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14418丛书名: 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
《中公版·2022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真题大全》本书是中公教育辽宁教师招聘考试研发团队在深入研究各地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笔试真题及考试要求的基础上,精心打造而成。
(一)真题经典,覆盖面广
本套试卷包含40套辽宁省各地区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笔试真题,帮助考生把握考试的整体难度、考查特点。本书适用于辽宁省各地区教师(含特岗)及其他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考试,真题覆盖面广,避免考生陷入漫无边际而收效甚微的题海苦战。
(二)细致解析,答疑解惑
本试卷所有答案和解析经由辽宁教师招聘考试图书研发团队数次讨论、精心推敲而成,让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中公版·2022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真题大全》本书是中公教育辽宁教师招聘考试研发团队根据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要求,搜集整理了辽宁省近几年部分地区的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帮助考生从整体上把握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特点,使考生熟悉教师招聘考试的题型和考试内容,未雨绸缪。本试卷题型全面,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试卷参考答案解析详细,让考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本书包括以下内容:
2021年8月1日辽宁省沈阳市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选)
2021年7月18日辽宁省营口市教育局直属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2020年9月5日辽宁省鞍山市公开招聘基础教育专业教师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精选)
2020年8月23日辽宁省沈阳市公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题(精选)
2020年8月10日辽宁省营口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站前区、西市区、老边区、鲅鱼圈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2020年8月3日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合同制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题(精选)
2020年1月16日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试题
2019年8月31日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
2019年7月21日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理论基础试题(精选)
2019年7月14日辽宁省盘锦市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精选)
2019年6月15日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试题
2019年6月6日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中小学)(精选)
2019年5月25日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试题(精选)
2019年4月27日辽宁省沈阳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
2018年8月13日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试题(精选)
2018年7月15日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劳动合同制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2018年7月8日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
2018年2月12日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试题(精选)
2018年1月30日辽宁省阜新市教育局直属高中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
2017年7月30日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所属事业单位考试教师岗试题
2017年7月26日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特岗教师招聘笔试试题
2017年7月15日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
2017年7月2日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2017年7月1日辽宁省锦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公开招聘教师笔试试题
2017年5月7日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教育综合知识试题
2017年3月4日辽宁省锦州市滨海新区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试题
2016年11月5日辽宁省抚顺市特岗教师招聘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试题(精选)
2016年10月29日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学试题(精选)
2016年10月29日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试题
2016年9月3日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教师招聘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试题
2016年7月26日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
2016年7月16日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合同制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 时事生活常识试题
2016年3月14日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事业单位招聘教师岗教育基础知识试题(精选)
2016年2月2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试题
2016年1月16日辽宁省丹东市事业单位教师岗教育基础知识试题(精选)
2015年12月12日辽宁省辽阳市事业单位招聘教师岗教育基础知识测评试题
2015年9月26日辽宁省本溪市部分县(区)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教育基础知识测试试题
2015年9月20日辽宁省营口市教育局等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教师岗教育理论试题
2015年7月11日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
2015年5月23日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教育局直属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试题(精选)
真题12021年8月1日沈阳市试题
真题22021年7月18日营口市试题
真题32020年9月5日鞍山市试题
真题42020年8月23日沈阳市试题
真题52020年8月10日营口市试题
真题62020年8月3日沈阳市和平区试题
真题72020年1月16日葫芦岛市兴城市试题
真题82019年8月31日铁岭市开原市试题
真题92019年7月21日大连市瓦房店市试题
真题102019年7月14日盘锦市试题
真题112019年6月15日锦州市古塔区试题
真题122019年6月6日锦州市松山新区试题
真题132019年5月25日锦州市凌河区试题
真题142019年4月27日沈阳市试题
真题152018年8月13日大连市甘井子区试题
真题162018年7月15日大连市金普新区试题
真题172018年7月8日大连市高新区试题
真题182018年2月12日朝阳市双塔区试题
真题192018年1月30日阜新市试题
真题202017年7月30日本溪市试题
真题212017年7月26日大连市庄河市试题
真题222017年7月15日盘锦市试题
真题232017年7月2日大连市甘井子区试题
真题242017年7月1日锦州市试题
真题252017年5月7日营口市鲅鱼圈区试题
真题262017年3月4日锦州市滨海新区试题
真题272016年11月5日抚顺市试题
真题282016年10月29日本溪市教育学试题
真题292016年10月29日本溪市教育心理学试题
真题302016年9月3日本溪市试题
真题312016年7月26日大连市旅顺口区试题
真题322016年7月16日沈阳市和平区试题
真题332016年3月14日铁岭市清河区试题
真题342016年2月2日沈阳市沈北新区试题
真题352016年1月16日丹东市试题
真题362015年12月12日辽阳市试题
真题372015年9月26日本溪市试题
真题382015年9月20日营口市试题
真题392015年7月11日大连市庄河市试题
真题402015年5月23日锦州市古塔区试题
真题32020年9月5日辽宁省鞍山市公开招聘
基础教育专业教师考试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精选)
编者注:本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100小题)、多项选择题(20小题)。以下为精选的部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0小题)
1.缺
2.我国首次提出“循序渐进”教学要求的教育家是()。
A.孟子 B.朱熹 C.董仲舒 D.荀子
3.“樊迟问稼”的典故说明孔子的教育活动()的特点。
A.具有阶级性 B.脱离了生产劳动
C.具有民主性 D.具有等级性
4.教育要创设安全、自由的环境,促进儿童有意义地学习,逐步走向创造,实现培养知情合一的完整的人的目标。这是()的主张。
A.人本主义课程论 B.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C.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D.活动中心主义课程论
5.关于柏拉图的政治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哲学家处于统治地位
B.军人居于辅助地位
C.智慧、勇敢、节约、正义是理想国中的四种美德
D.只有哲学家才能成为统治者
6.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影响至深的苏联教育家是()。
A.赞可夫 B.马卡连柯
C.凯洛夫 D.高尔基
7.《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估按照()个目标单元分类。
A.20 B.22 C.24 D.26
8.20世纪后半叶教育学的显著特点是()。
A.高度分化 B.高度综合
C.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 D.分化与综合
9.称颂蔡元培为()。
A.“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B.“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C.党外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 D.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10.下列不属于晏阳初的“四大教育”内容的是()。
A.文艺教育 B.生计教育 C.劳动教育 D.公民教育
11.不属于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的是()。
A.高水平 B.高难度
C.高速度 D.所有学生得到发展
12.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适用对象,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适用对象是教师
B.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
C.学校与其他教育机构的勤杂人员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的教师是获得教师资格的人员
13.弗洛伊德认为,()是基本的自然本能。
A.生存本能 B.性本能 C.安全本能 D.繁殖本能
14.人的遗传素质具有()。
A.可塑性 B.固定性 C.发展性 D.迁移性
1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层次是()。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生理与心理的结合 D.社会实践活动
16.少年期的学生,()有了很大发展。
A.抽象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具体思维
17.首次将提高全民素质纳入教育目的的文件是()。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8.缺
19.下列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的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C.文字的产生与知识的积累 D.统治者的意志
20.在学校文化中,被称为“第二教师队伍”的是()。
A.校园环境 B.工作人员
C.教辅人员 D.编外人员
21.制度的()为教育制度提供了实践活动的基本依据。
A.可操作性 B.历史性
C.价值性 D.强制性
22.我国教育史上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是()。
A.“壬子癸丑学制” B.“癸卯学制”
C.“六三三学制” D.“钦定学堂章程”
23.教书育人要处理好的关系不包括()。
A.言教与身教的关系 B.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C.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的关系 D.教与学的关系
24.艾利斯提出的理性情绪疗法又称ABC理论,其中的B指的是()。
A.自我调节后的行为 B.诱发性事件
C.事件造成的后果 D.个体的认知观念
25.我国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
A.民国初期 B.清初
C.民国中期 D.清末
26.德育可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得到陶冶,从而获得精神的满足。这体现了德育的()。
A.个体享用功能 B.品德发展功能
C.智力发展功能 D.道德促进功能
27.苏格拉底的“谈话问答法”是一种()。
A.不平等的辩论方法 B.平等的辩论方法
C.以学生为主导的辩论方法 D.以教师为主导的辩论方法
28.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是()。
A.经验 反思=成长 B.学习 反思=成长
C.经验 学习=成长 D.经验 研究=成长
29.叶澜的班级岗位建设运作过程主要是()。
A.岗位设置、岗位竞聘、岗位调整、岗位评价及岗位轮换
B.岗位设置、岗位竞聘、岗位实践、岗位评价及岗位轮换
C.岗位设置、岗位竞聘、岗位实践、岗位轮换
D.岗位设置、岗位竞聘、岗位实践、岗位评价
30.促使学生对理解课程内容进一步深化与发展的教学过程阶段是()。
A.理解课程内容 B.巩固知识与技能
C.巩固与应用知识技能 D.应用知识与技能
31.年级量表的单位是()。
A.10个月 B.一年
C.6个月 D.11个月
32.正态分布中,高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所占的百分等级大约是()。
A.34 B.68 C.84 D.97
33.用于鉴别或预测个人成绩的测验,其信度系数不能低于()。
A.0.85 B.0.82
C.0.75 D.0.7
34.一般来说,编制测验所包含的试题难度在()之间好。
A.0.50±0.10 B.0.40±0.20
C.0.50±0.20 D.0.50±0.30
35.()可用作不同语种间的跨文化研究工具。
A.WAIS-RC B.CRT
C.中国比内测验 D.EPQ
36.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是()。
A.学生的品质 B.环境状况
C.教师的素养 D.学生的管理水平
37.体谅模式理论主张教师要采取()。
A.积极立场 B.中性立场
C.客观立场 D.主观立场
38.课程的表现性目标适用于()。
A.“技能”领域 B.各种“过程”领域
C.“知识”领域 D.各种“制作”领域
39.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理念,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B.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
C.国家课程的补充
D.以教师为本的课程理念
40.下列属于实质教育学派代表人物的是()。
A.裴斯泰洛齐 B.夸美纽斯
C.洛克 D.斯宾塞
41.对于教师备课,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做好备教材、备方法、备学生三方面工作
B.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C.达到透的阶段,就完全掌握了教材
D.要写三种工作计划
42.对于教案的使用,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严格按照已经准备的教案上课
B.对已经准备好的教案不能修改
C.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依据
D.灵活使用教案
43.关于学校德育的开展,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
B.只要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重视德育,学校德育就能开展得好
C.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应具有全员性
D.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应具有全面性
44.范例教学体现的四个统一不包括()。
A.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统一 B.问题教学与系统学习的统一
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 D.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的统一
45.英国教育家威尔逊的“家庭化模式”的人数是()人。
A.30~80 B.20~50
C.40~70 D.40~100
46.体谅模式是围绕()的道德教育。
A.道德两难问题 B.人际—社会情境问题
C.社会学习理论 D.道德知识构建
47.彼得·圣吉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以及系统思考被称作()理论。
A.活动型组织 B.合作型组织
C.学习型组织 D.协作型组织
48.有研究表明,适宜学生智力活动的教室温度是()。
A.20~25 ℃ B.22~25 ℃
C.18~22 ℃ D.21~23 ℃
49.关于全面发展教学观,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教学关注每一位学生 B.教学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C.教学要关注学生人格养成 D.教学要关注学生家长的需求
50.班主任“教学中心”领导方式的弊端是()。
A.忽视人的因素 B.注重教学
C.注重成绩 D.过分关注分数
51.中小学德育的重点不包括()。
A.基本道德与行为规范教育 B.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教育
C.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52.以下教学模式属于情境-陶冶教育模式的是()。
A.发现学习 B.快乐教学 C.案例教学 D.探究教学
53.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A.维护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B.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C.让学生学会自理 D.形成班集体
54.关于微课的特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学时间短 B.教学内容丰富
C.资源容量小 D.资源环境情景化
55.孩子的任教师是()。
A.小学老师 B.幼儿园老师
C.托儿所老师 D.父母
56.功能固着影响人的思维,其典型的实验是()。
A.邓克尔的“盒子-蜡烛问题”实验
B.卢钦斯的量杯实验
C.经济项链问题实验
D.问题情境实验
57.()是我国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
A.英语 B.汉语言文字
C.古代汉语言文字 D.现代汉语言文字
58.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点是()。
A.城镇教师 B.农村教师
C.中小学建设 D.全体教师
59.关于教材的开发与管理,我国实行()。
A.编审结合制度 B.编审分离制度
C.编审独立制度 D.编审统一制度
6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立法依据主要是()。
A.宪法依据、客观依据、政策依据
B.教育法依据、客观依据、政策依据
C.宪法依据、教育法依据、国情依据
D.宪法依据、政策依据、国情依据
61.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A.自然 B.中间
C.社会 D.生物
6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一天以后,遗忘就达到了()。
A.42% B.66%
C.50% D.80%
63.在中国古代,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君子”。这反映的是()。
A.统治阶级对人才的要求
B.教育培养人才的政治要求
C.教育培养人才的德育要求
D.生产力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64.晚上熬夜学习,第二天无精打采。这是()现象。
A.相继性正诱导 B.同时性负诱导
C.相继性负诱导 D.同时性正诱导
65.好的记忆线索是()。
A.编码之前出现的刺激 B.编码之后出现的刺激
C.编码过程中出现的刺激 D.编码前后出现的刺激
66.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反映在()之中。
A.培养目标 B.教育方针
C.教育目的 D.教育政策
67.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