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1. 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对抗专家张锡祥精品力作
2. 涉及多种新体制雷达对抗技术、新体制雷达干扰样式、干扰有效区和干扰暴露区,呈现不同模式新体制雷达的干扰效果分析
3. 提出监测、定位、干扰一体化雷达干扰机设计解决方案,其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雷达作为人类生活、工业、交通不可或缺的重要电子设备,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核心领域之一。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在雷达中的大量应用,雷达技术和装备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高信号密度、高辐射功率、宽工作频带、多频谱、多参数以及多种体制和多种对抗技术综合应用的复杂雷达信号环境。复杂环境下雷达系统能否正常运行,雷达对抗及干扰技术具有决定性作用。
本书阐述了多种新体制雷达对抗的关键技术、干扰方法和干扰效果,创造性提出了多种体制雷达干扰统一方程以及“一机对多制”干扰机解决方案。其重点阐述内容有合成孔径雷达对抗技术,脉冲压缩雷达对抗技术,脉冲多普勒雷达对抗技术,双基*达对抗技术,相控阵雷达对抗技术,宽带天线技术,干扰方程及干扰机设计方法等。
本书适合从事雷达系统、雷达干扰机设计领域科研人员学习和参考。
第 1章 雷达和雷达对抗的发展
1.1 雷达的发展概况
1.1.1 雷达的起源
1.1.2 雷达的基本原理
1.1.3 雷达的基本方程
1.1.4 雷达的基本组成
1.1.5 雷达的主要弱点
1.1.6 雷达的频率
1.1.7 各类目标的反射面积典型统计平均值
1.1.8 雷达天线
1.2 雷达对抗的发展
1.2.1 国外雷达对抗的发展概况
1.2.2 我国雷达对抗的发展概况
1.2.3 雷达对抗技术发展概况
1.2.4 常规脉冲雷达的干扰方程
1.2.5 对圆锥扫描雷达的干扰
1.2.6 对隐蔽圆锥扫描雷达的干扰
1.2.7 对单脉冲跟踪雷达的干扰
1.2.8 对捷变频雷达的干扰
1.2.9 对“百舌鸟”反辐射导弹的对抗
1.3 电子战向信息战方向发展
1.3.1 信息化作战的战场概况
1.3.2 信息战与信息化作战的概念
1.3.3 用信息战对付信息化作战
第 2章 对合成孔径雷达的对抗技术
2.1 SAR的工作原理
2.1.1 SAR方程
2.1.2 SAR的组成
2.1.3 SAR的重频选择
2.2 SAR的干扰原理
2.2.1 SAR的干扰方程0
2.2.2 对SAR所需的干扰等效功率
2.3 SAR干扰压制系数的测量和分析
2.3.1 计算机仿真测量
2.3.2 在室内用小功率对正式SAR干扰仿真试验
2.3.3 机载SAR干扰压制系数飞行试验
2.3.4 对机载SAR干扰压制系数飞行测试的数据分析
2.4 对点目标反射等效面积取值的分析0
2.4.1 雷达目标高频散射机理
2.4.2 复杂目标散射中心等效反射面积测试0
2.4.3 规则物体的RCS0
2.5 对星载SAR的适时侦察0
2.5.1 对星载SAR适时侦察的必要性0
2.5.2 对星载SAR适时侦察的可行性0
2.5.3 对星载SAR适时侦察站的指标要求0
2.5.4 星载SAR适时侦察站的组成0
2.6 对星载SAR的适时压制干扰0
2.6.1 对星载SAR适时压制干扰的可行性0
2.6.2 星载SAR单部压制干扰站的干扰保护区0
2.6.3 对星载SAR多部压制干扰站的干扰保护区0
2.6.4 星载SAR的压制干扰站组成0
2.7 对雷达识别系统的干扰0
2.8 对变极化测目标高度SAR的干扰0
2.8.1 干涉SAR三维成像的图像0
2.8.2 随机极化干扰原理0
2.9 对SAR干扰样式的选择0
第3章 对脉冲压缩雷达的干扰
3.1 预警飞机载脉冲压缩雷达
3.2 预警飞机脉冲压缩雷达工作原理
3.3 对脉冲压缩雷达的干扰原理
3.3.1 对预警飞机雷达的干扰方程
3.3.2 对脉冲压缩雷达干扰压制系数的取值
3.3.3 对预警飞机雷达的干扰暴露区分析
3.4 对脉冲压缩雷达干扰压制系数和干扰暴露区的测试
3.4.1 对被试雷达天线方向图和极化特性的测试
3.4.2 对脉冲压缩雷达干扰压制系数和干扰暴露区的测试
3.4.3 对脉冲压缩雷达干扰压制系数的实测与推算
3.5 机载干扰机对地面脉冲压缩雷达的干扰压制区
第4章 对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干扰
4.1 对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干扰原理
4.2 脉冲多普勒雷达干扰压制系数分析
4.2.1 脉冲多普勒雷达干扰压制系数的确定
4.2.2 对脉冲多普勒雷达等效干扰功率的计算
4.2.3 脉冲多普勒雷达干扰压制系数实例
4.3 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干扰暴露区
第5章 雷达干扰统一方程和“一机对多制”干扰机
5.1 雷达干扰机的干扰统一方程
5.1.1 脉冲压缩雷达的干扰压制系数计算
5.1.2 脉冲多普勒雷达干扰压制系数的计算
5.1.3 对SAR干扰等效功率的计算
5.2 “一机对多制”的雷达干扰机
5.2.1 “一机对多制”的要素
5.2.2 “一机对多制”干扰机的组成
5.3 “一机对多制”雷达干扰机对空对天一体化布局
第6章 雷达干扰机与被保护目标的配置分析
6.1 地面对空中作战飞机雷达的干扰,保护地面重要军事目标
6.2 地面干扰机对预警飞机雷达的干扰暴露区
6.2.1 对预警机雷达干扰暴露区的理论计算
6.2.2 预警机雷达的实测干扰暴露区
6.2.3 舰载干扰机掩护舰队形成的干扰暴露区
6.3 地对空干扰机对机载SAR干扰暴露区和干扰有效区分析
6.3.1 对机载SAR的干扰有效区的分析计算
6.3.2 机载SAR的干扰有效区实测步骤和方法
6.4 对星载SAR的干扰有效区分析计算
第7章 对双基达的干扰
7.1 双基达的基本工作原理
7.2 双基达的干扰方程和干扰暴露区
7.2.1 对双基达的自卫干扰
7.2.2 对双基达的掩护式干扰时干扰暴露区
7.3 对双基达干扰暴露区的特点分析
7.4 对双基达干扰时,干扰天线波束宽度的选择
7.4.1 天线方位波束宽度选择
7.4.2 干扰发射天线的仰角波束宽度的选择
7.5 对多基达的干扰
7.5.1 对多基达的掩护干扰
7.5.2 对多基达的自卫干扰
7.6 双基达干扰机的组成原理框图
7.7 对双基地机载SAR的干扰
第8章 宽带天线技术
8.1 宽带天线主要指标描述
8.2 多模天线技术
8.2.1 小孔径宽带Adcock天线阵
8.2.2 四臂螺旋天线
8.2.3 多模对数周期天线阵
8.3 多波束天线技术
8.3.1 Bootlace透镜多波束形成器
8.3.2 龙伯透镜波束形成
8.3.3 二维多波束面阵天线
8.3.4 带匹配层的介质透镜天线
8.4 宽带相控阵天线
8.4.1 宽带相控圆阵天线
8.4.2 宽带相控发射阵天线
8.4.3 宽带有源相控阵天线
8.4.4 宽带平面相控阵天线
8.5 宽带阵列及反射面复合天线
8.6 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8.7 宽带天线系统
8.7.1 宽带天线罩
8.7.2 宽带极化罩
8.7.3 天线收发隔离度技术
8.7.4 宽带天线系统构架
第9章 对相控阵雷达的干扰
9.1 相控阵雷达的概况
9.1.1 相位扫描
9.1.2 频率扫描
9.1.3 典型相控阵雷达
9.1.4 平面阵列波束
9.1.5 稀疏阵和小阵列的方向图
9.1.6 低副瓣相控阵
9.2 相控阵雷达的优势与干扰对策
9.2.1 相控阵雷达的优势
9.2.2 对相控阵雷达干扰的基本对策
9.2.3 综合一体化相控阵雷达的干扰机设计举例
9.3 对相控阵雷达干扰有效区分析
9.3.1 相控阵雷达的干扰暴露区
9.3.2 雷达受干扰后其探测区降低的比例
9.4 对机载(或无人机载)相控阵SAR的干扰效果分析
9.4.1 对无人机载SAR干扰效果分析
9.4.2 对弹载SAR攻击地面点目标干扰有效区分析
9.5 对星载相控阵SAR的干扰效果分析
9.5.1 星载相控阵SAR的干扰方程
9.5.2 相控阵合成孔径雷达统一干扰方程推导
9.5.3 对星载相控阵合成孔径雷达干扰等效功率的计算
9.5.4 对星载相控阵SAR干扰有效区分析
第 10章 电子战新概念新技术
10.1 电磁脉冲的作战效果与防护技术
10.1.1 高重频无载波低峰值功率的电磁脉冲
10.1.2 电磁脉冲对电子器件的效应
10.1.3 电磁脉冲的作战效果分析
10.1.4 对高功率电磁脉冲的防护技术
10.2 雷达对抗与高功率微波器件
10.2.1 高功率微波作用机理
10.2.2 各类干扰机和高功率微波武器所需的功率
10.2.3 固体微波功率器件与电真空微波器件的应用比较
10.3 侦察卫星受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的可行性分析
10.3.1 对无源侦察卫星用高功率微波攻击的可行性
10.3.2 强微波对侦察卫星干扰的可行性
10.4 超宽带高重频干扰机的应用
10.4.1 作用对象
10.4.2 高重频超宽谱对雷达的干扰
10.4.3 脉冲宽度和频谱
10.4.4 对米波雷达的干扰效果
10.4.5 超宽带干扰机的应用
10.4.6 超宽带干扰机的试验
10.5 侦察、干扰、定位一体化电子战技术
10.5.1 利用大功率连续波噪声干扰机一体化技术
10.5.2 利用角度被动跟踪系统的干扰机带实现侦察、定位、
干扰一体化
10.5.3 用角度被动跟踪系统单站无源定位系统的测距误差
10.5.4 基于被动角跟踪系统的单站无源定位
10.5.5 基于角度被动跟踪系统的单站无源定位典型应用
10.6 对“信号隐藏”抗干扰雷达的干扰效果分析
参考文献
索引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