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8070173
“很多传统手艺在两岸都是同源的。”2019年年底结束对台湾手艺人的采访后,作者罗易成如是说。他相信,传统手艺不仅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承载着很多个体的乡愁以及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
无论身在何方,对于家乡的记忆和可以承载这些记忆的物件会给我们带来安慰和温暖。罗易成在书中讲述的两岸六组十二位手艺人,正是以他们的技艺和双手保护着两岸同胞的共同记忆。
如《汉声》杂志总策划黄永松先生在推荐语中所说,当下我们的手工艺是在求新、求变、求市场的时候。用技艺守护记忆的同时,如何让技艺得以传承和延续,也许是我们可以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发现了吗?《求同存艺》的封面“挂着水珠”,它是由手艺人采用传统大漆的工艺制作的。这是将传统技艺运用在当下的一次小小的尝试,希望在关注传统手工艺的大家的共同推动下,今后会有更多、更具突破性的尝试,以保护传统为前提,逐渐实现传统手工艺的“新”和“变”。
《求同存艺:两岸手艺人的匠心对话》以传统手工艺种类分为6个章节,分别是:陶艺、传统漆艺、版画、石雕、铸剑和编织。作者对两岸6组12位手艺人进行深入采访,以手工艺的介绍、手艺人的人生经历、挑战、心得、成就、情感等为维度一层一层挖掘,描绘并展现他们在坚守和追求精湛技艺道路上的“同”与“异”。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共同的文化和记忆将中华民族联结在一起,这使得两岸传统手工艺有诸多相通之处;而两岸同胞的人生经历和所处环境各不相同,每一组手艺人的故事对比着看又别有意趣。
“人生每一刻,都因深入而深刻”“奈何一生太短,便叫一瞬很长”,这样的句语藏在书中各个角落,是作者作为文案出身的资深广告创意人文字功底的展现,更是他在采访书中这些传统技艺坚守者时的真实感悟。希望读者朋友也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找到一些共鸣,获得一些启发。
分布在全书的382张精美图片展现了手艺人的作品、创作地和工作场景。除此之外,在每个人的篇尾,还有可以通过手机扫描观看记录视频的二维码。手艺人的诉说、身处的环境、工作时的神情……希望这些动态的信息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一门手艺以及坚守这门手艺的价值。
序
缘起
章 抟土作器
长沙铜官窑传承人刘坤庭 VS “台湾柴烧人”田承泰
第二章 琴瑟和鸣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楚式漆艺传承人刘比建 VS 台湾漆艺师、琴人王天胤
第三章 刻画入微
开封木版年画传承人任鹤林 VS 台湾版画大师林智信
第四章 此石此刻
陕西石雕技艺传承人高树飞 VS 台湾石雕大师黄滢权
第五章 刀剑入梦
冷兵器研磨师闫民 VS 台湾铸剑师郭常喜
第六章 择善而织
宁夏麻编代表性传承人张璟 VS 台湾竹编大师卢靖枝
后记
序:不只是器物的实用之美,还有纯粹的爱与感动
罗易成本来是一个做传播的广告创意人,他做广告创意、写文案,积累了很多经验。这几年他放下原来的工作,把精力聚焦于传统手艺和手艺人,挖掘、记录他们的故事,再借助他的广告经验进行传播,尝试在当今时代为传统手艺探索一条出路。
我看到他这几年带着团队把手艺人的故事拍成了纪录片,也写成了书。广告创意人的身份让他具有一种特别细腻敏锐的感觉,所以他对手艺人的记录不是简单的记录。他能把一个手艺人的思想、感情和内涵用一种简洁、直接的语言总结概括之后表达出来,这对我们在其他领域工作的人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启示。例如,他为性格木讷、不善言辞的手艺人刘坤庭写的文案“深沉的表达,从放弃语言开始”,这句话不仅概括了手艺人不善言说的普遍特质,也表达了他们擅长于凭借手中的作品打动、感染他人的共性。
这句文案描述的手艺人刘坤庭,是罗易成带着团队在2019年横跨海峡两岸深入拜访的12位传统手艺人中的一位。罗易成将这个项目命名为“求同存艺”,他这一次将视野从中国大陆拓宽到了中国台湾地区,通过手艺的传承、现状以及手艺人自身的经历等维度的对比,凸显了两岸手艺人互相交流和借鉴的价值。
上面提到的刘坤庭是长沙铜官窑的传承人,与之对应的台湾同行则是我推荐给他的手艺人田承泰。在去台湾之前,罗易成和我说起“求同存艺”计划,说希望在台湾也能找到一个做陶瓷的手艺人,我就和他说起 “柴烧狂人”田承泰。我去台湾的时候见过他,也曾看到他的柴烧作品,但和我不一样的是,罗易成可以几天几夜守在那里记录田承泰排窑、烧窑和出窑的过程。阅读他的记录,让我又重新认识了一次田承泰;阅读他的记录,让我们可以更深入、直观地看到手艺人的作品和创作状态,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手艺人顶着高温汗流浃背地投柴的过程,看到柴烧的落灰在陶器上形成层次和颜色的变化,体会到手艺人为了追求层次变化而一次次回窑重烧的辛苦……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承担失败的风险,要忍受不为人知的孤独。对比大陆手艺人刘坤庭,他们有相通之处,也有各自的精彩和不同。
手艺人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的让人叹为观止的历史遗迹,如故宫、云冈石窟、乔家大院等,都是过去手艺人留下的杰作,他们的手艺让全世界有目共睹。也有一些手工艺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我们不能称其为“杰作”,甚至多数被大众忽略,而罗易成的《求同存艺》,让我们看到这些虽然不起眼,但是承载了老百姓审美素养和生活实用智慧的小器物。比如台湾关庙的竹编和宁夏的麻编,它们不仅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能布置在家里,让我们感受到器物之美。
器物之美不只体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或用到的物品上,有些器物之美甚至被前人升华为精神层面的图腾符号,我们大家熟知的成语“琴瑟和鸣”的美好寓意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在这本书里,罗易成为我们溯源“琴瑟和鸣”寓意的本体。在台湾制作古琴的王天胤和在湖北武汉研制古瑟的刘比建,他们所传承的手艺,在丰富我们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毫无疑问地丰富着我们的精神文明。
完成十二位手艺人的采访之后,罗易成和我分享了这些手艺人的经历和背景,这让我感受到了人类生存的某种纯粹性。一门手艺,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存在,但是工业化的变革和市场需求环境的变化,让很多传统手艺能实现的谋生价值变得越来越弱。而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有手艺人把一门技艺贯穿于自己生命的整个过程,我认为他们做的事情,体现了他们对于文化、对于人类情感和对于人生价值的坚守。如果没有这群手艺人的坚守,我们的文化遗产会渐渐地消失。另外,我认为这些手艺人身上纯粹的超越精神,在当代,无论是艺术工作者,还是普通上班族,都应该学习。正是这种坚持、超越和纯粹性,使他们取得了专业上的成绩。版画家林智信通过版画刻画了台湾老百姓祭拜妈祖的传统习俗,他用20年时间来创作一幅100多米的版画长卷,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这个作品将来不是用来出售的。我们现在画画时,随便画一幅小画,若自己觉得不错,就会想着这幅画在市场上能卖多少钱。与之相比,那些有责任、有理想、有自己信念和坚守的手艺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学习手艺人身上那种精神,那种纯粹的爱和感动。
罗易成记录下来的匠人精神,不只作用于一个手艺人。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匠人精神的宣传和弘扬让我们当下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值得借鉴、学习和反思的东西。我认为这是《求同存艺》可以提供给我们的价值。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李小可
现代化其实是手段,保护传统才是目的。我们要保护自己的文化,不是把自己变成别人,或是打败别人。当下我们的手工艺是在求新、求变、求市场的时候,《求同存艺》让我们看到匠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这样我感到安心——匠人们在求“安稳”,手艺就能传承。
——黄永松 《汉声》杂志总策划兼美术指导
罗易成以他“知而无畏”的勇气和魄力坚持对传统手艺人的挖掘和记录,他的新书《求同存艺》把触角伸向台湾,让我们看到两岸手艺人在明知道手工艺已经被工业化不断蚕食的现状下,仍在时代的夹缝中用心经营自己的世外桃源。细读《求同存艺》,能读到作者为我们呈现的两岸手艺人不为外人所知的幸福。
——老狼 歌手、音乐人
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我是非常关注的。小罗是个有心人,也有做广告传播的专业积淀,在这本书里,能看到他用不传统的角度去挖掘和传播我们的传统手艺和传统文化。
——李小可 国家一级美术师、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黄山书画院院长
尽管楚式漆艺里也有各种胎底,例如陶胎、瓷胎、铜胎、铁胎、皮胎等,但是,刘比建说,楚式漆艺主要还是以木胎为主,用木头来造型,做成各种式样。从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来看,当时在楚国,木胎漆器已被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各种实用器、礼器,还有冥器。
除了木胎这一突出特点之外,楚式漆艺在施色方面也有它的特点,早期主要是黑、红两种颜色,之后才渐渐有了黄色、金色以及其他一些如褐、蓝、绿等颜色。在湖北荆门包山楚墓出土过一个比较典型的器物叫“漆奁盒”,盒上绘有车马出行图,古时候用绿松石磨成粉,加到漆液里,调成绿色,使它看起来非常贵气,也丰富了图案的层次感。
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大量漆器和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的大量漆器,可以证实楚式漆艺形成风格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甚至可以说它是我们国家整个漆艺领域里的鼻祖。
作为一个手艺人,刘比建是幸运的,在他的手艺人生涯中,接触的很多都是国宝级的文物,可以日复一日去研究它们,得到的无疑都是手的信息。同时,作为一个手艺人,刘比建的角色也不同于很多相对可以自由创作的民间手艺人。
民间手艺人面对的是自己的师父,通过和这些文物相处,刘比建面对的是这门手艺的鼻祖。修复的过程自不必说,严格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是在修复一件出土的器物时,保证修完以后它还是出土时的状态,只是把破损的地方补起来,使它变成一个完整的器物,能看到它原来是什么样子。在复制一件文物的时候,同样也要谨小慎微,只是会面对“制旧如旧”和“制旧如新”两种选择。
“制旧如旧”和修复中的“修旧如旧”类似,是按照文物出土时候的状态制作一个仿制品。“制旧如新”,则是需要去推断这个器物本来的状态,制作出一件新的器物。在进入墓葬时才是一件器物完美的状态,没有破损,上面绘的图案是完整的,漆的颜色没有发生改变,那么刘比建需要尝试的,便是制作出这个器物,让世人可以看到它原本的完美状态。当时他们向博物馆提出“制旧如新”的想法时,也得到了相关专家的支持,因此,在依据实际需要,“制旧如旧”和“制旧如新”的思路都可以得到运用。
无论是“制旧如旧”还是“制旧如新”,都容不得手艺人刘比建有丝毫天马行空的想象或想当然的理解。如同一个临了一辈子字帖的人,渴望待时机成熟时有一次表现自我的创作,刘比建近年来也希望在修复、复制之外做一些更加创新的尝试,原创漆艺作品《唐韵天歌》和《九头鸟新说》就是他尝试的结果。
创作《唐韵天歌》的念头萌发于刘比建在20世纪80年代从杂志上看到日本正仓院收藏的一把唐代琵琶。他当时非常震撼,多年以后,这种震撼在他心里也一直没有泯灭。他想用楚式漆艺的方式,以琵琶这种传统乐器为载体,用楚式漆艺的色彩和绘画技法,把萦绕在心里30多年的这份震撼表现在琵琶上。
另外一件作品《九头鸟新说》,是刘比建作为湖北人,作为楚人后裔,试图通过这件作品让大众重新认知“九头鸟”。“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带有贬义的话多被用来形容湖北人的“精明狡诈”。其实在战国时期就有九头鸟一说,而且在战国时期,九头鸟作为精神之鸟,是一个重要的民族图腾。只是在楚国慢慢变强大之后,开始被巫化,九头鸟也被形容成一种鬼鸟。刘比建试图用艺术的语言表现九头鸟,所谓的“新说”,其实是还原九头鸟初作为美好寓意而存在的形象。他用木胎雕刻加上彩绘这种传统的楚式漆艺来完成,使用了艳丽的色彩表现楚地人民热烈奔放的性格;他还用了很多战国时期的纹饰,让一个诞生于远古时期的形象,以一副崭新的面孔呈现出来。在作品下方,刘比建还创作了一张鼓,过去鼓是通天的器物,也有“重整旗鼓”的含义。
正式接触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文物之前,刘比建还很年轻,对于那段历史也没有深刻的了解。在他的概念中,二三千年前的古人就是穿着草裙拿着木棍每天狩猎的状态,接触这些文物之后,古人体现在漆器上的审美、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工艺的成熟度带给他的是“五体投地”的震撼。这种震撼使他对从事的这份工作着迷,甚至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在这份事业上。
刘比建说,每完成一件文物的修复或复制过程,都是在和古人完成一次对话:在当时的条件下,制作这些器物,用了什么工具,选择了怎样的材料,工艺的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要做成这个样子……他有一堆问题亟待从古人那里得到答案。
然而,没有一个答案是现成的,答案都埋藏在这些器物之中。即便通过和古人打哑谜一样领会到一些答案,付诸实践时,从胎的制作、雕刻、打磨、刮灰、再打磨、一层层刷漆、一遍遍继续打磨、一点点彩绘……完成每一件漆器也都是漫长的过程。
急不得。
手艺人刘比建虽然投入了40多年的精力在楚式漆艺上,他累计完成的文物修复和作品数量其实也非常有限,而出土的那么多器物,还有那么多让他着迷而好奇的问题还需要用很长的时间,通过和古人“对话”来寻求答案。刘比建觉得,相对于漆艺未知的部分,他所知道的还不过是冰山一角。然而岁月不饶人,他已经由一个年轻小伙一晃变成了一个60多岁的老手艺人。晚年齐白石感叹光阴流逝,曾说:“痴思长绳系日。”尽管已年过六旬,刘比建并没有改变作为楚式漆艺研究者和手艺人的工作节奏,他心里明白“长绳系日”不过是一厢情愿的“痴思”,只有马不停蹄地以无限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才能在人生中有限的时间里产出更多的可能。
奈何一生太短,那便叫一瞬很长。
刘比建,1957年生于湖北武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2岁入选湖北省随州擂鼓墩出土古乐器复制攻坚组,至今从事楚式漆艺研制工作44年。他的作品曾获得四届百花奖金奖、一届百花杯金奖,并入选“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作品九连墩漆木十弦琴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缘起)
在之前出版的《中国守艺人一百零八匠》里,我曾写过这样一个故事,是山西布老虎传承人高艳青亲口讲给我听的:
有一次她带着自己做的布老虎去台湾做展览,一位当地观众买了一只布老虎送给自己的父亲。她的父亲是一个山西老兵,去台湾后一直没有回过家乡,这位老兵现在是一个只能躺在病床上的植物人,没有表情,也没有情绪波动,但是当他看到孩子拿来的布老虎,高兴得流下了眼泪。
一本书的作者往往是这本书的读者,读自己书里记录的这些故事,成为我继续采访、拍摄和用文字记录手艺人的一个重要动力。手艺人高艳青讲的这个故事也启发了我,让我有了一个新的念头:何不把触角伸向海峡那边的台湾,看看以传统手艺作为桥梁,是否能挖掘更多可以引起两岸之间共鸣的内容?我相信,传统手艺不仅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承载着很多个体的乡愁,以及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正是这种共同记忆,拥有唤起两岸同胞共鸣的力量。
我为这个采访计划取了一个名字,叫“求同存艺”(其实也想过用“求同存忆”),前后用了半年的时间来完成整个采访,我选择了包括陶瓷、漆艺、版画在内的六种手艺类别,每个类别在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各对应一对手艺人。除了大陆的六位,我在2019年先后两次赴台,一共在那里待了一个月,和当地的六位手艺人进行了深度沟通。在《求同存艺》中,我把采访、记录的内容以图片、文字和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大家,视频的制作走在了前面,已经在2020年年初的首映会上和大家见面了。朋友们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有兴趣的话仍然可以通过扫描设置在每一个章节后面的二维码看到书中每一个手艺人的五分钟纪录视频。
身为作者和《求同存艺》的读者,我仍然被书里的故事所感动,这份感动很温柔,也很亲切。我希望读到这本书的朋友,也能感受到这份温柔和亲切。
罗易成
2020年8月15日于长沙书堂山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