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24479丛书名: 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辅导教材
《中公版·2022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辅导教材:考前冲刺预测试卷综合应用能力(A类)(全新升级)》具有以下特色:
1.符合大纲,贴合真题
本书包含3套真题试卷和5套模拟试卷,5套模拟试卷其中在材料选取、题目设置方面,尽可能贴近真题,材料设计逻辑清晰,题目设置有侧重点,针对考试大纲中要求的测评要素,且涵盖多种常见题型,帮助考生提升备考效率。
2.排版清晰,装订精美
本书的装订形式为单套试卷骑马钉,这样的装订形式不仅更贴近真实考试情况,也更方便考生拿取练习。
《中公版·2022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辅导教材:考前冲刺预测试卷综合应用能力(A类)(全新升级)》共包含3套真题试卷和5套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5月22日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综合应用能力(A类)试卷
2020年10月24日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综合应用能力(A类)试卷
2020年7月25日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综合应用能力(A类)试卷
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一)
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二)
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三)
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四)
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五)
2021年5月22日云南省事业单位分类考试综合应用能力(A类)试卷
2020年10月24日云南省事业单位分类考试综合应用能力(A类)试卷
2020年7月25日云南省事业单位分类考试综合应用能力(A类)试卷
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一)
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二)
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三)
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四)
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前冲刺预测试卷(五)
2020年7月25日云南省事业单位分类考试
综合应用能力(A类)试卷
重要提示:
为维护您的个人权益,确保事业单位考试的公平公正,请您协助我们监督考试实施工作。
本场考试规定:监考人员要向本考场全体考生展示题本密封情况,并邀请2名考生代表验封签字后,方能开启试卷袋。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全部为主观题,题本由背景材料与试题两部分构成。
2.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考生才可以开始答题。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并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停!请不要往下翻!听候监考人员的指示。
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2020年7月25日云南省事业单位考试·综合(A类)第页
2020年7月25日云南省事业单位分类考试
综合应用能力(A类)试卷
【背景材料】
材料1:
A省C市Y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政府设立的公益性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始终坚持公益文化发展方向,面向基层、贴近百姓、服务大众,积极组织各种大型活动,开展各类文化艺术培训,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馆舍面积3200平方米,下设综合办公室、组织活动部、艺术创编部、剧场管理部、非遗管理部等部门。
王晨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成为文化馆综合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文件起草、对外协调、日常管理等工作。
材料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明确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定位,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生活,A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期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社会文艺团队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强调了加强社会文艺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社会文艺团队是指群众文化工作者及业余文艺爱好者组织或参与的社会文化团体,其活动形式便于群众参与,内容贴近群众生活,是广大群众文化权益自我保障的直接体现。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社会文艺团队是文化强省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于对接城乡群众文化需求,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激活基层文化资源要素,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意见》提出了加强社会文艺团队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措施。总体要求有: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以人为本、扎根基层、创出特色”的工作原则,充分整合基层文化资源,提高社会文艺团队整体素质;达到有制度、有管理、有发展、有创新、有场地、有资金、有设备、有辅导、有交流、有展演的“十有”发展目标,实现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社会文艺团队从自娱自乐向服务社会、繁荣文化跨越发展,切实维护和体现人民群众文化参与、文化创造和文化享受的权利。主要措施有:规范队伍建设与管理、改善活动设施和设备、拓宽活动舞台和空间、增加对社会文艺团队的资金投入、加强团队人才队伍建设等。
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积极推进群众文艺活动开展,进一步加强与群众文艺团队的沟通交流,Y区文化馆组织召开了2019年群众文艺团队座谈会及文艺会演动员会。会上,区文化馆刘馆长对过去一年区文化馆的群众文艺活动工作进行了总结,公布了各团队的获奖情况,并传达了省委宣传部关于开展文艺会演的通知,号召各文艺团队积极打造精品,力争在文艺会演中取得优秀成绩。
会后,刘馆长跟王晨就近期工作进行了沟通。
刘馆长:小王,咱们今年的社会文艺团队建设还得好好抓啊,文艺会演也得好好组织。
王晨:馆长,您说的对。向您汇报下,之前有一些群众文艺团队带头人和街道文化站的站长向我反映过,他们在工作中遇到一些瓶颈,如在节目编排方面创新不足,节目水平有限,在团队管理方面也缺乏经验,希望能得到区里的指导与支持。您看我们能不能趁热打铁,针对这两个群体,办一期加强群众文艺团队建设的培训班,正好年初馆里也有这个培训计划。
刘馆长:可以啊。小王,我也有这个想法。但是,培训规模不能太大,我看得控制在40人左右。
王晨:是啊,咱们虽然年初报了这方面的培训预算,但规模要是大了,我们预算不够,也不好管理。
刘馆长:那你写个请示吧,馆里研究一下。到时候,就由你来担任这期培训班的班主任。
王晨:好的,保证圆满完成任务。馆长,还有一个问题,非遗传承工作是否在本次培训班上一起安排
刘馆长:还是不要放在一起安排,非遗传承工作是今年我们的重点工作,我打算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讨交流。
材料3:
近日,Y区文化馆按照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局的要求,开展了“2019 年度全区群众公共文化需求及满意度调查”。王晨是调查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在两周的时间里,王晨和同事们深入全区的13个街道、76个社区,召开座谈会26次,发放调查问卷2348份,开展入户访谈39次。调研结束后,王晨对调研的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本次调查显示,在全区13个街道中,6个街道建有社区文化中心,平均建筑面积280平方米,多数未达到规定的300平方米的要求;还有7个街道尚未建立社区文化中心。在6个社区文化中心中,3个拥有独立的办公场所,还有2个位于街道办事处内,有1个只是在街道办事处的会议室加挂了社区文化中心的牌子,距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建设标准还有较大差距。
全区76个社区中,有55%的社区没有专门的社区文化室,多与其他办公室合用,工作人员也由社区工作人员兼任。全区70支社会文艺团队中,60%的社会文艺团队处于没有场地和资金、全年没有交流和展演的状态。
全区有25个社区书屋,平均有图书500种、900册,报纸期刊10种,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80种,年均新增图书30册,均低于国家规定。翻阅社区书屋的借阅记录发现,有23家社区书屋的年度借阅率不足10%。
调查显示,19.3%的被访者对公益性文化活动和服务表示非常满意,较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26.6%的被访者表示比较满意;54.1%的被访者表示不太满意,较去年下降0.6个百分点,但比例仍然较高。不满意的原因集中在“公共文化设施不齐全”“文化场所或设施不够便利”“设备陈旧破损,无人维护”以及“公共文化活动种类少,不够丰富”“公益活动及项目较少,不能满足需求”“文化活动趣味性不强,缺乏吸引力”“文化活动覆盖面不够”等方面。
从活动形式的受喜爱程度上看,68.6%的市民倾向于“群众自编自演的文艺演出”,26.1%的市民选择“亲身参与的文化活动”。
从活动组织的主体来看,政府组织的送戏、送电影下社区和文化工作者下基层服务占总量的80.3%,营利性文艺演出活动占总量的12%,群众自发组织的活动占比不足8%。
在市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频率方面,一周一次占31.5%,一月一次占44.7%,半年一次占12.1%,一年一次或从没参与的占11.7%。
在针对“云端公共文化服务”的调查中,近八成市民希望能通过网络或手机客户端掌握的公共文化服务资讯,并要求加大数字化服务的力度。
在访谈中,部分社区干部和居民也反映了一些问题。
幸福小区居民李先生:我们小区旁边的子弟小学搬走好几年了,场地就一直闲置着。而我们社区连个文化室都没有,一群老伙伴就在小区花园里唱唱跳跳,不仅要担心影响楼上的居民,而且遇到刮风下雨就不能活动了。
宝塔社区干部张女士:现在经费很紧张,一搞文化活动,又是乐器又是服装的,都靠社区解决不现实,而且上级每年给我们拨的文化经费人均才2元钱。区文化馆有很多资源,要是能让社区共享就好了。对于一些演出服装、器材,各个社区可以你买这样,我买那样,搞活动时也可以调剂一下。
滨河家园居民刘小姐:社区也经常搞文化活动,可是参与的人特别少,那些活动大多是适合老年人的项目,而我们小区几乎都是年轻人,根本不感兴趣。现在什么都在讲供给侧改革,我看社区文化活动也不能总是“老三样”了。
宏社区干部丁女士:我们现在也就是小打小闹,不敢搞大型活动。经费不足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我们人手不足,没有专业人士,每次搞活动都得求人帮忙。有的城市采取的做法就挺好——上级文化馆的专业老师下到街道担任辅导员,甚至是“区聘街用”,一些专业院团的知名演员也常来社区指导,搞活动时还有许多志愿者帮忙。真让人羡慕啊!
红树林社区居民赵先生:说实话,我挺爱参加社区文艺活动的。没退休时,我就常参加工厂的文艺活动,唱歌、拉二胡我都喜欢。可那是业余爱好,自娱自乐还行,真要上台表演我就露怯了,要是有专家给我培训培训就好了,收点学费也行啊。之前我也去文化馆打听过,没有二胡学习班。
锦绣蓝湾小区居民何女士:我一次都没去过社区文化中心。每天我下班时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都休息了,再说有活动也就在社区门口贴个通知,不在意的话根本看不到。再有,咱们区的民间刺绣多有名啊,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我就在电视里看过,我想让我们家孩子学习一下,问了不少人都不知道上哪学去。
虹桥街道办事处宣传委员王文:这几年,国家挺重视基层文化工作的,出台了一些指导性的政策文件。经费逐年增加但还有很大缺口,而且发展不均衡,有的街道经济实力强,就发展得好些,有些老城区就差些。一些文化中心虽然建起来了,硬件也不错,但管理还是没跟上,利用率不高。基层文化工作要大繁荣、大发展,机制上要做些改革,完全靠政府提供的资源,总是相对不足的。应该要研究一下,怎么把社会资本、文化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