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179084
中国主妇的味觉记忆,北方家族的生命密码
1、一部家庭烹饪史,也是一部百年女性简史。
历史飘风淋雨,时代变迁不定,孔氏家族执掌中馈的三代主妇:奶奶,母亲,我(蒋韵)用女性的力量护佑家族平安延续。一样一样食物的烹制,饱蘸了丰富的历史情感,也包孕了主妇们的生存信条。灯光下的温暖家宴,厨房里的治愈秘方,构筑了一条隐忍无声又温柔敦厚的母系链条,保证爱完整纯粹、毫无损耗地传递下来。
2、以正义和良心为基准的个人成长史、厨房社会史、精神文化史
食物更迭背后往往缠绞着个人经验和社会信息。蒋韵从一个知识分子的角度,用正义和良心的墨线校准纷繁人事和社会变迁,私人经验、时代大事、物质剧变、心理隐微,都通过厨房和食物的小切面涌入。蒋韵尤其留恋的,是向血腥说不的铮铮风骨,是晚风吹过的精神盛宴。
3、一日三餐、一粥一饭、一菜一羹, 才是中国人的生活哲学
《北方厨房》是一本关于中国食物、中国胃、中国家庭的书,收录了大量在中原地区流传已久的小吃和主菜:炸酱面、“全家福”、肉丁馒头、“不烂子”……书中出场的人物也特别具有北方中国的伦理性格色彩:忠义、平实、豪爽。无论是平常的饭菜粥羹,还是讲究的待客大宴,既是家庭成员共享天伦之乐的载体,也是社交人际层面的沟通密码。舌尖百味,情之不尽。
4、疫情时代的天问:人类能不能管住自己的舌头?
《结束语》一章,蒋韵由对美好食物的抒写转向冷峻的反思发问。在后疫情时代,人类应该自省不断挑起祸端的舌头。对食物链的冒犯和僭越,人类中心主义的膨胀,全球化时代愈加暴露的人性缺陷,蒋韵表达出深深的隐忧。这本以“吃”为主题的书后以这样的文字结尾:“也许,有一天,人类会找到、并严守自己食物链的界限。”
《北方厨房——一个家庭的烹饪史》以奶奶、母亲、“我”(蒋韵)三代女性的主厨食谱为经,以开封、太原、香港等城市空间的辗转为纬,串起了一个北方的行医世家——孔氏家族长达七十年的风风雨雨。“假鱼肚”、肉糜粥、炸菜角、“起士林”、面包虾仁……孔氏一族三代成员对家国、历史、生命、自然、文化的体认和抒情,都凝聚舌尖,漫漶、浸润、缱绻,化作缭绕的味道,是对存在的敬意和反思。
北方厨房:一个家庭的烹饪史
第 一章 奶奶主厨时期(上)
- 前史——关于我奶奶和她的一道经典菜式
- 在故乡开封,我初的味道记忆
- 小饺子、肉糜粥和河蟹:姑姑告诉我的事
- 碎片化,记录一些与食物无关的事
第二章 奶奶主厨时期(下):六七十年代——异乡食风及其他
- 年夜饭
- 瓜菜代——所有那些干菜、豆腐渣与小球藻
- 奶奶的日常食谱
- 关于蘑菇和采蘑菇的丁香
- 邻居,与美食无关
第三章 几样印象深刻的家常饭与朋友
- 饺子
- 炸酱面
第四章 母亲主厨时期
一.周末晚餐
- 姥姥家
- 虾与我母亲还有我女儿的故事
第五章 我做主妇
一.饕餮协会
二.葡萄、青梅与竹叶
三.阿姨们
第六章 味觉记忆
一.我的老师
二.一些难忘的地方
第七章 结束语
我们的娜塔莎
附录 聚焦于食物的历史与生命记忆——关于蒋韵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北方厨房》
一个人的胃,就是一个家族的史记。围绕着食物的千滋百味,一部心灵史扑面而来。
——马伯庸
北方家族如何执掌中馈,在蒋韵笔下逐渐生动再现,可以说《北方厨房》亦即传统中国厨房,小说注重的女性魅力和生命力,从历史深处低调绵延而来,令读者难忘。
——金宇澄
我妈妈不会做饭,喜欢吃的东西其实也很少,但即使是这样一个人,写起一部关于厨房,关于食物,关于美味记忆的书,也依然充满了温暖的慰藉。我想这是漫长岁月中,获得过的爱的能量。
——笛安
第 一 章:奶奶主厨时期(上)
一、前史——关于我奶奶和她的一道经典菜式
我奶奶是穷人家的长女,下面有五个弟弟,活下来的却只有两个。我叫他们三舅爷和五舅爷。这两个舅爷,一位,善书法,另一位,则曾经在国军的军乐团吹小号。他们身上的文艺气质,在我奶奶这里,一点也不露踪迹。奶奶目不识丁,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出嫁前,就叫个“妞儿”,出嫁后,则成了“孔蒋氏”。
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次人口普查还是选举,奶奶的小叔子,我的四爷爷,说,二嫂,咱得有个名字了。于是 ,户口簿上,选票上,业已成寡妇的我奶奶孔蒋氏,就成了“蒋宪曾”。这名字,后来就一直跟着她,风风雨雨,到死。
奶奶的父亲,大约是城隍庙的庙祝,管香火,也做杂役。所入不丰,奶奶和她的母亲,还要给人浆洗衣衫来补贴家用。小时候,记得奶奶说过,冬天,天寒地冻,西北风刺骨,她们娘俩到河边,砸开冰凌洗衣,母女两人,手上都是血淋淋的小口子,手指肿成了红萝卜,浸在冰水里,疼得钻心。那河是什么河?惠济河。惠济河是古汴河断流后,在它的故道上人工开挖出的河流。“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诗意而伤怀。那是别人的汴河,不是我奶奶的。奶奶的汴河,惠济河,是一家人的生计。是不管多苦多疼,也得忍耐的闺阁时期。
嫁进孔家,日子好过多了。孔家远比奶奶的娘家殷实、富足。奶奶的丈夫,是孔二先生,奶奶是二先生的续弦,他的发妻亡故后,续娶了我奶奶。奶奶嫁过来,跟着孔二先生,去中原某县赴任,做了地方上一个小官——警察局长。至今,我也不明白,孔二先生怎么会出任警察局长?他又不是行伍之人。弄不明白的事,远远,远远不止这一桩。关于家史,关于家族的过往,有许多年,可以说,是我们这一代、上一代许多人的噩梦、伤疤和禁忌,唯恐避之不及,哪里还敢去寻踪觅迹?几十年下来,一个家族的来龙去脉就成为了秘史。
所以,之前,我笔下的家史,只能是小说而不是其他。
孔家兄弟四人,我从没听说过老三,想来是早夭了。而老大,则是在娶妻之后投河自尽。原因我不知道。只知道,他是从家里一路走到了黄河边去寻死。孔大先生是个跛子,是小儿麻痹后遗症还是什么,不清楚,只听说跛得厉害。他拖着一条跛腿,从城里,一步一步走到城外,走了十几里还是二十几里,踩过厚厚的软软的、被太阳晒得烫脚的沙滩,一步一陷,摇摇摆摆,来到了河边。假如,一个人要死的决心没有那么坚定不移,这一路,这二十多里长路走下来,或许会改变初衷。但孔大先生没有。他忠实地、忠贞地一头扎进了滔滔的黄水里,随波而去。给我们这些后人,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他身上,也有一些文艺的诗人的气质。
孔家经营一座医院,叫“同济医院”。据说,是古城开封家私立西医院。主政这医院的,是孔家的四先生,孔繁某,字显达。孔四先生在哪里学了西医,我还是不知道。只知道他学成归来后,曾在中原早的“官立施医院”做医生。后来,自立门户,开诊所,办医院。等我父亲这辈人出生、渐渐长到记事时,同济医院已经很有规模,且颇具名望。孔四先生不仅是名医,还是社会活动家,和当时国府中原省份的要员多有往来,“同济医院”的匾额,就是于右任先生题写的。
上世纪90年代,有一年,在太原的家里,陪父母看电视剧《常香玉》,意外地,看到了孔四先生。当然是演员扮演的。一身白西服,戴巴拿马礼帽,显然是个绅士。剧情讲的是,一个有权势的军官,看上了常香玉,要强娶她回府。万般无奈之下,有人向她举荐了孔四先生,于是,孔四先生出面牵线,请时任河南省主席的张钫,收她做了义女。这一下,自然震住了那个强取豪夺的军人。而香玉大师,竟也不忘这涓滴之恩,从此,年年春节,大年初一早晨,必定到孔家来,给孔四先生一家拜年。
小时候,偶尔地,奶奶会念叨几句陈年旧事。常香玉年年春节来拜年,就是听奶奶说的。奶奶还说,有一年,梅兰芳先生来开封,和孔四先生照过一张合影,相片上,两个人看上去就像是一对兄弟。可见,孔四先生风姿不凡,很是俊朗。这种时候,假若父母听见了,就会很严肃地说:“妈,别跟孩子们说这些。”奶奶也就沉默了。父母的表情,让我们觉得,这是一些羞耻的、不能见人的事。
孔二先生和孔四先生,一直,没有分家。孔二先生好像没干几年局长,卸任之后,回到家乡,在“同济医院”里管庶务之类。弟兄二人,共有八个子女,也算是一个枝繁叶茂的大家族。虽说没分家,但是分爨开伙。孔家不是大富人家,且是创业的一代,家风朴实,生活不讲排场,不事奢靡。特别是二房,吃饭的人总有十大几口,但,主厨的总是二太太,也就是我尚还年轻的奶奶——把厨房交给别人,她不放心。
四奶奶出身大户人家,娘家广有田产还有买卖字号。她主持中馈的手笔格局,自然和我奶奶不太一样。我奶奶崇尚节俭,惜物敬物。在她眼里,“抛米撒面”是要下地狱的罪孽。她不识字,却“敬惜字纸”。小孩子习字临帖写坏的纸张,无论大小,她都整整齐齐归置在一起,随意丢弃那是对字、对圣人的不敬。她一生不挑食,却唯独不吃牛肉,是因为“不忍”,牛辛苦一生,结局不应该是被宰割烹煮。每逢杀鸡,她嘴里总是念念有词:“小鸡小鸡你别怪,你是阳间一刀菜。不怨你,不怨我,怨你主家卖给我。”她敬畏、尊重世界的秩序,相信万物有灵。
我奶奶有一道保留菜式:假鱼肚。这是一道大菜,逢年过节才上桌。食材其实很平常,就是猪肉皮,但做法特别费时,远不是一日之功。首先,是要风干猪皮,平日里做菜,剁馅,剔下来的肉皮,随手挂在厨房墙壁上,或是屋檐下,一春,一夏,一秋,让它们慢慢风干,不急不躁,不慌不忙,一条一条,积少成多。到腊月里,年根下,时辰到了,找来一只大盆,把风干透彻却也是浑身蒙尘的它们集合起来,烧一大锅滚烫的碱水,倒进盆里浸泡一天一夜,就像发海参。然后就是一遍一遍的反复清洗。每一条每一块,都要用刷子刷,用镊子拔掉毛根。后,处理干净的它们,就像经过忏悔和被赦免的灵魂一样,新鲜而纯洁。然后,切成合适的大小,控干水份,烧一锅热油,炸。炸到猪皮表面金黄卷曲而起泡。这是技术含量的一个环节,油温几分热,起泡的程度,肉皮的色泽,全凭人的经验。接下来,是要用砂锅吊一锅好汤,鸡汤、骨汤,都可以,把炸好的猪皮下进去,和火腿、蛋饺、面筋、玉兰片等食材文火慢煨(有冬笋好,但北方不是那么容易买到鲜笋),后,连砂锅上桌,热气腾腾的什锦假鱼肚就算大功告成。这菜,其实就是北方的“全家福”,福建的“佛跳墙”一类,是节庆的菜肴,有喜气。
除夕的年夜饭,两房人是要在一起吃的。主妇和女佣们各显神通,而什锦假鱼肚是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当然,做假鱼肚的,一定是我奶奶。那是她所信奉的宗旨:物尽其用。从浑身蒙垢的一块猪皮,到华丽的什锦大菜,这其中的奥秘,就是我奶奶和这世界相处的方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