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890375
960万平方公里上发生的典型税案,注定隐藏着丰富的税理、法理与情理,必定显示着税收法治建设的中国特色。基于这种判断和认知,典型税案始终是《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的成长点,也是本书编委会的兴奋点。呈现读者面前的第十二卷即完美诠释了这一点。本卷的亮点便是”广州德发房产建设有限公司与广东省广州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税务处理决定纠纷案”(以下简称”德发案”)系列文章。”德发案”从*人民法院再审判决书出台至今。
法院如何发展税法?
——评“德发案”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王宗涛
尊重与制衡之间:税法裁判中司法对行政解释的尊重王婷婷
应纳税额核定征收的行政法考量
——以人民法院对德发公司申诉之再审判决为例虞青松
“德发案”与实质课税原则
——兼论经济实质及其确定方法贺燕
“德发案”虚拟判决书花字1号叶永青
直接援引“经济实质”条款案
——韩国“TNT EXPRESS案”介评张月霞
股东借款个人所得税的反避税尺度
——从财税〔2003〕158号文看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的政策困局曹映平胡邵峰王维顺
拍卖方式下约定税款承担条款的效力黄俊
第三人代为清偿税收债务的成立要件及其法律效果李貌
增值税起征点的功能再造与制度重构
——以税收的二元功能为视角聂淼
基于生存权保障的增值税起征点制度完善付江峰
增值税起征点的制度评估与优化路径
——基于比例原则的分析许地恒
“宗教组织”免税的正当性分析
——以宗教寺庙房产的房产税为例贾康
美国宗教组织免税之争议与评价
——以“Walz诉纽约市税务委员会案”为例梁文永于海旭贾康
税务行政争讼的程序事项考量
——以“北方某县选矿厂退伙个人所得税争议案”为例王桦宇董珊珊
残疾人就业财税优惠:政策评估与制度修正曲艺
关于“汇鑫公司与漳州市国家税务局税务行政复议决定争议案”的专家意见李刚
《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稿约
附:《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规范要求
卷首语
自2018年首届“税务司法有影响力典型案例”发布以来,税法案例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此之前,《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已然耕耘多年,口碑和声誉俱佳。“税务司法有影响力典型案例”是否会成为《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的“助推器”,预示着一个税法理论与实务互动的更好时代?我们希望两者发生更多的交集、产生更多的互动、碰撞更多的火花,推动中国的税收法治建设。
960万平方公里上发生的典型税案,注定隐藏着丰富的税理、法理与情理,必定显示着税收法治建设的中国特色。基于这种判断和认知,典型税案始终是《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的成长点,也是本书编委会的兴奋点。呈现读者面前的第十二卷即完美诠释了这一点。本卷的亮点便是“广州德发房产建设有限公司与广东省广州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税务处理决定纠纷案”(以下简称“德发案”)系列文章。“德发案”从人民法院再审判决书出台至今,已然成为税法中有热度的案例之一,基于“德发案”展开讨论的文章也有多篇,丛书第九卷、第十卷也已刊出“德发案”3篇文章。尽管如此,编委会一致认为“德发案”的解释与评注空间并未充分释放。为此,编委会经过近一年的精心谋划、布局,特推出4篇聚焦“德发案”的专题评论文章和1篇虚拟判决书,期待能够整体呈现和引领税法研究的精耕细作。
此外,本卷继续延续专题化的组稿思路,并尝试和具有相同趣旨的研讨会形成成果的对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加灵活主动地回应当前理论和实务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并促成相关主题的深入研析。在专题之外,丛书也继续收录符合丛书定位的各界来稿。我们相信,这种脚踏实地的规范研究,不仅能实现对税法实践的现实贡献,而且是税法理论研究的必要部分,还是理论和实践相联结的必要一环。
“德发案”专题文章中,王宗涛提出了一个富有启发的命题–“法院如何发展税法?”数百年来,法学家们孜孜不倦地寻求可以客观、稳定地达致正义的法律解释方法和续造策略。具体到税法上,司法审判在税法漏洞补充中的使命为何?从法律解释的角度来看,人民法院在“德发案”中的解释方法是否运用得当?在该案中,寻求法律依据的另一种可能路径是什么?作者独到的视角让人耳目一新。与之相似,王婷婷也从司法的应有角色出发,人民法院针对“德发案”提出的“司法尊重原则”,在比较研究美国“谢弗林司法尊重原则”和德国法上的“判决余地”理论的基础上,导出应审慎确立司法对税收行政解释予以尊重的范围和标准,通过完善税收授权立法、推动涉税审判的专业化和提升税收行政解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为司法尊重原则的行使确立必要界限,不断完善我国税收司法审查制度等见解,值得关注。
与之不同,虞青松则基于行政法向度,对“德发案”中的应纳税额核定征收问题展开讨论。作者提出核定征收系依职权行为、阶段性行政行为、并无自由裁量的空间。并进一步认为,人民法院对“德发案”的判决未审查税务局在先征收行为的公定力、确定力,对稽查局在后追征行为的阻却而导致事实不清,其将实为证明方法的推定征收视为具有裁量性的行政活动而导致定性错误等结论,颇具启发。贺燕从“德发案”谈实质课税原则,主张实质课税原则的几个维度均有其现实的价值。其中,经济的实质主义主要功能在于课税之实质公平,然其之所以受更大争议,乃被认为其适用条件的不确定。经济实质主义的适用前提为何,其确定方法如何跳出传统的法学方法结合税法进行创造,是否可以核定?作者是否给出了有说服力的答案有赖读者的判断。身为律师,叶永青基于专业立场和知识经验,立足“德发案”实情,撰写虚拟判决书,与人民法院再审判决书出入不小,结集一起以期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感悟不一样的观测视角和由此得出的不同结论。
如果说实质课税原则在“德发案”中只有绰约的背影,则其在
“陈某某诉莆田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等税务行政处理再审案”(以下简称“陈某某案”)中已经亲临台前。这种源自税收司法实践的知识诉求,促使学界更加关注域外制度经验和税案进展。本卷收录张月霞介评韩国直接援引“经济实质”条款的案“TNT EXPRESS案”的文章,正是基于此种考虑。作者对该案的事实和审理过程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将韩国实质课税原则的立法、司法和主要学术观点等作了简明但清晰的介绍,我们深信这种域外知识与税案的分享有益于学界研究的科学推进,有助于税收司法之门的正确打开。
实质课税原则与反避税时常给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思绪。我国2018年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增加了反避税条款,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此之前的个人所得税反避税条款即是空白。如《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2003〕158号,以下简称财税〔2003〕158号)即财税主管部门面对被投资企业和投资者通过不分配利润、变相分配利润等方式逃避税的现象,所制定的特殊反避税措施。在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反避税条款出台之后,以财税〔2003〕158号为代表的这些旧有特别反避税条款何去何从、如何完善?值得深究。曹映平等以“大华公司税案”出发,基于财税〔2003〕158号进行分析,为当前反避税规则的完善提出了思路。作者对相关文件及其背景的详细梳理,对读者来说也将是一个难得的典藏。
与反避税实践热度不减相同,近几年拍卖中的涉税条款也常常纷争不断。拍卖涉税问题看似只是一个税法制度设计问题,但实际上涉及诸多税法与私法的联结难题。例如,纳税义务可否由民事主体自行约定、该种约定在民法和税法上的效力和效果如何?本卷收录的2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视角作出不同的解答。黄俊从两则典型案例出发,指出拍卖中“一切税负由买方承担”带来的现实财务处理和纳税难题。同时,作者基于税收法定原则,独到地论证出“一切税负由买方承担”属于无效条款,主张拍卖中的税负应当根据税法规定分别由法定义务人各自承担。李貌则基于日本法的比较研究,分析税法在认可纳税义务的第三人代缴的同时,何以应规定与民法不同的规则,并在此基础上对完善我国第三人代为清偿规则提出了相关建议。
作为本卷的第二个小专题,起征点的“小题大做”同样展示了丛书精耕细作的风格与定位。起征点是一项看似微小却意义重大的制度设计,但其制度效果如何,未来怎样完善,如何从法律的层面加以规范?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尚未达成共识。本卷收录的3篇文章,作者各自从不同角度解读起征点的制度功能,让人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感。其中,聂淼认为,起征点历次调整对于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功能过分强调,容易忽略征管经济这一起征点本应具有的功能,应使增值税起征点的征管经济功能与经济社会功能分别发挥主要功能与附带功能的作用。而付江峰认为,增值税起征点原初的基本价值在于保障特殊群体的基本生存,但历次的制度调整将其淡化。因而,其主张回归起征点的生存保障价值,其提出的完善建议中,确定起征点销售额和解决临界点税负悬殊的方法富有新意。许地恒则基于当前政策将起征点制度视作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措施这一判断出发,审查其现有的效果,并从规制税收优惠的视角提出了增值税起征点优化的不同解决方案,其中有关建立税式支出制度,从整体视角规制税收优惠制度的方案别具一格。3位作者努力展示的正是起征点制度的不同面向。至于起征点的“庐山面目”究竟为何,是生存权保障,还是征管经济,抑或是为小微企业减负?是择一,或者并存?任由读者评判。
丛书十一卷以来,极少关注民族、宗教等特殊领域的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不失为一大憾事。宗教是彼岸的关怀,税收是世俗的负担。有关宗教组织是否应当承受世俗税收负担的问题,少有进入税法研究的视野。为补缺这一遗憾,也为拓宽丛稿视野。本卷特收录一篇《“宗教组织”免税的正当性分析–以宗教寺庙房产的房产税为例》的专论和一篇《美国宗教组织免税之争议与评价–以“Walz诉纽约市税务委员会案”为例》的评注。前文由贾康完成,作者跳出常规的“政教分离”与“宗教信仰自由”思路,来讨论宗教组织免税的正当性问题,主张从宗教教化本身具有的“间接公益性”来论证免税的正当性,而不应基于宗教组织对具体公益慈善活动事业的实际参与情况。后文由梁文永等合作完成,作者选择美国税法上有关宗教的经典案例“Walz案”,阐述有关宗教组织免税是否违反联邦宪法的“禁止立教条款”的争议,展现美国联邦法院法官基于历史和宪法目的进行的精彩推理,与此同时,作者还梳理了美国历史上对宗教组织免税的税法规则沿革。凡此都有助于满足读者对宗教税收这一新鲜领地的新奇感,也欢迎更多读者开辟研讨类似的税收“前沿”疆域,《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愿意为之提供空间。
本卷同时还收录另外2篇文章和1篇专家意见。其中,王桦宇、董珊珊基于所代理的税案,“现身说法”的《税务行政争讼的程序事项考量–以北方某县选矿厂退伙个人所得税争议案为例》。众所周知,税务行政争讼的程序事项往往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正如作者所指出的,程序事项在税法上的重要性已经被逐渐认识,但如何为纳税人提供救济却缺乏明确依据。该文的见解,对行政诉讼中诉的理论研究或有补充。曲艺在《残疾人就业财税优惠:政策评估与制度修正》一文中,系统梳理了当前残疾人就业财税优惠政策中的问题,提出应以一种“趋近公共利益”的价值目标为导向,注重利益平衡、优化优惠规则、取消残保金等,其研究为“减税降负”工作的展开提供了一个思路。李刚将其受托出具的《关于“汇鑫公司与漳州市国家税务局税务行政复议决定争议案”的专家意见》授权丛书出版。该专家意见书围绕案件争议,紧扣“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司法审查,如剥茧抽丝层层展开,诠释了严谨分析和严密推理的法律人品格,回应了税收司法中“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判断疑难,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评判指引。
本卷开始尝试推行执行编委制度,由其进行书稿的初始编辑和清稿审读。本卷执行编委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贺燕老师。丛书的顺利出版,归因于叶金育副主编的周密组织、贺燕老师的辛苦付出和其他各位编委的不懈奉献,也得益于中汇(武汉)税务师事务所和北京智方圆税务师事务所的慷慨解囊。期待更多有识之士提供资助,帮助我们负重前行,将这件有意义的事情持续办下去。对法律出版社法治与经济分社沈小英社长、毛镜澄编辑一如既往的辛苦付出,武汉大学法律硕士杨振瑞对书稿规范化所承担的技术工作,一并致谢。
熊 伟
武汉大学财税与法律研究中心
2019年7月15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