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732502
国际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多萝西·劳·诺尔蒂、雷切尔·哈里斯家教育儿经典之作,历久弥新
掀起全球育儿热议话题,全球畅销300万 册的育儿圣经,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本书是畅销20余年的家教书,版权售出20多个国家,给全世界数千万父母、教师带来教育孩子的宝贵启示和经验,成为传承三代家庭的育儿经典。
流传60年的经典育儿诗,19堂教养智慧课
《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已被翻译成37种语言,成为经典育儿格言诗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们将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宽容中,他们将学会耐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美中,他们将学会感谢;
如果孩子生活在接纳中,他们将学会爱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许中,他们将学会自爱;
如果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们将拥有目标;
如果孩子生活在分享中,他们将学会慷慨;
如果孩子生活在诚实中,他们将学会真诚;
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中,他们将学会正义;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善和体贴中,他们将学会尊重;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们将学会信赖自己和他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爱中,他们将学会爱这个世界。
原生家庭的互动方式,影响孩子的一生
父母是孩子的任老师,也是孩子好的榜样。孩子就像海绵,吸收并模仿父母所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
94个育儿典型案例,引领父母学会一流的教养
解析父母与孩子日常的互动模式,发现教育孩子的关键方法,教孩子学会诚实、尊重、感恩、耐心、设定目标、信任自己和他人,以积极、勇敢的态度去面对人生。
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人生初遇到的人,也是有影响力的“榜样”。在每天的生活中,不管是好的坏的,孩子都会从父母身上吸收学习!本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案例,讲述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并且揭示父母通过积极的语言和行为培养和塑造孩子的心理、性格、情绪和行为,为孩子一生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传承三代家庭的育儿经典,本书结合94个具体而生动的案例,让父母觉察日常与孩子的互动模式,让孩子学会诚实、尊重、感恩、耐心、设定目标、信任自己和他人。阅读本书,你将更有信心地面对孩子,轻松应对孩子成长中的所有问题。
01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们将学会指责
【案例01】你怎么笨手笨脚的!
思考“这是怎么发生的”,让自己和孩子还原事情的过程
【案例02】我可以用厨房的刀子吗?
给孩子选择权、发言权,具体引导协助孩子
【案例03】快点,以免迟到了!
小心不耐烦的语气,孩子会以为你在责备他
【案例04】规定和小心是两回事
明确地指示,孩子才能真正吸取教训
唠叨的潜台词是:不相信孩子!
与其说“别忘记”,不如说“记得做”
【案例05】和孩子一起享受成长的惊喜
回应孩子的期待,一点都不算浪费时间
02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中,他们将学会争斗
【案例06】我讨厌这个饭盒!我讨厌上学!
妈妈情绪冷静,就能化解即将形成的家庭情绪风暴
【案例07】对自己的好朋友发脾气是不好的
孩子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感受
【案例08】是我惹你生气了吗?
承认自己的坏情绪,孩子才知道自己的感觉是对的
【案例09】爸妈,你们是在吵架吗?
让孩子从父母的争执中理解“吵架后会和好”,学会妥协与沟通的能力
我们都不是完美的父母
让孩子知道,爸妈也在学习“变得更好”
03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们将学会忧虑
【案例10】我很害怕,请你保护我!
同理孩子恐惧的心情,陪他一起面对,孩子才会真正安心
【案例11】爸妈要离婚了!爸爸可能会失业!
当家庭危机出现,父母的回应让孩子有机会学着勇敢
【案例12】我担心儿子经历我儿时遭遇的痛苦!
不放心VS放手独立,孩子有权经历难过的事
【案例13】乔伊抢走了我的卡车,是我先玩的
“你希望是什么结果呢?”让孩子说出自己想怎么做
【案例14】上学天首先想做什么
协助孩子提前演练让他提心吊胆的“次”
【案例15】谢谢你,我感觉好多了
适时示弱,让孩子在观察中学会如何面对困难
04 如果孩子生活在怜悯中,他们将学会自怜
【案例16】为什么失败的总是我
父母陷入自怜前,先停止思考问题,试着做点别的事
【案例17】你比我童年时幸福得多
与其拿过去的自己向孩子讨爱,不如清楚、直接地传达想法
【案例18】肚子好疼呀!我不想去幼儿园
其实孩子只是想寻求父母的关心,找时间多陪伴他吧!
【案例19】当孩子说“我不行!”时
别附和孩子自怜的借口,以正向期待培养耐挫力与毅力
【案例20】怜悯VS同理心的差别
协助孩子战胜自怜,转换成态度更积极的同理心
【案例21】那天晚上你想做什么
信任孩子内在的力量,让他从做决定中获得自信心
05 如果孩子生活在嘲讽中,他们将学会畏缩
【案例22】他们为什么嘲笑我?
父母的鼓励能让孩子摆脱嘲笑、胆怯、孤立的恶性循环
【案例23】当孩子遭受嘲讽时
读懂孩子的反常行为,先和他讨论他的真实想法后才开始想办法
【案例24】当我们对他人冷嘲热讽时
别做出让孩子误以为批评别人是没关系的事
【案例25】当家人取笑孩子时
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能戏弄嘲笑,否则伤害的是彼此的情感
我们无法永远保护孩子,却可以让家成为孩子心灵的安全港湾
06 如果孩子生活在忌妒中,他们将学会妒忌
【案例26】当父母忌妒他人时
我们可以选择看待事情的态度:是欣赏、钦佩,还是忌妒
【案例27】希望你像姐姐一样优秀
听懂并回应孩子的内心话──想要平等的爱
【案例28】我也想要那件物品
协助孩子分辨模范与模仿,学会从宏观的角度看待事物
珍视孩子,珍视我们自己
欣赏自己的特别之处,活出美好的人生
07 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辱中,他们将学会自责
【案例29】我刚刚发现钱包中的硬币不见了
与其斥骂,不如先听孩子解释,再模拟下次该怎么办
【案例30】房间像猪窝一样!真丢人!
明确表达对孩子不赞同的地方,而不是情绪化地羞辱他
【案例31】如果我是你,真觉得太丢脸啦!
别不耐烦,接纳孩子的感觉,才能协助他排解并面对负面情绪
【案例32】对不起,妈妈,我正在打扫呢
接受孩子弥补错误的态度,即使他做得还不够好
【案例33】真的很抱歉!我不是有意的
感同身受、避免再犯,才是负责任、真诚的道歉态度
鼓励与引导永远比羞辱责骂来得有效
耐心等待孩子承认错误,并学会建立责任感
08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们将学会自信
【案例34】当孩子因为没有完成目标而难过时
先肯定孩子做到的,陪他再次挑战时采取更好的做法
【案例35】这些资料中,哪些是你需要的?
与其说“做得好”,不如以孩子需要的方式提供帮助
【案例36】早知道就买没鞋带的鞋!
预留时间让孩子练习,学会并完成自己该做的事
【案例37】我当初不该鼓励他去竞选班长
与其鼓励孩子“试一次看看”,不如说“尽力而为”
【案例38】你要进这个班才能考上常春藤盟校
欣赏孩子独特的特质,鼓励孩子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案例39】这个梦想很好!
支持孩子的大小梦想,缩短能力和梦想的差距
相信孩子,为他们提供“做好的自己”的机会
赞赏能力优点、内在特质,并尊重自主权,让孩子满怀自信面对世界
09 如果孩子生活在宽容中,他们将学会耐心
【案例40】还要多久?快到了吗?
先让孩子知道,你明白让他等待是很困难的,再想办法营造开心的等待时光
【案例41】爸爸,你为什么不换车道?
让孩子理解:当状况无法改变时,理性分析比抱怨更有意义
【案例42】我必须为了孩子变得坚强!
面对紧张情势,问自己“还能做什么”,往往能缓和情绪
【案例43】番茄又长高了几厘米
陪孩子培育植物,让他自然而然了解“有时候急也没有用”
【案例44】你觉得新老师如何?
宽容并尊重和我们不同的人,不论是当面或是背后的言行
在家庭这个社会缩影中,学着接受差异、欣赏彼此
只要想着孩子正在模仿我们,不管多么疲惫、烦恼,都能变得更有耐心
10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美中,他们将学会感谢
【案例45】能带上妹妹一起玩,你真是个好哥哥!
当孩子表现出你希望他发展的特质时,关注和赞美他
【案例46】哥哥拿了我的卡车!
信任孩子、听他解释,或许他已尽力做到好了
【案例47】就算他有一堆好玩的玩具,我也不想跟他玩!
赞同孩子的正向价值观,让他学习合理地评价他人
【案例48】没关系,你已经尽力了
该诚实?该体谅?心态真诚、以身作则,才能让孩子学会社交沟通技巧
【案例49】你有没有为自己感到骄傲呢?
提醒孩子赏识自己,给他们源源不断的精神养分
【案例50】看看我做了什么
留心孩子的情绪需求,分辨他是想获得赞美还是关注
赏识美好的事物,让孩子更快乐
能大方地给予赞美,也能接受赞美,让孩子自信而不羞怯
11 如果孩子生活在接纳中,他们将学会爱人
如果……,我就不爱你
爱不是奖赏也没有附加条件,无条件地接纳能教会孩子什么是爱
【案例51】即使我不喜欢你做的事情,我也仍然爱你
接纳孩子的同时,要坚持规矩与限制
【案例52】为了女儿,我时常有意识地表达我的爱意
爱孩子,就要毫无保留地让他知道我们在乎他
父母的夫妻之爱,是孩子学会爱人的直接的参考
在父母的爱中,孩子了解自己值得被爱,也有能力给予爱
12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许中,他们将学会自爱
【案例53】你真体贴,谢谢你
提醒自己留意并认可那些塑造孩子性格的“小事”
【案例54】你真是帮了大忙
通过认可孩子的行为,传承家庭价值观
【案例55】你真是体贴又慷慨
认可孩子不自知的人格特质,能增强他的自我认同感
【案例56】我们讨论一下解决办法
从生活小事学习和父母协商,为自己的每个决定负责
【案例57】决定要做对的事!
因为自尊自爱的内在力量,让孩子打从心底拒绝做坏事
【案例58】教孩子喜欢自己、享受自我
别人的认可是一时的,远远比不上自己认可自己
13 如果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们将拥有目标
【案例59】我没有那种树叶,我想收集它
关注是倾听孩子的话、留意他微小的成长
【案例60】孩子的成果需要被认可和接受
协助孩子发展自信和“做得到”的态度
【案例61】通过引导性问句,协助孩子做长远准备
练习、练习、再练习,让孩子体会努力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案例62】你现在还能做点什么呢?
为目标而储蓄,学到存钱和赚钱的诀窍
【案例63】我们亲手做的!一串只要50美分
帮助孩子达成目标,鼓励孩子的乐观态度
14 如果孩子生活在分享中,他们将学会慷慨
【案例64】你们打算一起画什么?
教孩子分享,从“不需要个人牺牲,反而有更多好处”开始!
【案例65】或许小宝宝睡觉时,我们一起玩游戏
第二个孩子出生后,尽量给予每个孩子属于他的特别时光
【案例66】让我们一起共度美好时光
无论孩子多大,“腾出时间与孩子相处”好摆在位
【案例67】希望妈妈多参与他“现在”的活动
弹性调整时间分配,跟上孩子生命变化的脚步
【案例68】妈妈的电话好像比我更重要!
孩子有权每天拥有我们的关注,即使只有几分钟!
【案例69】当孩子愿意放弃游乐时间去当志愿者
鼓励孩子遵循直觉帮助他人,就算有所牺牲也没关系
【案例70】谢谢你陪我,真的非常感谢你的帮助
当分享的种子开花结果,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15 如果孩子生活在诚实中,他们将学会真诚
【案例71】这是怎么回事?
问“为什么这样做”比问“是谁”,让孩子更不怕说真相
【案例72】请告诉我真话,吃了饼干也没关系,我要知道真相
停下手边的事,和孩子认真讨论,直到他说出真相
【案例73】我觉得钥匙被怪兽拿走了
当孩子编故事时,顺应故事发展也夹带说真话的重要性
【案例74】世界上真的有圣诞老人吗?
当孩子发现故事真相,从欣赏的角度转移孩子失落的情绪
【案例75】我是不是不一定要一直诚实?
花点时间,从各种角度和孩子讨论善意的谎言
【案例76】我们再回去把钱还给餐厅吧
教孩子正直──做正确的事时,即便没有回报,自己也会觉得开心
当孩子询问令人难以解释的性或死亡问题时
先问孩子知道多少,再选择适合他年龄的说法
真理的价值
伴随着勇气、承担与平和宁静的生命礼物
16 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中,他们将学会正义
【案例77】我们非常在乎你的感觉
家庭里的公平──给予同等重视但不同方式的关心
【案例78】如果你想,我们可以讨论周末上床睡觉的时间
“你觉得你应该……”鼓励孩子做适当的判断,并对决定负责
【案例79】老师从来不喊我!
让孩子学习面对并想办法改善不公平
【案例80】当孩子看到不公平的事情发生时
在家中扭转不公平的成功经验,能让孩子为了自己或他人勇敢发声
【案例81】难道没有人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吗?
即使力量渺小,只要孩子付出行动、试着做出改变,都值得我们骄傲
正义是人生的课题之一
从小事学起、从自己拓展到他人,让孩子知道这是可以努力的目标
17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善和体贴中,他们将学会尊重
【案例82】用温和的态度,提醒孩子“主动善待人”
留意每个偶发时刻,暗示孩子关注别人的需求
【案例83】不知道她有什么感受
提醒孩子想象对方的感受、主动修复关系,练习人际互动技巧
【案例84】帮忙盖上盖子,颜料干了哥哥会难过的
沟通时强调尊重他人的感受,让孩子了解体贴的重要性
尊重每个人的物品和个人隐私
我们的态度与做法,孩子都看在眼里
【案例85】你和爸爸总是吵个不停
孩子会以父母为模板,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所爱的人
尊重每个人的差异与需求
我们日常的善意举动与主动关心,都是孩子的学习榜样
18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们将学会信赖自己和他人
信仰是对人的信念、人的价值与整个世界的信心
拥有信仰,能让孩子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信任他人
【案例86】轻松随意地问孩子:“再试一次?”
当孩子还没准备好时,让他先退回原点,不施加过多压力
【案例87】让你妈妈开车送我们吧!我们肯定能准时到达
承诺的事尽力做到,若事发突然,务必考虑孩子的感受、告知他
【案例88】有人想去看电影吗?
在规律的生活中,偶尔给孩子一些意外的乐趣
【案例89】我相信你能做得很好
我们信赖孩子,他就相信自己能做到他想做的事
当孩子相信自己,也就能信任他人、信守承诺
19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爱中,他们将学会爱这个世界
【案例90】我们需要你的帮助
知道共同目标,家里每颗小螺丝就都能朝同一方向扭紧
【案例91】我可以找爷爷帮忙
协助照顾孩子的成员越多,孩子未来会成为越好的人
【案例92】替孩子创造一个更丰富的世界
从每个大人身上看到、学到更多特质与多元观点
【案例93】你知道你是迈克喜欢的叔叔吗?
参加家族聚会,传递代代相传的情感,更有归属感
【案例94】让我们办个沙滩派对吧!
庆祝每一天,将家里的无聊平日转变得值得纪念
发现这个世界有多美好,并协助这个世界变得更棒!
次读到《孩子在生活中学习》这首诗歌时,我正在写一本书,是关于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孩子的自尊心。我立刻爱上了这首诗,把它抄了下来,送给我任教的学校里所有的老师们。直觉告诉我,诗中的每一句简直就是至理名言!如此深奥的人生智慧被浓缩成短短的诗句,令我非常震撼。
我从未想过有机会遇见这首诗的作者,但几年后,在一次心理学会议上,我偶遇了多萝西和她的丈夫克劳德。他们亲切地邀请我去他们的房间,他们以接纳、亲切、鼓励和友好的态度对待我,就像多萝西在诗中写的一样。那个夜晚我将终生难忘,他们一定难以想象他们的爱和关心对我产生的影响,而我也正努力学习爱自己,并教育学生爱和接纳自己。
《孩子在生活中学习》诗歌传递的理念成了我与学生互动的指导原则,后来也成为我与三个儿子互动的指导原则。和所有生活和养育子女的原则一样,比起谈论或写下这些理念,付诸实践更难。
在担任教育工作者和育儿研讨会负责人三十多年里,我越来越坚信,大多数父母真心想要把孩子培养成为慈悲、善良、富有同情心、宽容、诚实和公正的人。可问题是,大多数父母从来没有学习过任何一门关于如何养育子女的课程,这类课程教授父母如何与孩子互动、沟通,以及管教孩子的具体方法和技巧,从而培养出富有同情心、关心他人、诚实和富有正义感的孩子。
天底下不可能有这样的父母——早晨醒来,转身对旁边的配偶说:“我刚刚想出了四种办法摧毁小比利的自尊!我们可以批判他、嘲笑他、羞辱他、欺骗他。”当然,没有父母会这样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然而实际上父母们却经常这样做。他们当然不是故意的,通常是出于无知和恐惧,父母们把自己狭隘的观念和情感焦虑传递给孩子。
想要打破那些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与孩子交流的消极、破坏性的思维模式,父母们需要有勇气和意识采取行动,选择有意识、有目的的生活方式,培养健康、快乐和适应能力良好的孩子。
在《一流的教养》一书中,作者多萝西 · 劳 · 诺尔蒂借用她经典诗歌中的每句诗作为每章的标题,并通过生活趣事和具体事例,教我们如何将诗歌中的智慧付诸行动。她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们如何对孩子少批评多宽容、少批判多认同、少羞辱多鼓励、少敌意多友善。
阅读本书的时候,除了学习如何成为更高效的父母外,你还将学会如何成为更好的配偶、老师和领导。本书提出的原则和方法是普遍性原则,你可以与任何人建立爱、尊重、肯定和更亲密的关系。我坚信,如果每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实践这些原则,那么世界上的暴力和战争就会减少,罢工就会减少,社会生产力就会提高,课堂上的调皮行为就会减少,用于学习的时间就会增加,监狱、福利院和戒毒所的人数也会减少。父母们应该认识到,世界上的大多数问题都源于家庭,通过成为更好的父母,你们正在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巨大、棘手的难题,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无论你是一位多么优秀的父母,你即将踏上这一段冒险之旅,本书将带你步入崭新的人生。知道自己越来越有能力培养出自信、勇敢、有耐心、懂得感恩、有爱心、有目标、慷慨、诚实、公平、尊重和友好的孩子,还有什么事情比这更有价值呢?试想一下,如果每个孩子长大后都具备这些品质,世界将会怎样?在华盛顿,每位政治人物都具备这些品质,华盛顿将会怎样?我非常期待这一天的到来,我知道多萝西也很期待。我相信,这正是激励所有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努力工作的动力。
为人父母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你正在创造美好的未来,不仅为了你的孩子,也是为了全人类。本书可以帮助你成为理想的父母,培养出让你引以为豪的
孩子,并创造出理想生活的世界。
杰克 · 坎菲尔德
《心灵鸡汤》和《给妈妈们的心灵鸡汤》作者
本书的每章内容都是关于嫉妒、赞美、羞愧、认可、宽容、诚实等等,诺尔蒂对初的观察进行扩展,强调尊重和爱是培养快乐、情感健康的孩子的主要因素。其中价值的是为数不多的真实例子,对许多父母来说,它将是一份鼓舞人心的礼物。
——《出版人周刊》
本书可以帮助你成为你一直期待成为的父母,并培养出你永远值得骄傲的孩子。
——美国作家杰克·坎菲尔德,著有《心灵鸡汤》
励志教育诗《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已在世界各地出版,本诗在育儿和教学课程中教授,在医生办公室中分发,并印刷在海报和日历上。诺尔蒂和她的朋友蕾切尔·哈里斯把这首诗凝聚成一本书的精华。
——美国作家埃里茨卡·鲁茨,著有《好母亲管教孩子指南》
孩子就像海绵,吸收并模仿父母所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自己是否在教他们,孩子每时每刻都在观察并学习我们的言行举止。如果我们喜欢抱怨,比如抱怨孩子、怨天尤人,那么我们就是在教孩子如何抱怨他人,甚至教孩子贬低自己。这时,父母引导孩子看到的世界总是阴暗消极的一面,而不是阳光积极的一面。
批评有很多种表达方式——语言、语气、态度,甚至眼神。我们知道如何用谴责的眼神或者批评的口吻,来增强说话时的抱怨语气。要知道,年幼的孩子对他人的说话方式尤为敏感,会记在心上。例如,一位家长说,“该走了”,语气里没有任何其他含义;而另一位家长,因为赶时间有点不耐烦,虽然说同样的一句话,语气里却隐藏的含义是——都怪你耽误了这么长时间!虽然这两种方式不能保证提醒有效,但孩子接收到这两种不同的语气会产生不同的感受,第二种可能会让孩子产生自责的情绪体验。
诚然,父母也是人,也有自己讨厌的事物,会时不时地发牢骚。我们在发牢骚时可能孩子就在身边,但这并不意味着让孩子生活在一种消极抱怨的氛围中。如果父母过度地抱怨、发牢骚,不管是针对谁,日积月累都会给整个家庭带来消极、抱怨的阴霾。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做出选择:是让孩子处于一种指责和终日抱怨的家庭氛围,还是给孩子营造一种鼓励且支持的家庭氛围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