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465931
★ 畅销书作家陈舞雩另类解读唐诗新意境。
★ 沉浸试体验诗词意境,理解式轻松记忆。
★ 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轻松演绎唐朝之政局与商局!
★ 高口碑高赞畅销品《少年安得长少年》兄弟篇,中晚唐诗人的不羁人生。
★ 精致双封,绝美彩页!知名设计 知名画手,打造超质感书品。
★ 随书附赠:漫画版全唐二十四杰诗友图。
这是一本抒写唐朝诗人的历史故事书,抒写了中唐到晚唐的十二位诗人。从现代人的视角生动地描写了唐代诗人的生平。有“唐宋八大家”之首耿介的韩愈、首创“寓言体”少年成才的柳宗元,还有浪漫一生求其不得的李商隐、聪颖过人少年白头的香山居士白居易,更有满腹才华敢作敢为的鱼玄机短暂而令人惋惜的一生……我们与他们并肩而行,倾听他们的故事,或暖心、或悲伤、或励志、或荒唐,直到故事结束,他们离开。但这些故事,不应该被人们遗忘……
第 一 章 应物兄 001
第 二 章 先生不死 019
第 三 章 永贞往事 045
第 四 章 柳宗元历险记 065
第 五 章 他抛弃了世界 081
第 六 章 大白的故事 095
第 七 章 这个渣男不太冷 133
第 八 章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选择 161
第 九 章 他与他的十里春风 187
第 十 章 荒唐列传 203
第十一章 绞死那只离经叛道的鱼 219
第十二章 唐末英雄传 235
番 外 篇 白居易爱情故事 257
番 外 篇 兄弟 283
附 录 参考资料 295
◆ 我是一名从业多年的语文老师,应邀评估此书。刚开始看这种写作形式有点不习惯,但看下去之后惊叹于年轻作者的创意、想象力,很有才。这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讲述历史故事的方式,魔幻现实主义手段一气呵成,阅读时将自己代入诗人的身边,身临其境,仿佛更能体会诗人创作时的心境。我推荐学生阅读,这本书能对学生理解诗词有更深远的引导意义。
——谢老师
◆ 作者发扬了他的前作《孔子,人生不苦旅》所形成的以史言传的优良传统,写出了这部《唐诗》。真正做到了以彼之诗还诗彼传的羊毛出在羊身上的简约而不简单的效果,如此好书,如此疯,持续期待续集中……
——网友 华华
◆ 惊叹于作者对唐朝诗人的直至把握,感叹这该是怎样丰厚的文学储备呀。读至篇末的参考文献时,不禁赞叹,每一本优秀的书籍总是建立在博览群主之后。
——网友 至简无言
◆ 喜欢,喜欢,还是喜欢……哭过几回,笑过几回,读完满心凄怆!期待作者的新作里向我隆重介绍大白、商隐等名家名诗,在唐诗里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穿越千年,余韵悠长……
——网友 人淡如菊
◆ 这是一本能够激发人阅读、记笔记并查阅更多资料的好书,受益匪浅。幽默风趣的现代语言,描写了十二位唐代诗人的故事。十二位诗人,十二种人生,串起来就是一段鲜活的历史。那些令我们高山仰止的大咖们,他们也曾年少轻狂,也曾寻找过诗和远方。但当梦想被现实踩在脚下时,有人选择了逃避,有人选择了妥协,也有人执着己见,不言放弃,太多的艰辛,太多的无奈,太多的遗憾……
——网友 玲儿
章 应物兄
曾经的他活在盛唐,可以放肆地躺在草地上,欣赏一片风和日丽的景象,聆听黄鹂悦耳的歌唱。可随着春潮带雨的打击,冲垮了曾经的静谧,大唐的每个人都不得不在这一场狂风骤雨中长大。再一看,所有人都发现,渡口那只无人驾驭的船,正在雨打风吹的水面上,驶向未知的远方。
一
只有我爱过人,我才写故事。
以前,我是个自私的人,从不会爱任何人。
追溯我记忆的起点,是开元盛世,那个已经逝去的盛唐时代。
那时节,盛夏的阳光汇成一束,照耀着煌煌的长安城。
我总爱懒洋洋地躺在绿茵地上,仰望万里无云的湛蓝天空,那明净如洗的湛蓝是广阔的存在,一如当年盛唐王朝的包容。
我叫韦应物,一个用文笔记叙时代变迁的人。
开元二十五年(737),我出生在长安城南。
当时,城南有两大家族,一韦、一杜。我便出身于京兆韦氏。
街头小巷有句顺口溜叫“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意思是,我们韦家与杜家,距离天子不过一尺五寸,可谓近水楼台,比如你们熟悉的杜甫大哥,便是杜氏家族的子弟。
自幼,我就站在家族的肩膀上,抬眼就能看到一望无际的前途。
十五岁时,别的孩子还在钻研诗书、进京赶考,我已在家族的庇护下,以门荫入补“三卫”,担当起了皇帝的御前侍卫。
那时,我是一地痞无赖。由于有天子和家族撑腰,我在长安街上横行霸道,无人敢惹,还结交了不少江湖亡命之徒。
要有兄弟犯了事,我都会包庇他们藏到家里,晚上则流连于青楼楚馆,甚至还勾搭过已婚的少妇。司隶们即使知晓了,也因忌惮我的身份,拿我毫无办法。
有一次,我与一个书生发生口角。
他是来京考试的学子,得知我是长安城内著名的恶少,骂我:“你不过有个好爹而已。”
我懒洋洋地歪着脑袋,语气讥诮地说:“你这是在忌妒我?”
那书生愤恨道:“可叹我十年寒窗,却依旧无法将尔绳之以法。”
我不屑道:“我家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十年寒窗苦读?”
在我刺耳又得意扬扬的笑声中,书生愤愤离去。后来听闻他做到了宰相,真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在那些年的记忆中,似乎还有不少身影,在那个镀了金的年华隐隐闪现。
我记得,有个姓贺的白胡子老头,曾经到我家中做客,我还揪过他的胡子;有个醉鬼,一袭白衣,整日饮酒作诗,连皇帝与贵妃都对他赞不绝口;印象深刻的是那个会弹琴的王右丞,他面容清逸,风姿绰约如神明,据我父亲说,他本是天之骄子,却因世人的贪欲而跌入地狱。
我还认识些从军塞外的好友,那个姓高的家伙与我一样,也是贵族子弟,却不甘补入宫闱,反而跨马扬刀,前往东北、陇右,用手中刀剑挣功名;还有那个一从安西回来,就要拉我去喝酒的小哥,我爱听他讲述在西域的故事,有时我甚至幻想,有朝一日我也得去他所说的那一方诡谲天地瞧上一瞧。
还有王昌龄、王之涣和他那个从南方来的农夫客人,他们友人一起写诗,我便趴在桌子底下睡觉,偶尔揉揉惺忪的睡眼,走出去,正巧撞上刚刚壮游而回的杜大哥,他的父亲刚刚去世。在不久的未来,他将孤身一人行走于倒刺遍地的荆棘丛中。
那时长安街头的小贩们无须费力就可以招揽大批的孩子去光顾他的杂货摊;那个卖珍珠的波斯大叔,白白胖胖的,总是会满面笑容地给过往的行人介绍自家的宝石货真价实;还有远从拂菻国而来的使团,经常在大街上孜孜不倦地宣传着一些稀奇古怪的教义。
那时候的大唐王朝歌舞升平,长安城中的欢笑声此起彼伏,一切的一切都美好到不像话。
可直到那一天,当安禄山的曳落河踏入长安城的那一刻,生活在大唐盛世的人们终于回想起了,那曾经一度被战争支配的恐惧。
而我,就站在韦曲的高台之上,眼睁睁看着繁华被兵戈埋葬,也只能呆若木鸡地叹上一句:“亲娘嘞,这很可能影响仕途呀。”
二
天宝十四载(755),一场突如其来的叛乱,腰斩了记忆中那个蒸蒸日上的帝国。
起初,只是河北诸州相继沦陷,当时没人在意这场灾难,直到它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皇帝让封常清前往东都洛阳布防,之后还派出了高仙芝助战,有两位帝国将星坐镇,必能拦截住叛军的咄咄攻势。
可很快传来消息,洛阳失陷,封常清败退潼关,他与高仙芝联合上书,认为应该龟缩城内,静等战局变化。
天子轻信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将封常清、高仙芝斩首军中,又派出另一位大将哥舒翰镇守潼关。
不久,叛贼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这记巴掌狠狠地扇在了皇帝的脸上,也扇在了每个大唐人的脸上。
不承想,在灵宝一战,哥舒翰中伏,几乎全军覆没,曾经在帝国边野立下赫赫战功的三位将星,在数月之间,竟接连陨落,再也无人可以护佑我们的大唐。
叛军破了潼关,眼见长安城朝不保夕,天子前一天还嚷嚷要御驾亲征,誓与长安共存亡。可当天晚上,他就收拢一批心腹,悄悄地逃往了巴蜀。
我那几日受了风寒,在家中养病,故而没与天子一同逃亡。
于是,我也就亲身经历了那一天。
那一天,叛军的铁骑踏碎了清晨的抹阳光,紧接着连大地都在铁马争鸣下震颤不已。
他们狂妄地闯入街市,为首的铺开纸张,开始按图索骥地抓人,皇族、勋贵、官宦,只要是与大唐站一边的,都纷纷摁在闹市斩首示众。
直到有贼兵开始强抢民女,一切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失控。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