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421710
《考工记》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制订的一套指导、监督和评价官府手工业生产工作的技术制度。其篇幅不长,总计不到7000 字,而内容非常丰富,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设计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也包含了当时的思想文化观念,其中科技和工艺设计的信息量相当大,内容涉及先秦时代的制车、兵器、礼器、钟磬、练染、建筑、水利等手工业技术,还涉及天文、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考工记》成书本无图,因年代久远,所涉大量名物,仅凭文字注释,想必会给今天的一般读者造成理解困难。新的解读形式以图说为好, 一幅恰当的图不仅可补文字难以表达之不足,也会增加更多的信息。《考工记图说》选配上百幅图,以图注文,图文互补,以为读者方便。
专论:中国古代技术观的标志
—《考工记》概说 ………………………………… 一
《考工记》注释
卷上…………………………………………………………………………二三
总叙 ……………………………………………………………………二三
轮人 ……………………………………………………………………三七
舆人 ……………………………………………………………………四七
辀人 ……………………………………………………………………五〇
攻金之工 ……………………………………………………………五八
筑氏 …冶氏 …桃氏 …………………………………………六一
凫氏 ……………………………………………………………………六四
栗氏 …段氏(阙) ……………………………………………六八
函人 ……………………………………………………………………七一
鲍人 ……………………………………………………………………七三
人 …韦氏(阙) …裘氏(阙) ……………………七四
画缋 ……………………………………………………………………七六
钟氏 …筐人(阙) …氏 ………………………………七八
卷下…………………………………………………………………………八一
玉人 …楖人(阙) …雕人(阙) ……………………八一
磬氏 ……………………………………………………………………九〇
矢人 ……………………………………………………………………九二
陶人 …旊人 ………………………………………………………九五
梓人 ……………………………………………………………………九八
庐人 …………………………………………………………………一〇五
匠人 …………………………………………………………………一〇八
车人 …………………………………………………………………一一八
弓人 …………………………………………………………………一二二
《考工记》图释
天时地气 ……………………………………………………………一三六
聚工制车 ……………………………………………………………一四一
炼火攻金 ……………………………………………………………一五〇
函人为甲 ……………………………………………………………一六一
玉人玉作 ……………………………………………………………一六四
铸钟磨磬 ……………………………………………………………一六八
弄土成器………………………………………………………………一七六
庐人为庐 ……………………………………………………………一八二
匠人营建 ……………………………………………………………一八六
精制良弓 ……………………………………………………………一九四
附录
《考工记》的文化内涵 ……………………………………二〇一
《考工记》轮之检验新探 …………………………………二一三
《考工记》“磬折”考辨 ……………………………………二二一
《考工记》图释图录 …………………………………………二三一
参考文献 ……………………………………………………………二三七
后记 ……………………………………………………………………二四三
专论:中国古代技术观的标志
—《考工记》概说
《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设计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也包含了当时的思想文化观念。尤其是,书中提出“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要素的技术观,明确标志了中国古代技艺的价值判断,堪称中国古代造物评判的重要标准。
今天所见《考工记》,是作为《周礼》的一部分。《周礼》原名《周官》,由《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组成。西汉时,《冬官》篇佚缺,河间献王刘德便取《考工记》补入。刘歆校书编排时改《周官》为《周礼》,故《考工记》又称《周礼·考工记》。
《考工记》篇幅并不长,但科技和工艺设计的信息量相当大,内容涉及先秦时代的制车、兵器、礼器、钟磬、练染、建筑、水利等手工业技术,还涉及天文、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正因为此,历代有关《考工记》的注释和研究层出不穷,其中成绩卓著的学者,早期有汉代的郑玄,中期有唐代的贾公彦,晚近有清代的戴震、程瑶田、孙诒让等人。
进入20世纪,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科学考古的开展,使对《考工记》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研究者利用科学手段和新方法,结合对出土实物分析,对《考工记》所涉及的古代技术、科学知识、工艺设计以及社会科学中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发表了许多论文,在整
体上把《考工记》研究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考工记》成书本无图,因年代久远,所涉大量名物,仅凭文字注释,想必会给今天的一般读者造成理解困难。新的解读形式以图说为好,一幅恰当的图不仅可补文字难以表达之不足,也会增加更多的信息。基于这样的想法,也是主编的意愿,注释者选配上百幅图,以图注文,图文互补,以为读者方便。书中图和照片来源多处,取自他人都尽可能注明。
接下来,对《考工记》的作者国别、性质、成书年代、版本源流,以及篇章结构与学术价值,作一些必要说明。
国别、性质
(一)国别
多数学者认为,《考工记》是春秋战国时齐人所作,不过也有个别强烈的反对意见,故有必要说明《考工记》的作者国别问题。
许多先贤认为《考工记》出自齐人之手,如宋代学者林希逸在《考工记解》中说:“《考工记》须是齐人为之,盖言语似《谷梁》,必先秦古书也。”清代著名学者江永在《周礼疑义举要》中说:“《考工记》,东周后齐人所作也。……盖齐鲁间精物理、善工事而工文辞者为之。”
史学家郭沫若力主《考工记》为齐人所作,20世纪40年代曾专文就此论述a,主要理由有三点:其一,《考工记》举别国而不言齐,举河流则涉齐地;其二,《考工记》多用齐国方言(有六例);其三,《考工记》中的度量衡是齐制。郭沫若的这一观点在学术界有很大影响。20世纪60年代陈直进一步汇集《考工记》所涉的齐楚方言,指出:“《考工记》疑战国时齐人所撰,而楚人所附益。”a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是雄踞东方的诸侯大国,称雄争霸,威震数世。齐国之强盛,除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外,也反映于科学技术的积累、发展中。齐国不仅有发达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而且国内学术思想十分活跃。齐国的稷下学宫有优良的学术环境,齐统治者厚待四方学者,勉其著书立说,讲习议论,稷下学宫一度成为闻名列国的学术中心。
许多重要的先秦典籍已被肯定与稷下有关。如管仲和他的后学所著的《管子》;《晏子春秋》《荀子》的部分内容,都是作于稷下。再有,有学者认为《周礼》成书于稷下。b分析《考工记》,可看到某些述文与《周礼》《管子》《晏子春秋》中有相似或联系处,这不能说是巧合。倒是可以说,《考工记》在齐国稷下产生,是完全顺情合理之事。
(二)性质
《考工记》行文表现出齐地域色彩和官方管理手工业的味道。正由于此,郭沫若提出《考工记》是齐国官书之说,这一观点为许多学者所赞同。若对《考工记》有全面的了解,仅说它是官书还不够,有必要具体说明该书的性质。《考工记》的性质可从以下方面分析:
1.《考工记》所记载的是官府手工业,而非民间手工业
(1)《考工记》反映出当时的手工生产已有严格的组织和管理。书中所记六大技术门类三十个专业,各专业具体从事技术劳动的是“百工”(工匠),而其上都有专职官员管理生产,职称有“人”“氏”“师”。“人”“氏”属下级工官,“师”为高级工官,后者权限更大,不仅有监督权,也有处罚权。民间手工业中断无设置专业工官的事。
(2)《考工记》反映出手工业生产既有细致分工,也有技术协作,
这是大型手工业作坊或工场的情况。分工有利于精湛专业技术,而协作可促进生产效率提高,满足大批量生产。按《考工记》记载,在某些专业分工中,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准,则称之为“国工”,即“”工匠。这显然不是民间手工业的情况。
(3)《考工记》所记载的器物多为军品或宫廷用品。军品如兵车、铜兵器(戈、戟、矛、剑)、弓矢、皮甲等。春秋时期,干戈不息,重要的兵器生产皆为国家控制,以保证兵器的数量和质量。而礼器、钟磬多供统治阶级所用,不是百姓生活所需。可见《考工记》反映的不是民间手工业的生产内容。
2.《考工记》述及的多是具有制度性的生产操作规程、技术规范,而非一般的生产技术资料汇编
通观《考工记》全文,主要内容涉及:统一产品部件名称用语;确立用料标准及选材方法;制订产品设计标准;确定生产工艺规范;规定产品检验制度、检验标准;建立城邑营建制度及建筑设计制度等。这显然都不是技术资料之类的内容,而是具有国颁标准意味的生产技术制度。
《考工记》非一般泛论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官书”,这一点在其编写方式上也有充分体现。书中除必须说明之处稍加叙述性文字外,其他大部分都是条文式的硬性规定文字,用的是条文笔调,各条多冠以“凡”字。即使那些叙述性文字,也多是围绕条文加以阐述的。
综上可以定论说,《考工记》是齐国政府制订的一套指导、监督和评价官府手工业生产工作的技术制度。这就是《考工记》一书的基本性质。
……
专论:中国古代技术观的标志
—《考工记》概说
《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设计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也包含了当时的思想文化观念。尤其是,书中提出“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要素的技术观,明确标志了中国古代技艺的价值判断,堪称中国古代造物评判的重要标准。
今天所见《考工记》,是作为《周礼》的一部分。《周礼》原名《周官》,由《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组成。西汉时,《冬官》篇佚缺,河间献王刘德便取《考工记》补入。刘歆校书编排时改《周官》为《周礼》,故《考工记》又称《周礼·考工记》。
《考工记》篇幅并不长,但科技和工艺设计的信息量相当大,内容涉及先秦时代的制车、兵器、礼器、钟磬、练染、建筑、水利等手工业技术,还涉及天文、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正因为此,历代有关《考工记》的注释和研究层出不穷,其中成绩卓著的学者,早期有汉代的郑玄,中期有唐代的贾公彦,晚近有清代的戴震、程瑶田、孙诒让等人。
进入20世纪,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科学考古的开展,使对《考工记》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研究者利用科学手段和新方法,结合对出土实物分析,对《考工记》所涉及的古代技术、科学知识、工艺设计以及社会科学中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发表了许多论文,在整
体上把《考工记》研究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考工记》成书本无图,因年代久远,所涉大量名物,仅凭文字注释,想必会给今天的一般读者造成理解困难。新的解读形式以图说为好,一幅恰当的图不仅可补文字难以表达之不足,也会增加更多的信息。基于这样的想法,也是主编的意愿,注释者选配上百幅图,以图注文,图文互补,以为读者方便。书中图和照片来源多处,取自他人都尽可能注明。
接下来,对《考工记》的作者国别、性质、成书年代、版本源流,以及篇章结构与学术价值,作一些必要说明。
国别、性质
(一)国别
多数学者认为,《考工记》是春秋战国时齐人所作,不过也有个别强烈的反对意见,故有必要说明《考工记》的作者国别问题。
许多先贤认为《考工记》出自齐人之手,如宋代学者林希逸在《考工记解》中说:“《考工记》须是齐人为之,盖言语似《谷梁》,必先秦古书也。”清代著名学者江永在《周礼疑义举要》中说:“《考工记》,东周后齐人所作也。……盖齐鲁间精物理、善工事而工文辞者为之。”
史学家郭沫若力主《考工记》为齐人所作,20世纪40年代曾专文就此论述a,主要理由有三点:其一,《考工记》举别国而不言齐,举河流则涉齐地;其二,《考工记》多用齐国方言(有六例);其三,《考工记》中的度量衡是齐制。郭沫若的这一观点在学术界有很大影响。20世纪60年代陈直进一步汇集《考工记》所涉的齐楚方言,指出:“《考工记》疑战国时齐人所撰,而楚人所附益。”a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是雄踞东方的诸侯大国,称雄争霸,威震数世。齐国之强盛,除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外,也反映于科学技术的积累、发展中。齐国不仅有发达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而且国内学术思想十分活跃。齐国的稷下学宫有优良的学术环境,齐统治者厚待四方学者,勉其著书立说,讲习议论,稷下学宫一度成为闻名列国的学术中心。
许多重要的先秦典籍已被肯定与稷下有关。如管仲和他的后学所著的《管子》;《晏子春秋》《荀子》的部分内容,都是作于稷下。再有,有学者认为《周礼》成书于稷下。b分析《考工记》,可看到某些述文与《周礼》《管子》《晏子春秋》中有相似或联系处,这不能说是巧合。倒是可以说,《考工记》在齐国稷下产生,是完全顺情合理之事。
(二)性质
《考工记》行文表现出齐地域色彩和官方管理手工业的味道。正由于此,郭沫若提出《考工记》是齐国官书之说,这一观点为许多学者所赞同。若对《考工记》有全面的了解,仅说它是官书还不够,有必要具体说明该书的性质。《考工记》的性质可从以下方面分析:
1.《考工记》所记载的是官府手工业,而非民间手工业
(1)《考工记》反映出当时的手工生产已有严格的组织和管理。书中所记六大技术门类三十个专业,各专业具体从事技术劳动的是“百工”(工匠),而其上都有专职官员管理生产,职称有“人”“氏”“师”。“人”“氏”属下级工官,“师”为高级工官,后者权限更大,不仅有监督权,也有处罚权。民间手工业中断无设置专业工官的事。
(2)《考工记》反映出手工业生产既有细致分工,也有技术协作,
这是大型手工业作坊或工场的情况。分工有利于精湛专业技术,而协作可促进生产效率提高,满足大批量生产。按《考工记》记载,在某些专业分工中,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准,则称之为“国工”,即“”工匠。这显然不是民间手工业的情况。
(3)《考工记》所记载的器物多为军品或宫廷用品。军品如兵车、铜兵器(戈、戟、矛、剑)、弓矢、皮甲等。春秋时期,干戈不息,重要的兵器生产皆为国家控制,以保证兵器的数量和质量。而礼器、钟磬多供统治阶级所用,不是百姓生活所需。可见《考工记》反映的不是民间手工业的生产内容。
2.《考工记》述及的多是具有制度性的生产操作规程、技术规范,而非一般的生产技术资料汇编
通观《考工记》全文,主要内容涉及:统一产品部件名称用语;确立用料标准及选材方法;制订产品设计标准;确定生产工艺规范;规定产品检验制度、检验标准;建立城邑营建制度及建筑设计制度等。这显然都不是技术资料之类的内容,而是具有国颁标准意味的生产技术制度。
《考工记》非一般泛论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官书”,这一点在其编写方式上也有充分体现。书中除必须说明之处稍加叙述性文字外,其他大部分都是条文式的硬性规定文字,用的是条文笔调,各条多冠以“凡”字。即使那些叙述性文字,也多是围绕条文加以阐述的。
综上可以定论说,《考工记》是齐国政府制订的一套指导、监督和评价官府手工业生产工作的技术制度。这就是《考工记》一书的基本性质。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