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35585
不要让你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独立思考!做你自己!
让我们一起听听叔本华老师这些不那么逆耳的忠言!
本书精选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随笔,包括其名篇《自我思考》《论写作与风格》《论博学与学者》《论阅读与书籍》等。诗人、翻译家绿原的译笔忠实畅达,生动传神。
嗣读叔本华之书而大好之,自癸卯之夏以至甲辰之冬,皆与叔本华之书为伴侣之时代也。其所尤惬心者,则在叔本华之知识论……然于其人生哲学观察之精锐,与议论之犀利亦未尝不心怡神释也。
——王国维
自我思考
一(§257)
丰富的图书馆如不加以整理,其用途赶不上一个藏书有限、但却有条不紊的图书馆;同样,大量的知识如未经自己的思考加工,其价值赶不上为量甚小、但却经过反复思考的知识。因为,只有把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多方面综合,把每种真理同另一种真理相比较,人才能完全占有自己的知识,并掌握它的威力。人只能熟思他所知道的东西;所以,人应当学到一点什么;但是,人也只知道他所熟思过的东西。
诚然,人们可以随意从事阅读和学习;但却不能随意从事思考。这就是说,后者必须由任何一种对事物本身的兴趣加以煽动和维护,犹如火之于风一样;这种兴趣或可是纯客观的,或只是主观的。主观的兴趣见于我们的个人事务中,而客观兴趣则限于天生善于思考的头脑,思考对于他们有如呼吸一样自然,但这样的头脑是很罕见的。所以,大多数学者身上少有这样的兴趣。
二(§258)
自我思考对于心灵所起的作用,与阅读所起的作用,其差别之大令人难以置信;人们凭借头脑或从事思考或从事阅读,所以那种差别还将不断加大头脑之间的原始差别。这就是说,阅读把思想强加于心灵,那是些对心灵目前所有的志向与情绪陌生而异质的思想,恰如印章在火漆上印出了图印。心灵就这样承受着全部外来的压力,时而思考这个,时而思考那个,虽然它对此既无冲动亦无兴致。——与之相反,如果是自我思考,心灵便遵循自己固有的冲动,这种冲动目前或是由外部环境,或是由任何一件回忆引起的。这就是说,直观的环境并不像阅读那样,把一个确定的思想强加于心灵,而只给它以材料和动机,去思考适宜于其本性与当前情绪的东西。——所以,多读会使心灵失去一切弹性,正如不断加压会使一根弹簧失去弹性一样:因此,为了使自己不具有任何思想,可靠的办法就是,一有空闲就手里拿起一本书。这种习惯正是博学会使大多数人比他们原本更迟钝,更愚蠢,使他们的著述毫无成就可言的所以然:他们始终像蒲伯所说的:
永远阅读别人,
从不被人阅读。
——蒲伯:《愚人叙事诗》第三卷第194节
学者是在书本中阅读的人;思想家,天才,世界启蒙者和人类的促进者,则是直接在世界之书中阅读的人。
三(§259)
归根到底,只有自己的基本思想才有真实和生命:因为只有它,我们才真正完全理解。读来的别人的思想乃是别人的餐事的残羹剩汁,一个陌生人脱下来的衣服。
读来的别人的思想之与从我们心中产生的自己的思想相比,有如史前植物的化石痕迹之与春日欣欣向荣的植物相比。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