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1061631
由国家教育部组织十院校编写的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史》,从1979年作为试用教材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年作为正式教材出版以来,到现在已有20年左右。在这段时间内,这部教材先后重印16次,总发行量达一百多万册,至今尚有近百所高等院校在使用。使用范围之广和时间之长,实为始料所不及。应该说,这是广大高校师生对我们的极大信任、鼓励和支持,也是鞭策我们继续改进的动力。
上册
第一章 中国的原始社会(约200万年前—前2070年)
第一节 中国历史的开端
一 猿人及其社会生活
二 古人和古人创造的文化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母系氏族公社
一 新人与氏族公社的形成
二 母系氏族公社的传说和遗存
三 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经济生活
四 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社会生活
第三节 父系氏族公社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一 父系氏族公社的遗存和社会组织
二 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和文化艺术
三 家庭、私有制的发展和部落战争
四 古代传说中的部落和部落联盟
第二章 夏商时期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前2070年~前1046年)
第三章 西周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前1046年~前771年)
第四章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前770~前476年)
第五章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前475~前221年)
第六章 秦帝国的建立和秦末农民战争(前221~前207年)
第七章 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前206~25年)
第八章 东汉中央集权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25~220年)
第九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220~581年)
第十章 隋朝统一帝国和再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581~618年)
第十一章 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618~907年)
下册
第十二章 五代宋辽夏金时期各族联系的加强和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907-1279年)
第一节 五代十国和契丹的兴起
一 五代十国的分立和割据
二 契丹的兴起和南侵
三 周世宗的改革和统一事业
四 南方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北宋建立和社会矛盾的发展
一 北宋建立和中央集权的加强
二 北宋前期的社会矛盾
第三节 辽、西夏及其他边疆各族与北宋的关系
一 契丹(辽)
二 西夏
三 大理
四 壮族
第四节 王安石变法和北宋末年的腐朽统治
一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二 王安石变法及其失败
三 北宋末年的腐朽统治和农民起义
第五节 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 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佃户身份的某些变化
二 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工匠身份的某些变化
三 商业的发达
第六节 金朝的建立与辽,北宋的灭亡
一 金朝的建立与辽朝的灭亡
二 北宋的灭亡
第七节 南宋的建立与宋金和战
一 南宋的建立与南北军民的抗金斗争
二 钟相、杨么起义和南宋平定游寇的斗争
三 南宋与金的和战
第八节 宋金对峙时期南北方的社会经济
一 南方经济的继续发展
二 南宋中后期的社会矛盾
三 金朝的社会经济
第九节 南宋的灭亡
一 南宋后期统治危机的加深
二 南宋的灭亡
第十节 五代十国宋辽金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一 宗教
二 哲学
三 史学
四 文学艺术
五 科学技术
六 社会生活及习俗
第十一节 五代两宋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一 海外贸易的发展
二 中国和高丽经济文化的交流
三 中国和日本经济文化的交流
四 中国和南亚诸国经济文化的交流
五 中国和阿拉伯、非洲诸国经济文化的交流
第十三章 元朝的大一统(1271-1368年)
第一节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
一 蒙古族的发展和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
二 蒙古灭西夏与灭金
三 蒙古四大汗国的建立
四 元朝的建立
第二节 元朝的政治
一 治国方策的新变化
二 不平等的民族政策和对各族上层的笼络
三 平定叛乱
四 对边疆的治理
第三节 元朝的社会经济
一 农业生产和土地占有关系
二 手工业的发展
三 商业的繁荣
四 海运和大运河的整治
第四节 元朝的衰落和灭亡
一 元朝社会矛盾的逐渐激化
二 刘福通等领导的红巾军起义
三 朱元璋建立明朝和元朝的灭亡
第五节 元朝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一 哲学
二 宗教
三 史学
四 语言、文学、艺术
五 科学技术
六 社会生活
第十四章 明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萌芽(1368-1644年)
第一节 明代前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
一 明初的政治
二 明初的经济
三 明代前期流民现象的普遍化和流民暴动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
一 明代中期宦官对政治的干预
二 明代中期经济秩序的变动
三 明代中后期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四 封建社会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萌芽
五 明代中后期的内阁倾轧
六 明代中后期财政危机的加深和张居正改革
七 万历年间各地市民反抗矿监、税使的斗争
第三节 明代边疆地区各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 蒙古族
二 畏兀儿族
三 藏族
四 苗、瑶、壮、彝等族
五 高山族
六 满族
第四节 明后期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明末农民战争
一 明后期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
二 明后期的各类民众暴动
三 明末农民战争
第五节 明代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
二 哲学
三 文学和艺术
四 科学技术
五 明代的礼制和生活习俗
第六节 明代中外关系和中西文化交流
一 郑和下西洋
二 华侨对南洋地区的开发
三 中日友好往来和东南沿海人民的抗倭斗争
四 万历时期的援朝之役
五 西方早期殖民者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侵扰
六 明代后期西方传教士的东来与中西文化的碰撞
第十五章 清代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发展
上册
第一章 中国的原始社会
(约200万年前~前2070年)
第一节 中国历史的开端
一 猿人及其社会生活
科学表明,人类是从一种古猿类发展而来的。近几十年来在亚、非、欧等洲一些地区发现的森林古猿、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被认为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在中国云南开远县小龙潭、禄丰县石灰坝等地,先后发现距今800万年以上的腊玛古猿化石,其体质形态更接近人类的早期类型。南方古猿中的纤细种被认为是人类的直接祖先,我国湖北建始县、湖北巴东县、广西南宁市都曾发现可能属于南方古猿的牙齿化石。以上发现表明,中国是古猿生存栖息并最终完成其向人类演进的重要地区。
从古猿到人的进化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第三纪的造山运动导致了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古猿生活的地区比以前于旱,造成树林稀疏,丛林间隙地扩大,迫使原来生活在茂密森林里的古猿,经常到地面上觅食,从而加速了手足的分化,逐渐习惯于用后肢直立行走,用手握取木棒、石块等天然工具来谋生。手足分工、直立行走,使全身的肌肉、骨骼、内脏的形态及排歹IJ位置都发生变化,也为古猿学会制造工具创造了条件。到了距今300万年以后,世界一些地区的古猿学会了制造工具,最原始的人——猿人和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开始形成。从此,就开始有了人类的历史。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