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4775441丛书名: 经典译林
《沙乡年鉴》是奥尔多·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在本书中,作者不仅表达了对威斯康星沙乡农场和谐生活的追忆,也记录了为追求科学的生态观而经历的教训和痛苦,并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应保有的爱与尊重。全书蕴含着他的土地健康和土地伦理观,语言清新优美,内容严肃深邃,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洋溢着对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的挚爱情愫。
中文版序英文版序部分 一个沙乡的年鉴一月一月冰融二月好橡树三月大雁归来四月春潮来临葶苈大果橡树空中舞蹈五月从阿根廷归来六月桤木岔—钓鱼叙事曲七月巨大的领地大草原的生日八月绿色的牧场九月丛林里的合唱十月烟样的金色特别早红灯笼十一月如果我是风斧在手中巨大的堡垒十二月家园雪上的松树65290第二部分 随笔——这儿和那儿威斯康星沼泽地的哀歌沙乡漂流关于一座鸽子的纪念碑弗兰博河伊利诺伊和艾奥瓦伊利诺伊的公共汽车旅行红色的腿在踢蹬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在云霄像山那样思考埃斯库迪拉奇瓦瓦和索诺拉瓜喀玛亚绿色的潟湖伽维兰的歌俄勒冈和犹他旱雀麦的替换马尼托巴克兰德波埃第三部分 结论保护主义美学美国文化中的野生动物荒野残迹为休闲而用的荒野为科学而用的荒野为野生动物而用的荒野荒野的卫护者们土地伦理伦理的演变次序共同体的概念生态学意识土地伦理的代用语土地金字塔土地健康和A—B分歧结论附录一 未发表的序(一九四七年)附录二 本书中出现的动植物名称 (英、拉、汉对照)利奥波德和《沙乡年鉴》(代跋)译后记
中文版序近四十年,从唤起环境意识的角度上说,在美国,有一本书显然是为突出的,它对人与土地之间的生态和伦理关系,做了能经得起检验的表达。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一本薄薄的、早在一九四九年出版的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是堪与十九世纪著名的美国自然文学经典——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比肩的作品。和梭罗一样,利奥波德是一个热心的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和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具有国际威望的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在国策制定上,以及奠定林学、野生动物管理、水域管理、土壤管理等领域的生态学基础方面,也卓有建树。他一生共出版了三本书,发表了五百多篇文章。他去世之后,其著作对一些新学科,如资源保护生物学和修复生态学,以及公共和私人政策,可持续农业和环境史,经济学、教育、美学和文学,都具有日渐增长的影响。比之他的其他著作,《沙乡年鉴》则更是他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他的土地健康和土地伦理的基本概念,不仅吸引着专业人士,而且吸引着那些热爱自然和欣赏美文的普通人。这本书看似简单。一开始是对一个荒弃了的农场上一年四季不同景象的追述,利奥波德和其家人曾在这里亲手进行着恢复生态完整性的探索;接下来,进一步就资源保护主义方面的问题陈述了利奥波德在北美其他地方的某些经历;后则以几篇有关人与环境的关系和伦理学思考的文章结束全书。他的代表性的文章《土地伦理》,通过把土地——土壤、水、植物和动物,包括人类——想象成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组成的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只是其中的一个“平等成员和公民”,将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各种问题串到了一起。文章的寓意是极其深刻的。今天,在全球气候变暖的阴影之下,在这个星球的生命支撑系统正发生着世界性衰退的时代,利奥波德对我们说,普通老百姓是能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的。他的文章不是祈求强有力的政府干预的答辩书,也不是通过渲染人们对生存危机的恐惧而宣扬世界末日的小册子。他力图在阐释土地功能的基础上去强化人们对土地的了解,以激发人们对土地共同体的热爱和尊敬。他相信,通过了解和热爱,就会产生一种在行为上的道德责任感,从而有助于维护或恢复这个共同体健全的功能。利奥波德通过对他本人和土地关系的描述,让越来越多从未到过威斯康星的沙乡,以及那些他所描写的地方的人接受了他的思想。这本书在世界上的销售量已超过两百万册;利奥波德的土地健康与土地伦理观已经成为众多的美国组织和政府机构确定环境项目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进一步鼓舞了美国甚至世界各地普通人不断高涨的环境保护主义热情,他们努力在自己的社区里为改善其共同体的健康和持续性工作着。《沙乡年鉴》已有了俄文、日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意大利文、法文、德文和波兰文的版本,现在,侯文蕙的富有感染力的译文又将再次出现在中国。侯文蕙在她的译文中注入了一种对自然的爱与一种对利奥波德所描述过的许多地方和环境的亲切感,同时还融入了她毕生在中国文化、语言和文学上的鉴赏力。令我高兴的是,夏日和冬季里,当她漫步在利奥波德的沙乡农场的树林、草地及沼泽边,或与利奥波德的子女讨论她的理论,并向其他研究利奥波德的学者请教时,我都与她在一起。她极有资格向她的中国同胞们介绍这样一位作家,一位向土地共同体的所有公民——无论他们住在哪里——发表预言的作家。侯文蕙翻译的前几版已经在中国引起了深刻反响,其中有多篇文章被收入选集、杂志,甚至中学和大学的语文与人文通识教材中。如《大雁归来》就已出现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中,这意味着中国的每个中学生都可以读到它们。每年,都有许多中国的访问者来到美国寻访威斯康星河畔利奥波德的沙乡农场。一旦到了那儿,他们也会参观新的利奥波德中心——利奥波德基金会的教育和活动场所,它是利奥波德的思想和他耕耘成果的具体体现。这个中心在二〇〇七年启用时,因其节能和环保的设计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高度评价。利奥波德基金会很高兴通过提供查理·施瓦茨的绘画光盘来协助侯文蕙这个新译本的出版,英文版《沙乡年鉴》从版就开始将施氏的这些富有召唤力的素描画用作插图。对于一个正经历着密集的经济增长及环境破坏的国家的读者来说,利奥波德文采飞扬的文章与其朴素的插图,可能会在一个远离其所在的时代和地方,激起对一个伟大的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觉悟、伦理意识,以及热爱和尊敬。美国利奥波德基金会主席 苏珊 · 福莱德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英文版序有些人在没有野生的东西的情况下也可以生活,而有些人就不行。这些随笔就是那些离不开野生的东西的人们之喜悦和身处两难的表达。野生的东西在开始被摒弃之前,一直和风吹日落一样,被认为是极其平常而自然的。现在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一种平静的较高的“生活水准”,是否值得以牺牲自然的、野外的和无拘束的东西为代价。对我们这些少数人来说,能有机会看到大雁要比看电视更为重要,能有机会看到一朵白头翁花就如同言论自由一样,是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些野外的东西,我承认,直到机械化为我们提供了美味的早餐,而科学又为我们揭示了它们的来源和如何生长的故事之前,是几乎没有什么关乎人类的价值的。全部矛盾由此而凝聚为一个相当有争议的问题。我们少数人看到了在进步中出现的报酬递减律,而我们的反对派们却并未看到。* * *人们必须设法回应他们所面临的现实。这些文章便是我的回应。它们分为三部分。部分所描述的是我们一家人在周末时,在那远离过多的现代化的世外桃源——“木屋”中所看到和所做的事情。在这个先是被我们越来越傲慢和越来越完美的社会榨取殆尽,然后又被遗弃的威斯康星沙乡农场里,我们试图用铲子和斧子去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正是在这儿,我们探索着,而且发现了上帝赐予我们的本质。这些“木屋”随笔按季节排列成《一个沙乡的年鉴》。第二部分,《随笔——这儿和那儿》,则列举了我生活中给我以教导的那些插曲,即那些逐渐地,有时是很痛苦地与伙伴们分道扬镳的插曲。这些插曲遍布北美大陆,前后有四十年时间。它们为那些有着一个共同标签——资源保护主义的各种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样板。第三部分,《结论》,运用更加逻辑化的术语,提出了我们这些持不同意见者的某些观点,这些观点是对我们的看法的科学说明。只有那些具有同感的读者会希望去弄懂第三部分的这些理论问题。我想,也许可以认为,这些文章向同行们说明了怎样才能回过头来取得认识上的一致。* * *资源保护主义已逐渐沉寂了,因为它是与我们的亚伯拉罕式的土地观念所不相容的。我们蹂躏土地,是因为我们把它看成是一种属于我们的物品。当我们把土地看成是一个我们隶属于它的共同体时,我们可能就会带着热爱与尊敬来使用它。对土地来说,是没有其他方法可以逃脱机械化的人类的影响的;对我们来说,也无其他方法从土地中得到它能够——在受制于科学的情况下——奉献给文化的美学收获。土地是一个共同体的观念,是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但是,土地应该被热爱和被尊敬,却是一种伦理观念的延伸。土地产生了文化结果,这是长期以来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总是被人所忘却。这些文章试图把这三种概念联结起来。当然,这样一种关于土地和人的观点,是容易由于个人的经验和偏见而被混淆、歪曲的。然而,不论真理是否可能被误传,有一点却如水晶一般清晰:我们的自大和完美的社会,现在就像一个忧郁病患者,它是那样为其自身的经济健康而困扰着,结果反而失去了保持健康的能力。整个世界是那样贪婪地希望有更多的浴盆,以至失去了去建造这些浴盆,或者甚至是关掉水龙头所必需的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没有什么比从健康角度稍稍轻视一下过多的物质享受更有意义的了。大概,通过重新评价非自然的、人工的,并且是以自然的、野生和自由的东西为条件而产生的东西,可以获得这样一种价值观上的转变。奥尔多 · 利奥波德一九四八年三月四日于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
户外随笔写作……一本犀利的书,充满了美好、活力和感染力。——《纽约时报》近几年出现的美好、温暖人心、重要的自然主义作品之一。——《芝加哥论坛报》侯文蕙在她的译文中注入了一种对自然的爱与一种对利奥波德所描述过的许多地方和环境的亲切感,同时还融入了她毕生在中国文化、语言和文学上的鉴赏力。——美国利奥波德基金会主席 苏珊·福莱德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