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3963255
这是百年来温暖无数读者的经典散文名作,展现了鲁迅先生温暖、童趣、欢喜的内心世界。
翻开本书,跟随鲁迅的脚步,从百草园走进三味书屋,一路遇见长吟的鸣蝉、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低唱的油蛉、诱人的美女蛇。还有吃墨水的小隐鼠、热闹的五猖会、纯朴的长妈妈和藤野先生……
“鲁迅的这一卷《朝花夕拾》,真是古今少有的书。翻开来看时觉得惊喜,因为得未曾有,乃至看完了,又不禁怅然,可惜这太少了。”——周作人(现代散文家)
朝花夕拾
002 小引
004 狗·猫·鼠
013 阿长与《山海经》
019 《二十四孝图》
026 五猖会
031 无常
03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044 父亲的病
050 琐记
058 藤野先生
065 范爱农
073 后记
野草
090 题辞
092 秋夜
095 影的告别
097 求乞者
099 我的失恋
101 复仇
103 复仇(其二)
105 希望
108 雪
110 风筝
113 好的故事
115 过客
122 死火
125 狗的驳诘
126 失掉的好地狱
128 墓碣文
130 颓败线的颤动
133 立论
134 死后
139 这样的战士
141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144 腊叶
145 淡淡的血痕中
147 一觉
1、鲁迅的这一卷《朝花夕拾》,真是古今少有的书,翻开来看时觉得惊喜,因为得未曾有,及至看完了。又不禁怅然,可惜这太少了。
——周作人(现代散文家、诗人,代表作《孤儿记》)
2、就文学论,就人物论,他是百年来中国好玩的人。
——陈丹青(当代画家、文艺评论家,代表作《西藏组画》)
3、文中充满了抒情和幽默,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是作者回忆童年的文章,语言清新,充满了温暖,是鲁迅*柔软的部分。
——温儒敏(北京大学语文研究所所长)
小引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中国的做文章有轨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前几天我离开中山大学的时候,便想起四个月以前的离开厦门大学;听到飞机在头上鸣叫,竟记得了一年前在北京城上日日旋绕的飞机。我那时还做了一篇短文,叫做《一觉》。现在是,连这“一觉”也没有了。
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前天,已将《野草》编定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环境也不一: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一九二七年五月一日,
鲁迅于广州白云楼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