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10397丛书名: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中公版·2021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高级中学)(全新升级)》是由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图书研究团队根据考试大纲及历年考试试题精心研发而成。本书精选了2015年至2020年的10套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考试试题,并对每套试题做了详细解答,利于考生熟悉掌握试题结构、考点分布和相应的知识内容。同时本书还包括根据考试试题研发的10套标准预测试卷,其难度、题型题量、考点分布等都与考试试题契合,供考生进行考试模拟训练,检验学习成果。为了回馈广大考生对中公教育始终如一的支持,本书特别推荐了图书配套课程,获取备考重点,领会答题思路,助力考生轻松备考。《2021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高级中学)》(全新升级)与教材搭配使用,效果更佳!
《中公版·2021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高级中学)(全新升级)》是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团队在潜心研究、分析总结教师资格考试题的基础上,结合考试整体发展变化情况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本试卷包含10套真题、10套标准预测试卷。题型全面,题量丰富,解析详细,让考生准确把握考试的脉搏,提高实战能力。本书目录如下:
2020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标准预测试卷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卷(一)~(五)
教师资格考试标准预测试卷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五)
教师资格考试标准预测试卷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卷(六)~(十)
教师资格考试标准预测试卷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六)~(十)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标准预测试卷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卷(一)~(五)
教师资格考试标准预测试卷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卷(六)~(十)
教师资格考试标准预测试卷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五)
教师资格考试标准预测试卷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六)~(十)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演奏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及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演奏”模块指出,学生在欣赏器乐作品的同时,应感受器乐丰富的表现力和美感,积极参与合奏、重奏、独奏等实践活动。题干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欣赏作品并进行器乐合奏训练属于演奏模块。
2.【答案】D。解析:历史研究指运用历史资料,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对过去事件进行研究,是研究作曲家生平及音乐作品风格特征的常用方法。
3.【答案】C。解析: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形式运算阶段指儿童可以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的思维。题干中,学生能够独立分析信天游的音乐风格并准确演唱民歌中的花音和苦音,属于皮亚杰学习理论中的形式运算阶段。
4.【答案】C。解析:维果斯基提出了“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题干中,张老师要求零起点的学生做简单歌词或旋律模仿创编,后为激发学习潜能,进一步要求学生创作一首全新的旋律短曲,这属于近发展区的运用。
5.【答案】B。解析: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教育计划、方案或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了解评价对象的现状或发现存在的问题、原因,以便采取符合评价对象实际情况的适当措施。题干中,王老师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课前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属于诊断性评价。
6.【答案】A。解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是反映游牧生活的蒙古族歌曲。《赛马》是反映蒙古族赛马比赛的二胡曲。《牧歌》是反映游牧生活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是歌颂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的短调民歌。四部作品所采用的题材相同,体裁、音乐要素、表现形式各不相同。
7.【答案】A。解析:《送别》由李叔同填词,创作于1915年。《同一首歌》由陈哲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毕业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创作于1934年。《让我们荡起双桨》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创作于1955年。四首歌曲按时间排序为《送别》《毕业歌》《让我们荡起双桨》《同一首歌》。
8.【答案】A。解析:合唱中女高音的音域通常是c1—c3,自然声区为c1—a2。
9.【答案】A。解析:锣是金属类打击乐器,常用于民间吹打、锣鼓等器乐合奏。在西洋管弦乐队中,是打击乐器和色彩乐器组中的常见乐器。
10.【答案】D。解析:题干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音乐动机,运用分析、归纳出的创作手法进行创编旋律,这一音乐活动属于模仿创作,是“创作”模块中常见的手法之一。
11.【答案】C。解析:周代的八音是我国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八音根据乐器的制作材料将乐器进行分类,分别是金,如钟、铙等;石,如磬、鸣球等;土,如埙、缶等;革,如鼓、建鼓等;丝,如琴、瑟等;木,如柷、敔等;匏,如笙、竽等;竹,如箫、管、笛、篪等。竽与笙同属匏类。
12.【答案】A。解析:谱例片段是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句的旋律部分。《我住长江头》是青主根据宋代词人李之仪的词《卜算子》谱曲的一首独唱曲。原词描写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的坚贞信念和对爱人的思恋之情。青主采用了6/8拍,用简单的音型、节奏表达了这种质朴真挚的感情,钢琴伴奏采用分解和弦式的伴奏音型,像不休的江水奔流不已。B项《海韵》是赵元任创作的合唱歌曲;C项《大江东去》是青主创作的另一首艺术歌曲;D项《踏雪寻梅》是黄自创作的学生歌曲。
13.【答案】C。解析:《我和你》由常石磊、马文和陈其钢作词,陈其钢作曲,是2008年奥运会主题歌。作品为4/4拍,故采用四拍子指挥图示。
14.【答案】B。解析:钢琴曲《平湖秋月》是作曲家陈培勋根据同名广东音乐改编,原曲出自古代粤曲《醉太平》。A项《二泉映月》是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创作的二胡曲;C项《牧童短笛》是近代作曲家贺绿汀创作的钢琴曲;D项《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北派筝独奏曲。
15.【答案】B。解析:通过视唱谱例旋律可知,该旋律出自赫哲族民歌《我的家乡多美好》。
16.【答案】D。解析:图片中的乐队使用了二胡、琵琶、阮、笛、扬琴等乐器,未使用打击乐器,属于丝竹乐合奏。
17.【答案】A。解析:图片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一句出自《牡丹亭》第十出《游园·惊梦》中的《皂罗袍》,是《牡丹亭》中著名的唱段之一。
18.【答案】B。解析:样板戏指“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树立为“革命样板戏”的艺术作品,而早被确定为样板戏的文艺作品只有8个,它们是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交响音乐《沙家浜》。其后又陆续增加了京剧《龙江颂》《平原作战》《杜鹃山》,芭蕾舞剧《沂蒙颂》及《草原儿女》。A项《白毛女》属于“革命样板戏”中的芭蕾舞剧;C项《打严嵩》、D项《群英会》属于传统京剧。
19.【答案】B。解析:谱例为二声部旋律,高低声部节奏无具体时值,一音对一音,进行平稳,符合早期奥尔加农的特点。A项经文歌、C项意大利牧歌至少为三声部;D项格里高利圣咏为单声部。
20.【答案】B。解析:图片中的演奏形式运用了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属于弦乐四重奏。该形式由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海顿确立,海顿亦因此被誉为“弦乐四重奏之父”。
21.【答案】A。解析:通过视唱谱例旋律可知,该旋律出自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的第四乐章,是乐段的主题片段。
22.【答案】B。解析:《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普罗科菲耶夫根据莎士比亚同名著作创作的芭蕾舞剧。A项《彼得与狼》是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交响童话;C项《胡桃夹子》、D项《天鹅湖》是柴科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
23.【答案】B。解析:谱例旋律出自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剧《春之祭》。该作品描写了原始部族的春日祭礼,既有鲜明的俄罗斯风格,也有强烈的原始表现主义色彩。
24.【答案】C。解析:安格隆是印度尼西亚极富特色的民间乐器,由竹筒制成,也称“竹筒琴”,有摇奏和击奏两种。
25.【答案】C。解析:谱例旋律选自爱尔兰民歌《夏日里的后一朵玫瑰》。歌词内容略带伤感,作者借夏天后一朵玫瑰来比喻爱情和青春即将凋谢,抒发对美好事物逝去的依恋心情。
26.【答案】A。解析:四六和弦以五音为低音,与根音形成四度关系,是三和弦的第二转位。谱例中的个和弦E—G—C为六和弦;第二个和弦F—A—C为原位三和弦;第三个和弦D—G—B为四六和弦;第四个和弦E—G—C为六和弦。因此,四六和弦有1个。
27.【答案】C。解析:四个降号的同宫系统调为A宫系统调,包括A宫调、B商调、C角调、E徵调、F羽调。
28.【答案】D。解析:无展开奏鸣曲式是奏鸣曲式的常见变体,常见于慢乐章奏鸣曲式。慢乐章音乐的运动较为平缓,为了避免作品过于拖长,作曲家往往会省去展开部。除了慢乐章奏鸣曲式外,部分快速度的乐曲如果乐思简单,篇幅短小,不需要展开,往往也会省去展开部。
29.【答案】D。解析:谱例旋律可划分为两个前半句不同、后半句相同的乐句,属于换头合尾的发展手法。A项同头换尾是指曲调前部分保持原状,后部分做变化重复;B项鱼咬尾是指两个乐句紧紧相扣,下句的头部和上句的尾部相同;C项起承转合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常见的四乐句乐段。
30.【答案】A。解析:谱例旋律出自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谱例中的两个声部在节奏、旋律上相互交错、有机结合,属于对比关系。B项倒影是指当应句模仿起句时,其旋律以某音为轴加以倒转,形成旋律方向上的变化;C项逆行是指当应句模仿起句时,其旋律按乐句或乐节加以首尾倒置,形成旋律方向上的变化;D项变奏是指在原旋律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修饰或者围绕原旋律做一些变形,使乐曲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
二、音乐编创题
31.【参考答案】
三、音乐作品分析题
32.【参考答案】
(1)B自然大调。
(2)
a b
44
(3)单一部曲式结构。
(4)歌曲共有三个声部,其中,上方声部为旋律声部,下方两个声部为旋律声部的伴奏,三个声部之间相互对比,却又相互融合、相互依托,下方两声部以和弦音为主,使和弦色彩更加明确,中间声部的八分音符与下方声部中四分音符呈反向进行,在强调和弦功能的同时,使音乐更加生动,对上方旋律声部更能起到装饰和衬托作用。
四、教学设计题
33.【参考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的意境,提升审美情趣,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生观。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把握歌曲风格,提高对多声部音乐的分析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准确掌握歌曲的风格及掌握演唱三声部合唱的技巧;能够自然、流畅地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准确、优美、和谐地演唱歌曲,体会音乐中的情感。
【难点】了解三声部合唱的演唱要点,掌握三声部合唱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采用多媒体播放杭州西湖景色的图片,并提问学生:图片中的景色有哪些?你能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吗(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图片为杭州西湖的景色,可以想到《青城山下白素贞》《渡情》等歌曲,景色往往结合人们的心境,音乐也在传递着我们的心情,由此导入本次课堂《南屏晚钟》的学习。
(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
教师播放音频并提问: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的情绪是抒情、舒缓的;速度为中速稍慢。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背景:《南屏晚钟》创作于20世纪50—60年代,由陈蝶衣作词、王福龄作曲。因曲调悠扬婉转,后被广大群众所传唱,历久不衰,直到现在仍有很多优秀歌手,如费玉清、徐小凤等在自己的演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