爱啊!”
这是绘本中的一句话,讲的是两个门神长得一模一样,谁都分辨不出来,除了他们自己的妈妈,他们问妈妈是怎么认出自己的,妈妈说:“因为你的身上有我的爱啊!”
可惜现实中的我们,恰恰相反!
我们不会在千人一面的人群中发现自己孩子独特的美,而是竭力地把自己的孩子打造成千人一面的人群中优秀的一员。
其实唱歌跑调又怎么样呢?
画画难看又怎么样呢?
不聪明、不漂亮又怎么样呢?
学习不好又怎么样呢?
如果我们不会因为孩子的不完美而少爱他三分,为什么我们要在他们的这些瑕疵面前表现得那么不满?为什么我们一度让孩子觉得我们不是那么地爱他?
06
听过一个很感人的传说。
每个降临人间的宝宝都曾是天上的天使,天使的尾巴全都控制在上帝的手里,直到有一天,他们看到了地上的妈妈,于是挣扎着要来人间找妈妈。
但是上帝舍不得他们,不肯放手,于是这些小天使们就拼命挣断了尾巴,来到了妈妈身边。于是从此,每个宝宝出生时,屁股上都有一块小小的青痕。
我们很普通,很平凡,但是我们都是小天使眼中那个独一无二的妈妈。
孩子可能很出色,也可能很平凡,可能处处比不过别人,甚至可能很不堪,但是别忘了,只有他,为你挣断了尾巴!
母爱是一场轮回的辜负
01
自从教会了老妈聊微信,她每天都发消息给我。
有时正激情飞扬地写着稿子,突然“哐啷”一条微信进来,是条语音,58秒,老妈的。
与喷薄欲出的文思相比,老妈的语速显得格外悠软绵长:“今天我听一条广播,说鸡脖子不能吃了,他们会从鸡脖子注射激素……”“啊,好了妈,我没时间啃鸡脖子,我先忙了啊!”
有时候,急急忙忙赶去开会,老妈“哐啷”一条微信进来:“十分必要留个影,猜一个字。”
晕啊!“回头再说吧!我开会。”
更多的时候,老妈拉我聊家常,讲电视剧情节,聊得义愤填膺的,我说:“那种狗血剧情我能给您整八个,您别那么入戏好吗?”
“我正忙着呢!”这是我回复老妈最多的一句话。
但也有很多时候,我发现自己其实在群里闲聊了半个小时,逛淘宝逛了整个下午,看跑男笑得差点撒手人寰……
我真的有那么忙吗?
于是,我心怀内疚地打电话过去,老妈不管在做什么都会停下手里的事跟我聊天。
我说什么她都觉得好笑,我说什么她都感兴趣,我说什么她都念念不忘。
那天我跟她说起我在公交车站遇到一个挺逗的大妈,拉着我讲她年少青葱时一个人带孩子的经历。老妈第二天早上七点突然打电话给我:“喂,我跟你说,以后你别跟陌生人闲聊,把你骗走了怎么办?!”
02
我小时候玩过的跳棋里有一枚棋子做了特殊标记。
小时候我把所有的棋子撒在床上,把立着的挑出来,剩下的再撒,再挑,直到最后一个“一直没站起来”就被淘汰!
这样重复N次,最后所有的棋子被淘汰,只剩下一个“常胜将军”,它从未倒下!于是我郑重地给它做了标记。
你可以计算一下,我一共撒棋子撒了多少次。
在我的记忆里,我总是在做这件“极其无聊”的事。我妈或者在做饭,或者在织毛衣,或者在鼓捣那个总是熄火的炉子……
她在老式录音机里给我录下365夜故事,我拿着那本全是字的故事书跟着录音机看,然后我妈突然发现我不到4岁的时候竟然认识了好多字。
小时候,我特别希望我妈能陪我玩,哪怕跟我玩一盘跳棋,做一会手工折纸,但是我妈总是说:“妈妈要去忙,你先自己玩。”
03
心理学上说,人在成年后会复制童年的经历,或者推翻童年,走向另一个极端。
因为小时候母亲疏于陪伴,我格外重视对自己孩子的陪伴。
只要一下班,我就把时间完完全全地留给孩子,周末也绝不谈工作。
但是因为要上班,总免不了分离。
孩子小时候,因为害怕分离时过于纠缠,我总是在她不注意时就“突然不见”了。家里人都说,孩子哭几声没关系的,一哄就好了。但我总是担心她会因此失去“安全感”。
因为一直耿耿于怀,她长大一点后,我就有意无意地和她提起这件事,她竟然非常郑重地说:“妈妈,以后你去上班,一定要告诉我。”
从那以后,每天上班前我一定郑重其事地跟她打“报告”。如果第二天要上早班,前一天晚上就跟她备案。
这样做的结果是,每天早上,她都紧紧地拉着我的胳膊,或者早早地醒来。
每天晚上我熬得灵肉分离,她也不睡觉,一会讲故事,一会玩玩具,一会趴在我身上,变着花样折腾。
有一天,我充满怨气地凶她:“让你睡个觉怎么这么费劲呢?”
她却平静地问我:“明天我醒了,你是不是就去上班了?”
原来,她熬着不睡觉,只是想跟我再多玩一会,她担心睡醒后我又会消失不见。
我终于明白,母亲对孩子的陪伴,永远永远都是不够的。
我常常尽可能耐心地陪孩子玩那些幼稚的“过家家”,因为我知道,等她长大后,也需要耐下性子才能听我把那些说了不知多少遍的车轱辘话说完。
我常常不厌其烦地给她解释那些没完没了的“十万个为什么”,因为我知道,等她成年后,也需要她教我了解那些新科技和“外星语”。
我珍惜和她一起吃的每一顿饭,因为等她长大后,我可能一个月甚至更久才能盼到和她一起吃饭。
每天上班前我会微笑着对她挥手直到房门关上,因为有朝一日我送她远行,也会希望她再多回头看我一眼。
母爱是一场轮回的辜负。
在孩子需要母亲的童年,母亲常常无暇陪伴。当母亲垂垂老去,儿女又成了每日的期盼。
母爱的时差让我们奔向了生活和事业的白昼,错过了本该紧紧相拥的夜晚。
辜负与被辜负,分离与想念,在母子之间像更迭的四季一般是永恒的存在。不是我对你,就是你对我。
好在,现在轮到我。我愿意偶尔放下诗意和远方,暂且搁置琐碎的日常,给你,我的陪伴。
感谢当下。
您老得像个小孩子,而我正当年。
你,小得不谙世事,而我正当年。
孩子童年的疤,有一生那么长
01
同事王姐某天上班,抱来了一窝小狗崽,自家母狗下的纯种小泰迪,个顶个的呆萌,大家一哄而上,你认“干儿子”,我当“亲闺女”,全都抱走了。
最后还剩一只,王姐看向我和心雅,我笑着摇摇头:“家里有个月宝儿,已经够闹腾了。”
心雅欲迎还拒:“其实真想养啊!但是不敢,怕它死了,怪难受的。”
王姐凑近心雅:“以前养过狗吧,后来死了?”
“没有”,心雅说,“养过一只公鸡。”
“啊?”大家眼睛瞪得溜圆,“养鸡?!”
02
心雅有只宠物鸡,我是知道的。
去年九月份,我们俩一起去参加一个培训课程,老师让我们在一张纸上照着抽象画展开,随便画点什么,我们俩觉得那张抽象画很像鸡头,就决定一起画只鸡。
勾线、成型、上色……一个趾高气扬的大公鸡慢慢浮现出来,心雅一边上色一边说,我想起我小时候家里养的那只鸡了……
完稿的时候,我们两个把画举起来,心雅看着那只油亮的大公鸡,突然泪流满面:“真的好像我那只鸡!”
03
心雅3岁多的时候,家里养了很多鸡,大都是母的,只有一只是公的。心雅很喜欢这只公鸡,经常给它喂食,那公鸡也通人性,喜欢跟着心雅到处乱逛,心雅吃饭的时候,小公鸡就蹲在她脚边,等着吃她扔下来的饭菜。
后来小公鸡慢慢长大了,长出了漂亮的鸡冠和油亮的羽毛,每天早上啼叫。
有一天,舅公要到家里来,家里人说,不如把公鸡杀了,做道菜招待舅公。
心雅听到了,说什么也不同意,她说公鸡是她的好朋友,谁也不能伤害它!
妈妈听后笑了:“傻孩子,哪有人把鸡当朋友,公鸡就是杀来吃的。”
心雅把公鸡抱在怀里,跑得远远的,说什么也不让别人碰它。妈妈说,好吧好吧,不杀了,给你留着。
心雅听后放心地去睡午觉了,睡着半截,突然听到一阵公鸡慌乱的叫声。
她腾地一下跳起来,光着脚跑到院子里,只见外公拎着菜刀站在鸡舍门口,地上一层暗红色的薄血,她心爱的大公鸡已经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了,用尽最后一丝气力挣扎着。
心雅随即便大哭起来,妈妈过来抱她,她对着妈妈又踢又踹,妈妈笑着,爸爸笑着,外公也笑着:“你看这孩子,不就是一只鸡吗!”
心雅永远都忘不掉那只公鸡最后的眼神,它直直地看着天空,颤抖着拍了两下翅膀,然后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心雅站在地上大哭了很久很久,她靠这样的哭泣得到过糖果,得到过玩具,得到过礼物,但是却没能让她的公鸡回来。
04
心雅捧着那幅画说:“她感觉那只公鸡回来了,现在的它那么健硕,那么强壮,那么快乐,那么趾高气扬,它再也不会被伤害了!”
那次培训结束的时候,大家围着老师问东问西,心雅凑过去只问了一句话:“老师,我可以把这幅画带回家吗?”
很多天以后,心雅打电话给我,说谢谢我帮她画了那只鸡。
那只鸡给她留下的阴影居然这么浓重,成年以后的她,对世间美好的东西都有种莫名的抗拒,觉得美好的一切终将失去,与其以后伤心,还不如不曾拥有。
这种想法赶走了她深爱的初恋,让她放弃了热爱的专业,她宁愿去过一种波澜不惊、平淡如水的安全生活,也不愿意去尝试拥有,经历失去。
于是我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我们一起逛街时在路边看到一只好看的手环,她会拿起来说好漂亮,然后又微笑着放回去。
除了害怕拥有,心雅还常常不自信,会议上她很少主动发言,在人群中也很少表达自己的观点,她常常有种无力感,人微言轻,于事无补的那种,就像她当初无法挽救自己的公鸡朋友一样,那种深深的无助和无力。
05
童年的疤会有多长?有时要长过漫长的一生。
我有一个朋友,每次进入恋爱关系的时候都会让男方有种窒息感,她会翻对方的手机,喜欢打探对方的行踪,男朋友去其他城市开会,她必须跟着,如果实在不能跟着,就两小时一个电话地查岗。
刚开始,她男朋友还觉得她这样做是爱他的表现,但是慢慢地就有些受不了,尤其是他开会的时候,三番五次被她无聊的“问候”打断,真的很闹心。
这个朋友也知道自己这样很不好,但又控制不住,她只要一坐在一间空旷的房子里,听到表针滴答滴答的走动声,感觉不到任何来自男友的讯息的时候,她就会觉得被整个世界抛弃了,她必须马上打电话给男友求证他的存在。
后来,实在没有办法,朋友只好找了心理医生,在记忆回溯中,她发现自己小时候有过被父亲抛弃的经历。
那次她想买一只雪糕,在街边对父亲软磨硬泡,父亲丝毫不为所动,最后威胁她说:“你不走我走了啊!”
然后父亲就真的掉头走了,那是一个没有太多人贩子的时代,父亲完全没担心女儿可能会追不上,被别人抱走。父亲走得那么快,她追了两步,看到父亲在街角向右拐了,但是当她追到街角的时候,右边那条街道一个人也没有。
她傻在原地,继而大哭起来,她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到处寻找,路边的人都看着她,但是没有人问她怎么了。
她感觉自己找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父亲才一像块广告牌一样出现在她面前。
很多年以后,父亲对她说,你知道吗,当时我就站在你旁边,看着你慌乱地找来找去,你竟然没看见我。
她冷笑一声,对父亲说:“爸爸,你知道吗?我直到现在都没走出那个街角。”
06
也许你会说,谁的童年没受过伤?到现在还没好,是不是太脆弱了?
是啊!大部分人的童年都受到过创伤,只不过有的人愈合了,有的人却没有,就像小时候摔破了膝盖,如果好好护理,很快就可以长出新的皮肤,但是没有好好护理,就会化脓、溃烂、留疤……
这其中的区别就是,有的童年创伤从来没有被看到,被重视,被处理过。
心雅悲痛欲绝,她的家人包括她信赖的母亲在旁边哈哈大笑,心雅在街角陷入绝望般的恐惧,而她的父亲却在旁边插着手,冷眼旁观。
你伤害了孩子,你竟然不知道?!
有时候我们太小看了孩子对我们的信赖,我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他们都会当真的。
如果你破坏了这种信赖,他们可能永远无法再拥有安全感。
如果你伤害了他们的自尊,他们可能永远都无法再有笃定的自信。
如果你伤害了他,却忽视了他的伤口,他可能要带着这道疤,走过漫长的一生。
但是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缜密的小心思是觉察不到,也不好理解的。所以现在,每天晚上我都会给月宝儿一个机会,让她说出一个自己心里想要和我分享的小秘密,或者给我提个建议。
有一次她说,我不经过她的允许就把她的东西送给了她的朋友,她觉得特别特别伤心,感觉自己的妈妈爱的原来是别人。
我真的马上就跟她道歉了,而且发誓再也不那样做了,当妈真的不需要永远坚守着自己的权威,在孩子的情绪面前,你可以无限迁就,结果反而会有意外,有惊喜。
月宝儿原谅我后,并没有变得自私自利,反而下次会主动分享自己的玩具给其他小朋友。
所以,学会面对孩子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在一起,这样,无论他受到了什么伤害,都能在你的怀抱里让伤口痊愈,而不是带着这样的伤口,走向未来的人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