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5732384
《颜氏家训》
1.实用性强:如何教育子女?颜之推在1400多年前就在《颜氏家训》一书中回答清楚了。
2.家教典范:首倡家长要成为子女心中楷模的家教观点,并确立了家庭教育的各种准则。
3.影响深远:自《颜氏家训》问世,促进了后来数十种家训的问世,如《了凡四训》《朱子家训》《庭训格言》等。
4.传家秘宝:颜氏名人辈出,如颜真卿、颜师古、颜杲卿、颜元等,其根源就在于有《颜氏家训》这本传家秘宝的思想熏陶。
5.家训鼻祖:开后世“家训”之先河,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的瑰宝,受到历代学者,尤其是士族豪门的推崇和青睐。
《朱子家训》
6.通俗易懂:全文仅524字,言辞恳切,朗朗上口,是旧时人人的启蒙书之一。
7.现实价值: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处世之道,如勤俭持家、邻里和睦、尊敬师长、安分守己等。
8.思想崇高:教育子女要成为一个光明磊落、知书明理、生活严谨、宽厚善良、理想崇高之人。9.书中金句:
人有坎壈,不可自弃。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
人性有长短,岂责具美于六涂哉?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
颜氏家训
古今家训之鼻祖,颜之推传世名作。全书集修身、养性、为学、治家、处世等理论于一体,立论平实,言辞恳切,文以致用,是家庭教育的典范。
朱子家训
家庭道德教育启蒙书,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全文仅500余字,语言通俗,思想深邃,历来被尊为“治家之经”,是清民之际童蒙课本之一。
颜氏家训
序致
教子第二
兄弟第三
后娶第四
治家第五
风操第六
慕贤第七
勉学第八
文章第九
名实第十
涉务第十一
省事第十二
止足第十三
诫兵第十四
养生第十五
归心第十六
书证第十七
音辞第十八
杂艺第十九
终制第二十
朱子家训
一 修身
二 治家
三 处世
四 顺时
序致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a,慎言检迹b,立身扬名,亦已备矣。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效c,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d耳。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e范世也,业以f整齐门内,提撕g子孙。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h,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i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j,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k之诲谕。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
【注释】
a诚孝:即忠孝,隋朝人为了避隋文帝父杨忠之讳而将“忠”改为“诚”。
b检迹:行为自持,不放纵。
c模效:模仿,效法。
d屋下架屋,床上施床:比喻重复建设,毫无创新。
e轨物:作为事物的规范。
f业以:专门用来。
g提撕:提醒、教导。
h暴谑(xuè):过分的打闹。
i傅婢:保姆,侍婢。
j斗阋(xì):指家庭内兄弟之间的争执。
k寡妻:嫡妻,正妻。
【译文】
古代圣贤的书籍,教育人们要忠诚孝顺,说话慎重,行为端正,要立足于社会并使自己美好的名声传播久远,这些道理,已经说得很周全了。魏、晋以来,诸如此类的著作,道理重复,内容照搬,前后雷同,就好比屋里再建屋子,床上再放床一样,都是多余的。如今我又来写这种书,并不打算以它做世人行为的规范,只是为了整顿颜家门风,警醒后辈罢了。同样一句话,有的人会信服,是因为说话者是他们所亲近的人;同样一个命令,有的人会执行,是因为下命令者是他们所敬佩的人。要禁止孩子的过分淘气,师友的劝诫比不上侍婢的命令;要制止兄弟间的争斗,尧、舜的教导还不如他们妻子的劝解。我希望这本书能被你们信服,希望它能胜过侍婢对孩童、妻子对丈夫所说的话。
吾家风教a,素为整密。昔在龆龀b,便蒙诱诲;每从两兄,晓夕温凊c,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d,若朝严君焉。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年始九岁,便丁荼蓼e,家涂f离散,百口索然g。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虽读《礼》《传》,微爱属文h,颇为凡人之所陶染i,肆欲轻言,不修边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砺j,习若自然,卒难洗荡,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k,性与情竞l,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m,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n耳。
【注释】
a风教:门风家教。
b龆龀(tiáo chèn):儿童换齿时,指童年。
c温凊(qìng):温,温被使暖。凊,扇席使凉。古代子女侍奉父母之举。
d锵锵翼翼:举止恭敬有礼,走路小心翼翼。
e丁:遭遇。古时称遭逢父母死丧为丁忧。荼蓼(tú liǎo):本义为苦菜、野菜,此处比喻艰辛、困苦。
f家涂:家道。
g百口:全家及亲属。索然:离散零落的样子。
h属(zhǔ)文:写文章。
i陶染:熏陶染习。
j少:稍,略。砥砺:磨炼。
k心共口敌:指内心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样。
l性与情竞:本性善与情欲恶相互争斗。
m指:通“旨”,意向兴趣。
n后车:后继之车,引申为借鉴。
【译文】
我颜家的门风家教,一向严谨缜密。在童年的时候,我就受到了这方面的启蒙和教育;跟着我两位兄长,早晚侍奉双亲,冬日暖被,夏天扇凉,做事循规蹈矩,神色安详,言语平和,走路小心翼翼,如同朝见君王一样。双亲经常勉励我,关心我的喜好志向,鼓励我克服自己的短处,表扬我的长处,态度恳切深厚。我刚满九岁时,双亲便去世了,家道中衰,人口萧条。慈爱的兄长抚养我长大,历尽了千辛万苦;但他多慈爱而少威严,对我的教育不够严厉。我虽然读了《周礼》和《左传》,喜欢写点文章,但因为受世俗之人影响,所以轻狂放纵,信口开河,而且不修边幅。到了十八九岁时,才稍稍懂得要磨砺自己的操行,但陋习已成自然,终还是难以彻底改掉。二十岁以后,大的过失很少犯了,但还常常口是心非,善性与私情相矛盾,夜晚省察白天的错误,今日追悔昨日的过失,我遗憾因为小时候没有得到好的教育,才至此地步。追想平素所立之志,这种感受真是铭心刻骨,绝不是读读古书上的告诫就能体会到的。所以,我留下这二十篇家训,作为你们的后车之鉴。
教子第二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a,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b。生子咳c,师保d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e,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f,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注释】
a中庸之人:智力平常的人。
b金匮(guì):铜制的柜子。
c咳(tí):指小儿啼哭、笑闹。
d师保:古代教导皇室贵族子弟的官员,有师有保,统称师保。
e尔:如此,这样。
f运为:言论行为。
【译文】
天赋超群的人,不用教导也能成材;天赋低下的人,虽受教导也于事无补;天赋中等的人,不教导就不会懂得事理。古时候,圣贤的君王就创造了胎教的方法:妃嫔怀孕三个月时,就要住在专门的房间,眼不看不该看的东西,耳不听胡言乱语,她所听的音乐、日常的饮食,都要受到礼仪的约束。还专门把这种胎教的方法记录在典籍中,收藏在铜柜里。孩子出生后,还在幼儿时,就确定了太师、太保,开始对他进行孝、仁、礼、义等方面的教育,并引导他温实践习。平民百姓纵然不能做到这样,也该在孩子已成幼儿,能识得大人的脸色、看懂大人的喜怒时,对他进行教育,做到大人同意他才做,不同意他做就立刻停止。这样等孩子长到几岁大时,就可以省去对他使用笞杖的惩罚了。父母威严而又慈爱,子女自然敬畏谨慎,从而产生孝心。我见世上有些父母,对子女不加教育,只是一味溺爱,我对此不以为然;他们对子女的饮食言行,总是放纵迁就任其为所欲为,该训斥阻止的反而夸奖鼓励,该严肃的反而和颜悦色。孩子长大懂事以后,就会认为理应如此。孩子骄横傲慢的习性已经养成,才想到要去管束制约,就算把他们鞭打至死,父母的威信也难以再树立,父母的愤怒导致子女的怨恨之情日益加深,等到孩子长大成人,终究会成为道德败坏之人。孔子所谓“少年时培养的品德宛如天生一般,从小养成的习惯恰似自然形成”,讲的正是这个道理。俗谚说:“教导媳妇要趁刚入门时,教育儿女要在孩提时。”这话说得很有道理。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a于诃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b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注释】
a重:难。
b楚挞(tà):杖打。
【译文】
一般家长不教育呵斥子女,并非想让子女走向犯罪;只是不愿见到子女因受呵斥而神色沮丧,不忍抽打子女,使其皮肉受苦。这该用治病来打比喻,一个人生了病,哪有不用汤药、针灸就能痊愈的呢?想一想那些勤于督促训导子女的父母,难道他们愿意虐侍自己的亲骨肉吗?确实是不得已啊。
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a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b,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掩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c,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d云。
【注释】
a湓(pén)城:也称盆口,湓浦,是湓水汇入长江之处,即今江西九江。
b行路:路上的行人,尤言陌生人。
c婚宦:结婚和为官。这里指成年。
d衅鼓:以牲血涂鼓,即祭鼓。
【译文】
大司马王僧辩的母亲魏夫人,性格非常严谨正直。王僧辩在湓城时,是统率三千将士的将领,年纪过四十了,但母亲稍对他的言行不满意,仍用棍棒惩罚他。所以,王僧辩才能成就功业。梁元帝时,有一位读书人,聪明且有才气,深受父亲宠爱,疏于管教。他一句话说得漂亮,父亲就到处宣扬,恨不得过往行人都知道,一年到头地挂在嘴上;他若做错了一件事,父亲极力为他遮掩粉饰,希望他自己能够改正。这个读书人成年以后,粗暴傲慢的脾气日甚一日,后因为言语不检点,冒犯了周逖,被周逖抽出肠子,用他的血来祭战鼓。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