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3227712
《整体网分析(第三版)——UCINET软件实用指南》一书是“格致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系列”丛书之一。近30年来,社会网分析在整体网模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而国内相关论著较少。此次修订是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尝试从更“整全”的角度探讨整体网,在多数章节都加入了很多“方法论”“理论”“实践”等方面的思考,而不仅仅限于“技术”或“范式”。作者提出了对于社会网研究的反思和研判,引导读者辩证思考和使用社会网研究方法。作者更希冀看到读者通过本书,反思自己的“生存”“生命”“生活”问题,认识到并切实地践行“关系”观念,这也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提升了本书的价值。本书全面、详尽、实用,对于想要了解整体网分析、社会网分析和UCINET应用的读者将颇有助益。
社会网分析是对社会关系结构行进量化的技术性较强的学科、视角或范式,是与理性选择学派、新制度理论学派并举的中药学派,在管理学、社会学领域有很大影响。本书梳理了大量国内外研究成果,全面介绍了社会网分析的重要内容——整体网分析,以及如何使用UCINET软件实施测量。整体网有哪些指标可以测量?其局限性何在?整体网数据如何收集、分析和整理?如何应用UCINET软件分析网络数据?整体网分析还存在哪些方法论及理论上的不足?这些内容是进行整体网研究的方法基础,但不是方法论基础或哲学基础。本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详细介绍了UCINET的应用。
章 社会网分析简介
节 社会网络分析的含义
一、社会网的含义
二、1-模网和2-模网
第二节 用图和矩阵表示社会网
一、社会网的图形表达
二、社会网的矩阵表达
第三节 社会网研究的范围、优势和不足
一、研究范围
二、优势和不足
第二章 整体网研究概要
节 “整体网”研究的内容
一、整体网的分类
二、整体网络的构成和规模
三、整体网的密度
四、整体网成员之间的距离
五、整体网的结构研究
第二节 “整体网”资料的收集
一、整体网资料的收集方法
二、问卷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三、整体网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四、整体网资料的相关问题
第三节 “整体网”研究的优势及局限
一、整体网研究的优势
二、整体网研究的局限
第三章 整体网分析工具——UCINET简介
节 UCINET的运行环境
一、UCINET的数据分析格式
二、UCINET的主菜单功能简介
三、UCINET中矩阵运算的句法
第二节 UCINET数据的输入
一、初始数据文件
二、Excel文件数据
三、数据语言类型的文件
四、UCINET数据表编辑器
第三节 UCINET数据的预处理
一、抽取子图和子矩阵
二、数据的合并
三、置换与排序
四、转置和改型
五、重新编码
六、线性转换
七、对称化处理
八、捷径距离和可达性
九、矩阵的组合
十、标准化处理
十一、改变模态
第四章 均衡性分析
节 符号图中的均衡研究
一、社会心理学中的均衡研究
二、有关均衡的模拟研究
三、整体均衡研究
第二节 有向关系中的均衡
一、有向P-O-X三角关系
二、正—负关系的均衡性分析
三、有向三方组的谱系
第五章 中心性和影响力
节 度数中心性
一、点的度数中心度
二、图的度数中心势
第二节 中间中心性
一、点的中间中心度
二、图的中间中心势
三、线的中间中心度
四、针对中间中心度的等级嵌套分析
第三节 接近中心性
一、点的接近中心度
二、图的接近中心势
三、多种中心度指数的同时计算
第四节 影响力分析
一、影响力的含义及测量
二、影响力指数计算例示
第五节 群体中心度
一、三类群体中心度指数的含义
二、群体中心度指数的计算举例
第六章 凝聚子群分析
节 凝聚子群概说
一、社会结构的质性分析和量化研究
二、凝聚子群的类型
第二节 基于互惠性的凝聚子群
一、派系的定义
二、对派系概念的评价
第三节 基于可达性的凝聚子群
一、n-派系
二、n-宗派
第四节 基于度数的凝聚子群
一、k-丛
二、k-核
第五节 基于“子群内外关系”的凝聚子群
一、成分
二、块
三、LS集合
四、lambda集合
五、社会圈
第六节 凝聚子群的分派指数
一、单类网络中的分派指数
二、多类网络中的分派指数
第七节 凝聚子群分析示例
一、进行凝聚子群分析的几个指导性步骤
二、凝聚子群分析示例
第七章 社会网的关联性与凝聚度
节 关联度和凝聚力
一、根据社会关系界定的凝聚力
二、根据独立途径数界定的凝聚力
第二节 关联度的测量
一、关联度
二、图的等级度
三、图的效率
四、近上限
第三节 关联性与小世界
一、小世界的含义
二、小世界的测量指标
三、小世界的测量示例
第八章 块模型分析
节 块模型的含义
一、块模型
二、CONCOR方法
第二节 块模型的应用举例
第九章 整体网中的个体网:结构洞与中间人
节 局部桥和结构洞
一、局部桥的含义及测量
二、结构洞
三、讨论和扩展
第二节 中间人分析
一、中间人的分类
二、中间人次数的计算
第三节 齐美尔式关系
一、齐美尔式关系的含义
二、齐美尔式关系的测量
第四节 整体网中的其他个体网指标
一、个体网络的指标
二、个体网的同类性
三、个体网的构成
四、诚实中间人指数
第十章 一致性分析
节 一致性分析的含义
第二节 一致性分析举例
第十一章 2-模网研究
节 2-模数据的矩阵分析和图形分析
一、2-模网络向1-模矩阵的转化
二、二部“2-模图”分析
第二节 2-模数据的定量分析
一、2-模数据的中心性分析
二、2-模数据的奇异值分解
三、2-模数据的因子分析
四、2-模网络的对应分析
第三节 2-模数据的核心—边缘分析和分派分析
一、2-模数据的核心—边缘分析
二、2-模数据的分派分析
第十二章 关系数据的假设检验
节 点的属性层次的假设检验
一、回归分析
二、t检验
三、方差分析
第二节 点—关系混合层次的假设检验
一、类别变量与关系变量之间关系的检验
二、连续变量与关系变量之间关系的检验
第三节 关系—关系层次的假设检验
一、QAP的含义
二、QAP相关分析
三、QAP关系列联表分析
四、QAP回归分析
第四节 密度检验
一、一个网络的密度是否等于某个值
二、两个网络的密度是否相等
参考文献
后记
社会网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逐渐崛起,成为一个新的社会学研究典范,并吸引了大量的学者加入此研究队伍。在美国社会学界,社会网研究被认为与理性选择学派、新制度论学派并列,它不但是未来影响力的三大学派之一,而且其影响力还扩散到其他领域。在管理学界,它成为组织行为研究、战略研究、知识传播与创新研究以及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新研究范式。过去几年,每年在管理学好的期刊ASQ、AMJ以及AMR上,平均会登载20篇以上的相关论文,并且在2002年时,社会网及社会关系还成为美国管理学年会的主题。在地理学研究领域,它被用来研究产业集群及产业区位问题;在政治学研究领域,它被用来研究投票行为及政策形成过程;在经济学领域,则被用来分析组织治理及交易治理的问题。社会网研究无疑已成为跨学门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另一个重大的发展则是在世纪之交,小世界网络(small-world network)的研究在物理学界及社会学界中被同时提出,之后便迅速在各个领域蔓延,不但在社会科学及管理学中有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而且在万维网、电话网、电力网、脑神经网以及生态环境上都有着突飞猛进。随之而兴的是复杂性(complexity)的研究,其与社会网相结合,在收入分配、产业集群、供应网络、知识传播网络以及战略联盟网络等议题上都建立了新的研究范式,这个研究范式为网络的演化问题开启了一道窗,可以研究人类自我组织(self-organization)的过程,从而奠定了网络动态学(network dynamics)的研究基础。
自我组织、网络结构自我演化、自我寻找社会秩序,正好标志着中国社会的特质以及中国人无为而治的管理哲学。所以,这一套研究范式正是用来研究本土社会学及本土管理学的范式。目前,国内研究者日益增多,其主要的相关学会——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与社会资本研究专业委员会——每年在会议中可以收到百篇以上的论文,在国内知名期刊上出版数个专辑,而且成立短短两年半以来,已经吸引了400个研究同好的加入,在国内社会学、管理学界成为一股新的研究力量。
然而,想进入社会网研究的学者及学生面对的却是一道技术上的难关,社会网的分析技术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渐臻完备,往往需要有不错的数学功底才能完全掌握,尤其要有图论及代数的基础方能胜任分析之责。沃瑟曼和福斯特(Wasserman & Faust,1994)总结了这些社会网分析的数学工具,写下洋洋洒洒一本厚书,堪称社会网分析技术的百科全书。这本书在数学推导上固然严谨,但却不易读懂,一般对数学不算太好的文科及管理的研究者而言,略显艰涩。这些分析技巧其实都有了可以容易上手,弹指之间就算出答案的软件,如UCINET,这本书没有介绍,更缺乏社会网理论的引介,所以对多数读者而言,它是一本数学工具书,而不是一本入门的书。
约翰·斯科特(John Scott,2001)写了一本社会网研究的入门书可以补其不足,其对社会网理论及研究的介绍堪称全面而易懂,然而它却不曾包括任何社会网分析技术的细节,所以读者看懂了社会网研究路数后,还是无法着手作一些研究。
鉴于这些缺点,我曾经写了一本《社会网分析讲义》,将社会网理论,研究方法以及社会网分析的技巧一起进行了介绍,而且鉴于社会网分析数学的艰涩难懂,也同时介绍了UCINET的使用方法。然而这本书的目标旨在引人入门,重点在于理论与方法的结合,并以研究范例进行说明,对社会网分析的介绍十分少,也不全面。书成之日,就觉得意犹未尽,总想写一本十分全面的书,再加上UCINET的使用方法,可以让读者一窥社会网分析技术之全豹,又轻松上手。
2013年初得到机会看到刘军教授这本书的初稿,方知此心愿可以罢唱,因为这本书既十分全面地介绍了社会网分析,又添加了一些复杂网络的分析,如小世界的测量,更巨细靡遗地将UCINET的使用步骤一步一步地教会读者,可以说是国内目前学习整体网研究全面又容易上手的工具书。
刘军教授在国内推广社会网研究上一直不遗余力,不但常常开课教授社会网分析的课程,之前也写过其他的工具书,还翻译了约翰·斯科特的书。这些入门的社会网研究的介绍,再加上这本全面又易懂的分析技术工具书,初学的学者们一定可以很轻松地跨入社会网研究的门槛。
罗家德
笔于清华园
罗家德,2005,《社会网分析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Scott, John. 2000.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 Handbook.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Wasserman, Stanley and K. Faust. 1994.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