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51266
1.系统阐释未来产业的特征内涵,聚焦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预测产业未来,助于读者把握未来产业发展机遇
本书分为四篇,对究竟什么是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有哪些特征、内涵?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之间有哪些异同?我国目前发展的未来产业面临哪些机遇?前景如何?有哪些未来产业正在蓬勃兴起?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在不同领域分别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场景?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未来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将产生哪些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将怎样影响未来产业?我国在把握未来产业发展机遇中面临哪些挑战、障碍和风险?中国会形成怎样的未来产业空间格局?哪几个地方有希望构筑“未来产业高地”?以及对国家和各地“布局”未来产业的政策性建议等一系列内容,帮助广大读者预测产业未来,把握未来产业发展机遇。
2.采用对话式,多领域、多角度对未来产业乃至未来社会、未来世界进行解读,帮助读者做未来产业的瞭望者、践行者
本书由4位新华社记者从新闻视角出发,通过与中国产业发展进程各方参与者政府官员、权威专家、创新型企业家和投资人结合自身经历的深度交流,就“未来产业”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解读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实现路径等,为政府、企业、大众树立未来思维,探寻和把握“硬趋势”,提供实用性参考。
3.观点新颖,实用性强
决胜未来,关键看产业、看科技,未来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形态,但是还是有相当多的人没有未来产业意识,缺乏未来思维、缺乏未来感。目前,关于未来产业的著作较少,本书的出版,可全景式展现未来产业的方方面面,是各级政府对未来产业进行规划的重要参考,同时该书可让大众读者在较短时间里,对于过去、现在与布局未来产业,塑造美丽未来世界,勾画出自己全局性的思考框架。
人世间,可能没有一个词,比“未来”更让人神往。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更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之年。*总书记三提抓紧布局、培育发展“未来产业”,高瞻远瞩,振聋发聩!
未来,正汹涌而来!不抓紧布局未来产业,就会失去“未来”!一个国家的未来,决胜于“未来产业”!
究竟什么是未来产业?
哪些产业有望“跻身”未来产业行列?
新冠肺炎疫情将怎样影响未来产业?
中国哪几个地方有希望构筑未来产业高地?
未来产业会带来怎样的未来社会、未来世界……
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未来产业:塑造未来世界的决定性力量》一书中寻找——在4位提问者即“超级合作者”的引导下,19位专家型官员、创新型企业家、权威专家、投资人,为人们共同打开一扇通向未来的大门,启迪公众:未来产业已初显端倪;未来产业正在走向全面数字化;对未来产业的正确布局,可以成就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常速即落后,我们必须加速超车;未来产业重在培育;下一个50年,*的变量是AI;未来是天使投资可以非常好地发挥作用的时代……
相信当你阅读完这本书,对“未来产业”“未来社会”“未来世界”,一定会有与以往不一样的新的思考。
篇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官员沉思录
对未来产业的正确布局,可以成就一个企业、一个国家
—— 与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姜广智面对面
手记 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打造“双发动机”
谁先占领未来产业,谁将引领未来
—— 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王少峰面对面
手记 未来产业发展还有很多坡要爬、坎要过
常速即落后,我们必须加速超车
—— 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梁胜面对面
手记 芯片“不突破,哪里有未来”
快速精准实现对未来产业的布局
—— 与北京市朝阳区委常委、副区长暴剑面对面
手记 变道超车,在新经济赛道上引领全球新一轮发展
未来产业有四大特征
—— 与中关村管委会产业发展促进处处长张宇蕾面对面
手记 站在中国高科技产业之“巅”感知“未来”
第二篇 超越历史的思考——专家沉思录
未来产业已初见端倪
—— 与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面对面
手记 他,一直在“眺望”未来
未来产业一旦突破,将实现爆发式增长
—— 与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面对面
手记 创业者代表了未来产业的方向
未来产业重在培育
—— 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面对面
手记 不抓紧布局未来产业,就会失去“未来”
打造未来产业孵化平台
—— 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劲面对面
手记 为发展培育增长基因
未来产业是技术驱动、创新驱动、用户驱动、协同驱动的
—— 与“互联网 百人会”发起人张晓峰对话录
手记 下一个50 年,的变量是AI
未来产业正在走向全面数字化
—— 与腾讯研究院智慧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吴朋阳面对面
手记 站在数字化浪潮前沿眺望
第三篇 做瞭望者,更做践行者——创新型企业家沉思录
事关一个国家在未来世界竞争格局中的位置
—— 与深圳赛动生物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沐芸面对面
手记 分享未来产业发展的美好前景
占领未来产业制高点的核心还是科技创新
—— 与华大基因CEO 尹烨博士面对面
手记 迎接未来的应有心态
我们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制药强国
—— 与北京加科思新药研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王印祥面对面
手记 从仿制药大国走向创新药强国
一个国家的未来“决胜于未来产业”
—— 与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尚传面对面
手记 20 年耕耘者成眺望者
加速新材料攻关,是布局未来产业的根本大计
—— 与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杰事杰新
材料集团董事长杨桂生面对面
手记 在大型制造企业设立首席材料官
能否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抢占先机,将深刻影响下一个百年
—— 与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小波面对面
手记 “看好”商业航天的未来,一批商业航天开拓者涌现
第四篇 我们投的就是未来——投资人沉思录
每一个大国都是抓住了当时科技革命的机遇
—— 与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博士面对面
手记 看到未来5 到10 年甚至更远的时代
投资那些造福社会、改变未来的人和事
—— 与中关村天使投资联盟荣誉主席李竹面对面
手记 未来是天使投资可以非常好地发挥作用的时代
后 记 培养未来思维,做坚定“未来派”…李斌
参考书目
抓紧布局未来产业塑造美丽未来世界
——共创“奇迹层出不穷的时代”
人世间,可能没有一个话题,比“未来”更让人神往,让无数人为之憧憬的同时,还能增添无限动力。
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从孔子的“大同社会”、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到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们设想了种种“未来”……
今天,我们站在奔向未来的新起点上——2021年,不仅注定将写入人类史册,更注定成为通向未来世界的新起点:一场突如其来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了中国乃至全世界,扰乱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变化:经济社会加速数字化,一个智能的时代正在向人们招手;人们比以往更加认识到生命的脆弱性、健康的重要性,更加注重大健康产业、数字产业的发展。
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毫无疑问是深远的,甚至有西方观察家认为今后就要以“疫情前”和“疫情后”来划分时代……
一、*总书记三提“未来产业”
2020年3月底、4月初,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后,*总书记赴浙江考察。他在考察时指出:“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a
仔细学习*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未来产业”四个字映入眼帘,让人眼前一亮。
1个多月后——2020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6个多月后——2020年10月14日,*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发展数字经济。
古人讲,无一字无出处,无一字无来历。
我曾经在编辑部内部作过一次题为《咬文嚼字看方向》的报告,就是通过认真学习中央主要领导同志重要报告、重要讲话,对照以往的表述学习,从字里行间的新提法、新理念、新概括、新判断,从中体会和把握变化、方向乃至未来。
要知道,领导人的重要报告、重要讲话,不说经过千锤百炼敲打而成,也是反复修改,字斟句酌,而每次报告、讲话既要有传承,也要有新意,也正因为如此,从中可以“管窥”一些新的动向、方向。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更是“黑天鹅”——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之年,领导人在这个“节骨眼”上提出“抓紧布局”“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这一重大命题,不能不说信号意义极强。
二、带着一系列问题,向“四类人”请教
那么,究竟什么是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有哪些特征、内涵?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之间有哪些异同?为何*总书记在2020年多次要求“抓紧布局”或“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总书记将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个代表性领域,意味着什么?除了这三个代表性领域,还有哪些领域能“跻身”未来产业行列?伴随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步伐,数字经济在中国的潜力发挥得怎样了,会给中国带来一个怎样的未来?中国会形成怎样的未来产业空间格局?哪几个地方有希望构筑“未来产业高地”?新冠肺炎疫情将怎样影响未来产业?未来产业会带来怎样的未来社会、未来世界?我国在把握未来产业发展机遇中面临哪些挑战、障碍和风险?人们对国家和各地“布局”未来产业有哪些政策性建议?……
真理,不辩则不明;问题,需向多方请教。
带着一系列问题,我们走近四类人——专家型政府官员、权威专家、创新型企业家和投资人,就“未来产业”乃至未来社会、未来世界进行请教、探讨。
他们中有在软件、信息化领域工作数十年的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姜广智,有在北京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引领方向的工委书记王少峰和被业内誉为“梁芯片”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梁胜,有分管科技、信息化建设与信息产业、城市管理和运行、中关村朝阳园等工作的北京市朝阳区委常委、副区长暴剑,还有组织实施中关村前沿技术项目路演和企业培育、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关村高精尖重大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等产业促进工作,挖掘和培育了一批独角兽企业以及行业领军企业的中关村管委会产业发展促进处处长张宇蕾。
他们中有主持过50余项决策咨询、政策研究和战略研究课题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理事长潘教峰,有在区域创新、产业规划、企业战略、科技政策、知识管理等领域从事研究30多年的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有曾经走进中南海就经济形势建言献策的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有不久前受邀担任创新领域全球期刊Technovation副主编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还有“互联网 百人会”发起人、《智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形态》一书主编张晓峰和腾讯研究院智慧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吴朋阳。
他们中有一批在市场的风口浪尖上长期摸爬滚打、历经无数风浪的创新型企业家,如在细胞产业深耕20年的个体化细胞治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深圳赛动生物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沐芸博士,如开设“尹哥聊基因”微信公众号、创办网上音频节目“天方烨谈”、出版两本《生命密码》的华大基因CEO尹烨,还有坚信我国在商业航天领域“一定能够产生创新企业”、毅然“下海”的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小波,在新药研发领域屡创传奇的北京加科思新药研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印祥,有20年始终如一在通信产品、装备技术、共享智造平台、原创计算机语言等领域不断冲击“卡脖子”技术和设备的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尚传,还有在新材料领域耕耘数十年的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董事长杨桂生。
他们中有投资未来的投资人,如连续创业也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天使年度投资人十强”的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中关村天使投资联盟荣誉主席的李竹,还有提出“硬科技”理念、致力于打造硬科技创业雨林生态、迄今投资孵化300多家硬科技企业的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兼联席CEO米磊。
正如英国研究创新问题的专家、“加速创新”公司掌门人彼得·菲斯克在其所著《变革:重新定义下一个社会》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下一代的革新先锋和领军人物正在摇晃、颠覆现有的一切。他们抬头探寻由改变催生的机遇,低头埋首于实践改变我们这个世界。”
无论是专家型政府官员、权威专家,还是创新型企业家、投资人、他们的思考和抉择,影响的不仅是一家企业、一方地域、一个领域,甚至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创新版图乃至世界产业、实力版图……
——别说40年、30年、20年,就是10年前,有谁能想到,中关村,实际上也就是北京,近些年来俨然已成为全球“独角兽之城”。近些年国际机构评测出的全球“独角兽企业”,一半在中国,而中国的几乎一半在北京……
——20多年前,有谁能想到,中国人赶上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末班车,承担了1%的任务,作为的发展中国家和其他5个发达国家的科学家一起共享人类基因组测序的技术和成果。20多年后,在以华大基因为代表的科学家、政府和投资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个将高通量测序仪商品化的国家,成为走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之后第四种经济形态——生物经济时代前沿的国家之一。
——别说10年前,就是七八年前,有谁能想到,会有一批批中国航天科技人受SpaceX(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快速崛起所刺激、鼓舞,从体制内走出,成为商业航天创业者,不仅孵化继美国企业后全球第二家实现火箭入轨的民营公司,更看好未来,坚信“在国家持续支持、技术人才基础齐备、需求逐步壮大的情况下,我国商业航天企业将会在全球范围取得骄人的成绩”。
…… ……
三、看到大多数人尚未发现的“未来”
回望过去,有太多的想不到:
——有谁能想到,从2007年铁路大提速动车组亮相、2008年时速350公里京津城际开通,短短10多年间,伴随高铁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深入,中国成为全球个进入“高铁社会”的国家:到2019年,高铁运营里程达3万多公里;截至2019年底,动车组列车累计发送旅客120亿人次。迈向智能化的中国高铁“领跑”世界,成为响东东
的国家名片。
——有谁能想到,2009年我国条特高压输电工程投入运行,解决了电力跨区域远距离输送的难题,到2019年底,国内已有14个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入运行,合计输送容量1.1亿千瓦,输电线路超过5万公里,特高压技术还走出国门,成为又一张“中国名片”。作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2025年,特高压产业与其带动产业整体投资规模将达5870亿元。
…… ……
“这个世界有着太多不确定性与变量,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看到大多数人还尚未发现的‘未来’,这对投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素质”。米磊博士所说的投资人的“很重要的素质”,何尝不应该是更多人,甚至一个国家的“重要素质”?
长期关注科技发展的美国咨询大师丹尼尔·伯勒斯和约翰·戴维·曼合著的《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如何看到不可见,做到不可能》一书,试图告诉人们“看清未来的确定性已不再遥不可及。在快速而急剧变化的年代,看清未来的确定性是生存的必要技能”。
正是基于此,我们“走近”近20位专家型政府官员、活跃在线的权威专家、创新型企业家、投资人,共同探讨未来产业、未来社会乃至未来世界。
——未来产业究竟有什么内涵?
姜广智认为,未来产业要具备前瞻性、原创性、颠覆性等特征。张晓峰说,未来产业是技术驱动、创新驱动、用户驱动、协同驱动的。潘教峰认为,以人工智能、5G、云计算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未来产业发展已初现端倪。杨桂生认为,没有颠覆式创新的思维和能力,就没有发展未来产业的前提和基础。彭小波认为,“抓紧布局”未来产业,不仅是紧迫问题,更是需要花力气探索的问题。
——未来产业究竟有多重要?
姜广智认为:“对未来产业的正确布局,可以成就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暴剑呼吁国家“要充分重视对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这是关系到我国中长期竞争力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应“切实掌握未来产业中的前沿技术”。刘沐芸说,未来科技和产业带来的国与国之间的差距、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可能难以追赶和弥合,有可能落后就是永远落后。尹烨表示,一个国家的崛起关键在于能否把握住发起或主导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已经发生五次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成就了抓住机遇的国家。
未来不是遥不可及的眺望,需要有一批有识之士以前瞻高度统筹布局。中国正迎来科技驱动的产业升级黄金期,下个十年增长的核心动力将来自科技带动企业端的效率提升和供给侧创新。《未来产业:塑造未来世界的决定性力量》一书立足当下,寻找历史方位,明确冲锋方向,突出硬科技对未来的塑造力,凸显创新生态对未来的构建力。不同领域的有识之士从各自视角出发,解剖未来、构想未来。期待读者能通过此书触碰到未来脉搏,一窥未来产业的创新魅力。
李开复(创新工场董事长兼 CEO)
预测未来的*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未来产业:塑造未来世界的决定性力量》这本书很有价值,它由 4 位媒体人和近 20 位眺望者、思考者为世界共同创造。它告诉人们,在未来,哪些“变量”会对我们这代人的生活产生山呼海啸般的影响。读这本书,我们会感受到那八个字的力量:“过去未去,未来已来。”
罗振宇(得到 App 创始人)
发展未来产业:重举措、新动能、强支点
问:您如何看待*总书记提出的“未来产业”?为何总书记多次要求“抓紧布局”?
张宇蕾: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尤其,在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中美竞争的焦点在科技领域遇到的“卡脖子”的问题很多,比如,核心芯片、高端装备、底层算法、基础软件和设计工具等。所以,近年来我国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先后提出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战略规划和布局方向。
在我看来,发展未来产业是优化完善产业体系、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是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是推动我国创新型经济发展、谋求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战略方向。
未来产业具有无限发展潜力
问:您认为未来产业有哪些特征?
张宇蕾:我认为未来产业有四个特征。
,未来产业发展高度依赖基础理论研究和原始创新。*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以原始创新导向的基础研究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引擎。基础研究向社会提供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其效益不只限于某一领域的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更重要的是能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催生新产业,构建新的经济形态。
第二,未来产业往往是通过颠覆性技术创新从而引发新的产业变革。近年来,量子通信、自动驾驶、区块链、先进材料等一批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均不同程度地推动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迭代加速。往往越是颠覆性的技术创新,越能够引发新的产业变革。
第三,未来产业的发展是通过带动一批企业、产业跨界整合,实现聚集式发展,重塑产业新生态。因此,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边界将变得非常模糊,而且所有的行业都在发生改变,单一行业发生变革很少,除非发生决定性的技术变革,大规模的应用型变革是发生在行业与行业的边界之间。
第四,未来产业的发展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与工业技术交叉融合为驱动的,因此可以显著带动生产力发展、改善人们生活质量。虽然目前未来产业尚处于孕育阶段,但它具有无限发展的潜力,是未来能够对经济社会发挥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
未来产业不可闭门造车
问:您认为未来我国在哪些领域可能诞生领军企业?您看好哪些产业在未来的发展?
张宇蕾:我相信5G、人工智能、轨道交通、医疗健康、金融科技等领域都可能诞生领军企业。
对于哪些产业是我看好的“未来产业”这个问题,我认为所谓“未来产业”是一个关于未来发展方向的总体布局,不是单一的某一个企业、行业就能支撑起整个未来产业的发展,所以我们不能用“以偏概全”的眼光去看待未来产业的发展,一定要整体来看、系统把握。总体而言,未来产业是关于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发展、关于人类未来的整体产业思考与布局,闭门造车不行。就我看好的未来产业而言,可以从三个方向来谈。
首先,从基础研究方向来看,目前已有的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以及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的基础研究是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积极布局的。因为这些领域在切实地推进着生产力,是未来产业的基石。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重点发展量子计算为代表的高性能计算科学、下一代集成电路、新型生物技术以及新能源等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新突破。加强基础研究,推动颠覆性创新和交叉融合创新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
其次,从新兴产业方向来看,人工智能已经在近些年取得了长足进展,加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施加的客观意义上的“推动力”,以人机协作、深度学习、脑机接口等技术驱动的智能产业,以及虚拟现实、脑控游戏、脑控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等产品,都将不断地满足人们的生活娱乐需要。在医学领域,基因诊疗、再生医学等前沿生命科学也在强劲推动着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满足人们的健康生活需求。以新型清洁能源、光电子材料、石墨烯等推动的新型材料也是支撑未来产业的重要领域,没有新型材料,大部分的“未来产业”就仅仅是“纸上谈兵”。
后,从新经济业态方向来看,数字经济、共享经济、智能经济、平台经济等未来产业的发展新业态,以及以数字为基础的数字资产、数字交易等新业态都是需要大力加速培育的。加快形成一批垂直行业的产业大脑,以产业链和多维度产业大数据为核心,进行产业监测、研究分析以及趋势预测等,以数据具化产业画像,为政府、园区、企业、投资机构等提供产业洞察、辅助决策及资源对接等创新服务。
未来产业需要相互借力发展
问:在您看来,有哪些抓住未来产业而成就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代表性案例?
张宇蕾:历史上,依照时间发展,代表着未来产业的领域大体经历了电力、汽车、芯片智能手机、AI的时代。当然,它们并非割裂地依次发展,而是在某些时段重合、相互借力发展。在这里以电力为例,当电力在19世纪初期刚刚进入人类历史的时候,对当时的人们来说,电力就是“未来产业”——我们看到,那些率先在电力的发现、使用,以及电力设备、电信设备取得进展的地区和国家,如德国、英国、美国等国,纷纷引领着20世纪乃至21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引领着产业的发展,代表着当时的生产力。提到汽车产业,福特、奔驰、法拉利、宝马等汽车品牌的名字时至今日都耳熟能详、分量十足,那些率先研发汽车的国家和地区,至今也都统领了世界汽车行业大半个世纪。
谈到企业的代表,以苹果公司为例,其推出的个人电脑改写了人们的办公习惯,提升了办公效率。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iPhone智能手机,依托越来越成熟的数字化企业所开发的App,用强大的端口服务于用户的工作、生活和通信,以划时代的革新方式改写了人类历史,也为人类未来展现了一张新的图景。
还有亚马逊公司,亚马逊的AWS云计算技术,全方位提供面向未来的服务,涵盖了弹性计算、大数据服务、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解决方案。从虚拟世界开发到生命科学,再到以新消费为代表的数字营销,亚马逊公司由1995年创办之初的网络书籍销售商,到今天的人工智能领跑者,25年间经历了重大的变化与转型。但仔细分析一下,亚马逊的转型又与其自身发展的特质以及人类的未来趋势息息相关,这是一部数据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生产资料的变迁史,也意味着人工智能如同电动汽车、宇宙探索一样,成了引领人类前进的一个强大动能。
未来产业布局要立足大战略
问:您认为我国该如何形成未来产业的空间布局?中关村是如何在未来产业上布局的?
张宇蕾:我认为我国未来产业的布局应突出“立足大战略、整合大空间、建立大体系”的理念。
立足大战略,即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需求,加强区域间创新协作与资源配置,带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整体升级。
整合大空间,即结合现阶段各类高新区、自贸区、开发区发展实际,在空间尺度上,当前重点聚集国内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各类生产、创新要素的循环交换与优化配置,未来发展中要力争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要素资源,提升我国在全球生产与创新体系分工中的地位与竞争力。
建立大体系,需要依托中关村等国内高科技园区,强化技术联合攻关、产业链协作,加强园区之间、区域之间创新资源的整合,不断增强创新要素集聚、产业升级与高端化创新发展能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在中关村未来产业布局方面,我们主要围绕落实“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进一步聚集重点区域,整合发展组团,强化各分园统筹协同发展。其中,中知学(中关村大街、知春路、学院路)原始创新组团依托高校院所集聚的优势,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网络信息安全等领域;上地西三旗组团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怀柔科学城组团聚焦科学仪器和传感器、高性能纳米材料、关键战略材料、研发服务等领域。
我们还优化了中关村示范区产业空间资源布局,搭建产业空间资源统筹平台,进一步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精准对接企业空间需求,提升土地集中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各分园高质量发展。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充分发挥京津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的优势,面向人工智能、量子科学等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协同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布局,共同打造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强化材料、工艺、零部件等多方面的协同研发能力,构建互利共赢的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升级改造,立足中关村优势产业集群配套需求,形成上下游联动、分工协同的新型产业布局。
后一点,就是我们以全球视野推动国际化发展,紧密围绕“一带一路”等顶层合作倡议和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需求,加快高质量链接导入全球创新资源,吸引国际科技成果在中关村转移转化。推动高水平“出海”创新,支持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服务机构,聚焦落地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共同在海外布局建设跨国(境)创新中心、技术研发中心、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等。
对内循环赋能,加快形成国际经济大循环
问: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对未来产业的布局和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张宇蕾:*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需要牢牢抓住创新这个驱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尽快打通支撑科技强国的全流程创新链条,以创新创业引领内循环;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新机遇,以新基建推动数字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数字化,以数字经济赋能内循环。
所以我认为,要坚持原始创新、基础创新、“无中生有”的科技创新,集中优势资源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加强技术转化创新,面向企业和产业需求、组织和整合科技力量进行深度研发,通过将科学转化为技术、以中试验证和改进技术来为企业界提供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通过产业链水平整合、垂直整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同时,要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以科创板为龙头激活全流程创新链条,加快推动全社会开展大规模科技创新活动,为未来产业创造良好的孕育环境。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科技创新与基础研究为两大能量,我们还需要以新基建作为支撑。新基建是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生命经济这些未来产业的技术支撑,其涉及的信息基础设施如5G网络投资、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本身将带来大量投资。同时,通过数字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数字化、研发创新规模化而产生不可估量的叠加效应、乘数效应,对内循环产生巨大的赋能作用。
从宏观层面,为了支撑起“未来产业”的总体布局和发展,我们要坚持进一步扩大开放,建设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吸引更多全球产业链相关企业落户中国,加入区域产业链集群,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力争抢占制高点,促进更合理地发挥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更好地形成全球各地、各国、各企业之间的分工配置,加快形成国际经济大循环。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