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艺术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656745
(1)科普性,弘扬海洋文化。新华社上海分社首席记者、高级记者张建松,多年来持续关注我国海洋科考报道。《深海探秘——换一个角度看地球》是她将自己在印度洋、太平洋、南海、东海的一线采访,真实见闻和所思所感集纳成书。
(2)纪实性,还原真实的手场景。作者用亲身经历和视角,还原了真实的深海大洋;用深入浅出的笔触,阐述了海洋科学奥秘和科学家探索精神;用女性的细腻观察,展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壮美。
(3)可读性,融科学、文化于一体。全书图文并茂,四色精印。穿插了作者拍摄的数百张精美照片,同时附有精彩的现场视频,微信扫描书上二维码,即可点击观看,是融媒体时代的创新之书。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浩瀚海洋,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接续空间和丰富资源。深海,堪称地球上不为人知的世界。
许多人并不知道,在远离人烟、艰苦孤寂的深海大洋,我国一批又一批海洋科学家,前赴后继、日夜奋战在大海的波涛深处。他们劈波斩浪、不畏艰险,不懈探索海洋之谜,勇敢攀登科学高峰。他们为人类认识海洋、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经略海洋作出了贡献。
新华社上海分社首席记者、高级记者张建松,长期关注我国海洋报道。她将近年来自己在印度洋、太平洋、南海、东海的一线采访,真实见闻和所思所感集纳成书——《深海探秘——换一个角度看地球》,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正式出版。
在这本书中,张建松用亲身经历和视角,还原了真实的深海大洋;用深入浅出的笔触,阐述了海洋科学奥秘和科学家探索精神;用女性的细腻观察,展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壮美。全书图文并茂,穿插了作者拍摄的数百张精美照片,同时附有精彩的现场视频,微信扫描书上二维码,即可点击观看,是融媒体时代的创新之书。
2021年7月5日,在中国航海博物馆拉开帷幕的2021航海生活节上,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深海探秘——换一个角度看地球》一书举行了新书首发暨分享会。在分享会上,张建松讲述了自己在西南印度洋亲历大洋钻探,在北印度洋目睹神秘“荧光海”,在南太平洋直播深渊海沟,在西太平洋探访海山“奇花异草”……等难忘的经历,分享我国科学家在深海大洋一线拼搏奋斗的科学探索精神。
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汪品先院士为《深海探秘——换一个角度看地球》一书作序,并出席了新书发布和分享会。他评价说:“不同于大多数的新闻报道或者科普作品,这本书记录的是一位‘战地记者’在深海探索前线的亲身经历。近年来有关海洋的出版物数量猛增,罕见的是文化人亲身背着相机、顶着海浪,和科学家们一起进入深海线,根据长期考察经历所书写的作品。”
“张建松以女记者的身份冒着惊涛骇浪,多番探索南北两极,12年里出海近20次,有700多天航行在海上,足迹遍及太平洋、印度洋与南大洋,经常是连续几个月的海上生涯,在大洋深处度过春节。这种巾帼风采与战斗精神,令海洋科学界的行家们也愧叹不如。”
“读着《深海探秘——换一个角度看地球》这本书,既让你感受海洋学家在科学前线的生活情趣,又向你转述深海探索所追求的科学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张建松这本书也可以当作海上的‘《徐霞客游记》’来读。”
张建松是新华社历史上位赴南极采访的女记者、位抵达北极点采访的女记者。2012年-2013年,她五次赴我国钓鱼岛领海采访,见证了中国人民坚决捍卫我国钓鱼岛主权的历史性时刻,记者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采写的报道荣获中国新闻奖,拍摄的照片成为我国出版的钓鱼岛地图封面,并入选小学课本读物。张建松的科普纪实文学《接近天堂的地方——新华社女记者238天的南极、北极之旅》,曾入选“2013年国家新闻广电出版总局(第十次)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并获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2015年度“科普成果奖”一等奖。
序 这是一本海上的“《徐霞客游记》” 汪品先
010 印度洋篇
012 开篇的话
016西南印度洋 打穿地球莫霍面的科学梦想
【科考探秘】
017引子
019“决心”号如何开展海上钻探?
028科普:打穿莫霍面的SLOMO计划
029一波三折的艰难钻探
036科普:神秘的亚特兰蒂斯浅滩
038追寻“蛇绿岩”的踪迹
040科普:复杂的西南印度洋中脊
041探寻生命的极限
043科普:地幔的未解之谜
046品读“辉长岩”的故事
052科普:大洋钻探有多牛?
【科考手记】
054“决心”号上的生活
061钻探是一种文化
068海底留名
071中国何时拥有大洋钻探船?
076北印度洋 美丽神秘的莫克兰海沟
【科考探秘】
077 引子
078“误入银河”与“海上生花”
084“CT扫描”莫克兰海沟
087科普:“不安分”的莫克兰俯冲带
089“海中森林”和“夜光海”的梦幻奇景
096科普:寻找神秘的古菌
098直面大洋下的深渊海沟
【科考手记】
101海上老兵,壮心不已
108以海为伴,与浪共舞
114中巴携手,共探海洋
122太平洋篇
124开篇的话
126南太平洋 与“彩虹鱼”一起追梦
【科考探秘】
127引子
129巴布亚新几内亚“玻璃海”里的世界
140次爬上热气蒸腾的活火山
146遨游在新不列颠海沟的“彩虹鱼”
154科普:科学家为何执着探秘深渊?
158深渊抓鱼记
161在新不列颠海沟现场直播
165科普:“冥界之王”哈迪斯统治的深渊世界
【科考手记】
169一群追梦的海洋人
173张謇、张謇精神、“张謇”号首任船长
180年轻能干的“彩虹鱼”技术团队
184西太平洋 海山如此多娇
【科考探秘】
185引子
186在麦哲伦海山的上方“犁田”
190海山上的“奇花异草”知多少?
194科普:海山是海底的大花园
195“艳遇”海底珊瑚林
199鲜为人知的海底宝藏
202科普:“追捕”趋磁细菌
204海底“平顶山”
206来!给海山起一个“中国名”
【科考手记】
209蓝色大海上的“红色风景线”
214这是你的船!
222南海篇
224 开篇的话
228南海深钻 研读南海天书
【科考探秘】
229引子
232维多利亚海湾的月圆之夜
236科普:解析南海基底岩石的“构造密码”
238 南海的“历史档案”是怎样的?
242科普:南海收藏了台湾自然灾害的“历史档案”
244 南海的春天印象
249 科普:南海,请问你的“芳龄”几何?
252 南海海底:“海雪”飞扬
255科普:有机质在海洋沉积物中长期保存的“奥秘”
257 南海海底惊现“大洋红层”
260 科普:追溯南海的“岁月之歌”
262 镶嵌在“大洋红层”里的“花蕊”
266 科普:探寻南海古环境“蛛丝马迹”
268 邂逅南海的美丽有孔虫
273 科普:在南海基底岩石里寻找“时间胶囊”
276 读懂“超微世界”的语言
281 科普:在海陆变迁“经典地区”探索科学前沿
【科考手记】
283 追梦南海,巾帼不让须眉
288 在大海挥洒青春的中国“80后”
290 鲜的科普课
295 南海“探海神针”深度达到全球第七
298南海深潜 八旬院士三潜南海
【科考探秘】
299引子
301“深海勇士”号上年龄的乘客
305海阔凭“鱼”跃
308目击南海“夜潜”
312藏在海底的生命绿洲
315首次发现冷水珊瑚林
317走进饱经沧桑的“探索一号”
【科考手记】
322科学大家的赤子之心
326“南海之谜”揭开神秘面纱
334东海篇
336开篇的话
338给东海“体检”有多难?
【科考探秘】
339监测“污染因子”
343“号脉”长江口“贫氧区”
346海面上惊现“红褐色幽灵”
352东海区“体检报告”是怎样写成的?
356海岛故事知多少?
【科考手记】
357花鸟岛:大海的眼睛
363北麂岛:浪漫的志愿者
367佘山岛:“上海哨”
372崇明岛:生态保护艰辛知多少?
381后记 我们都是地球的“岛民”
这是一本海上的“《徐霞客游记》”
/汪品先
近十年来,向海洋进军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
探索海洋,尤其是探索深海远洋的壮举,唤起了全社会男女老少的兴趣,赢得了全国上下共同的关注。几千年来次,中华文明点燃起了探索海洋的火炬,一批批华夏儿女劈波斩浪,奋战在深海大洋的前线,传来了科学探索的一个又一个捷报。张建松的这本《深海探秘——换一个角度看地球》,正是这场深海“战役”的写真。
不同于大多数的新闻报道或者科普作品,这本书记录的是一位“战地记者”在深海探索前线的亲身经历。近年来有关海洋的出版物数量猛增,罕见的是文化人亲身背着相机、顶着海浪,和科学家们一起进入深海线,根据长期考察经历所书写的作品。《深海探秘——换一个角度看地球》的作者张建松,以女记者的身份冒着惊涛骇浪,多番探索南北两极,12年里出海近20次,有700多天航行在海上,足迹遍及太平洋、印度洋与南大洋,经常是连续几个月的海上生涯,在大洋深处度过春节。这种巾帼风采与战斗精神,令海洋科学界的行家们也愧叹不如。
正因为是“闯龙潭、入虎穴”的果实,张建松的作品不同凡响,字里行间渗透着深海探索中科学家们的喜怒哀乐。她两次参加国际大洋钻探,能让你体会到当岩芯从几千米深处提上甲板时,全船科学家们焦急的心态;她多次参加深潜航次,能让你感受到在漆黑的海山上,
突然发现深水珊瑚林时惊艳的喜悦。
令人惊讶的是这位文科出身的记者,居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地质学家对岩石圈演化进程的疑问,描述生物学家对底栖动物群生态特征的追踪。读着《深海探秘——换一个角度看地球》这本书,既让你感受海洋学家在科学前线的生活情趣,又向你转述深海探索所追
求的科学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张建松这本书也可以当作海上的“《徐霞客游记》”来读。
汉语文库里有不少游记,但是都限于陆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里的“水”并不是海洋。郦道元《水经注》记述了一千多条河,徐霞客遍游名山大川17 个省,可惜都不包括海洋。汉语传说里的海洋似乎也以负面为主,无论史前的精卫填海,还是北宋的妈祖佑民,主题都脱不了海难。我们国画里的水面,也很难看到《神奈川巨浪》的气魄。所以说华夏文明里隐含的海洋基因,有待我们当代人的努力来加以激活。我们希望,张建松笔下21 世纪探索深海的“战场记述”,将会有助于弘扬华夏文明里的海洋成分。
同时《深海探秘——换一个角度看地球》也将为科学与文化的融合作出贡献。“文”“理”间的断层,是阻挡我国科学创新的路障,亟需科学界和文化界的有识之士,以身作则、齐心协力,通过双方的努力加以弥合。当下科学新闻十分走红,可惜在任务压力下的记者们,往往满足于“电话采访”,而没有功夫去弄明白科学的实际内容。在这方面,张建松的文章有着示范作用,希望媒体的同仁都能够对科学发生兴趣,努力去理解所报道的科学内容,都能够多说自己融会贯通的话,而不再是人云亦云。
科学与文化的结合,海洋在各门学科中得天独厚。尤其是深海远洋,生活在陆地上的人所知太少,科学探索的见闻极具新闻价值。再说辽阔无涯的大洋,本身就是诗情的源头。若说“俯察品类之盛”以陆地为佳,那么“仰观宇宙之大”是海上好。君不见百余年前
正是乘着甲板上的海风,梁启超咏赋《二十世纪太平洋歌》,周恩来吟唱“大江歌罢掉头东”,留下了传世不朽的诗句。说到这里,让我们来祝愿本书的读者能够和作者一起,分享海洋勇士的豪情壮志,共同促进华夏文化中海洋成分的增长。
(本文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
2020年4月26日
汪品先院士——令人惊讶的是这位文科出身的记者,能够深入浅出地表达地质学家对岩石圈演化进程的疑问,描述生物学家对底栖动物群生态特征的追踪。这本书既让你感受海洋学家在科学前线的生活情趣,又向你转述深海探索追求的科学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也可以当作海上的《徐霞客游记》来读。
新华每日电讯——《深海探秘——换一个角度看地球》,记录了一位“战地记者”在深海探索前线的亲身经历。作者张建松冒着惊涛骇浪,多番探索南北两极,12年里出海近20次,有700多天航行在海上,足迹遍及太平洋、印度洋与南大洋。这种巾帼风采与战斗精神,令海洋科学界的行家们也愧叹不如。
《新民晚报》——在《深海探秘——换一个角度看地球》中,张建松用视角,还原了真实的深海大洋,阐述了海洋科学奥秘和科学家探索精神,用女性的细腻观察,展现大自然的神秘和壮美。全书图文并茂,穿插了作者拍摄的数百张精美照片,同时附有精彩的现场视频,微信扫描书上二维码,即可点击观看,是融媒体时代的创新之书。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