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1159348
- 《人文草木:16种植物的起源、驯化与崇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苏生文×电视一级导演赵爽联袂著作。
- 《人文草木:16种植物的起源、驯化与崇拜》是一堂生动的植物课,一曲辽远的草木颂歌,一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植物驯化小史。
- 《人文草木:16种植物的起源、驯化与崇拜》带你走进植物的世界,了解植物如何滋养人类生命、塑造人类文明、改变人类世界。
- 《人文草木:16种植物的起源、驯化与崇拜》全书穿插128幅精美插图,有考古记录、古今中外的绘画艺术作品、摄影作品、老照片、雕塑艺术、名人手迹、历史遗物等,为我们呈现了一场丰盛诱人的人文知识盛宴。
- 《人文草木:16种植物的起源、驯化与崇拜》从微观视角切入,叙述了一场宏大的世界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 《人文草木:16种植物的起源、驯化与崇拜》里有趣的植物知识、植物故事和让人意想不到历史文化背景,既是新知,也是闲情,满足普通人的好奇心与冒险精神!
- 《人文草木:16种植物的起源、驯化与崇拜》赠送配乐有声书,微信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即可在阵阵清丽的鸟语声中倾听植物和人类的故事。
- 《人文草木:16种植物的起源、驯化与崇拜》图文并茂,四色印刷,双封装帧。
【优质榜单&影响力书单】
1.百道好书榜:2020年榜人文类TOP50&7月榜新知类TOP20
2.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第二季度影响力好书榜
3.得到:2020电子书年终盘点·科普类好书
4.2020年天津市十佳优秀科普图书
5.文学报:8月好书榜
6.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2020年7月中文原创榜单
7.慢书房:上半年书单top5
8.亚马逊Kindle:上半年豆瓣均分8以上的50本好书
9.掌阅好书:出版VOL.108 品质好书
10.出版社联合:开学季*值得收藏的一份书单
11.新浪读书:一周书单
12.高见书单:第44期
植物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食与衣。仓廪实而知礼节,植物的驯化直接推动了人类身体与智力的发展,文明随之产生。植物为人类带来光明与力量,导致世界人口急剧膨胀;也无数次引发战争,让人类陷入经年的兵火;植物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世界格局的形成,推动全球贸易的发展,影响人类文明进程;它同时寄托着情思,是人类某种情感的象征,无数的传说故事因它而起。
植物连接人与人、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关系。你可以了解一颗土豆的全球之旅;看从古希腊神话中走出的“金苹果”如何跌落到现实的盘中;通过《玫瑰圣经》去认识那些已经消失了的古典玫瑰;探寻葫芦在不同民族中的原始崇拜……
全书贯穿128幅插图,从16种植物的起源、传播、驯化到它们的文化记录与历史演绎,为我们呈现了一幕幕生动的植物穿越之旅。
序
苹果的故事002
马尔梅松的玫瑰盛会017
“植物猎人”威尔逊032
闻香识史——中国古代的香料贸易046
“百树之王”油橄榄061
“葡萄美酒夜光杯”——葡萄酒在中国074
小麦·馒头·面包088
改变历史的神奇植物——棉花104
花生在中国122
玉米传播小史134
马铃薯的故事146
“人文瓜果”——葫芦159
水稻的前世今生172
桃之夭夭——桃与桃文化187
柑橘家族200
以兰之名216
烟草:让人爱恨交加的神奇植物228
序
人生于天地间,与草木共存。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脑容量逐渐变大的人类,逐渐驯化了一些草木为自己所用。这些被驯化了的草木,其中一部分,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食物和衣物,直接促进了智力养成和人种进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历史上的大部分争战,都与争夺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衣物以及与之相关的土地、水源、人力等资源有关;人类社会的种种不平等,根源也在于对这些“资源”的分配和占有的不平等。另一部分草木,则与人类的精神生活相通,成为赏心悦目的庭院树木或精致盆景,成为寄托某种思想与情怀的象征植物,承载古老文明起源传说的“神圣植物”,沟通人与人、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的媒介植物……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文草木。
一
早期人类驯化了小麦、大麦、小米、水稻、玉米等禾本植物作为自己的主食,到今天,它们仍然哺育着全球数十亿人口。食物的重要性对人类不言而喻,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徽标的中心图案就是麦穗,旁边的拉丁文,翻译成中文就是“让我们有面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上也有醒目的谷穗图案。
在西方,面包是代表性的食物,它不仅代表着物质、民生,代表着人类基本的生存权力,而且还是“所有优良养分的根源”。面包可以“抚慰心灵”,基督徒将它和“天堂及精神的食粮”相提并论。在世界历史上,“面包与自由”“面包与革命”“面包与大炮”“面包与爱情”“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这样的命题,可以说是不绝于耳。
从“新大陆”传到欧洲的土豆,在经历过较长时间的怀疑和排斥后,逐渐成为欧洲人的一大主粮。的例子是,土豆歉收,引起了爱尔兰的大面积饥荒。而在今日的英国,赫然排在“英国十大特色”首位的,既不是伦敦桥,也不是白金汉宫,而是——炸鱼薯条!外国元首到访英国,吃一次炸鱼薯条,被视为必不可少的外交活动。
在中国,水稻一直以来都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明末清初传入的新作物玉米,其高产、适应性强、即食等特点,使之成为一种“宜备荒”的食物。有人说,中国人口在历史上长期保持在数千万的水平,但到清代盛期,一下子膨胀到四亿左右,这与玉米等新作物的引进有很大的关系。这话不算夸张。
二
在经济作物中,油橄榄是西方的“圣树”,“它使人们获得食物、光明、力量、希望,甚至文明本身。”它与传说中的人类诞生和存续有关。在《圣经·创世纪》中,鸽子叼着一枝油橄榄枝飞回方舟中的挪亚身边,给他带去了洪水已经退却、大地恢复生机的讯息。而在希腊雅典,棵油橄榄树被认为是雅典娜用长枪戳出来的,是世界上所有油橄榄树的“祖先”。获得奥运会冠军的人,头戴油橄榄枝冠冕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在古希腊神话中,“金苹果”作为象征物,和引发战争的绝世美女、政治家争相抢夺的传国玉玺一样,都是“烫手的山芋”,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就因它而起。传说中亚当、夏娃在蛇的诱惑下偷吃的“禁果”,一般也被认为是苹果。或许是因为禁果故事的影响,西方人对生吃苹果多少有点心理障碍。著名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中,王后化身为老太婆骗白雪公主吃下毒苹果的段落,多少就反应了这种心理。
玫瑰,在西方几乎是爱情的同义语。据说司“爱与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在海中诞生时,身上的泡沫变成了一朵朵美丽的白玫瑰。而当她得知自己爱恋的美少年被野猪所伤、失魂落魄赶去的时候,双脚被玫瑰枝刺伤,滴滴鲜血将白玫瑰染成了红玫瑰。在基督教文化中,白玫瑰还是纯洁的圣母玛利亚的象征。很多庄严的宗教仪式,会使用大量的红玫瑰花瓣,因为它象征着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流下的鲜血。
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一种看似平常的植物——棉花,却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18—19世纪初,处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需要大量的棉花原料,美国南部的棉花种植因此进入了黄金时代,种棉花的种植园主大发其财。而棉花种植园巨大的廉价劳动力需求,间接影响到世界肮脏的奴隶贸易,也引发了以解放黑人奴隶为主要目的的南北战争。在地球的另一边,为了倾销自己海量的棉织品,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迫使中国开设通商口岸、割让香港,中国的历史进程从此改变。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印度。以“非暴力不合作”而著称的圣雄甘地,经典的形象就是光着上身在手摇纺车旁读书——那是在抗议英国倾销机器棉织品,维护印度古老的手工纺织业。
三
人类对“我从哪里来”有着天然的好奇,中国人也不例外。在进化论知识尚未普及之前,人们把自己的起源归功于某种神力,西方人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人类,东方人则倾向于在周遭可见的自然物中追根溯源。葫芦,因为在先民的生活环境中很常见,更因为自身的一些生物学性状,比如藤蔓生长迅速、结果很多,果实形似孕妇、母体,又多子等,都能和诞生、繁衍联系在一起,所以成为众多造人神话的主角或者主要道具。在汉族和其他许多民族的远古传说中,女娲抟土造人,或者伏羲、女娲结婚造人,是普遍的两种造人“版本”。而伏羲和女娲,据学者考证,就是葫芦的化身,早的人类就来自于葫芦。葫芦还是难得的庇护所,在中国很多民族的神话传说中,洪水滔天,一男一女或几对男女因躲在葫芦里而幸免于难,使族群得以延续。
桃为五果之首,是中国大地上极普通的树,开普通的花、结普通的果。然而就是这样一种普通的果树,却被赋予了很多文化含义,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桃文化”。
中国人以兰蕙、兰芳喻贤人德行节操、颂诗文书翰之美;以兰谊、兰交叙知心朋友、赞情投意合;以兰质蕙心等喻女子的高雅贤淑。孔子、屈原把它当作理想人格的象征;南宋“遗民”画家郑所南画兰而不画土,“寓国土沦亡之感”;在清代郑板桥的画中,竹、兰像一对连体兄弟,须臾不可分离,作者借此表达“有节有香”的狂狷之气。兰,在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中,散发着一线幽深奇异的光彩。
本书的写作,涉及到不少植物学领域的知识。因作者之一赵爽有长期从事农业科普节目创作的经验,自忖不至于太悖常识。书中引用的诗词歌赋,因有一定的中文专业根底,并进行了逐一查考,估计也不至于有太多差错。另一位作者苏生文,学历史出身,认真核对了所引用的史料,谅也不至于太悖史实。尽管这样,这本书所关涉的知识面实在太广,错误可能在所难免,期待方家指正。
作 者
我们的文字大多与植物有关,比如草字头、竹字头、禾木旁、绞丝旁、米字旁等,而这些文字组成了我们的文明。——《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纪录片导演 周叶
《人文草木》,一本读起来轻松的植物历史书,书中叙述了16种植物的历史变迁,特别是在中国的历史,每个植物的故事都可以单独阅读,作为了解植物,进行碎片化阅读的书很合适。——植物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史军
本书的三个关键词:植物,文学,历史。两位作者分别出自历史系与中文系,又叠加了长期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与CCTV农业频道的工作经历,只要再加上一瓶兴趣与两试管灵性,就能让植物的图像与灵魂在文学与历史之间穿行,把它们的运行轨迹一一呈现。一点儿都不唬人,常见到让人无视的苹果桃柑橘水稻小麦棉花花生玉米马铃薯,以及印象中还残留着洋味儿的玫瑰油橄榄葡萄酒,都在文字的烛照下显出原形。有意思的是,在看清这些植物的“起源、驯化与崇拜”之后,平平无奇的它们被赋予了别样的魅力。——作者、文化学者 杨早
大凡此类书籍,作者由于专业的缘故,要么写得晦涩,要么写得无趣,这本书好在将专业知识通过文学的润饰得以升发,历史学家与文学人士联袂,目之所见,颇有珠联璧合的“快感”。更好在,虽滚滚红尘草木万千,但作者只撷取了浩瀚植物海洋中的16种,简直是左筛右选,带给读者的,自然是泥沙俱下的植物历史生态中*令人动容的物种的饕餮盛宴。这般选择,显得该书不繁冗,干净利落,难得为读者设想得如此周到,读者也不会陷入无边的草木世界中倍感茫然。—— 书评人 曹辉
这本《人文草木》记录了16种植物的起源、传播和驯化,在书中你可以看到一颗土豆的全球之旅,探寻“葫芦”在不同民族中的原始崇拜,从采集到农耕,史书到眼前,人类与植物之间的互动从未停止。依托植物发展我们也终究要回归到植物的温柔包裹中,相互滋润。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这世间一草一木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喜欢!——图书类短视频头部大V 、“都靓读书”主理人 都靓
“人文瓜果”——葫芦
葫芦,葫芦科葫芦属,广泛分布于全球从热带到温带的广大地区。
葫芦是中国人早栽培的植物之一,中国古籍中称为“瓠”“匏”“壶”等。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葫芦皮,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距今7000多年前的葫芦及种子。进入文明社会后,文献中有关葫芦的记载不绝于书。据清代《古今图书集成》统计,提到葫芦的古书有近百部(篇)。在中国文化中,葫芦与神话传说、宗教、文学、艺术、民俗乃至政治等都关系密切,正如著名民俗学者钟敬文所说,“葫芦是人文瓜果”。
一、葫芦是人类之祖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层中,发掘出了很多摹拟葫芦造型的陶器,腹部圆大臃肿,酷似孕妇。显而易见,它们不是实用的器物,而是被作为孕妇偶像来塑造和供奉的。
人类对“我从哪里来”有着天然的好奇。在进化论知识尚未普及之前,人类把自己的起源归功于某种神力,西方人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人类,东方人则倾向于在周遭可见的自然物中追根溯源。葫芦,因为在先民的生活环境中很是常见,更因为一些生物学性状,比如藤蔓生长迅速、结果很多,果实形似孕妇、母体又多子等,都能和诞生、繁衍等概念联系在一起,所以,就成为众多造人神话的主角或者主要道具之一。
在汉族和其他许多民族的远古传说中,女娲抟土造人,或者伏羲、女娲结婚造人,是普遍的两种“版本”。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写作于20世纪40年代的《伏羲考》认为,伏羲、女娲就是葫芦的化身,而中国至少有20个民族的49则故事,都说早的人是从葫芦里生出来的。这些神话主要有六种故事模式:一、男女从葫芦中生出;二、男女坐瓜(指葫芦)花中,结实后,二人包在瓜中;三、造就人种,放在瓜内;四、瓜子变男,瓜瓤变女;五、切瓜成片,瓜片变人;六、播种瓜子,瓜子变人。
后来的民俗学者,在闻一多研究的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共发现“葫芦生人”神话119则,涉及汉、彝、怒、白、佤、苗、瑶、畲、黎、水、侗、壮、哈尼、纳西、拉祜、基诺、土家、布依、布朗、仡佬、崩龙(即德昂族)等民族。
流传于云南省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长篇创世神话《牡帕密帕》中说,人类的代扎笛(男)和娜笛(女)是天神厄莎用葫芦孕育出来的。扎笛长大后做的件事是“砍来好的泡竹,找来好的葫芦,找到蜂蜡和树槽,做出了只葫芦笙。”而娜笛则“砍来好的金竹做响篾(口弦)。”后来,厄莎在葫芦笙和响篾里悄悄地放上了相思药,扎笛吹葫芦笙时就想起了娜笛,娜笛弹起响篾时就想起了扎笛,两人结为夫妻。经过十月怀胎,娜笛生下了13对孩子。孩子长大后,又各自结婚生子,人类便繁衍了起来。
布朗族的神话说,在开天辟地的时候,地上已有了花草树木和鸟兽虫鱼,只是没有人。不知什么时候,在一个空旷的山谷里,长了一只大葫芦,里面孕育了许许多多的人。但是,他们像娘胎里的胎儿一样没法自己出来。后来,从遥远地方飞来一只大天鹅,大天鹅用凿子似的尖嘴把葫芦啄了个大洞,里面的人才相继从葫芦里出来。这些人就是布朗族和其他民族的祖先。
尽管这些传说的内容不尽相同,却不约而同地说早的人来自葫芦。正如《诗经·大雅》中所说的,“绵绵瓜瓞(瓜瓞可能指的就是葫芦或类似的蔓藤瓜果),民之初生。”葫芦这一神奇的瓜果,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神话中,竟如此巧合地成为各民族的共同祖源。
“葫芦生人”这一古老观念,在悠久的历史衍变、积淀中,逐渐衍生出了祭祖敬老(祖灵崇拜)、“合卺而酳(yìn)”、送瓜(葫芦)求子等民俗,从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葫芦文化。
在彝语词汇中,葫芦和先祖这两个词完全相同,都叫作“阿普”,可见彝族同胞是把葫芦当作祖先来崇拜的。人们认为,人死后,其魂灵可能回归到葫芦里或通过葫芦这座“桥梁”返归祖地。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摩哈直村的彝族人家里,在壁龛或供桌上,常供置一两个葫芦,一个葫芦代表一代祖先(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举行大典时,要吹葫芦笙为巫师伴奏。彝巫认为,从葫芦笙里发出的乐声,是祖先伏羲、女娲的声音。此外巫师还要表演采摘葫芦的舞蹈。仡佬族也把葫芦作为始祖的象征,置于神龛供奉。家里的老人死后,要把手指甲和脚趾甲剪下来放在葫芦里,置于屋后神堂秘存。在他们的眼里,被放入葫芦的死者指(趾)甲,具有死者不朽的象征含义。
葫芦既能生人,自然会和爱情婚姻有关。汉族古籍《礼记·昏义》中有夫妇“共牢而食,合卺而酳”的礼仪。“卺”就是把一个葫芦分成两个瓢,以彩线相连,“合卺而酳”就是夫妻二人用两瓢饮酒,以象征夫妻“合体”,并期待如葫芦一样多子多产。“合卺”是中式传统婚礼中重要的环节,后来这个词用来代指婚礼。在唐宋时期,“合卺礼”还衍生出了“交杯”的细节,比如《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用两盏以彩结连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酒’。饮讫,掷盏并花冠子于床下,盏一仰一合,俗云‘大吉’,则众喜贺。”看来,到北宋时,合卺就不一定用葫芦了,不过盛酒的“盏”应该是耐摔之物,否则触地即碎,如何判断“仰”还是“合”,意头也不吉利。“交杯酒”的风俗一直保留至今,在喜宴上经常能见到,当然,使用的是普通酒杯,而不是葫芦。
葫芦在少数民族婚俗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云南新平的彝族同胞至今仍保留着一个古老婚俗:成亲之日,当新郎娶回新娘,步入厅堂之前,主持婚礼的人要将一个盛满灶灰的葫芦,掷破于新人面前,然后新郎新娘在烟雾弥漫中登堂入室。此俗称为“破壶成亲”。当地人认为,葫芦象征着孕育胎儿的母腹,掷破葫芦灶灰四散,象征着将来产妇能够顺利分娩。
二、中国版“挪亚方舟”
大约在旧石器和新石器交替时期(距今一万年前后),正逢一个冰河期结束,坚冰融化,全球普遍有大洪水发生。人类的祖先对这次大洪水所造成的灾难印象极为深刻,恐慌的情绪以口头形式一代代地流传下来,在文字发明后,又记成文字流传下来,并演变为某种固定模式的神话——大洪水过后,人类几乎灭绝,只有一男一女或少数几对男女因得到某种神力的帮助而幸免于难,从而再造众生。西方有著名的“挪亚方舟”故事,幸存者躲在事先造好的“方舟”里,而在中国,也有类似的故事,幸存者是躲在葫芦里。
闻一多曾对中国各民族的49个洪水故事进行分析比较,统计出当时的救生工具主要有葫芦、瓜、鼓、臼、木桶、床、舟等7种,总数为35件。而在这35件救生工具中,葫芦占了17件,居各类救生工具之首。近几十年来,随着民族学和民间文学的发展,学者们又发现了更多的与葫芦有关的洪水神话。试举几例:
黎族《葫芦瓜》:远古时期,黎族的先民遇到了洪水暴发,天下的人几乎灭绝,幸存一男一女和一些动植物藏在葫芦瓜里。后来,他们结婚了,繁衍了人类。葫芦瓜给他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条件,保住了黎族祖先的生命。因此,葫芦瓜便成为黎族图腾崇拜的对象,也成为后代船形屋的雏形。
神农架《黑暗传》:神的时代,由于诸神纷争,终于导致了一场大洪水,把神们都淹死了。这时,从洪水中飘来了一只大葫芦,玄黄老祖把葫芦捞起来,打开一看,里面有一对少男少女。于是,他把兄妹命名“龙氏”。龙族(汉族)便由此兴旺起来,人类也由此兴旺起来。
傈僳族《创世纪》:远古时候,天地相连,混混沌沌。人们都要弯着腰走路,要不然,头就会碰着天。有一个人骂道:该死的老天,你不能高一点吗?这咒骂触怒了老天,突然天降倾盆大雨,九天九夜不停,世间一片汪洋。有对兄妹俩人躲藏在一个大葫芦里,随着洪水漂流。洪水退落后,葫芦搁浅在泥滩上,兄妹俩人从葫芦里走出来,发觉天地分开了。天是那么高,地也不再那么混浊,出现高山、平原、河流、森林,但世上的人都被淹死了。这对兄妹结为夫妻,生了五个孩子。
勒墨人(白族的一支)神话:不知多少万年前,天神阿白偷偷地告诉人们说:“地上要发洪水啦,你们赶快搬到大葫芦跟前去住吧!”大家不相信,只有阿布帖兄妹照天神的话做了。不几天,地上果真发了空前洪水,一连九十九天不退,人们都被淹死,只有躲在葫芦里的阿布贴兄妹幸免于难。后来,他们生育了五个女儿,分别嫁给了熊、虎、蛇、鼠和毛虫,重新繁衍了人类。
苦聪人(拉祜族的一支)《创世纪》:古时有一寡妇,种一棵大树,遮住了太阳,人们用弩射,用刀砍,又用火烧,仅剩下树根,又让蚂蚁吃,于是从树根处冒出水来,倾盆大雨不停,洪水滔夭,仅剩下兄妹两人。他俩带着针和黄蜡钻到葫芦里,以针探知水情,有孔则以黄蜡补住,于是幸存下来,繁衍了后代……
类似的故事在布依族、壮族、水族、彝族、哈尼族、高山族、毛南族、仡佬族、侗族、傣族、苗族、瑶族、畲族、佤族等许多民族中都有广泛的流传。在这些故事中,葫芦的作用和“挪亚方舟”一样,给避难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封闭的、也安全的空间,为洪水过后人类重生保留了“人种”。只不过,挪亚方舟是挪亚遵照上帝的旨意所造,而葫芦则天然具有“避水”的功能。
在木船尚未发明的远古时代,具有漂浮功能的葫芦可能是先民重要的浮水、渡水工具之一。人们在过河涉水或是进行捕捞作业的时候,要在腰上系上几个葫芦,叫作“腰舟”,犹如今天穿上救生衣一样。古语里有“中流失舟,一壶千金”的说法,说的就是万一船沉了,廉价的不起眼的葫芦就成了宝贵的救生工具。《西游记》中“流沙河”一段,观音的徒弟慧岸帮唐僧收服了沙和尚之后,就拿观音给他的红葫芦和沙和尚项下的九个人头骨组成一只法船,载着唐僧师徒渡过了“鹅毛漂不起,芦花定底沉”的流沙河。
至于故事情节如何由“载人”演变成“藏人”,一方面,不排除真的有那么大的葫芦,比如唐朝樊绰记载南召(今云南)风土人情的《蛮书》就记载“瓠长丈余……皆三尺围”;另一方面,“葫芦藏人”可能是受了“葫芦生人”故事的影响。其实,“生人”和“藏人救人”有时是不可分离的,交织在一起,无非是保证人类基本的生存,并使种族繁衍。可见,葫芦这种“人文瓜果”,寄托了我们先祖多么强烈的对生命的渴望。也就是说,中国神话的一大特色,就是葫芦不仅可以“生人”,而且可以“救人”。
三、道教法器
葫芦的功能在进入文明社会后,又被进一步扩展,衍生出道家思想。
在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的著作中,多次出现了“瓠”“壶”二字。比如《逍遥游》中记载了庄子与他的好友、论辩对手惠子的一段讨论。惠子说,他种了一种能结实五石(约300千克)的“大瓠”,用它盛水会裂开,剖开做成瓢,又不知道拿它装什么好,后只好砸了。惠子其实是在用这种“大瓠”来讽刺庄子的理论大而无当,庄子反击说,“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你真的不会用大东西呀)。庄子认为,事物“所用之异”(可以有不同的用途),“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你有五石的瓠,为什么不考虑把它做成腰舟浮游于江湖呢,却忧虑它无处可以容纳,可见你的心过于浅陋狭窄了。)
庄子所处的战国时代,葫芦还被诸子当作“器用之辩”的道具,进入秦汉时期,葫芦的自然属性则逐渐被“仙性”所取代,成了仙境的代名词。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为求长生不死药,派齐人徐市(徐福)带童男童女数千人到“海中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求仙。到了东晋时期,王嘉在《拾遗记》中,把这三座神山改名为“蓬壶”“方壶”和“瀛壶”,还说三神山“形如壶(葫芦)器”,使葫芦有了“仙气”,象征着神仙栖息之地。此后,许多有关“葫芦仙”的神话传说都从这里衍生出来,如关于西王母从东海蓬莱道士那里得到灵瓜的传说等。
一般认为,道教创立于东汉时期。《后汉书·方术列传》里记载了一位道教人物费长房的故事,标志着葫芦正式成为道教法器:
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县(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
费长房后来被东晋道教学者葛洪列入了《神仙传》,并添加了费长房随那位老翁进入葫芦后的所见所闻:“入后不复是壶,唯见仙宫世界,楼观重门阁道。公(壶公)左右侍者数十人。”
“一瓢藏造化,天地一壶中。”小小葫芦,犹如洞天,别有天地,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力。《神仙传》描写的那个壶中小宇宙,即是道教人物津津乐道的“壶中日月”和“壶天仙境”。此后,在道教典籍里,类似的与葫芦有关的记载不绝于书。如大型道教类书《云笈七签》中有一则记载:“(施存)学大丹之道……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谓‘壶公’。”与道教有关的人和物,很多都与葫芦(壶)有关。据说道教的创始人老子的老师就叫“壶子”。道教的另一重要人物列子也曾问学于“壶丘子林”。唐代有本书叫《酉阳杂俎》,其中有一章专讲道家黄老学问的,就被命名为《壶史》,可见葫芦(壶)在道教中的重要地位。
道家的许多用器都与葫芦有关:太上老君在葫芦形的火炉里炼出神丹,然后再用葫芦来装这些神丹;“八仙过海”中的八仙之一铁拐李,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宝葫芦;民间传说中的“宝葫芦的秘密”,那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灵物”宝葫芦,可能也是从道教借用、衍生过来的——或许反过来,道教借用了这个民间故事也未可知。
葫芦不仅是仙境的代名词,甚至葫芦本身也有了“仙气”,能完成很多特殊的“任务”,比如,盛一些其他器物不能盛的“水”。西晋张华《博物志》载:“庭州灞水,以金银铁器盛之皆漏,唯瓠叶则不漏。”南朝刘敬叙《异苑》云:“西域苟夷国山上有石骆驼,腹下出水,以金银及手承之,即便对过(漏),唯瓠芦盛之则得,饮之令人身香泽而升仙,其国神秘不可数遇。”民间故事《春旺和九仙姑》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九仙姑下凡与春旺结为夫妻,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一天,九仙姑在天井种下一棵葫芦,葫芦转眼间就长到了天顶。九仙姑便攀着这葫芦藤上天去给父亲做寿去了……在这里,葫芦藤变成了可登天的天梯。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与道教有关的器具,如瓷器、景泰蓝、家具、雕刻器等,都做成了葫芦形状;道教建筑的屋脊或顶上,往往镶嵌着瓷质或陶制的葫芦;医生“悬壶济世”(古代常常医、道不分),也表示他的葫芦里装的是能够救死扶伤的灵丹妙药;有些地区的民俗,则把葫芦挂在门首、或将绘有葫芦图案的帖子贴在堂上以驱邪祛病……
葫芦在道家的学说里,是涵藏太虚自然之气的太极,而在俗世的文人学士眼里,则成了精神寄托之物。唐宋不少诗人留下了吟诵“壶中”的诗句,如李白“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下途归石门旧居》)、白居易“谁知市南地,转作壶中天”(《酬吴七见寄》)、李中“壶中日月存心近,岛外烟霞入梦清”(《赠重安寂道者》)、钱起“海上春应尽,壶中日未斜”(《送柳道士》)、戴叔伦“东城南陌频相见,应是壶中别有家”(《赠韩道士》)、陆游“乃知壶中天,端胜缩地脉”(《壶天阁》)、王炎“岂但壶中堪避世,也胜图上可游仙”(《到胡道士草庵》)等。人们羡慕或幻想着躲进那个拥有独立空间、浑成而自足的世界。那些仕途不得志或科场失意的人,往往也带着一个葫芦,寄迹于山水之间,来显示自己的清高孤芳之志。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