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13200105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东亚学书系”之一。本书从艺术之环流、东亚血缘之交融、东亚的“蚕桑之路”、东亚的“书籍之路”、东亚视域中的“汉文学”、东亚镜像中的天台圣地、东亚语境中的“西湖意象”、东亚视野中的“汉字”词源、东亚语脉中的“天皇”考源以及东亚笔谈文献10个主题,以新颖的视角、丰赡的史料,追述东亚文化发源、传承、流播、变异、融合、再生的轨迹。本书理论观点创新、史料考据严谨、语言流畅优美、图片丰富珍贵,可供供文史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 录
总序 大唐盛世与文化疆域
讲 东亚艺术之环流
导言
一、东亚艺术的特征
二、东亚艺术之传播
三、东亚的漆器工艺
四、东亚的“折扇”
结语
第二讲 东亚血缘之交融
导言
一、“夏子”“韩子”“铁弗”
二、东亚的混血帝王
三、从“和亲”到“和蕃”
四、国际婚姻悲喜剧
五、中日混血儿源流
结语
第三讲 东亚的“蚕桑之路”
导言
一、李希霍芬其人其事
二、“羊毛树”传说
三、从沙漠到海洋
四、东亚的“养蚕之道”
结语
第四讲 东亚的“书籍之路”
导言
一、箕子与徐福“赍书说”
二、神功皇后“掠书说”
三、阿直岐其人其事
四、王仁与王辰尔
五、东亚书籍之环流
六、域外书籍的回流
结语
第五讲 东亚视域中的“汉文学”
导言
一、中国的“汉文学”
二、日本的“汉文学”
三、韩国的“汉文学”
四、东亚的“汉文学”
结语
第六讲 东亚镜像中的天台圣地
导言
一、从龙树到智
二、慧思转世传说
三、海东的“国清寺”
四、日本的“国清寺”
五、海外的圣地镜像
结语
第七讲 东亚语境中的“西湖意象”
导言
一、从一首“倭诗”谈起
二、文化意象之传播
三、西湖意象东传源流
四、林和靖意象之远播
结语
第八讲 东亚视野中的“汉字”词源
导言
一、汉字归属之争
二、日本命名之说
三、中国人的常识
四、日本“汉字”溯源
五、“汉字”源出翻译
六、汉代之隶书
七、东亚之文字
结语
第九讲 东亚语脉中的“天皇”考源
导言
一、日本“天皇”称号的确立(前期)
二、日本“天皇”称号的确立(中期)
三、日本“天皇”称号的确立(后期)
四、从“大王”到“天皇”的谱系
五、中国道教中的“天皇”
六、“中宫天皇”和齐明天皇
七、“治天下天皇”与天智天皇
八、高宗皇帝与“天皇”称号
九、高宗皇帝的“泰山封禅”
十、遣唐使时代的信息传递
结语
第十讲 东亚笔谈文献概述
导言
一、东亚的跨语言交际
二、“笔谈”的各种英译
三、东亚千年笔谈史
四、笔谈文献的特点
五、“此时无声胜有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讲 东亚艺术之环流
导言
一、东亚艺术的特征
二、东亚艺术之传播
三、东亚的漆器工艺
四、东亚的“折扇”
结语
第二讲 东亚血缘之交融
导言
一、“夏子”“韩子”“铁弗”
二、东亚的混血帝王
三、从“和亲”到“和蕃”
四、国际婚姻悲喜剧
五、中日混血儿源流
结语
第三讲 东亚的“蚕桑之路”
导言
一、李希霍芬其人其事
二、“羊毛树”传说
三、从沙漠到海洋
四、东亚的“养蚕之道”
结语
第四讲 东亚的“书籍之路”
导言
一、箕子与徐福“赍书说”
二、神功皇后“掠书说”
三、阿直岐其人其事
四、王仁与王辰尔
五、东亚书籍之环流
六、域外书籍的回流
结语
第五讲 东亚视域中的“汉文学”
导言
一、中国的“汉文学”
二、日本的“汉文学”
三、韩国的“汉文学”
四、东亚的“汉文学”
结语
第六讲 东亚镜像中的天台圣地
导言
一、从龙树到智
二、慧思转世传说
三、海东的“国清寺”
四、日本的“国清寺”
五、海外的圣地镜像
结语
第七讲 东亚语境中的“西湖意象”
导言
一、从一首“倭诗”谈起
二、文化意象之传播
三、西湖意象东传源流
四、林和靖意象之远播
结语
第八讲 东亚视野中的“汉字”词源
导言
一、汉字归属之争
二、日本命名之说
三、中国人的常识
四、日本“汉字”溯源
五、“汉字”源出翻译
六、汉代之隶书
七、东亚之文字
结语
第九讲 东亚语脉中的“天皇”考源
导言
一、日本“天皇”称号的确立(前期)
二、日本“天皇”称号的确立(中期)
三、日本“天皇”称号的确立(后期)
四、从“大王”到“天皇”的谱系
五、中国道教中的“天皇”
六、“中宫天皇”和齐明天皇
七、“治天下天皇”与天智天皇
八、高宗皇帝与“天皇”称号
九、高宗皇帝的“泰山封禅”
十、遣唐使时代的信息传递
结语
第十讲 东亚笔谈文献概述
导言
一、东亚的跨语言交际
二、“笔谈”的各种英译
三、东亚千年笔谈史
四、笔谈文献的特点
五、“此时无声胜有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