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7023775
荣格将自己毕生的研究成果集合成了《荣格自传》,其中包括对集体无意识、个体化、心理动力、曼陀罗、原型等心理学问题的探讨,也包括对人生与世界等哲学问题的探寻。阅读这本《荣格自传:申荷永领读版》,申荷永老师会带领我们一起探寻荣格的智慧,认识分析心理学,揭开无意识的面纱,走进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
《荣格自传》是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于83岁高龄时回顾自己一生的作品。荣格打开自己的心灵,和读者一起探讨他丰富的人生和精神世界,揭开无意识的神秘面纱。这本书汇集了荣格各个时期的特殊经历和对人的心灵的思考,虽以“自传”为题,却是荣格毕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在这本书中,我们不仅能全面地认识荣格,还能一窥心理学发展中的重要历史分歧、走向,以及伦理学、哲学等学科的诸多重大命题,是读者了解心理学,尤其是分析心理学的敲门之作。
申荷永老师研究荣格多年,被誉为国内荣格流派*人。他在《荣格自传》每一章开头的领读部分提纲挈领地点出阅读要点,简明扼要地介绍相关写作背景,不仅能帮助我们抓住荣格思想的精髓、理解荣格思想的价值,更能引领我们感悟自己与荣格思想的关系,认识名家眼中的心理学大师。
“接近心理分析,也就意味着接近我们的内在自我或自性。我们要走进去的不是荣格的神秘或神秘的荣格,而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申荷永
简介
前言
1 童年
2 中学时代
3 大学时代
4 精神病治疗活动
5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6 正视无意识
7 著述
8 塔楼
9 旅行
10 幻象
11 论死后的生活
12 后期思想
回顾
附录一 弗洛伊德写给荣格的信
附录二 自美国写给艾玛·荣格的信(1909)
附录三 自北非写给艾玛·荣格的信(1920)
附录四 理查德·威廉
附录五 向死者的七次布道(1916)
词汇表
荣格作品集
NO.2 如何平衡“我们”与“我”的关系
——好的婚姻不会让人失去心灵的自由
NO.3 纪念日必须有惊喜吗
——一起体验期待中的欢喜也是浪漫
NO.4 对方为什么总在我们交流时无理取闹
——两个人需要在亲密互动中彼此认同
No.5 没做好准备就怀孕了怎么办
——夫妻双方都需要在这一时期获得安慰
NO.6 无性或少性就是不爱了吗
——性行为不是维持亲密感的方式
Part.2三个家
No.7 不善社交的伴侣怎么融入你的家庭
——做伴侣与你原生家庭之间的桥梁
No.8 过年去谁家
——默契的夫妻愿意互相成全
No.9 你有没有在父母来时忽略对方
——提升共情能力,维护伴侣的重要性
No.10 另一半太听原生家庭成员的话怎么办
——维护小家庭与原生家庭之间的界限
No.11 怎么让双方父母更和谐
——承担好各自的责任,不避重就轻,不过度承受
No.12 爱就意味着控制吗
——儿时延续的不安会让爱变成控制
Part.3 N种争斗
No.13 对方为什么总胳膊肘往外拐
——任何人的包容都有限度
No.14 曾经的好脾气怎么变坏了
——把控制自身情绪的权利留给自己
NO.15 对方向你求教是想让你说是非对错吗
——求教是假,想要陪伴是真
No.16 总翻旧账还能感受爱吗
——要求合理才能让婚姻更圆满
No.17 家庭规则应该由谁制定
——双方都有决定自己生活模式的权力
No.18 存私房钱算不算背叛
——良好的生存方式是情爱的根本基础
No.19 伴侣隐瞒了异性交往怎么办
——将有趣的事加入生活
Part.4一生修行
NO.20姐弟恋能长久吗
——成熟的女人也需要被照顾
NO.21 年龄差距过大是所有问题的根源吗
——老夫少妻需要平衡内在爱的需求
No.22怎样解决二胎家庭的多重烦恼
——夫妻关系是所有家庭关系的核心
No.23出轨后的婚姻还能修复吗
——理解婚姻,出轨的人背叛的是自己
No.24被疾病或残疾挑战的婚姻还能圆满吗
——面对意外,更当珍惜
No.25无味的婚姻还有继续的必要吗
——为了维护自己的婚姻观而破坏婚姻值不值得
序言
遇见荣格,感悟自性
申荷永
读《荣格自传》(Memories,Dreams,Reflections),将有机会遇见荣格。其中的内容不仅可以留在我们的记忆里,还可能与我们相见于梦中,或者我们还可以借书中的内容反思自己,将其中的意义融入生活。
这是一部影响深远的著作。虽然书中的大部分内容是由荣格口述,并由他的秘书阿妮拉·贾菲(Aniela Jaffé)整理记录的,但第1章“童年”、第2章“中学时代”、第3章“大学时代”是荣格亲自撰写的。开始的这3个部分被他称为“我的早年生活”,记录了他从1875年到1900年的生活。
当然,每逢《荣格自传》写到关键时刻,荣格总是会不同程度地直接参与其中,比如第6章“正视无意识”、第11章“论死后的生活”以及第12章“后期思想”等部分的文字或由他亲自执笔,或根据他提供的日记、手稿编纂而成。在荣格看来,创作每一本著作都是他的使命,包括写这部传记。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年出生在康斯坦茨湖畔的凯斯威尔。父亲是约翰尼斯·保罗·阿基利斯·荣格(Johannes Paul Achilles Jung),母亲是埃米莉·普雷斯沃克(Emilie Jung,nee Preiswerk)。如今,在荣格出生的房屋墙壁上依然镶嵌着一块石匾,上面刻着这样的文字:“在这座房子里诞生了卡尔·古斯塔夫·荣格(1875年7月26日—1961年6月6日),一位人类灵魂及其潜在奥秘的探索者。”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出生的时候,有人曾赞美他的母亲,说她为世界带来了一位伟人。弗洛伊德不负所望,荣格亦如此,他确实是人类灵魂及其潜在奥秘的探索者。荣格与弗洛伊德共享无意识心理学发现与发展的殊荣。人们把弗洛伊德称为心理学界的哥白尼,将荣格比作哥伦布以称赞他的贡献。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个体无意识的基础上,荣格进一步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继而阐释了构成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与原型意象,以“自性(self)”与“自性化(individuation)”为主题,发展出了一种特殊的深度心理学,如今人们称之为“分析心理学(Analytical Psychology)”。2009年9月荣格的《红书》(The Red Book)出版,掀起了世界范围的“荣格热”,美国《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发文称:“这是近百年来心理学重要的事件。”。荣格的影响不仅限于心理学领域,凡是与人的心理有关的,或者说与人类心灵有关的哲学、人类学、文学、文化和艺术,包括在“新时代运动(New Age)”和“后现代思潮(Post Modern)”等领域中,都有荣格思想的传播与发展。而荣格的这部《红书》,是他在1913年—1928年前后写下的私人日记,为我们阅读《荣格自传》提供了难得的补充与参考。
荣格在《荣格自传》的前言中写道:“我的一生是无意识自我实现的故事。无意识中的一切均竭力于外显化,连人格都力图从无意识状态中脱离出来,获得一种完整的体验。”完整性(the wholeness)是荣格一生的追求,也是其自性化的一种表达。在中国的文化中,这种思想就是“天人合一”。
在诸多西方心理学家及其理论,以及相关临床治疗的方法中,几乎唯有荣格及其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有如此深厚的渊源。荣格曾学习汉字,研习《易经》,自称是中国文化的信徒,道家的追随者。他为卫礼贤翻译的《易经》作序;为《太乙金华宗旨》撰写评论,著成《金花的秘密》(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为《西藏度亡经》(原书名为《中阴得度》)和《涅槃道大手印瑜伽法要》(The Tibetan Book of the Great Liberation)做专门介绍……这些特殊的著述至今都具有深远影响。我一向认为,当我们需要面对症状背后的原因,要在无意识层面上做深度心理学的反思和治疗时,除了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或方法外,我们自己的文化基础也非常重要。就此而言,阅读《荣格自传》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从“童年”到“论死后的生活”再到“后期思想”,荣格一生的回忆充满梦的神奇,留下了睿智的反思。在《荣格自传》第1章中,荣格记述了他儿童时期的居住环境,以及妙不可言的初记忆。我们可以从荣格所描述的童年记忆中体会他的内在小孩的感受,以及其个性形成的过程。
荣格在瑞士巴塞尔读中学。在《荣格自传》第2章中,荣格提到,大概在他十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天妈妈叫住他,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这些日子,你一定得读读歌德的《浮士德》啊。”这句话出现得有些莫名其妙,然而,少年的荣格读了《浮士德》后似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获得了不可思议的启迪。由此,荣格与《浮士德》结下不解之缘,这部著作影响他的一生,也影响了他的分析心理学。
在荣格的大学时代,有两件事尤其重要。件事是荣格感受到了自己内在人格的存在,并称其为“第二人格”。在荣格看来,浮士德几乎就是歌德的第二人格。第二件事便是读了克拉夫特-埃宾(Krafft-Ebing)的Lehrbuch der Psychiatrie。作者将精神病称为“人格之病”,这让荣格怦然心动,也决定了他的专业发展。他将这一理念与自己早年对自然和生物的兴趣整合在一起,探索人类精神的奥秘。
接着,荣格来到瑞士苏黎世伯格尔茨利精神病院(the Zürich mental hospital of Burghölzli),在这里的所见所闻构成了《荣格自传》第4章“精神病治疗活动”的主要内容。“精神病人的内心究竟发生了什么”是荣格初的好奇,也是其分析心理学的缘起。在这里,他遇到了萨宾娜(Sabina Spielrein)—他的位深度分析病人。荣格初曾用催眠进行治疗工作,随后尝试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法,接着他便开始采用著名的词语联想法(Word Association),以及后来发展出的积极想象法(Active Imagination)。
荣格与弗洛伊德似乎有着命中注定的缘分。1907年,两人次见面时,就一口气畅谈了13个小时,可谓一见如故、相见恨晚。随后不久,两人同时受邀前往美国参加克拉克大学20周年校庆。他们一路上促膝谈心,相互分析梦,增进了理解与友谊。1910年,国际精神分析学会(IPA)成立,弗洛伊德推荐荣格为任主席。不久后的1912年,荣格的《转化的象征》(Wandlungen und Symbole der Libido)出版,他对性与精神分析的不同理解,成为与弗洛伊德分裂的导火索。在《荣格自传》的第5章“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中,我们可以读到荣格对弗洛伊德的印象与评价。在荣格的心目中,弗洛伊德仍然是伟大的。
《荣格自传》的第6章“正视无意识”的主题,对荣格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荣格十分坦白地表示:“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之后,我内心产生一种无所适从感,并且持续了很长时间。说我处于迷失方向的状态中也毫不夸张……”随后,荣格几乎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无意识之中是从创作《红书》开始的,他追求从深度的精神与心灵中发现的知识。在此期间,荣格画了很多的“曼陀罗”,运用他的积极想象法,与无意识中的意象对话,从梦中做自我分析。正所谓“善学者师心不师圣”,荣格从其所进入与接触的无意识中,不仅发现了积极想象的方法,而且,获得“以利亚(Elijah)”“莎乐美(Salome)”“黑蛇”以及“斐乐蒙(Philemon)”等深远意象的启迪,领悟了“心灵的真实性”与“心灵的自主性”。
接着,《荣格自传》的第7章是“著述”。用荣格自己的话说:“我追溯我那些内在意象的年头是我一生中重要的岁月—一切根本性的东西都在其中确定了。”将这些直接接触无意识的感受与体验表达出来,便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重要特色。在这一章中,荣格重点介绍了其主要著作如《心理类型》(Psychological Types)、《伊雍:自性现象学研究》(Aion:Researches into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elf)、《心理学与炼金术》(Psychology and Alchemy)、《转化的象征》、Mysterium Coniunctionis等的创作背景。荣格一生著作甚丰,我们在翻译The Collected Works of C. G. Jung(荣格作品集)的过程中,编辑整理了“荣格精选集”(译林出版社),但仍然有数十部荣格的著述,和许多不同时代的演讲稿和书信等还没有被译为中文。
第7章“著述”之后是第8章“塔楼”。所谓“塔楼”,是荣格于1923年前后,在瑞士波林根建的塔楼结构的隐居所,荣格将其作为“斐乐蒙的祭坛—浮士德的忏悔(Philemonis Sacrum—Fausti Poenitentia)”。实际上,荣格之后,这里已是分析心理学或心灵探索者的圣地。这里有荣格自己刻制的石头与石像,塔楼内的墙壁以及天花板上有荣格绘制的各种图案和意象。荣格说,尽管他尽己所能地将自己的研究发现形诸于著作,然而,文字和纸张依然不能将这些成果尽善尽美地表达出来,于是,他就选择了用石头和建筑来表达。从这种意义上说,荣格波林根的塔楼,也是他重要的心灵作品。
《荣格自传》第9章的主题是“旅行”。荣格选择了“非洲”“印度”“美国的普韦布洛人村落”等作为重要的叙述对象,他在每一段旅途中都有重要的发现、感悟和收获。比如,在非洲之行中,荣格获得了《易经》渐卦的启发并接触了原型意象;从印度返回后,荣格写了《印度的如梦世界》(The Dreamlike World of India)及《印度能教给我们什么》(What India Can Teach Us);而在美国新墨西哥州访问原住民时,荣格与奥奇维艾·比昂诺(Ochwiay Biano,也被称为“山湖”酋长)留下了著名的对话,那是关于“心”之思维的深刻反思。
《荣格自传》第10章的主题是“幻象(Visions)”。在第10章中,荣格讲述了他所感受到的深刻意象与象征,包括濒死体验。1944年,荣格心脏病发作,在接受急救以及恢复健康期间,他感到诸多幻象曾涌现出来,获得了十分特殊的心灵感受。不久后,他的医生患病身亡,荣格认为,这与他感觉到的幻象的真实性有关。面对死亡,方能感受命运的存在和意义。
接着是第11章“论死后的生活”。如我们前文中提到的那样,这是荣格亲自完成的一章。其中探讨了无意识的生命,以及无意识的生命与意识自我的互动。荣格列举了生命在个体死后仍然延续的神话、诸多预见他人死亡的梦,这些大都是他自己的真实经历。其中,荣格讲述了自己梦到已经过世的妻子在法国普罗旺斯,梦中的妻子仍然在关注圣杯的研究,于是,荣格认为,这是一个人死后灵魂的延续与发展。荣格也生动地描述了有关自我与自性的梦:在祭坛前,一位圣徒盘腿而坐,正在沉思;荣格看到他长得和自己一模一样,于是在惊恐中醒来。对此,荣格在反思后认为:这位圣徒做了一个梦,我就是(他的)梦。这件事发生后,他还留下这样一句名言:我的自性正在沉思,设计着我的尘世形体。
《荣格自传》的第12章,是有关“后期思想”的,荣格将其分为3个部分来讲述,从“恶”,以及如何面对恶,讲到“神性”与“自性”,后以“爱”及其意义作结。恶以及与恶有关的阴影,如何面对恶以及如何面对阴影,可谓荣格分析心理学留下的值得当代人深刻思考的课题。在荣格看来,随着光明到来的,还有阴影与恶,我们人类已经面临不公、独裁、说谎、奴役以及良心受压制等诸多严峻的问题,所以我们不得不思考或者反思如何才能面对阴影。于是,自性、自性化,以及其中所包括的神性,也就成为分析心理学的核心内容。荣格用“爱”来结束其“后期思想”,引用《圣经》中“爱‘凡事包容’且‘凡事忍耐’”,传递出其中的深远寓意。
在整整12章之后,是《荣格自传》的“回顾”。荣格说:“我对我的一生感到满意,它是慷慨的,使我受益良多。”尽管我们出生的世界野蛮而残忍,但它又圣洁而柔美,荣格及其分析心理学面对矛盾与悖论时富于智慧,也有对其他理念的超越。在全书的后,荣格以这样一段话作为结语:“老子之言‘俗人昭昭,我独昏昏’正表达了年迈的我此时此刻心中的感受。老子代表了具有卓越洞察力的人,他看过且体验过‘价值’与‘无价值’,在其生命行将结束之际,他希望复归其本来的存在,复归到永恒的、不可知的意义之中……事实上,我甚至觉得,那些使我与这个世界隔离如此之久的疏远感,仿佛已经融入我的内在世界,向我揭示了我对自己出乎意料的陌生。”
荣格所引用的是《老子》第20章的内容:“……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这便是荣格一生的写照,也是其自性体验与自性化过程的呈现,是荣格留给世人的后意象。
我曾应乐黛云老师之约,撰写了“中学西渐丛书”中的《荣格与中国文化》,用“我梦中的荣格”作为后记,并讲述了我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做讲座时的一个故事。那是为了北京大学与瑞士驻北京大使馆合办的“首届中国荣格学术周(2006)”策划的讲座,讲座主题是“荣格与中国文化”。记得当时我是这样开始讲座的:“走进北大图书馆报告厅之前,我看到有关这次活动的海报。醒目的大字:‘走进荣格的神秘世界’。不知道通过这几天的时间,我们是否能够‘走进’去;也不能肯定,走进去的一定是一个我们所认为的‘神秘世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若是我们愿意,我们能够接近他,或接近心理分析;就心理分析的目的而言,我们要走进去的不是荣格的神秘或神秘的荣格,而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接近心理分析,也就意味着接近我们的内在自我或自性。这种内在的心灵世界,不仅显得神秘,而且充满了神奇。而一旦我们走近了荣格,那么,我们也会发现,我们将走进中国文化心理学,进入我们文化的心灵境界。”于是,我就用了“走近荣格与走进自己,感受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意义”作为当时演讲的题目。
那么,我们也可以将这种观念作为这篇序言的回响。自性与自性化,不仅是荣格思想与他的分析心理学体系的核心,而且是他一生的追求,是他留给世人的心灵礼物。荣格想表达的,涵盖在《荣格自传》全书中的,便是正心诚意、明心见性、虚心悟道以及天人合一。那么,请同我一起阅读《荣格自传》,遇见荣格,感悟自性。
| 领读 |
阅读荣格,也可看作与荣格对话,或者说,用心理分析的积极想象来阅读荣格,犹如与心灵进行对话与交流。
在《荣格自传》的序言中,荣格用了这样一段别开生面的话:“我的一生是无意识自我实现的故事。无意识中的一切均竭力于外显化,连人格都力图从无意识状态中脱离出来,获得一种完整的体验。”完整性是荣格一生的追求,也是其自性化的一种表达。在中国文化中,这种思想就是“天人合一”。
《荣格自传》第1章讲述了荣格的童年。通过“序言”部分,大家可以了解到这部传记的大部分内容是由荣格口述,由其秘书阿妮拉·贾菲整理完成的,但是第1章到第3章却是荣格亲自撰写的。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机会感受荣格的内在儿童,感受他怎么和他的内在儿童沟通,以及他的童年意象对他的一生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荣格出生于1875年7月26日,被誉为人类灵魂及其潜在奥秘的探索者。我们可以根据荣格所描述的童年记忆,来感受荣格内在儿童的体验。荣格说:“我大概两三岁的时候开始记事。我还记得我们的住宅,以及花园、洗衣房、教堂、城堡、瀑布……”荣格描述的是自己在洛封城堡时的居住环境。荣格的父亲是牧师,在他6个月大的时候,父亲接受教会的新任命,荣格便随父母从凯斯威尔搬到这里。荣格的初记忆之一,似乎是自己躺在树荫下的儿童车里面。荣格感觉那是一个晴朗的夏日,天空蔚蓝如海,金晖煦暖,绿叶婆娑。婴儿车敞着顶篷。荣格说:“我刚刚睁开蒙眬的双眼,迎接我的怡人美景令我备感惬意。我看到明媚的阳光从绿叶与花丛中滑过,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斑斓、妙不可言。”或许,这初的记忆,也凝聚为荣格的个性氛围。
荣格童年时期的几个梦对其一生影响至深。比如,他进入一个黑洞,见到一个圆圆的像人头一样的东西……实际上那是男性生殖器。荣格说:“这个梦追随了我多年。”后来,荣格明白了,梦中所呈现的是一种古老祭祀仪式中被人崇拜的生殖器。光明与黑暗、天堂与地狱会同时融会在荣格的这个童年梦境中。从一种仪式、一种象征的角度来说,生殖崇拜由来已久。尽管人们批评弗洛伊德的理论是泛性论,可是,别说人类会产生富有复杂情感的性关系,即使是动物、植物的物种延续都和性活动有关。荣格将其象征化,视它为一种更原始的生命力。这是荣格心理学和弗洛伊德心理学的不同之处。走进大地深处,可能是走进了一种被绿色覆盖的生命力的源泉。这个梦对荣格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一章中,我们还需关注的是他童年时期的秘密—铅笔盒中的木刻小人。他对这个长期保守的秘密感觉很满足。成年后的荣格,在院子里刻了一个很大的石头人,这个石头人就是那个木刻小人的放大版。他将它视为生命的气息。他长大后强调,童年的秘密是他的人格形成的关键,是他的人格中重要的部分。
荣格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作“心灵的真实性”。他童年的梦以及童年的经历是有意义的,是其命运的呈现,或者是他命运的密码,顺着其中的线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荣格。
我6个月大的时候,随父母从博登湖边的凯斯威尔搬到莱茵瀑布旁边作为牧师住宅的洛封城堡里。那是1875年。我大概两三岁的时候。我还记得我们的住宅,以及花园、洗衣房、教堂、城堡、瀑布、名叫沃斯的小城堡以及教堂司事的农庄。这些记忆就像是漂浮在覆盖着薄雾的海洋上的小岛,各自独立,互无关联。
有一幅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或许那是我人生中早的一段记忆,我对它也确实只有模糊的印象。我躺在树荫下的婴儿车中,那是一个晴朗的夏日,天空蔚蓝如海,金晖煦暖,绿叶婆娑。婴儿车敞着顶篷。我刚刚睁开蒙眬的双眼,迎接我的怡人美景令我备感惬意。我看到明媚的阳光从绿叶与花丛中滑过。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斑斓、妙不可言。
我还能记起一幅画面。在住所西侧的餐厅中,我坐在一张高高的椅子上,用小勺舀热牛奶喝,牛奶中还有面包屑。牛奶浓醇,气味独特。这是我首次了解牛奶的气味。可以说,就在那一刻,我有了嗅觉意识。这段记忆也很久远了。
我的脑海里还有一幅迷人的夏日黄昏图。姨妈对我说:“我带你去看一样东西。”她带我走出来,站在宅前,踏上通往达赫森的路。远处的地平线上,阿尔卑斯山脉沐浴在火红色的晚霞中,那个傍晚,它显得格外清晰。姨妈用瑞士方言对我说:“快看那里!山都红了!”我平生次有意识地看阿尔卑斯山。接下来,我听说,村里上学的孩子们第二天将去苏黎世附近的玉特利山远足。我也非常想与他们同去。可令我伤心失望的是,他们说,我这么小的孩子不可以同行,而且毫无商量的余地。从那时起,银装素裹、皎洁如玉的雪山旁的玉特利山和苏黎世,成了我心中可望而不可即的圣地。
接下来的记忆则是一段时间后,母亲带我去图尔高访友。他们在博登湖边有一座城堡。一来到湖边,我便再也不肯离开。轮船激起的波浪涌向岸边,水光潋滟,水下的沙子被波涛带起,形成一道道蜿蜒的小沙垄。宽广的湖面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无垠的水面带给我难以形容的乐趣,让我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壮丽。就在那一刻,一个想法油然而生,并铭刻于心:我一定要住在湖边。我想,如果没有水,没有人能够活下去。
又一段记忆浮现出来,里面有许多陌生人,空气中充斥着喧闹声和激动的情绪。女仆匆匆跑过来,大声说:“渔夫发现了一具尸体!从瀑布上冲下来的,他们想把它放在洗衣房!”我父亲回应说:“好吧,好吧。”我想马上去看看尸体。不过母亲拦住了我,严禁我去花园。当所有人都离开后,我立刻偷偷地溜进花园,来到洗衣房。不过,门已经上锁了。我围着洗衣房转了一圈,房后有一个排水沟,血和水顺坡而下,汩汩而出。这在我眼中异常有趣,那时我还不到4岁。
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另一幅画面。我焦躁不安,发着烧,无法入眠。父亲抱着我,在屋中走来走去,边走还边哼唱着他学生时代的老歌。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首我特别喜欢的歌,它总能使我安静下来。歌的开头大概是这样的:“愿每个人都安静下来,聆听……”。至今,父亲的声音仍然在我的记忆里,静夜中,在我的耳畔回荡。
后来母亲告诉我,我当时患了湿疹。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父母的婚姻出了问题,这种感觉一直在我心中徘徊,挥之不去。我那场病(1878年)肯定与父母的暂时分居有关。母亲在巴塞尔的一家医院中度过了几个月的时光,我想,她的病可能也与他们婚姻触礁有关。负责照料我的,是我的一位姨妈,她一直未婚,大约比母亲年长20岁。母亲的离去使我备受打击。从那时起,每当“爱”这个词出现在我耳边时,我的心中总会出现一种不信任感。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将“女人”与“天生不可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父亲”则意味着可靠,还有无能为力。我带着这种心理障碍踏上了人生的旅程。后来,这些早期印象获得了修正:我信任男性朋友,而他们令我失望;我不信任女性,而她们,则并未让我失望。
母亲离开的那段时间,照料我的还有女仆。我还记得,她抱起我,让我的头倚在她的肩上。她一头黑发,橄榄色的皮肤,与母亲截然不同。时至今日,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她的发际线、黝黑的颈部,还能记起她的耳朵。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如此的陌生,却又莫名的熟悉。仿佛她并不属于我们家,而仅仅属于我;仿佛她与一些我无法理解的神秘事物紧密地连在一起。她这样的女子后来成了我的阿尼玛的组成部分。她所传递出的那种令我感到陌生却又好像一直相熟相知的印象,后来演变成我心目中女性本质形象的特征。
我记忆中还有一幅画面存在于父母分开的那段时间。蓝色的秋日,一位年轻美丽、金发碧眼的迷人女子,带我来到沃斯城堡附近的瀑布下。我们在金灿灿的枫树和栗子树下沿着莱茵河走。阳光在树叶间奔跑、跳跃,金黄色的叶子洒满地面。这位女子后来成了我的继母。她非常钦佩我的父亲。再见到她时,我已21岁。
这些均是我的“外在”记忆。接下来的画面,则更具冲击力,更动人心魄,不过其中的一些只是模糊的记忆。比如摔下楼梯,再比如摔倒时重重地撞在火炉腿的一角上。我还记得那彻骨的痛,还有淋漓的鲜血。医生将我头上的伤口缝合,直到高中时,那条伤疤依然清晰可见。母亲还告诉我,有一次,在路过莱茵瀑布桥前往诺伊豪森市时,我的一条腿滑出栏杆,差点掉下桥,是女仆及时抓住了我。这些事件表明了一种无意识层面上的自杀倾向,或者对世间生活的毁灭性抵抗。
那时,我对黑夜还有模糊的恐惧。我能听到有什么“东西”在房子里走来走去。莱茵瀑布低沉的咆哮声也时时冲进我的耳畔,它附近亦是危险地带,一向不乏溺毙之人的尸体被冲上岩石。而在附近的墓地里,教堂司事挖坑葬人,那有一堆棕色的土壤。身穿黑色大衣、带着极高的帽子、脚踩锃亮的黑靴、面色肃穆的男人们抬着黑盒子。父亲也在场,他身穿牧师长袍,声音洪亮如钟。女人们则不停地啜泣。我听说,有人将被葬在此地。某些之前经常出现在附近的人,会忽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之后我就听说,他们已被埋葬了,回到了主耶稣的臂弯。
母亲教我一段祈祷词,每天晚上我都得祈祷一遍。我很高兴地照做,因为面对黑夜中那些缥缈的不确定性时,它能带给我些许慰藉。
慈悲的主耶稣,展开双臂,
请啖您的小鸡,您的孩子,
“纵撒旦欲灭之,
亦无力伤害之。”
听,天使在歌唱。
主耶稣令我备感慰藉,他友好和善,就像住在山上城堡中的维根斯坦先生一样,富有、有权有势、受人尊敬,而且在夜间还不忘关照小孩子。至于他为什么像鸟一样生有双翼,则是一个谜,不过我对此已经不再介意了。对我来说,更重要、更令人深思的是:小孩子被比作小鸡,主耶稣会像吃苦药那样勉为其难地将其“吞下”。这实在难以理解。不过,我立刻领会到,撒旦喜欢小鸡,尽管主耶稣并不喜欢小鸡的味道,但他还是会吃掉它们,因为这样,撒旦才不会得逞。我的这一套推理倒是带给我一些安慰。可是现在,我听说主耶稣也会“吞食”其他人,此处所谓的“吞”,即是指将他们埋进地上挖出的坑中。
这种不祥的类比终导致了不幸的后果,我开始对主耶稣失去信任。他那高大的、能安抚人心、友好和善的巨鸟形象消失不见了。想起他时,那些脸色阴郁、身穿黑色长衣、头戴高帽、脚踩锃亮的黑靴、抬着黑盒子的男人们便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这些反思导致我首次意识到精神创伤。一个炎热的夏日,我像往常那样独自坐在房前的路边玩沙子。这条路一直通向前面的山丘,然后消失在山顶的树林中。因此,从屋里便能看到这条路蜿蜒向前,直至从视线中消失。我举目远眺时,看到了一个人,他戴着一顶怪异的宽檐帽,身着黑色长袍,从树林中走出来。他看上去像是一个身着女装的男子。慢慢地,这个人越走越近。我终于看清楚了,他确实是一个穿着黑色及踝长袍的男人。他令我望而生畏,而这种情绪又迅速地转化为极度恐怖,一个令人恐慌的念头在我脑中划过:“那是一个耶稣会会士!”不久前,我偶然听到父亲与一位来访的同事谈起耶稣会会士们的恶劣行径。从父亲那又气愤、又恐惧的语气中,我得出结论,“耶稣会会士”会让人们处于危险之中,甚至对我父亲来说也是如此。事实上,我根本不知道“耶稣会会士”这个词说的是什么。不过,我曾经听过的那一小段祷词让我对“耶稣”这个词并不陌生。
我想,那个走在下山之路上的人一定是乔装出行,所以他才穿女装,或许他心怀恶意呢。我越想越怕,惊慌失措地跑进房子,飞速地冲上楼梯,躲在房梁下,那是阁楼中黑暗的角落。我不知道自己在那里待了多久,不过时间一定不短,因为当我又冒险回到一楼,小心翼翼地将头探到窗外四处眺望时,那个人早已不见了。我被那令人厌恶的恐惧束缚了许多天,闭门不出。即便我后来又开始在路边玩耍,我还是会对山顶的那片树林保持高度警惕。后来我当然意识到了,那个黑衣人是一位友善无害的天主教神父。
大约在同一个时期—我不敢肯定是否早于刚才提到的那段经历—我做了一个梦,那是我记忆中早的梦,它对我的一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那时我大概三四岁。
我们的教区牧师住宅形单影只地矗立在洛封城堡附近。一大片草地从教堂司事的农场里延伸过来。梦中的我就站在这片草地上。忽然,我在地上发现一个漆黑的、石砌的巨型洞穴。此前我从未见过它。我好奇地跑过去,向洞内张望,看到了通往深处的石阶。带着犹疑与恐惧,我慢慢向下走去。洞底有一扇拱门,门上挂着绿色的帘幕。帘子宽大厚重,由锦缎精心制成,看上去奢华至极。我对帘子后面藏着什么感到好奇,便将其拉开。昏暗的光线中,一个大约30英尺(1英尺约0.3米,30英尺约9米)长的矩形房间出现在我的眼前。穹顶呈拱形,是由岩石制成的。房间的地上铺着石板,一条红毯铺在房间的中央,从门口延伸至一个低台。低台上则是一个美轮美奂的金色宝座。我不敢肯定它是不是皇室的宝座,不过它上面有一个红色的坐垫。它华丽庄严,无异于童话故事中国王才拥有的宝座。宝座上还立着什么东西,初我以为那是一根12?15英尺高,1.5?2英尺粗的树干。它异常庞大,几乎触及屋顶。它的构成亦不同寻常,是由皮肤与裸露的肉组成的。它的顶部是一个圆圆的、像头一样的东西,没有脸,也没有头发,头状东西的有一只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上方。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