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509066
本书对基金申请人,尤其是那些刚入道的新手、屡投不中的落榜者和二、三类普通院校未写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教师,可谓“雪中送炭”。对于其他类型基金的申请,本书也有一定帮助和参考价值
本书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语言精练,具体翔实,紧接地气,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书籍。
本书对基金申请人,尤其是那些刚入道的新手、屡投不中的落榜者和二、三类普通院校未写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教师,可谓“雪中送炭”。对于其他类型基金的申请,本书也有一定帮助和参考价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指导与技巧
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光辉历程
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发展历程……………………………………………………………………..1
一、概述………………………………………………………………………………………………………………………………1
二、基金委的发展历程……………………………………………………………………………………………………..1
三、踏上新征途………………………………………………………………………………………………………………….4
第二节 基础研究人才成长的沃土和摇篮……………………………………………………………………………….4
一、基金委设立人才项目的初衷和简史…………………………………………………………………………5
二、人才类项目整体实施效果初步分析……………………………………………………………………….10
第三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科学界的形象 ………………………………………………………………………..12
一、数据来源 ……………………………………………………………………………………………………………………13
二、总体形象 ……………………………………………………………………………………………………………………13
三、管理形象 ……………………………………………………………………………………………………………………15
四、绩效形象 ……………………………………………………………………………………………………………………15
第二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须知
节 概述………………………………………………………………………………………………………………………………………17
第二节 基金的总体原则、类别和申报流程 ………………………………………………………………………..18
一、总体原则 ……………………………………………………………………………………………………………………18
二、基金类别 ……………………………………………………………………………………………………………………19
三、申报流程 ……………………………………………………………………………………………………………………21
第三节 评审三阶段和形式审查不合格的常见原因 ………………………………………………………….22
一、评审三阶段………………………………………………………………………………………………………………..22
二、形式审查不合格的常见原因 …………………………………………………………………………………..24
第四节 评审要求和评审三要素………………………………………………………………………………………………..25
一、评审要求 ……………………………………………………………………………………………………………………25
二、评审三要素………………………………………………………………………………………………………………..26
第三章 2017年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统计及分析
节 概况………………………………………………………………………………………………………………………………………27
第二节 面上项目…………………………………………………………………………………………………………………………….27
第三节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9
第四节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1
第四章 《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选摘和解读
节 前言………………………………………………………………………………………………………………………………………33
第二节 申请、诚信、预算和限项须知………………………………………………………………………………….34
一、申请须知 ……………………………………………………………………………………………………………………34
二、科研诚信须知 ……………………………………………………………………………………………………………37
三、预算编报须知 ……………………………………………………………………………………………………………38
四、限项申请规定 ……………………………………………………………………………………………………………41
第三节 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申报须知 ………………………………………………………….43
一、面上项目 ……………………………………………………………………………………………………………………43
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3
三、地区科学基金项目……………………………………………………………………………………………………44
第四节 面上项目各科学部的资助方向和重点……………………………………………………………………45
一、数理科学部………………………………………………………………………………………………………………..45
二、化学科学部………………………………………………………………………………………………………………..47
三、生命科学部………………………………………………………………………………………………………………..48
四、地球科学部………………………………………………………………………………………………………………..50
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51
六、信息科学部………………………………………………………………………………………………………………..52
七、管理科学部………………………………………………………………………………………………………………..53
八、医学科学部………………………………………………………………………………………………………………..54
第五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8年度项目评审情况分析 ……………………………………………..58
一、总体情况分析 ……………………………………………………………………………………………………………58
二、独立医药院所获得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分析……………………………60
第五章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即将实施的新政策
节 国家的指导性文件………………………………………………………………………………………………………….63
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 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63二、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65第二节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即将实施的新政策解读 ………………………………………….67
第六章 基金申请指导与技巧——《标书歌》解析
节 《标书歌》…………………………………………………………………………………………………………………………….69
一、《标书歌》的产生过程……………………………………………………………………………………………..69
二、《标书歌》全文………………………………………………………………………………………………………….69
第二节 申请书撰写要点和技巧………………………………………………………………………………………………..71
一、申请基金的重要性……………………………………………………………………………………………………71
二、科研选题的原则 ……………………………………………………………………………………………………….72
三、填写简表的关注点……………………………………………………………………………………………………72
四、如何编写标书的题目 ……………………………………………………………………………………………….73
五、怎样选择关键词 ……………………………………………………………………………………………………….74
六、关键的摘要如何写……………………………………………………………………………………………………74
七、创新性的重要意义……………………………………………………………………………………………………76
八、立题依据的核心 ……………………………………………………………………………………………………….77
九、选择参考文献的注意事项……………………………………………………………………………………….78
十、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的关系 …………………………………………………………………………………..78
十一、技术路线的重要性和设计 …………………………………………………………………………………..80
十二、如何凸显关键问题、可行性和特点…………………………………………………………………..81
十三、年度计划和预期成果……………………………………………………………………………………………82
十四、努力夯实前期基础 ……………………………………………………………………………………………….83
十五、申请人简历如何填写……………………………………………………………………………………………83
十六、加深评委印象的策略……………………………………………………………………………………………84
十七、重视经费预算的编撰……………………………………………………………………………………………85
十八、学好《指南》和有关规定 …………………………………………………………………………………..85
节 钙敏感受体在大鼠缺氧性肺动脉收缩和血管重构中的作用和
分子机制…………………………………………………………………………………………………………………………….90
第二节 同行评议意见和作者反省………………………………………………………………………………………….135
一、同行评议意见 ………………………………………………………………………………………………………….135
二、作者反省 ………………………………………………………………………………………………………………….135
第八章 一份铩羽而归的失败标书
节 钙敏感受体在 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和机制 ……………………….138
第二节 同行评议意见和作者反省………………………………………………………………………………………….165
一、同行评议意见 ………………………………………………………………………………………………………….165
二、作者自省 ………………………………………………………………………………………………………………….166
第九章 一份B类上会终落选的标书
节 钙敏感受体调控 ATP流在糖尿病性心肌病发生中的作用和机制 ……………168
第二节 同行评议意见和作者自省………………………………………………………………………………………….206
一、同行评议意见 ………………………………………………………………………………………………………….206
二、作者自省 ………………………………………………………………………………………………………………….208
参考文献……………………………………………………………………………………………………………………………….210
附录 作者在科学网发表的有关基金申请的博客文章 ……………………………2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全国广大教师和科技工作者获取科研经费的主要途径,竞争十分激烈。如何撰写申请书和提高中标的成功率,已成为申请人关注的热点。目前,国内缺少相关的辅导专著。
本人曾主持 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加各类基金项目评审工作 20余年,熟悉基金申请的要求、重点和撰写技巧。为帮助初出茅庐的新手撰写标书,曾在科学网发表 30余篇有关基金申请的博文和帖子(包括《标书歌》和本人的申请书),并应邀到全国 20余所大学和医院做基金申请专题讲座和辅导。在此基础上,经过归纳和总结,完成本书的撰写工作。
本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①简要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年光辉历程,基金申请须知(总体原则、类别、流程、评审阶段、形式审查不合格常见原因、申请须知、评审要求、评审三要素等),2017年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选摘和解读, 2019年的政策。②以通俗易懂的诗歌形式(《标书歌》),生动形象地阐述基金申请须知,以及如何撰写标书的题目、关键词、摘要、技术路线、关键问题、创新和特色等重点和难点内容,并深入细致地解析相关内容。③提供本人申请成功、失败和 B类上会但终落选的标书各 1份(总计 3份标书),结合专家评审意见及本人自省情况,现身说法,帮助读者少走弯路,提高标书写作水平和中标成功率。
本书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语言精练,具体翔实,紧接地气,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书籍。
本书对基金申请人,尤其是那些刚入道的新手、屡投不中的落榜者和二、三类普通院校未写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教师,可谓“雪中送炭”。对于其他类型基金的申请,本书也有一定帮助和参考价值。
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8年 9月
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发展历程
在纪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 30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的王新等人在广泛、系统收集和分析档案、文献、访谈和统计数据等资料的基础上,在《中国科学基金》发表了纪念文章《追求卓越三十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展历程回顾》[1]。为了让读者梗概了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发展历程,特将该文的主要内容选摘如下:
一、概述
科学基金制是由出资人设置基金,采取自主申请、专家评审、择优支持的原则,资助特定科技研究的制度。 20世纪以来,美国、德国、瑞士、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采用科学基金制作为国家政府支持基础研究的主要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国于 1982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试行科学基金制, 1986年在国家层面正式实施,并成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基金委),由基金委具体负责管理工作。 30年来,基金委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制定了一整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建立了以学科体系为框架、同行评议为手段、绩效评估为辅助的经费分配体系,健全了决策、咨询、执行、监督的管理系统;逐步建立了较完整的人才资助体系(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创新团队基金)和探索项目、人才项目、工具项目、融合项目四大系列的资助格局。
国家财政对科学基金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从 1986年的 8000万元起步,增长到 2016年的近 250亿元,增长超过 300倍。以面上项目为例,项目资助强度从 1986年的 3433项、平均 2.8万元 /项,增长到 2015年的 16 709项、平均 61.3万元 /项(见图 1-1)。随着基础研究资助环境的改善,我国基础研究总体能力大幅提升,取得了一批国内外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
二、基金委的发展历程
(一)科学的春天
“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的各项事业(包括科学技术事业)都造成了极大破坏。 1978年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经费/亿元
222.3
240
80
210
70
180
60
50
150
面上项目资助强度/(万元/项)
120
40
90
30
60
30
20 10
0
19861987
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200120022003
20042005200620072008
20092010
20112012
2013
2014
2015
0
年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经费(亿元)
面上项目资助强度(万元/项)
图 1-1 1986—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经费和面上项目资助强度的年度变化
数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历年年报数据; 2015年面上项目为直接经费,2014年以前为直接经费与间接经费之和
月,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在会上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发出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号召。
1981年,谢希德、曹天钦等 89名学部委员(来自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和生物学部),联名写信给中央领导人,建议设立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科学基金。该建议很快得到了批准。 1981年 11月 14日,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正式设立,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担任该基金委员会主任。 1982年,科学基金正式启动,每年运用 3000万元国家财政拨款,面向全国,采取自由申请、同行评议、择优支持的原则资助基础研究。
在邓小平同志“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精神支持下, 1986年 2月 1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通知》[2]:
为了加强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工作,逐步试行科学基金制,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暂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密切联系,独立开展工作,并充分发挥科学家、专家在管理中的作用。
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任务是:根据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和规划,有效地运用科学基金,指导、协调和资助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工作,发现并培养人才,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其主要职责是:①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制定和发布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项目指南,受理课题申请,组织同行评议,择优资助。②接受委托,为国家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重大问题提供咨询。③支持其他面向全国的科学基金会的工作,并在课题安排上给予协调和指导。④同其他国家的科学基金会和有关学术组织建立联系并开展国际合作。
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基金,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拨款,同时接受国内外单位和个人的捐赠。国家财政拨款当前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原由中国科学院管理的面向全国的科学基金,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用于支持基础研究的经费,从中国科学院等国务院有关部门划转的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的经费,国家每年对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增加的经费,以及国家的专项拨款。
(二)艰苦初创
基金委初创时期( 1986—1990),条件艰苦,没有办公场地(租借中央音乐学院留学生
楼),编制只有 80人,外市调进或借调的人员只能夜宿办公室。
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基金委积极开展工作。在次基金委委务扩大会议上,就确定
了“基金委首先是学术机构,其次为管理机构”的指导思想,建立了 25人组成的全体委员
会(由科学、教育、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国防等部门的科学家和管理专家组成),以此
作为基金委的决策机构,并设立了数学与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与
工程科学、信息科学六个科学部(1996年增设管理科学部,2009年增设医学科学部)作为学
术性管理机构,科学部主任全部聘请科研一线有声望的学术带头人(一般为学部委员,相当
于现在的院士)来担任。至 1990年底,基金委形成了包括 2万位同行评议专家、 56个学科
组的 632位评审专家和基金委内部 100多位学术管理人员组成的科学基金专家系统。
(三)稳定成长
1991—2000年,是基金委稳步成长的十年。基金委按照“控制规模,提高强度”的原则,从 1992年开始,每年批准资助的面上项目控制在 3500项左右,资助强度从 1991年的
3.7万元 /项增至 1995年的 8.7万元 /项,再增至 2000年的 17.2万元 /项,从而确保一支精干的科研力量稳定从事基础研究。
1993年起,基金委陆续制定了科学基金“九五”和“十五”优先资助领域,这是一项
开创性的长远战略性工作。 1994年,陈章良博士和当时基金委主任张存浩院士相继提出设
立“总理青年科学基金”的建议,得到国务院批准,促成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简
称“杰青”基金)的设立。“杰青”基金成了基金委影响力的品牌项目类型。1994—2015
年,资助“杰青”基金的金额达到 50多亿元,共资助了 3400名科学家,包括了白春礼、杨
卫、裴刚等一大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杰青”基金的实施,加快了我国
与国际科学接轨的速度,促进了中国科学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
在这一时期,基金委积极探索国际合作交流新模式,开创不同国家基金会之间长期而
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华举行了一系列国际研讨会,推进中国科学全球化,我国基础研究整体
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例如, 1995年以前,在国际权威性刊物《科学》(Science)和《自然》
(Nature)上,我国科学家每年仅发表 3~5篇论文, 1996年后上升到 10篇以上, 2000年为 22篇。1996—2000年,在这两份刊物上发表的 90篇论文中,有 74篇论文得到了科学基金资助,占比达 82.2%。
(四)成熟发展
2001—2010年,是基金委成熟和发展时期。通过立法工作,基金委在国家行政体制中的地位与职能得到了法律保障,科学基金制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和法治化。 2005年 4月 1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章程》正式颁布实施; 2007年 2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该《条例》保驾护航下,科学基金的财政投入从 2007年的 43亿元提高到 2016年的 248亿元。同时,基金委坚持不断提升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水平和规范化,加强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等。例如,从 2004年开始,基金委建立科学基金
网络信息系统:全文电子版申请书上报;一站式受理服务;网上遴选同行评议专家;全文反馈
同行评议意见等。
这 10年间,基金委聚焦事关国家重大需求的前沿领域,启动 510个重大项目,资助金
额约 10亿元;启动重大研究计划 29个,金额约 31亿元,带动了中国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
三、踏上新征途
2011年至今,基金委又踏上了新征途。科学基金制已经成为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十二五”期间,国家财政投入约 888亿元,其他渠道 17.5亿元,资助各类项目近 20万项。基金委在这一时期面临的新挑战,是管好、用好基金和严格把控科研不端行为。
2012年起,基金委提高了对自由探索项目的资助额度,面上项目提高到 4年 80万元,
重点项目则为 5年 300万元,同时,增设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还启动了对难度大、风险性高
的重大“非共识项目”的资助机制。2014年,基金委将“间接经费”引入科学基金项目。
间接经费是指依托单位在组织实施项目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
用,主要用于补偿依托单位为了项目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供暖的
消耗,有关管理费用以及绩效支出等。间接费用按依托单位单独核定。
国际经验和我国实践均证明,完善的自然科学基金制应包括咨询、决策、执行和监督四个
系统。 1998年,基金委监督委员会正式成立; 2005年,发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
督委员会章程》;从 2013年起,开始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调查结果以及严重违纪行为,
对科研不端实施零容忍政策; 2015年,出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科学基
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加大了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理力度。2010年以来,
监督委员会共受理投诉举报案件 468件。仅 2013年,就撤销 36个已资助项目,处理当事人 75
人。2015年严肃处理了 72名不端行为相关责任人,撤销已获资助项目 47项。
2016年 6月,基金委发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总量并
行”“贡献并行”“源头并行”的战略目标。
基金委及其管理的科学基金 30多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在国内外赢得了广泛的
赞誉,成为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历史上的成功典范。
第二节 基础研究人才成长的沃土和摇篮
从上面列举的基金委和科学基金诞生和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自 1986年成立以来,基金委一直把培养科研人才视为战略任务,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科研人员设立了一系列人才项目,包括青年科学基金( 1987年至今)、地区科学基金( 1989年至今)、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 1996—2014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994年至今)、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2000年至今)、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2012年至今);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 1998年至今)、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 2009年至今)。这些不同层次的人才类项目,各具特色,互相补充,为稳定和扩大我国基础研究队伍、培养学术带头人、推动中国科学全球化等立下汗马功劳。科学基金已成为我国基础研究人才
成长的沃土和摇篮[3]。唐靖等人发表在《中国科学基金》上的这篇论文,资料翔实,令人信
服。本文引用这篇论文的一些数据和结论。
一、基金委设立人才项目的初衷和简史
(一)面向基层,吸引和发现基础研究人才
1.青年科学基金
1987年,为了解决因“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人才断层,减少人才流失,基金委正式设立“青年科学基金”(简称青年基金)。该基金以吸引年轻人投身科研、发现和培养人才为目的,对业绩等要求不高。 1987年,青年基金总经费为 342.52万元,资助 97项,平均资助强度为
3.53万元 /3年;2015年,青年基金总经费已达 31.95亿元,资助约 1.6万项,平均资助强度为 19.77万元 /3年;2017年的平均资助强度,提高到 22.84万元(直接费用)。从 1987年设立到 2015年,青年基金共投入经费约 242.6亿元,资助 11.3万余项。在科学基金设立的人才类项目中,青年基金投入经费多、覆盖面广。
2.地区科学基金
1989年,为缓解地区科技发展不平衡,基金委对边远、少数民族和科学基础薄弱地区采取政策倾斜,设立了“地区科学基金”(简称地区基金),当年经费为 259.44万元,资助 106项,平均资助强度为 2.45万元 /3年,涉及新疆、内蒙古、广西、海南、宁夏、青海、西藏 7个省或自治区。到 2015年度,地区基金已覆盖江西、云南、广西、新疆、甘肃、贵州、内蒙古、宁夏、海南、吉林、青海、西藏、湖南、湖北、四川共 15个省或自治区,经费达
10.96亿元,资助 2829项,平均资助强度为 38.74万元 /4年。2017年,地区基金资助 3017项,经费达 10.95亿元(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为 36.3万元 /4年(直接费用)。从 1989年设立到 2015年度,地区基金共投入经费约 71亿元,约资助 1.9万余项。就经费总额和资助项数而言,在科学基金人才类项目里地区基金仅次于青年基金。
3.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
针对当时我国基础科学本科教学设施落后、报考理科的优秀考生减少及“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经费严重短缺等情况,在卢嘉锡等全国人大代表和苏步青等科学家呼吁建议下, 1996年成立了由基金委负责组织实施的“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资助范围从科研延伸到教育。到 2014年,该基金相关职能转归负责。在实施期间,该基金共投入经费约 15亿元,资助全国几十所高校近百个理科基地。
(二)激励优秀科研人员,培养学术带头人
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世纪 90年代初,全球科技人才争夺日趋激烈。当时,国内高层科技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青黄不接”;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出现了出国潮;许多回国留学人员又因条件所限难于学以致用;雪上加霜,不少科技人员纷纷“下海”经商。在这种形势下,加快培养我国基础研究领域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已成为当务之急。
1994年,经青年学者陈章良( 1987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时任北京大学教授)向总理提议和基金委的积极争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简称杰青基金)正式设立。它是国家为培养青年学术带头人、延揽海外优秀学者而设立的专项基金,用以资助已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 45周岁以下青年学者自主开展高水平研究。 1995年 4月 14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了首届杰出青年(简称“杰青”)代表。杰青基金的设立是基金委 30年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节点。从 1994年设立到 2015年度,杰青基金共投入经费约 58.7亿元,资助 3400人。资助规模已从成立之初的 49人增长到每年 200人左右,资助强度从 60万元 /3年增长到 350万元 /5年。
2.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参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基金委在 2012年设立了“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简称优青基金),支持具备 5~10年科研经历并取得一定科研成就的青年科研人员自主开展研究,申请人年龄上限:男性为 38周岁,女性 40周岁。该基金当年投入经费 4亿元,资助 400项,平均资助强度为 100万元 /3年,2015年资助强度已增长为 130万元 /3年。从 2012年设立到 2015年度,共投入经费 17.2亿元,资助 1599人。
3.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2000年,基金委设立了“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简称创新群体基金),这是我国个以基础研究创新团队为对象的资助计划。该基金以培养学术带头人为目标,资助强度大。该基金原由基金委各学部、等先,基金委审批,自 2014年起,将方式改为自由申请,资助方式由此前的“ 3+3+3”模式改为“ 6+3”模式,资助强度由 500万元 /3年增为 1200万元 /6年。从 2000年设立至 2015年度,创新群体基金共投入经费约 44.6亿元,资助了 400多个群体自主探索。
(三)多渠道引入海外智力,提升中国科学基金的国际化
1992年,基金委为鼓励海外华人学者回国服务,设立了“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工作讲学专项基金”,支持获资助者参加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有关讲习班或研讨班等。
1998年,基金委又设立了“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和“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原名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B类”),以吸引海外、港澳地区 45周岁以下的优秀中国学者每年能在中国内地进行一定期限的研究工作。
2008年,基金委将上述项目合并,设立“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资助海外及港澳地区 50周岁以下的优秀学者与中国内地合作者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
2009年,基金委在中国科学院和所属单位开始试点实施“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资助外国青年学者(不超过 35周岁、在国外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有一定研究经历和基础)到中国内地开展研究。
随着我国科学基金事业的发展,人才类项目的经费规模和资助范围不断扩大,如图 1-2所示[3]。
242.5
250
80
150
60
120100
200
资助总项目数/千顷
经费总额/亿元
100
40
50
20 0
0
图 1-2 各类人才项目历年(截至 2015年)经费总额及资助总项目数
数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历年年报、文档处相关项目批注通知等
科学家在线( ScientistIn)是由多位热爱科研的哈佛 -清华人才团队于 2016年 5月打造的科技供需对接平台。基于基金委在其网站上公布的 423 213项立项项目数据, ScientistIn采用当年价格加总计算的方法,对每个科学家(团队)获得的经费资助总额进行分析,统计出自然科学基金 30年来对 242 548位科学家(负责人)的资助情况,结果发现,获得经费资助总额在 1亿元以上的科学家有 9人,在 5000万以上 29人,在 1000万以上 1017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年经费排行榜 Top100”的具体情况见表 1-1。
表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年经费排行榜位于前 100名的科学家
自科基金 30年科学家经费排行全领域 Top100 自科基金 30年科学家经费排行全领域 Top100
序号 负责人依托单位金额 /万元 项目数 序号 负责人依托单位金额 /万元 项目数
12 陈乐生中德科学基金研究交流中心 18 130 刘志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 14 800 14 1 9 李儒新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0 384 7
息技术研究所 10 孙世刚厦门大学 9840 24
3 薛其坤清华大学 12 414 10 11 赵红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9817 6
4 杨学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 12 218 13 12 田捷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9553 22
究所 13 邓元勇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9501 4
5 鲍威中国人民大学 11 370 2 14 万立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9022 17
6 万卫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1 246 7 1516 戴琼海清华大学 8907 邹广田吉林大学 8898 10 9
7 房建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 795 8 17 陈洪渊南京大学 8706 21
8 吕大仁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0 427 16 18 王西杰上海交通大学 8500 1
续表
自科基金 30年科学家经费排行全领域 Top100 自科基金 30年科学家经费排行全领域 Top100
序号 负责人依托单位金额 /万元 项目数 序号 负责人依托单位金额 /万元 项目数
19 程和平北京大学 8381 8 51 朱日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地理 4450 19
20 巴音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8323 2 研究所
希格械与物理研究所 52 周欣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 4423 2
21 钟掘中南大学 7995 8 研究所
22 潘庶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7900 1 53 高松北京大学 4405 18
23 夏洋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7795 5 54 罗振革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 4375 8
24 郭光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7120 15 究院
25 吴立新中国海洋大学 7050 10 55 涂永强兰州大学 4341 18
26 史生才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6831 19 56 郑兰荪厦门大学 4315 14
27 沈健复旦大学 6533 3 57 怀进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229 10
28 杜江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442 9 58 陆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 4135 17
29 王智彪重庆医科大学 6425 11 究所
30 高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6190 23 59 朱彤北京大学 4095 14
31 李强北京大学 6092 4 60 杨戬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4072 16
32 张泽浙江大学 5960 2 61 杜修力北京工业大学 4007 12
33 李忠献天津大学 5917 15 62 林海清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3980 3
34 李晓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 5659 2 63 张德清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3887 32
研究所 64 张首刚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3820 3
35 魏炳波西北工业大学 5616 14 65 于贵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 3807 13
36 高鸿钧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5537 12 研究所
37 李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 5008 32 66 段树民浙江大学 3820 8
究所 67 柳卫平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3807 14
38 徐涛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5007 11 68 孙卫东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 3800 9
39 李宏男大连理工大学 4982 14 究所
40 曲久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 4979 24 69 张启发华中农业大学 3759 26
中心 70 李静海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3661 22
41 王东晓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4914 24 71 张希清华大学 3650 18
42 宋尔卫中山大学 4912 17 72 陈和生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3628 15
43 吴培亨南京大学 4907 2 73 陈剑清华大学 3605 24
44 安芷生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4894 20 74 吴开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 3598 12
45 陶澍北京大学 4814 22 大学
46 陈雁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 4809 12 75 赵东元复旦大学 3556 16
究院 76 方岱宁北京大学 3523 10
47 周东华清华大学 4779 12 77 胡海岩北京理工大学 3450 4
48 沈树忠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 4762 15 78 张荣南京大学 3449 14
研究所 79 祝宁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3440 10
49 傅伯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 4729 18 88 于非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3336 11
中心 89 许宁生中山大学 3334 11
50 赵刚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4578 42 90 郑南宁西安交通大学 3294 21
续表
自科基金 30年科学家经费排行全领域 Top100 自科基金 30年科学家经费排行全领域 Top100
序号 负责人依托单位金额 /万元 项目数 序号负责人依托单位金额 /万元 项目数
8081828384858687 田中群厦门大学 3437 陈学思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 3418 究所 刘云浩清华大学 3384 高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 3366 研究所 毛河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 3360 理研究所姚檀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3359 陈建峰北京化工大学 3349 陈仙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338 26 14 6 14 1 6 16 7 91葛耀君同济大学 3272 92王雁玲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3263 93张立飞北京大学 3245 94郭烈锦西安交通大学 3231 95陈小明中山大学 3219 96顾长志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3216 97江桂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 3195 中心 98刘鸣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3194 99帅志刚清华大学 3193 100张福锁中国农业大学 3188 6 1024 32 1510 2316 9 23
不仅如此,科学家在线还对基金委 8个科学部 30年来科学家获得经费情况进行加总计算,得出“各学部 30年经费排行榜 Top50”。
1.数理科学部
共有 23人入围“全领域 Top100”,亿级科学家 4人。中国科学院以 21名科学家入围本学部 Top50而独占鳌头。北京大学也表现优秀,共有 6人入围。上海交通大学共有 3位科学家跻身排行榜。
2.化学科学部
共有 18人入围“全领域 Top100”,亿级科学家 1人。中国科学院依旧以 18人入围本学部 Top50而占据优势。其次是清华大学共 6名科学家入榜。厦门大学在化学科学领域成绩斐然,4名科学家榜上有名。
3.生命科学部
共有 7人入围“全领域 Top100”。中国科学院以 22人入围本学部 Top50,无可动摇地占据了榜首。排名第二的为北京大学,共有 7人上榜。中国农业大学发挥自身优势,有 3名科学家荣登排行榜。
4.地球科学部
共有 15人入围“全领域 Top100”,亿级科学家 2人。在本学部 Top50中占据人数多的依旧是中国科学院, 30人上榜。北京大学以 4人上榜的成绩名列第二。西北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均有 2名科学家上榜,并列第三。
5.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共有 7人入围“全领域 Top100”。中国科学院地位依旧不可动摇,在本学部 Top50中占据 11名。清华大学 5人入围名列第二。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均有 3人入围,并列第三。
6.信息科学部
共有 12人入围“全领域 Top100”。在本学部 Top50榜单中,中国科学院占据 14人,名列。清华大学 5人,名列第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人,位居第三,亿级科学家 1人。
7.管理科学部
共有 3人入围“全领域 Top100”。中德科学基金交流中心获得亿级资助,该中心于 2000年启用,每年向科学家提供近 2千万经费资助开展合作与交流。北京大学有 6人上榜,排名。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均有 3人入围本学部 Top50,并列第二。
8.医学科学部
共有 8人入围“全领域 Top100”。中国科学院以 8人入围本学部 Top50,继续领衔。北京大学在医学领域表现优秀,有 6人上榜。四川大学和浙江大学均有 4名科学家入围,并列第三。
9.其他基金领域
另外还有 7名入围全领域 Top100的科学家,以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居多。
欲了解各科学部 Top50的名单、单位、排名和经费情况,请参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年与科学家经费排行榜》(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8924&d o=blog&id=1000230)。
二、人才类项目整体实施效果初步分析
不同类别人才项目的经费和资助范围不同:①青年科学基金(简称青年基金)、地区科学基金(简称地区基金)的资助范围广、资助强度低,特点为“宽而广”;②杰青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简称创新群体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简称优青基金)资助规模较小、强度较大,呈现“少而精”的特点;③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的资助范围和强度都较小,“抛砖引玉”,呈现出“引导性”的特点。
(一)稳定并扩大了科研队伍,提升了基础研究整体水平
人才类项目支持中国科学共同体的快速成长,为改善“文化大革命”之后科研人员“青黄不接”的局面和培养科研后备军做出了重要贡献。“窥一斑而知全豹”,从表 1-2[3]可以看出四类人才类项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表现在: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大量论文,出版了许多专著,获得了许多奖项,还培养了一大批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可见,人才类项目不仅稳定和扩大了科研队伍,而且提升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埃尔塞维尔出版公司的 Scopus数据库的数据显示: 2016年中国人作为作者发表了 42.6万余篇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数量超过美国(美国的学术论文发表数量接近 40.9万篇),居榜首;但从被引用率来看,
瑞典和瑞士的学术论文,随后是美国和欧盟,中国仅排名第五位。可见,我国学术影响力显然有继续提高的空间和必要性。
表 1-2 四类人才项目近年结题情况
青年科学基金 41 172 132 857 135 095 19 987 18 031 617 1334 2486 4188 42 817 119 644
(2008—2015)
地区科学基金 4467 9555 27 909 2455 1171 14 201 91 ② 228 5545 26 595
(2008—2014)①
国家杰出青年科 737 16 263 4917 804 2486 108 158 274 1348 8817 8729
学基金( 2012—
2015)
创新研究群体科 295 24 305 5418 894 3812 174 233 368 2437 16 933 19 003
学基金( 2012—
2015)
总计 46 671 182 980 173 339 24 140 25 500 913 1926 3219 8201 74 112 173 971
数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8—2015年的年度报告。① 2011年起,地区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期限由 3年改为 4年,故 2015年度无结题项目。②缺 2013年数据,年报上显示该年地区科学基金结题项目共获 2083项省部奖, 2012年为 1项、2014年为 83项,对比之下,2013年的数据明显有误,待进一步核查
(二)支持并培养了学术带头人,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成果
除了稳定并扩大科研队伍外,人才类项目另一个突出成效便是培养和支持了一批学术带头人,促使受资助者确定了长期研究方向,凝聚和提高团队能力。杰青基金、创新群体基金的单项产出率(如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获得国际奖、培养后备人才的功能)远高于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具体情况如表 1-3所示[3]。
表 1-3 四类人才项目近年每项结题平均产出情况 *
青年科学基金(2008—2015)
地区科学基金(2008—2014)①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12— 2015)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2012— 2015)
3.1 3.8 0.5 0.4 0.01 0.05 0.03 0.1 1 2.9
2.1 6.2 0.5 0.3 0.003 0.04 0.02 0.05 1.2 6
22 6.7 1.1 3.4 0.15 0.2 0.4 1.8 11.9 11.9
82.4 18.4 3 13 0.6 0.8 1.2 8.3 57.4 64.4
数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8—2015年度报告
许多早期获得青年基金的科研人员,通过不断积累又陆续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甚至成为创新群体基金资助团体的带头人。截至 2014年,60岁以下的内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有
86.1%曾获得科研基金资助; 1999年以来,由“杰青”主持或参与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占整个国家自然科学奖的 77%,共有 501位“杰青” 555次获奖;在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 5名获奖者中,有 4名是“杰青”,2015年则均为“杰青”。对“长江学者”、中科院“百人计划”等人才计划获得者,杰青基金也发挥了培育和孕育作用。“杰青”在国际学术组织或国际权威学术刊物担任重要职务者日益增多,屡获科学奖励。众所周知,高影响力科学家是国家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在汤森路透公司发布的高被引论文作者榜单中,中国大陆作者在 2001年仅 7人次(占比不及 1%);而在 2014年则为 128人次(占比为 3.98%,约一半曾获得杰青基金资助),这反映出过去十余年来我国科研实力大幅提升。
(三)推动中国科学全球化,融入国际研究网络
“文化大革命”不仅造成了我国科研界人才的断层,而且使我国与国际科学严重脱轨。改革开放后,兴起的留学潮,形成了一个由海外留学人员组成的非常宝贵的人力资源储存库。多年来,通过杰青基金和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等人才类项目,成功地吸引了一批海外优秀华人学者回国工作、交流,带回了新思想和新制度,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它扩大了本土科研人员的国际视野,也推动了中国科学全球化。
2009年设立的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吸引了一批外国优秀青年学者到我国内地从事研究。这类基金展现出我国开放、包容和国际化的姿态,提升了中国科学在国际的影响力。
(四)打开局面,为发现和培养人才开辟新途径
无论是青年基金、地区基金,还是杰青基金、优青基金,或是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等,都是在科研人员亟须资助的情况下及时设立相应的人才类项目给予资助,搭建竞争平台,为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开辟新途径。例如,著名力学家谢和平,正是当时( 1988年)获得的青年基金项目的 3万元经费使他能继续在感兴趣的方向深入研究,有机会走出国门,在世界一流刊物上发表论文,2001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科学基金成立之初,经费紧张,青年基金资助强度较小;随着经费投入增长,人才类项目日益扩大;如今,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跃居世界,但仍十分缺少世界一流科学家。如何更有效地培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研人才),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3]。
第三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科学界的形象
俗话说得好,“金碑银碑不如口碑”。2010—2011年,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委托,来自 6个国家的 13位资深科学家组成了独立的专家委员会(美国科学理事会原主席杰尔教授担任主席),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与管理绩效进行了专业化国际评估,但该评估相对忽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实施 30多年在科学界的形象问题(即科学界的主观评价)。
何光喜等人(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设计了一套由总体形象、管理形象和绩效形象构成的指标框架,其指标由三部分构成:①总体形象(科学界对科学基金的总体评价),包括声誉、口碑是正面还是负面,文化特征是积极还是消极,对其态度是认同还是反对等;②管理形象,即科学基金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执行力(能力)、公信力(道德)和亲和力(人格)形象;③绩效形象,即科学界对科学基金的资助效果及其在资助体系中地位、重要
性的评价等(见图 1-3)[4]。
科学界 承担者申请未获资助者从未申请者依托单位管理者
申请国家
承担自然
科学
人机基金媒体
声誉口碑
总体 文化特征
形象 认同感
图 1-3 科学基金在科学界的形象指标框架
该课题组依据该框架和抽样调查数据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科学界的形象进行了测量分析。何光喜等人的这篇文章[4],数据翔实,结论令人信服。本文摘录了其部分内容。
一、数据来源
该文数据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组织的抽样调查[4]。调查对象是科学基金依托单位的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两者的比例约为 1 ∶ 3)。对前者采用普查方法,对后者则采用抽样方法。首先从所有依托单位随机抽取出 135个单位,然后在科研人员规模 500人以上的单位中分别抽取 3个符合学科条件的院系,其所有科研人员列为调查对象。 2016年 5~ 6月,采用网络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终向 2802名依托单位管理人员发送了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 1704份,有效回收率 60.8%;向 12 040名科研人员发送了调查链接,回收有效问卷 5048份(其中基金项目承担者占 28.3%,申请但未承担者 29.7%,从未申请者 42.0%),有效回收率 41.9%。
二、总体形象
总体形象指科学界对科学基金总的评价和印象,包括科学基金的声誉口碑、科学基金展现出的文化特征,以及科学界对科学基金的支持度和认同感等。
(一)良好的声誉口碑
调查结果显示,科学基金在科技界享有良好声誉。绝大多数依托单位管理人员( 96.7%)和项目承担者(94.0%)认为科学基金在科技界的声誉“非常好”或“比较好”(表 1-4)[4]。
表 1-4 科学界对科学基金声誉的评价 %
依托单位管理人员 53.6 43.1 2.3 0.1 0.9科研人员总体 26.1 50.9 15.1 2.7 5.0项目承担者 45.1 48.9 4.6 1.0 0.5申请但未获资助者 24.9 56.2 14.6 2.8 1.6从未申请者 15.8 50.1 21.4 3.5 9.1
(二)积极的文化特征
调查中运用语义联想法,让受访者在列举的 21个词汇中选择能反映科学基金文化特征的 3个词汇。各个群体提及比例较高的词汇均以积极正向或中性为主,如“公正”“公开”“规范”“创新”“专业”“竞争”等。“靠关系”“官僚”“封闭”“僵化”“守旧”“低效”等消极负面词汇的提及率则低得多(图 1-4)[4]。但从调查结果看,无论是单位管理人员还是申请者或从未申请者,对科研项目的探索性和原创性都关注不够。
36.9
36.8
35.6
35.2
32.9 25.6
14.5 22.8
11.6 7.2 申请但未获资助者
1公正 52.5
2规范 43.2
3公开 39.2
4创新 37.1
5竞争 31.6
6专业 20.2
7探索 18.6
8权威 14.6
9自由 9.3
10平等 9.0 项目承担者
0 510 152025303540455055
1创新
2公开
3竞争
4专业
5公正
6规范
7权威
8探索
9靠关系 10官僚 05
(三)高度的认同感
1创新 2公开 3竞争 4规范 5公正 6专业 7权威 8探索 9靠关系 10自由
0 5 10152025303540
1规范 2公开 3公正 4创新 5专业 6探索 7竞争 8权威 9高效 10自由
0 5 101520253035404550555065
图 1-4 科学界对科学基金文化特征的印象(图中数字为百分比,%)
科学基金对大多数科研人员的吸引力很强。 75.5%科研人员有申请基金的打算, 13.8%明确不打算申请。 87.6%承担过基金的科研人员表示 3年内还会申请, 9.1%表示打算 3年后申请。申请但未获得资助者中, 89.4%未来打算申请。那些不打算申请的普遍理由是“工作
太忙,没精力”(41.9%)、“基金竞争过于激烈”(38.9%)、“申请过程太麻烦”(23.3%)、“基金对研究结项要求太高”(14.0%)等,“申请过程不公正”(11.9%)、“对提升学术声望帮助不大”(2.7%)等提及的频率较低。
科学界绝大多数人逐渐形成对科学基金的认同感,甚至产生了荣誉感和归属感(表 1-5)[4]。
表 1-5 科学界对科学基金的认同感:赞同比例 %
价值认同 我很赞同基金的理念和价值观 98.1 96.2 86.1 76.4
行为支持 如果同事申请科研经费,我会建议他们申 95.8 95.6 88.5 75.0
请基金
如果基金组织活动,我会愿意参加 97.0 94.3 85.9 76.9
荣誉感 听到人们赞扬基金,我会感到开心 92.2 88.8 71.8 65.8
我很在意别人对基金的评价 83.6 76.9 58.8 48.3
有人批评基金,我也觉得脸上无光 79.5 73.2 55.0 51.3
归属感 我觉得自己是基金大家庭中的一员 89.5 90.5 66.7 48.6
三、管理形象
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由基金委的工作人员和两千多家依托单位的管理人员共同承担。管理形象取决于管理人员是否表现出:①高效的管理能力(即执行力);②公正的道德素质(即公信力);③热情亲切的人格(即亲和力)。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依托单位管理人员( 95.0%)和项目承担者( 89.2%)认为科学基金的管理工作效率高于其他科技计划项目;绝大多数依托单位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特别是项目承担者)认为科学基金在管理的规范性、公正性上优于其他科技计划项目;科研人员对科学基金各级管理人员的公正廉洁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些是科学界对科学基金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重要原因。
四、绩效形象
科学界对科学基金目标定位的达成情况(包括提高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增强创新能力、培养人才等)和“包容性创新”环境建设(鼓励自由选题)都普遍给予了高度评价(见表 1-6)[4]。
表 1-6 科学界对科学基金资助效果好评的比例 %
达成目标定位
提高基础科学研究水平 91.8 94.2 79.4 61.6 75.5
响应国家战略需求 92.7 84.7 75.6 63.3 72.8
资助原始性创新研究 92.6 91.0 78.0 68.3 77.2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81.0 86.4 68.8 61.1 70.4
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发展 89.4 90.2 73.2 61.3 72.7
续表
稳定基础研究队伍 85.4 - - - -
营造创新文化和环境
鼓励自由选题 92.5 88.9 76.1 60.0 72.5
敢于支持可能失败的项目 77.5 58.6 40.2 34.9 43.2
让科研人员潜心研究 90.3 88.0 75.5 67.8 75.6
推进科研诚信和伦理建设 89.6 79.7 64.9 49.9 62.5
促进科普和科学传播 79.1 64.4 53.1 45.3 53.2
支持女性科研人员发展 73.8 73.8 56.8 40.9 54.7
提高落后地区科研水平 80.7 80.8 59.0 43.5 58.4
科学基金资助规模的不断增长和良好声誉,使之在国内科学资助体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地位。无论是依托单位管理人员还是科研人员都普遍认为科学基金对科研人员提高学术声望非常重要;科学基金是基础研究人员重要的经费来源;是青年科研人员不依赖“关系”而获得职业发展的“桶金”(表 1-7)。有些科研人员甚至用“生命线”来形容科学基金对基础研究人员的重要性[4]。
表 1-7 科学界对承担科学基金项目重要性的评价(%)
对科研人员提高学术声望非常重要 96.7 93.6 93.6 84.1 90.1
基础科研人员重要的科研经费来源 85.9 93.6 85.9 73.8 82.9
青年科技人才职业发展的“桶金” 84.4 93.3 84.1 66.5 78.9
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显示,科学基金在科学界的形象总体上是成功的:科学基金的声誉口碑良好,科学界支持度和认同感较高;科学基金的执行力、公信力和亲和力都得到了科学界的高度认可;科学基金提高基础研究能力、增强创新能力、促进人才成长等绩效得到科学界的普遍好评,并成为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为重视的资助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成立于 1986年,到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走过了 32年不断进取、不断完善的光辉历程。回首座座丰碑,前望金光大道。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