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1776186
在众多的实验心理学著作中,有两本堪称20世纪美国实验心理学教材的代表之作:一本是伍德沃斯与施罗斯伯格合著的《实验心理学》,而另一本就是坎特威茨等人合著的《实验心理学》。两本书都以其集时代之大成而在实验心理学界享有盛誉,更由于实验心理学在整个心理学科中的特殊地位而影响巨大。如果说伍德沃斯的书是集行为主义之大成,像一本实验心理学的大百科全书,虽已布满历史的尘埃,仍不失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和里程碑的耀眼光环,那么,坎特威茨的书则代表了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水平,像一套精心编撰的讲义,将知识和方法有条不紊地呈现给读者,使其能把握实验心理学的时代脉搏。
本书作者致力呈现一种兼容并蓄的实验心理学,尽力实现方法和内容的有机融合。本书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前5章构成了*部分“研究的基本问题”,向学习者介绍需要了解的一些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科学与理论建构的一般问题;观察法、相关法和实验法(重点介绍了*后一种)的特点(以及差异);研究中的道德问题;以及如何阅读与撰写研究报告。
其余的十章构成了本书的第二部分“实验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与实践”,作者以实际的研究问题为背景举例说明了一些方法上的问题,使得*部分所介绍的理论知识变得有血有肉。这些章节都以其内容为标题(如,知觉),其中所涉及的一些内容是由于其本身的需要,但这些章节编排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在实际研究的背景中介绍有关的研究方法。这样的组织方式也反映了编者的一种理念,这就是让学生掌握研究方法的*好方式是将其结合到研究的实际问题之中,希望在一些重要的研究背景下介绍研究方法能够帮助学习者认识到方法选择的重要性。
部分 研究的基本问题
章 什么是科学心理学
对大千世界的探索
社会惰化
好奇心:科学的源泉
知识的来源
信念的确立
科学解释的性质
什么是理论?
归纳与演绎
从理论到假设
评估理论
中介变量
徜徉于心理学理论中的“狐狸”与“刺猬”
心理科学
心理学与现实世界
小结
重要术语
讨论题目
网络资源
第二章 研究技术:观察与相关
自然观察法
我们观察什么?
反应性
个案研究
调查研究
自然观察法的优缺点
相关研究法
列联研究
相关研究
相关系数
复相关
原因:一个注解
小结
重要术语
讨论题目
网络资源
实验室资源
第三章 研究技术:实验
什么是实验
实验的优点
为什么做实验
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
控制变量
变量命名
多个自变量
多个因变量
实验设计
被试间设计
被试内设计
小样本设计
混合设计
控制条件
陷阱
准实验
从问题到实验:研究细节
做实验
从问题到实验
数据
获得数据
分析数据
报告数据
小结
重要术语
讨论题目
网络资源
第四章 心理学研究的道德
以人为被试的研究
知情同意与欺瞒
退出的自由
免遭伤害的保护和研究通告
消除有害后果
保密
以动物为被试的研究准则
反对以动物作为研究对象的观点
支持以动物作为研究对象的观点
研究中使用动物的指导原则
科学欺骗
道德实践的监督
小结
重要术语
讨论题目
网络资源
建议阅读材料
课后练习:理解并记住知情同意协议
第五章 如何读和写研究报告
如何进行文献检索 论文的各部分 题目和作者 摘要 引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善问的读者使用的核对清单 引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核对清单的小结 期刊论文的样例 研究报告撰写 格式 文稿样例 文风 文章发表
小结 重要术语
网络资源
实验室资源 课后练习:文献检索
第二部分 实验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与实践
第六章 心理物理学
测量感觉
6.1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操作定义:阈限
变量介绍
6.2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量表:费希纳定律和史蒂文斯定律
6.3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小样本设计:心理物理法
从问题到实验:研究细节
鸽子有视觉阈限吗?
小结
重要术语
讨论题目
网络资源
课后练习:韦伯定律
第七章 知觉
知觉问题
直接和间接知觉
意识和知觉
变量介绍
7.1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言语报告:无意识知觉
7.2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会聚操作:无意识知觉和有意识知觉
从问题到实验:研究细节
颜色-距离错觉
小结
重要术语
讨论题目
网络资源
实验室资源
课后练习:斯特鲁效应
第八章 注意和反应时
反应时ABC
8.1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因素混淆:单纯嵌入
变量介绍
8.2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因变量的选择:速度-准确性权衡
8.3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交互作用:认知控制
从问题到实验:研究细节
测量注意
小结
重要术语
讨论题目
网络资源
课后练习:速度-准确性权衡
第九章 条件反射与学习
条件反射的类型
经典性条件反射:能忆起巴甫洛夫的名字吗?
工具性(操作性)条件反射
变量介绍
9.1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被试内与被试间设计:刺激强度
9.2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平衡:同时对比
9.3 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小样本设计:儿童的行为问题
从问题到实验:研究细节
部分强化消退效应
小结
重要术语
讨论题目
网络资源
课后练习:对强化结果的了解
第十章 记忆与遗忘
艾宾浩斯的贡献——当记忆还年轻的时候
记忆的类型
变量介绍
10.1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量表衰减效应:通道差异
10.2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结果的普遍性:加工水平
10.3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交互作用效应:内隐与外显记忆测验
从问题到实验:研究细节
读优于听吗?
小结
重要术语
讨论题目
网络资源
实验室资源
课后练习;记住9•11恐怖袭击
第十一章 思维和问题解决
两种思维方法
桑代克的尝试与错误学习
柯勒的黑猩猩的顿悟
11.1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信度与重复:类比推理
变量介绍
11.2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实验控制:功能固着
11.3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言语报告:判断中的过于自信
从问题到实验:研究细节
问题解决中的酝酿期
小结
重要术语
讨论题目
网络资源
课后练习:证真偏见
第十二章 个别差异与发展
个别差异的研究途径
个别差异的方法学途径
引起个别差异的变量
变量介绍
12.1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测量信度:智力与发展的研究设计
12.2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操作定义:人工智能
12.3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回归假象:教育评价
从问题到实验:研究细节
动机与情绪在智力活动中起什么作用?
小结
重要术语
讨论题目
网络资源
课后练习:回归假象演示
第十三章 社 会 影 响
社会心理学的起源
13.1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实验控制:服从权威
变量介绍
鼓励服从的条件
13.2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要求特征和实验者偏差:催眠
13.3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现场研究:旁观者干预
13.4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
选择因变量:测量刻板与偏见
从问题到实验:研究细节
其他人在场如何影响个体在某一任务上的成绩?
小结
重要术语
讨论题目
“实验心理学”一词过去常常只用于指少数几个特定的心理学研究领域。比如,1930年的实验是为了对感觉、知觉、学习、记忆以及其它一些心理学问题进行研究。如今的情况则截然不同:实验方法被应用在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个体差异以及其它许多心理学(如环境心理学)的
实验心理学的创立使心理学脱离了哲学的附庸地位而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自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个心理实验室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感知觉问题以来,实验方法已经渗透到了心理学领域的方方面面。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理论的突飞猛进,心理实验在适用范围与研究手段上都有了长足进步,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对推动心理学科的蓬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实验心理学的主要变迁
在冯特建立实验心理学伊始,由于受到当时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化学以及生理学的影响,冯特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个体的直接经验,可以通过元素分析与创造性综合以内省的方式进行研究。因此实验心理学的内容仅限于研究个体的感知觉问题,而象思维、想象、情感这些高级心理过程则被排斥在实验方法之外。尽管冯特的实验心理学更象是感知觉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但却为其后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20世纪初叶产生于美国的行为主义为心理学带来了一场革命,由于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按照“刺激(S)—反应(R)”的公式试图将心理学发展成一门类似物理、化学那样的自然科学,强调在控制条件下观察人和动物的行为,并否定对意识的研究,从而使实验方法在心理学中的地位获得了质的提升。尽管行为主义的主张在今天看来过于偏激,但是当时心理学界公认的研究成果,至少就方法论来说,绝大多数是在行为主义观点的指引下取得的。而且行为主义者所推崇的客观性、可验证性原则也对今天的科学心理学不无裨益。20世纪50年代前后,行为主义的逻辑实证哲学基础、严格的环境决定论以及人和动物不分的观点遭到了越来越多的反对。许多心理学家开始放弃行为主义的立场转而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而这一时期心理语言学以及一些新兴学科如通讯工程、信息论、计算机科学的出现更加快了这一进程。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诞生了一个全新的流派——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把人看作信息加工系统,以心理结构与过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即信息的获得、储存、加工和使用。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反应时和作业成绩为指标进行实验、观察被试的外部行为、听取被试的言语报告以及把计算机当成实验工具,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
在认知心理学的框架下,心理实验的方法与技术获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由美国心理学家斯珀灵(Sperling)在1960年创造的部分报告法,证实了感觉记忆的存在;信号检测论的应用使研究者对个体内部的心理分析更上层楼;反应时新法使认知心理学大展宏图;而间接测量法则导致了内隐记忆的新发现。这些无不说明了实验方法在揭示心理与行为规律中无可替代的作用。心理学发展到今天,争论的问题已不再是实验方法对心理学的研究是否适用,而是如何使心理学的实验方法更加完善、更加自动化以及如何用在实验室中发现的心理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今,医学影像学技术和神经电生理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心理实验中,而心理实验设计也出现在了更多的研究领域内,心理学家正与其他科学家一起在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向认识人类自身的心理与行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实验心理学教材的发展
作为在心理科学研究中运用实验方法的总结与反映,实验心理学教材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完善。实验心理学教科书的出现始于20世纪初铁钦纳(Tichener)四卷本的《实验心理学:实验纲要》,随后,伍德沃斯(Woodworth)与施罗斯伯格(Schlossberg)、奥斯古德(Osgood)、安德伍德(Underwood)、坎特威茨(Kantowitz)等人也先后出版了各自的《实验心理学》。在众多的实验心理学著作中,有两本堪称20世纪美国实验心理学教材的代表之作:一本是伍德沃斯与施罗斯伯格合著的《实验心理学》,而另一本就是坎特威茨等人合著的《实验心理学》。两本书都以其集时代之大成而在实验心理学界享有盛誉,更由于实验心理学在整个心理学科中的特殊地位而影响巨大。两书的主要作者都是杰出的实验心理学家。伍德沃斯是20世纪非常有影响的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早年曾在哈佛大学学习两年,并受到詹姆斯的教诲,以后又到哥伦比亚大学师从卡特尔攻读博士学位,还曾拜读于英国利物浦大学著名生理学家谢灵顿门下,后回到哥伦比亚大学工作。他活跃于心理学界长达70余年,并于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坎特威茨则是新一代实验社会心理学家,1969年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得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1969年到1974年任教于印第安纳州的普渡大学,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研究员。还曾在挪威以及瑞典从事过研究工作,撰写和编著的心理学著作超过了12本,现仍活跃于美国心理学界。
在内容上,两书都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所处时代的实验心理学进展情况。伍德沃斯与施罗斯伯格的《实验心理学》反映了行为主义思想的影响,内容侧重于感知觉和学习记忆。书中所引的实验绝大多数采用行为主义推崇的实验方法,尽可能把各种现象的观测置于实验室的控制条件下,并以精心规划的系统方式来探究行为过程的原因,借鉴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实验技术与方法获取数据。尽管作者也将行为主义的经典公式S-R修正为S-O-R,但受当时的实验重点和研究水平所限,该书还是侧重于刺激与反应之上,而对有机体心理与行为的内部机制并未作深入细致的探讨。如书中用一章的篇幅对“条件作用”进行了专门介绍,并用它来统摄学习和记忆甚至思维和问题解决等几章内容。坎特威茨等人的《实验心理学》则反映了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的影响,重视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和个人与环境因素,强调知识对行为和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以及认知过程的整体性。书中所列举的实验约一半以上是认知心理学的重大实验。以反应时为指标的实验法在书中受到格外重视,但与行为主义的重视内涵不同,认知心理学强调S-O-R中间的O部分,并将其看作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重视将输入与输出作对比分析,而反应时实验恰好可以为此提供极为重要的客观材料。书中对感觉部分几乎不涉及,知觉也只有一章,而S-O-R中间的O过程在第二部分的10章中却有4章之多,即“注意和反应时”(第八章)、“条件反射与学习”(第九章)、“记忆与遗忘”(第十章)、“思维和问题解决”(第十一章)。总之,如果说伍德沃斯的书是集行为主义之大成,像一本实验心理学的大百科全书,虽已布满历史的尘埃,仍不失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和里程碑的耀眼光环,那么,坎特威茨的书则代表了20世纪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水平,象一套精心编撰的讲义,将知识和方法有条不紊地呈现给读者,使之得以把握实验心理学的时代脉搏。
在国内,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的需求以及自身的特点使得心理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相适应,实验心理学教材也实现了从无到有、推陈出新,如杨治良、朱滢、孟庆茂等人的教材,这些教材在吸收国外优秀教材特点的基础上,也反映了国内实验心理学领域所取得的可喜成绩。
三、本书的特点
本书是坎特威茨等人合著的《实验心理学》的第9版,与第6版相比,本版依旧延续了以前的组织结构,但在内容与体例上做了适当调整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1、内容翔实,针对性强。
本书正文部分总共十五章,分为两个部分。前五章构成了部分,讨论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其余的十章构成了第二部分,论述了实验原理和应用。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本书主要针对初次接触心理学课程的大学本科生”。为此,作者在内容安排上重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作者将方法从大量的心理学史料和事实中提炼出来列为单独的一部分,有助于读者系统地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技巧,加速研究进程。在第二部分的实际研究中,作者进一步阐释了前五章介绍的方法,将内容和方法有机地整合到真实的研究情境中,使读者对方法的具体运用有切实的体会和更深入的认识。此外,为了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知识,作者还介绍了美国心理学会的“心理学研究的道德准则”、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如何阅读以及撰写APA格式的研究报告等,并在附录部分介绍了实验心理学简史以及基本的统计学知识,以备有用之需。
2、结构清晰,重点突出。每一部分的章节内容都采用相同的框架展开论述。如第二部分中的“变量介绍”可以使学习者直截了当地认识到特定研究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结合实际研究背景列举两到三个研究方法问题。“从问题到实验:研究细节”介绍了由一般性假设形成具体实验假设的过程中实验设计选择的基本原理。在每章的末尾都有对该章要点的总结、用于学习与回顾的重要术语以及若干问题讨论。而“课后练习”部分则提供了简单可行的小实验,供学习者们“小试牛刀”。
3、资源丰富,选材新颖。为了反映实验心理学领域的新进展,每一章都增加了新的内容以及新近的参考文献,甚至对许多章节进行了重写。如,第2章重新讨论了媒体暴力对公众健康的威胁,还讨论了选举人对总统候选人在夜间娱乐节目中露面的态度;第3章更换了一个关于人们信仰上帝与攻击性之间关系的更有趣的新例子,以使读者了解交互作用的重要性;第5章使用了新的期刊文章样例,并为期刊文章作者们提供了新的写作要领;第11章对近年的神经影像研究做了提及;第12章增加了当前脑成像方面的研究工作;等等。与第六版相比,本版另外一个大的变化就是体现了网络时代的优势。根据“网络资源”部分提供的网络链接,学习者可以从相应的网站获取与本章所学内容有关的许多资料,甚至可以进行互动式教学,大大拓宽了传统教材的辅导资料来源。
4、文风朴实,可读性强。本版教材秉承了作者们一贯的措辞风格,行文简洁生动,深入浅出,论述充分,详略得当,不仅适合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对于广大的心理学爱好者来说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译者
2009年9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