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书写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1171678
★ 有没有人打着爱的名义,其实在伤害你?有没有人一直暗示你,你很糟糕?有没有过和同事迎面遇见,他却扭过头假装没看见你?那句轻蔑的鄙夷是不是也曾刺痛过你年幼时的心?在外面待人亲和、很好相处的亲人,回家后为什么冷若冰霜?
★ 心灵上的痛苦不是无病呻吟,是主观真实体验到的精神伤害。
★ 虽然身体不见伤痕,冷暴力却能伤人于无形,很多痛苦情绪都和冷暴力有关,只是它不像肢体暴力那样显而易见。
★ 自虐是背水一战时的后一搏,自虐者希望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攻击和控制那个自己渴望链接的人,但往往这样的方式会给依恋对象以沉重压力,让人更想远离。
有没有人打着爱的名义,其实在伤害你?有没有人一直暗示你,你很糟糕?有没有过和同事迎面遇见,他却扭过头假装没看见你?那句轻蔑的鄙夷是不是也曾刺痛过你年幼时的心?在外面待人亲和、很好相处的亲人,回家后为什么冷若冰霜?
冷暴力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广泛存在,无论是家庭,还是校园和职场。绝大部分冷暴力都是渗入家长里短、鸡毛蒜皮里的指责和贬低,就发生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
冷暴力区别于肢体暴力,没有皮开肉绽、没有伤痕累累、没有流血,有的只是外人感觉不到的、精神上的痛苦。这个人平时过得和任何一个普通人一样正常,但他其实是强颜欢笑,内心的苦楚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知道。
为什么会有冷暴力?如何远离冷暴力?
《情感冷暴力》中提出,无论是冷暴力的施虐者还是受虐者,要想远离冷暴力,需要先知道自己以前和现在发生了什么。施虐者通过各种防御机制来保护内心脆弱、羞耻、痛苦的部分。受虐者对施虐者的信念系统理解得越深,越能看透施虐者的内心世界,从而有力量离开或者避免。
《情感冷暴力》一书也告诉读者,只有清楚施虐者冷暴力背后潜藏的脆弱与需要,才能让施虐者知道,用冷暴力的方式永远不可能满足或者实现目的,带给他人自体客体挫败体验的同时,只会让自己被同样对待。只有接纳自己的脆弱与柔软,而不是用刺去扎别人,才有可能在关系中找到双方都舒适的平衡点,获得适度的满足。
章 识别冷暴力:不见血痕却伤人于无形
01 莫名的挫败感与痛苦?你可能遭遇了冷暴力……002
02 心灵上的痛苦不是无病呻吟…………………………….022
03 亲密关系里的冷暴力:“你不是用手打的我,你是
用你的态度”…………………………………………………….029
04 深不见底的忽视——亲子关系里无法抵御的冷..039
05 校园冷暴力,让青春伤痕累累…………………………050
06 职场冷暴力:为了五斗米该不该隐忍………………062
第二章 情感冷暴力的常见方式
01 心理活动中的防御机制……………………………………076
02 类 投射类 ………………………………………………..080
03 第二类 被动攻击类 …………………………………………103
04 第三类 否认类 ………………………………………………..115
05 小练习……………………………………………………………..131
第三章 情感冷暴力让心灵遭受重创
01 为什么冷暴力可以伤到人………………………………..140
02 情感冷暴力造成的伤害……………………………………158
第四章 为什么会有冷暴力,是什么封闭了爱与温暖
01 冷暴力是一种攻击行为……………………………………188
02 冷暴力的施虐者和受虐者是如何互动的…………..209
第五章 怎么做可以让我们远离冷暴力
01 远离冷暴力的步是感知它们……………………..232
02 在亲密关系中增加自体客体体验……………………..240
03 觉察内隐的情感关系模式………………………………..253
04 学会用述情的方式表达需要…………………………….265
05 增强自我情绪调节能力……………………………………272
序言
作为心理工作者,我经常感到一些精深的心理学理论对日常生活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它们不该仅仅被一些小圈子所熟知。所以我一直希望能为没有心理学基础的朋友写一点儿通俗易懂的读物,减少心理学概念或词汇的堆积,尽量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和大白话把一些概念讲清楚。
之所以选择情感冷暴力为切入点,是因为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人们深受其苦,却又极容易轻视它。虽然在工作中,我也会接触到个别的例子,比如反社会人格者通过冷暴力对人进行精神摧残。但我接触的绝大部分冷暴力,都是渗入家长里短、鸡毛蒜皮里的指责和贬低,就发生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纠缠在冷暴力关系里的也并不都是严重心理障碍者。本书更多为这些人而写,而非情况。如果你正处于一段威胁到自身生命安全的暴力关系中,请你立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比如警察或心理医生。
本书介绍的理论,没有我个人的创见,大部分来自精神分析体系,还有一部分来自中医学,我只是用临床与生活经验讲述了
它们。介绍的时候偏重实用性和生活化,尽量回避了艰涩的术语。如果读了本书之后,读者对精神分析或中医产生兴趣,可以寻找专业书籍来深入学习。在这里要感谢所有给过我启发的老师、同行、朋友和来访者们,写书的过程中我一次又一次在心里和你们重逢。
书中所有案例都基于真实故事,但都进行了编辑加工——无论是起了化名的还是一些以“我”开头的片段。书中人物,除明确性别的案例区别使用“他”或“她”,为行文方便,其他全部统一使用“他”,但并不意味着仅指男性,也包括女性。
在本书完成的过程中,我的父母、公婆、爱人和女儿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他们。我的家庭中也会有冷暴力,但在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家已经更加和谐而温暖。所以书中所有的理论都经过了我的实践和体认,或者经过了我的亲人、朋友、来访者的实践和体认,因此所分享的内容是质朴而真诚的。如果没有体认过程,理论就只能是知识,对我们的心灵成长来说,并无太多意义。
后,要特别感谢夕琳老师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给予的所有帮助。鉴于笔者水平有限、撰写仓促,难免谬误疏漏,还望读者批评指正。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刘思彤
2020 年6 月27 日于北京
什么是情感冷暴力呢?
首先我们先弄清楚什么是情感,虽然这个词我们习以为常。
我们会说一个善于体察和理解别人的人情感细腻而丰富,也会说
我对生我养我的家乡、山水有着深厚的情感。情感就是人对世界
的一种反应形式,是人对于外部世界是否符合人的内在需要而产
生的体验,如喜欢、讨厌、羞愧、恐惧……
情感内容会唤醒生理机制,通过表情、行为等表达出来。比
如羞愧时我们可能会红着脸低下头,兴奋时我们手舞足蹈。
情感的核心是主观体验。是你,而不是别人;也只有你,而
不是别人,能拥有和体验你的情感。主观体验是非常抽象且难以
准确定义的。比如“深爱”一个人的情感,这个“深爱”到底是
一个什么体验呢?
诗人这样写道:“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
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
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把很难说清的那种强烈的爱的主观感受用自
然现象呈现了出来,让其他人可以体会到其情感的强烈程度。
再比如我很想念一位朋友,期待和他见面,很多话想说,于
是我写道:“你烧过水吗?水快开了的时候,就咕嘟咕嘟的,把
壶盖顶得直响,好多语言的小鱼,企图蹦出思想的池塘……”那
种急切交流的渴望,朋友一下就感知到了。如果我不去尝试将这
种感觉语言化并表达出来,只属于我内心的那种想念和期待,他
人是很难了解和体会的。
假如外部的刺激和我内心的需要是一致的,产生的情感就是
比较积极正向的。比如我想考取好成绩,结果放榜时我是
名,我欣喜若狂。假如外部的刺激和我内心的需要不一致,产生
的情感就是比较消极负向的。比如我被老板骂了一通希望回家得
到爱人的安慰,结果反而被爱人嘲讽太脆弱,我会觉得又愤怒又
难过。
这种外部世界是否符合内在需要的关联是非常主观的。比如
我工作上刚升职加薪,觉得自己付出有回报,工作能力被认可,
心里本来美滋滋,结果在同学聚会上,得知同学的薪资是我的几
倍,顿时感觉酸溜溜的。这个时候我内在需要已经从“能力得到
认可”,变成 “混得不能比同学差”,于是我的情感也跟着发生了
变化。
再比如妈妈喂给弟弟一块苹果,没有喂姐姐,姐姐立刻又生
气又委屈。姐姐的感受与那块苹果的大小和实际价值并没有关
系,重要的是她把这块苹果看作妈妈更爱弟弟而不爱我的象征。
如果妈妈按照苹果的价值去回应姐姐说:“一块儿苹果至于吗,
冰箱里不是还有吗?自己吃去!”姐姐的情感就被忽视了,她只
会更加觉得妈妈是不在乎自己的。
情感是人对世界的一种反应形式,是人对于外部世界是否符
合内在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性体验。有时候我们也用“情绪”来表
达相似的含义,只是“情感”相对来说有一定的持久性和稳定
性,而“情绪”更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的特点。大多数时候,二
者表达的是相近的内涵,很难清晰区分。
中医情志学说则认为情绪情感不是独立存在的,人的生理活
动和心理活动是一体两面的,情绪情感与人身体的健康状态密切
相关,它既是心理活动,也是生理活动。中医把人的情绪情感分
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或喜、怒、忧、思、恐五
志,统称为情志,认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即
脏腑为情志活动提供物质基础,情志则是脏腑功能的表达方式之
一:“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
并于肾则恐。”
情志的变化反过来也会进一步引发身体内部的气机变化: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
气结。”如果情志过度就会损害身体正常功能,引发疾病,即我
们常说的:“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所以,情感是人在受到外界刺激后,身体在心神的作用下,
脏腑所呈现的功能表达。这里又有常态和病态的区别。比如亲人
亡故我们所流露的悲伤,可以看作肺脏所主的情志的表达,这种
普遍存在的情感反应属于常态,但是过度悲伤乃至于完全无法自
控,或者像林黛玉那样常年处于抑郁状态,这种有别于常人的情
绪反应就属于病态。通常,病态的情绪反应与不健康的脏腑状态
有密切联系。林黛玉爱哭,一部分源于体弱肺气不足,忧思的情
绪进一步加重肺部的生理问题,导致肺脏功能的失常,后死于
肺痨。
了解中医如何看待身体与情志的关系,对我们理解情感冷暴
力带来的身体伤害很有帮助。在第三章我们还会详细谈到。
情感在人类精神生活中处于核心位置。
就在你阅读这几行文字的短短时间里,可能有人正手捧鲜花站
在女神的楼下表达爱慕;有人正结束表演自信满满地站在舞台上接
受掌声;一对夫妻正在大声吵架,摔碎了一只精致的旅游纪念品水
晶马;有人正在暗淡的灯下独自喝着闷酒……究竟是什么因素在
我们做出某种行为或付诸某种行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是我
们接收到的各种信息?是我们理性的思考?还是冥冥中有双无形
的手在掌控着我们的情感?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是因为爱慕、迷恋才让男孩鼓起勇气在
众人的注视下告白;是因为想品味成功的喜悦和骄傲才让我们甘
受“台下十年功”的苦;吵架或许来自某些失望加一些气恼,
终因为不断被误解或指责而恼羞成怒;深夜独酌或许是在排解孤
独、苦闷或挫败感;而绝望、无助、沉郁则会把一个人逼入生死
绝境……
爱慕、迷恋、喜悦、骄傲、失望、气恼、苦闷、挫败、绝
望、沉郁……所有这些词都指向我们内心的情绪情感。我们的体
验告诉我们:所有行为背后都有着某种情绪情感在推动。
心理学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是情感的内容与强度在推动一
个人做出决定、付诸行动,任何决定、行为和想法都有着情感上
的动机和意义。
有一天,子涵爸爸正在家招待几位很久不见的朋友,抽烟、
喝酒聊得不亦乐乎。快到女儿放学的时间了,朋友们都说好久没
看见子涵,转眼都上六年级了,不知道长多高了。正说着门开
了,子涵不高兴地走进来。看见家里有客人,脸色变得很不好
看,招呼都不打,摔摔打打地换了鞋。爸爸看到子涵这个样子很
尴尬,朋友们都停止了说笑,看着父女俩。爸爸问子涵怎么了,
子涵噘着嘴看着爸爸,马上要哭出来似的,挣脱爸爸的手,跑
回了自己屋,“砰”地一下把门关上了。爸爸很没面子,回身看
着朋友:“这孩子,不知道怎么了,都是她妈太宠着了,公主脾
气。”朋友们连忙说:“都这样都这样,女孩子嘛,都有点儿小
脾气,这不知道在学校受了什么委屈了,你快看看去吧。”爸爸
说:“那不行,不能惯她这毛病,不管不顾的,越大越不像话了。”
子涵在自己屋里听到爸爸的责骂,哇的一声哭出来。爸爸听了更
生气了:“这孩子还来劲啦!是不是找揍啊!”朋友们忙拦着,
爸爸感觉更是颜面扫地。
这时候子涵妈妈回来了,进门就听见子涵在里屋哭,屋里都
是烟味、酒味。子涵妈妈跟朋友随意打了个招呼,就跟爸爸说:
“涵涵怎么了,你怎么也不管她啊?”“她回来莫名其妙就发脾
气,跟我有什么关系。”“那你过去问问啊,就让她这么哭。”“你
还赖上我了,还不都是你惯的,太娇气、太任性,不分场合就这
么闹。”俩人你一句我一句,眼看就要吵起来了。朋友们都觉得
很尴尬,一边劝一边告辞:“得了得了,孩子肯定是在学校遇见
什么事了,你们赶紧问问吧,先都别着急,时候也不早了,我们
也该走了,咱们改天聚。”
等朋友们都走了,子涵妈妈敲开子涵的门才弄清楚,是子涵
上课画画,被老师叫起来罚站。同桌就悄悄把她画的画给其他同
学传着看,说她画的男生就是班里的一个男孩,放学后班里几个
男生就拿她和班里那个男孩开玩笑。子涵使劲儿解释说不是,但
他们就是不听,子涵又羞又气,一路憋着气回到家,点火就着了。
妈妈听完说:“你上课不画画不就没这些事了……”妈妈的
回应让子涵刚平复一些的情绪又被挑起来了。爸爸正在因为自己
在朋友面前丢了面子生气,听到子涵跟妈妈又吵了起来,也加入
进来:“你会不会好好说话,看给你惯的,甭管遇见什么事,家
里有客人呢,能那么乱发脾气吗?”
“你待会儿再抱怨行不行啊。”子涵妈妈没有能成功安抚子
涵,心里正气恼,子涵爸爸的插入正好可以成为攻击的靶子。
“我这怎么叫抱怨,孩子就得管,不能由着她的性儿。”
“行行行,你来管。”
这个日常的小片段里,一家三口发生了激烈碰撞,每个人的
情感都有各自的内容和强度,决定了他们那时那刻的语言和行
动。子涵爸爸在朋友面前,更看重的是自己的面子,所以他的行
为语言都以维护自己的面子为出发点:责备子涵、想揍她、在妻
子面前辩解说自己没有错、指责妻子要负担责任等。子涵妈妈更
关心的是掌控局面、不要让孩子哭,所以她的做法都以尽快提出
指导意见为主:责备子涵爸爸跟朋友说话忽略孩子、尽快敲开门
了解孩子发生了什么、迅速给孩子指导意见等。而子涵则在愤怒
和羞耻中急需理解和安抚,所有与她这个需要不同频的回应都让
她感到更加受挫、无力和愤怒。
总之,情感在人类精神生活中处于核心位置,我们的行为大
都由情感所推动。对他人施加冷暴力的行为背后同样是情感内容
在推动。
我们再看“冷暴力”。在暴力面前特别限定一个“冷”字,
是为了与肢体暴力区分。肢体暴力,即以暴力动作侵犯受害者身
体的行为,重点在身体伤害,是显见的,如捆绑、禁闭、拳打脚
踢等。而“冷暴力”则是精神暴力,即对受害者进行精神上的折
磨,是一种隐性的攻击,以贬损、冷淡、漠视、歪曲、敷衍等为
主要特征的精神虐待方式。
虽然身体不见伤痕,冷暴力却能伤人于无形。很多痛苦情绪
与身体症状,其实都和冷暴力有关,只是它不像肢体暴力那样显
而易见。很多时候,甚至连身处其中的受害者也并不清楚自己遭
受了什么,即便他体验到的痛苦是真实的。
“情感冷暴力”要讨论的就是:人主观体验到的精神伤害。
由于是主观体验,因此个体差异性会非常大,甲觉得自己遭
受了冷暴力的某种言行,放到乙身上,乙可能会觉得属于人际间
正常的互动,没什么问题;丙体验为一种激励或挑战的言行,在
丁的世界里可能就被体验为强迫和虐待。
这给我们的讨论和判断都带来一定难度。我们无法像评估肢
体暴力一样,根据《人体轻伤鉴定标准》《人体重伤鉴定标准》
和暴力持续时间长度来划分出清晰的暴力等级。精神的创伤相对
来说更难测评,尤其在受害者尚未出现明显症状的时候。很多正
在承受冷暴力的人看起来非常“正常”,如果我们等这个人出现
了严重精神疾病甚至自杀自残行为了,我们才判断他受到了精
神虐待,可能为时已晚。
对于很多人来说,如果没有经过一定的学习和个人成长,甚
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曾经或正在承受情感冷暴力的伤害,更
别提尝试改善了。这种情况很像某些急性发作的躯体疾病,如心
肌梗死,有研究显示在中国有半数患者在心肌梗死发作时并不知
道自己是心肌梗死,结果耽误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学会识别是远
离冷暴力的重要一步。
你有过这些感受吗?
自从换了这个领导,我总是生病,喉咙里好像老是堵着什
么,心情总是闷闷的,每天一想到上班就头疼。我以为是我一
个人的感觉,跟同事交流才知道,大家近也常会莫名其妙发脾
气,或者提不起工作兴致……
孩子上了高中以后,我发现他夜里不磨牙了,笑容也多起来
了,他说终于摆脱了魔鬼班主任!孩子有了变化,我和老公也很
少因为孩子的事争吵了,感情好多了,我也结束了已经持续两年
的心理治疗……
自从和她一个宿舍,我慢慢发现我身边除了她就没有别的朋
友了。她总是告诉我谁谁谁又在背后说我坏话了,或者告诉我大
家都说我不会跟人聊天,觉得我太闷,让我觉得她愿意跟我做朋
友是我的幸运,我感觉自己完全被她控制了,那真是一段黑暗的
日子……
我觉得他的身世很可怜,我试图去拯救他,我希望他不要总
是贬低我,希望他可以好好对我,我相信他可以改变,我能看到
他心底的脆弱,我觉得他全身是刺只因为内心柔弱,我觉得这世
上只有我一个人了解他。在这段关系里,我心情总是起起落落,
变得喜怒无常,直到有一天我猛然发现已经为他蹉跎了十年青
春,而我竟然从未体验过被爱的感觉……
跟她在一起,我总会感到自己特别差劲儿,我试图从其他朋
友那里去确认自己其实没那么糟糕,但甚至自卑到不敢开口,她
对我说的很多话就像刀子一样刻在我心上,我觉得一切都因为我
不好……
近工作很累,回到家跟爱人提了一句老板压榨自己,爱人
立刻说早让你辞职了,你非干这个破工作,我觉得不但没有感受
到被支持、被理解,反而觉得更累了,以后回家什么都不想说
了……
很多人有以上类似的体验时,可能会很不舒服,会想到自
己运气不好、想到换工作、离开某个人、治疗身体疾病或不断
检讨责备自己,怀疑是否是自己不够好、太脆弱、不太会人际
相处等。当我们尝试从情感冷暴力的视角去看时,那些痛苦、低
落、压抑、各种情绪起伏及很多的身体症状,并非因为“我不
好”或“我有病”,而很有可能是你正在遭受情感冷暴力的攻击
而不自知。你竭力想摆脱的一段关系可能正是因为情感冷暴力的
原因——单方或双方的——才导致其成为耗竭彼此而非滋养彼此
的关系。
在有些关系中,似乎可以清晰地分出强弱,或者清晰地分辨
出谁在关系中更主动、更具操控性,谁更被动、更顺从,谁是冷
暴力的施虐者,谁是受虐者。但也有些时候,区分会变得非常困
难。比如一对夫妻来做家庭治疗,往往他们都声称自己才是关系
中的受害者,是对方给自己施加了冷暴力,自己才是那个受虐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