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455452
他在荒谬与扭曲中诞生,
却从未屈服于现实。
他跟随自由的心看遍世界,
用理性的头脑矫正歪曲。
他用荒谬的反讽来述说正义,
用朴实无华诠释美丽。
然而,
这一切价值,
都在他去世之后才被发觉。
王小波当然很聪明,当然很有文学才华,当然也还有所积累,博闻强记。他也很幽默,很鬼。他的文风自成一路。但是这都不是我读他的作品的首要印象,首要印象是,这个人太明白了。
——作家 王蒙
调侃中有一种内在的严肃,鄙俗中有一种纯正的教养。
——作家 周国平
王小波是好样的,我也是好样的,我们不存在谁盖了谁的问题。王小波要是活着,我觉得他会更牛。
——作家 王朔
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作家,很多人说他有点像梵高:生前潦倒没人认识,死后大家越来越捧他,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神话。
——著名主持人 梁文道
忠于史实,全面解读,文笔优美,故事好看。
王小波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作为自由撰稿人,他犀利的杂文令报社和杂志社的编辑们如获至宝,他挚爱的小说却难以获得发表,这道无形的枷锁王小波一生都没能完全冲破。又有谁想到,在他去世以后,他的所有作品,包括小说、杂文、散文和书信都被一版再版,热销至今。
本书以王小波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他在文学、思想、精神世界方面的惊人天赋和才华横向铺展,并着重描写了他与生命中重要的人李银河的爱情,是一本详尽客观的王小波的传记,也是一个关于天赋与自由的故事。
章 顽劣少年
王小波从小就喜欢闭目思考,大有一种特立独行与外界隔绝开来的状态。他脸上常常显露出呆呆的表情,母亲怜爱地称他为“傻波子”。如果你因此就认为小波傻,那么就大错特错了,当年的他是个不折不扣的顽劣少年。“据说我爸用劲大的时候他两脚都能离地。”哥哥王小平这样形容王小波,并且调侃说,父亲王方名接触王小波身体的主要方式就是用手拎耳朵。
世间再无王小波
革命青年
王家小四
迎来曙光
偷书读
第二章 去云南
生在特殊时代的人们拥有特殊的命运。1966年,“文革”开始了。1968年,16岁的王小波不顾亲友的反对,毅然踏上了去云南的列车,成了一名插队知青。这是王小波次离开家,是王小波次尝试写作的年纪,是王小波并不算漫长的人生中的段重要经历。
“文革”开始
顽童时代的结束
坚定地要去云南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第三章 那个特殊的年代
王小波在云南待得并不久,很快,他回到了北京。后来,他又短暂插队去了山东,还在那里当了一段时间的民办教师。在这之后,王小波开始了他的工人生涯。
回京
“失败”的插队
去山东
次教师生涯
第四章 终于可以上学了
王小波的父亲王方名是大学教授。“文革”时期,父亲的这个身份给王小波一家带来了不少麻烦,但在“文革”结束之后,王小波却因之收获了甜蜜的果实。1977年,高考恢复了,这对于王小波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当别人都在“闹革命”的时候,王小波从未放弃过学习,而父母就是他好的老师。1978年,26岁的王小波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开启了他的高校生涯。
可笑的城市
革命时期的爱情
萧伯纳与“郭鲁茅巴”
进入大学
熟悉的校园
第五章 特立独行的爱情
王小波与李银河是中国文坛继钱钟书与杨绛之后的又一对神仙眷侣。他俩结婚是在1980年,当时的王小波还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大学生。而王小波与李银河之间的爱情故事也足以称得上特立独行。
《绿毛水怪》
那些花儿
王小波的爱情观
当王小波遇见李银河
第六章 留学与游历
如果不能睁开眼睛看世界,那么就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名思想家。幸运的是,王小波有这样的机会。1984年,王小波进入了美国匹兹堡大学,师从于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在留学期间,王小波还与妻子李银河一起游历了美国与西欧,这是他人生见识的又一段快速积累时期。
难得的机遇
艰难的生活
许倬云先生
在路上
第七章 精神自由之路
改革开放之后的20年,是人们逐渐脱离体制的20年。俞敏洪脱离体制去教书,后创办了新东方;马云脱离体制去办网站,后创立了阿里巴巴;还有无数普通工人脱离体制,成了个体户,一小部分人成了中国批富起来的人。王小波也走上了这条路,但他脱离体制走的却不是致富之路,而是一条精神自由之路,他选择的职业是自由撰稿人。
回国
辞职
获奖
创作高产期
第八章 他们的世界
20多年前,同性恋是一个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群体,但这“人们”中却不包括王小波与李银河。1992年,王小波与李银河合著的《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
在香港出版发行。可以说,在关注同性恋这一社会边缘群体方面,王小波与李银河是中国当之无愧的先驱者。这也造就了日后王小波的葬礼上那感人至深的一幕。
被刻意忽视的群体
巨大的争议
第九章 短促的终结
没有人想到,王小波会在45岁的盛年骤然离世。这正是王小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读者越来越多的时候,他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给所有喜爱他的文字的人,也给中国文学界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一声惨叫
身后事
轰动
第十章 中国的卡夫卡
在中国的“70后”“80后”的心中,王小波是一面旗帜,是王小波的文字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同样也是王小波,让他们拥有了自由的思想。从这一点来看,王小波是真真正正地影响了一代人的。再加上他的创作风格和个人经历与卡夫卡颇有相似之处,所以称他为“中国的卡夫卡”并不过分。或许,王小波在世界文坛的地位无法与卡夫卡相提并论,但在中国读者的眼中,王小波永远是独一无二的那一个。
门下走狗
文坛的忽视
历史不会忘记
后记
参考书目
序 言
自由与天赋
王小波是个天才,任何人都无法否认这一点。正如爱迪生那句已经被人说滥了的话:“成功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很多时候1%的灵感要比99%的汗水更重要。”要想做到像王小波这样,凭自己的文字成为一代人的偶像和灵魂导师,光靠努力是做不到的,更何况,王小波向来都不算是一个特别努力的作家。
很多人把王小波说成是“中国的卡夫卡”,从文学与思想的角度来看,这个说法是相当有道理的。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卡夫卡(弗兰兹·卡夫卡,1883—1924年,捷克著名作家)一生致力于用自己的文学天赋来突破自我,并且为此付出了孤独终生的代价;王小波一生则致力于突破环境对自己的束缚,尽情挥洒文学天赋。
17岁的王小波不顾亲友的劝阻一心要去云南,很多人对此不理解,当时还有亲友联想到了男女感情方面的因素。但实际上,王小波只是想要逃离罢了,他迫切地希望换一个环境,对于身处的这个环境,他感到无比的压抑,这也是他一到云南便开始尝试写作的原因。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插队的农村也并非世外桃源,在大的环境当中,根本无处可逃。于是,王小波只能选择忍耐,默默地种地,默默地教书,默默地在工厂里做手工活。当然,他仍有梦想,仍有对自由的追求,所以他也在默默地读书,默默地写一些极少会拿给别人看的文字。
极少终究不是全部,一本《绿毛水怪》的手稿让王小波收获了与李银河的爱情,收获了一位能够真正欣赏并呵护他及其才华的知心人。
环境在好转,时代在进步。于是,王小波拥有了上大学甚至出国留学的机会。在出国的那段时间里,王小波可以自由思想,自由学习,自由写作,自由地游历世界,自由地开发自己的天赋……
出国留学的这段经历为王小波打开了一扇大门。王小波后来毅然辞职,去做一名自由撰稿人,并且将这个身份一直保持到了他生命的终点。
作为自由撰稿人,他犀利的杂文让报社和杂志社的编辑们如获至宝,但杂文写作只是他的谋生手段,写小说才是他的挚爱。
王小波的小说情节离奇荒诞,还有直白的性爱描写,这些都是当时出版的禁区,以至于在王小波生前,他的小说作品出版寥寥,他本人也名声不大,只是一个“沉默的大多数”。
这道无形的枷锁,王小波一生都没能完全冲破。然而,讽刺的是,真正将这道枷锁击得粉碎的,是他的死。
王小波的突然逝世吸引了足够多的关注,于是人们开始将他的小说、杂文、报告文学甚至他和妻子李银河之间的书信拿来结集出版。这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王小波,他们被王小波的思想和才华所折服,成了他的忠实粉丝,王小波的作品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
这是一本关于王小波的传记,也是一个关于天赋与自由的故事。
章
顽劣少年
王小波从小就喜欢闭目思考,大有一种特立独行与外界隔绝开来的状态。他脸上常常显露出呆呆的表情,母亲怜爱地称他为“傻波子”。如果你因此就认为小波傻,那么就大错特错了,当年的他是个不折不扣的顽劣少年。“据说我爸用劲大的时候他两脚都能离地。”哥哥王小平这样形容王小波,并且调侃说,父亲王方名接触王小波身体的主要方式就是用手拎耳朵。
世间再无王小波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很明显,王小波属于后者。
他已经离开这个世界18年了。他在短暂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像这18年一样出名过,他从一名普通的知识分子一跃成为知名度很高的作家,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他的自由思想、他的特立独行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每年的4月11日,“王小波”这三个字仿佛是一个接头暗号,那些喜欢他的人会聚集到一起,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悼念他。
和这个世界上的很多天才一样,王小波死后声名远扬。
他的作品在他离开人世之后,多次再版。例如,《我的精神家园》 于1997年6月版问世,第二个月就加印,10月又在北京第三次印刷;杂文集《思维的乐趣》 和《沉默的大多数》 、小说《黄金时代》 《白银时代》 《青铜时代》 (“时代三部曲”)及其他作品集、纪念集也都是一版再版,成为跨越时代的经典。仿佛在突然之间,王小波成为一个文化标杆,被各种各样的人们怀念、惋惜。
他活着的时候,只有一些学者和知识分子知道他,大多数的读者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和很多不容于世的天才一样,他没有多少知音,很多想法难以诉说。曾经在一篇文章中,他这样写道:“我是一个内心常常会感到孤独的人,虽然我和朋友、亲人亲密无间,但我仍旧常常感到可怕的孤独。”但是,在他死后,他的文字传播的范围突破了小圈子文化,成为大众行为,以他为知音的人多了起来。
然而,人们发现,从过去到现在,对于王小波来说,主流文学界似乎都没有他的位置。对此,王小波的爱人李银河分析,按照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体系,王小波的确无法置评,因为从经历到作品,他始终都游离在这个体系之外。
关于经历和作品的游离,李银河解释说,从经历来看,王小波不是文学系的学生,也不是作协的会员,他只是一个自由的写作者;作品的游离是指,王小波写作的目的远离既存的评价体系,使得体系内的评论家无从评判,只能沉默。
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坛,王小波更像是一个不速之客,冒失地闯入,让一些人开始觉醒,可是很快又匆忙离去,让觉醒之后的人们更加急迫地寻求他的作品来领略未知。他的文字打破了混沌,字里行间体现出的智慧和有趣成为很多人的追求。
他热爱智慧和一切美好的东西。他生前曾计划把三篇小说《寻找无双》 《革命时期的爱情》 《红拂夜奔》 做成一个合集,命名为《怀疑三部曲》 。在序中,他这样写道:
我看到一个无智的世界,但是智慧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性的世界,但是性爱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趣的世界,但是有趣在混沌中存在。我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讲出来。
王小波很像一个开路者,为后来者们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他寻找,也带领无数的人觉醒和寻找这个世界的美好。
王小波曾经说:“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之后的事我看不到,但是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现在,他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了,但是他的智慧继续引导着人们在路上前行。
我们很难把王小波看作是一般意义上的写作者,他更像是一个思想者。在杂文中,他不断地探寻和守望,探求人类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守望精神家园。
王小波继承了罗素的思想,他被认为是罗素的信徒、热爱理性和思考的自由主义者。“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这是王小波喜欢的一句罗素的话。想要了解罗素的思想,就一定要了解罗素的理性自由主义,在西方影响巨大的自由主义曾经直接牵引了理性经验主义的神经。
作为理性自由主义的信徒,王小波带着“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进行创作。思想上,他没有一味地继承,而是创造性地加入了独特的东方思维,对原有的理性自由主义进行了融合和超越,他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乐此不疲地向人们传递真善美,鞭笞假恶丑,致力于建立一个有趣的世界。
王小波是一个崇尚理性的自由骑士,他一刻不停地寻找着自由。为了追求自由,他情愿放弃在中国人民大学这所高等学府的任职,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为了捍卫自由,他尝尽了生存的艰辛。
他曾经以为,做一个作家,应该能够维持生活,养活自己。然而,后来他发现现实无比残酷,选择写作并不能养活自己。因为在当时,他写的书并不畅销,甚至不能出版,养活自己也就很是艰难。为此,他感慨:所谓严肃作家的“严肃”二字,就该做如此理解。
在王小波的作品里,他以特有的怀疑以及对事物的自由式批判完成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审视。这种审视加入了王小波对别人的借鉴和自己的思考,他挟质疑之刀做自由的浪漫骑士,回归生活的本质和真实。他曾经告诉友人:“我正在出一本杂文集,名为《沉默的大多数》 。
自我辈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里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
王小波一生酷爱自由,不懈地追求自由的价值、自由的写作、自由的生活方式,在他看来,自由是人世间美好的词汇之一、美好的价值之一。为此,他用生活和写作来传播自由,用努力让人们看到,自由的人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判断力和创造力;自由的人不仅可以享受到思维的乐趣,可以凭借理性和常识生活,还能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
他明白,自由并不是在一条道路的尽头等待,而是这条道路本身就印刻着自由。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并没有的自由,也没有停止的时候。王小波的价值就是让人们看到在自由的状态下,可以既理性又激情,既现实又浪漫,既精英又平民,既深刻又有趣,自由是多么的美好。
自由主义不仅是王小波,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整体梦想,他们对西方的“自由”与“民主”思潮进行引进和倡导,开启了中国现代历程。20世纪80年代之后,知识分子更加珍视自由思想,找寻自由民主思想。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自由民主思想被引进之后,历程却多是曲折,先是作为热门的思想受到追捧,很快却引发了情绪泛滥,让真正的学术探讨被阻断。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行了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接着也出现了对政治和文化的探讨,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及思想言论自由。
王小波独辟蹊径,从文学的角度出发,文学与政论交织,将中国出现的各种自由人文主义思考不加掩饰地表达出来,坦率也痛快,让长久压抑着的人们感受到了清新的气息,自然受到了各方的欢迎。
王小波的文学作品受到关注,还因为他有着代表性的知青经历,这样,他在表达上不仅仅是以个人,更是以一个群体的身份发声。他的文字不仅是对于自身经历的反思,更代表着在特殊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过往的考量。
我也不知为什么,就这样写了出来。现在回忆起来,这样写既不是为了找些非议,也不是想要媚俗,而是对过去时代的回顾。众所周知,六七十年代,中国处于非性的年代。在非性的年代里,性才会成为生活主题,正如饥饿的年代里吃会成为生活的主题。古人说:食色性也。想爱和想吃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如果得不到,就成为人性的障碍。然而,在我的小说里,这些障碍本身又不是主题。真正的主题,还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反思。其中主要的一个逻辑是: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障碍,真他妈的有意思。
他的文字闪烁着无穷的光辉,他的睿智不是强拉硬扯的玩笑,而是令人忍俊不禁的冷幽默,给人的思维以极大的享受。他曾经写过一篇非常著名的杂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作者笔下的那只猪有着人类难以企及的智慧。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像极了王小波自己,他对生活中所有的荒谬进行了辛辣的讽刺,闪烁着理性的光辉。可以说,在一个意义破碎的非理性时代,王小波传递出了一种理性启蒙的声音。
王小波死了,却似乎永远地活了下来,他的思想、他的文字、他的爱都得以永存。文学家木心先生说:“一个人到世界上来,来做什么?爱可爱的、好听的、好看的、好吃的……我来过了,可以向上帝交账。‘文革’中他们要枪毙我,我不怕,我没有遗憾。”而王小波的一生告诉我们,活在世上的每个人都是不留痕迹的过客,当有一天太阳毁灭,一切刻在坚硬的石头上的文明也将融化,留给自己的或许就是司汤达墓碑上刻着的六个字:“活过,爱过,写过。”
革命青年
经过了十几年的传播,王小波现在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偶像,在一些人心中他甚至是思想上的“教父”,人们爱他的思想,仰慕他的作品。他的很多作品包含着戏谑、率性的成分,并不是特别好懂,但是却传播得异常广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王小波有着异于常人的感受世界的独特方式,他的思想就像是一扇门,从这里可以通向无限广阔的远方。
王小波对于世界有着独特的感受和思维方式。哥哥王小平评价王小波:“生活中一直在走着一条特别的道路,一直在探索着精神上可能的存在方式,寻找着自己的适当位置。”可能这指的就是王小波一直在寻找的精神家园。
很小的时候,王小波就显露出了与一般孩子的不同之处,他非常喜欢思考,突出的表现就是一直在呆呆地想着什么。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傻”或“呆”,而是仿佛在寻找这个世界的趣味。
在生活单调乏味的时代,王小波却有着与时代截然不同的思维,可以说,先天的形成占有重要的成分。要探索王小波的精神特质或者说思维方式,要从他的家族传承上说起。
王小波的父亲来自于四川,在他的祖辈中,就已经表现出了不平凡之处。王小波的祖父王渊儒本是四川渠县一个不起眼的放牛娃,然而在纷乱的时代,小人物也可能凭借自身的某种特质展现出与早期身份不相符的命运旋律,祖父就是这样一个人。
一天,祖父正和自己的父亲在田中干活,两人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一怒之下,祖父离家出走了。在当时,空间距离大,没有任何可以乘坐的交通工具,就算是离家出走,也不过是从一个村庄逃到距离并不太远的另一个村庄。
来到了新村庄之后,祖父匆忙之中撞入了一家学堂。起先,他只能在窗外偷听老师上课,并不能进入学堂学习。但是随后命运之神眷顾了他,正在上课的老师发现了这个躲在教室外的“旁听生”,和他沟通之后,发现他很有天赋,非常聪明。发现这样的好苗子,老师自然是不愿意放过,就将他叫进了教室听课。
几天之后,曾祖父经过多方寻找,终于在学堂发现了正在听课的祖父。他想要叫祖父回家帮忙种田,然而老师说,祖父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如果不能上学实在是太可惜了。听到老师这样说,曾祖父也非常高兴,此后,便倾其全力供孩子上学。
祖父并没有按部就班地一直学下去,在学了几年之后,他觉得读书简直太容易了,每天都坐在学堂里太没有意思了,于是开始游走集市,走街串巷做生意。
或许是天生具有商业头脑,或许是善于发现机遇,在走街串巷的过程中,祖父了解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由于军阀混战,火药成为各大军阀争相拼抢的重要物品。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很多人只是笑笑,并没有在意,祖父却联想起在山区有一种果实的外壳,那正是制造火药的重要原料。
为此,祖父特意去鼓励山民收集果壳,将果壳烧成灰后,他再出钱购买。这些果壳散落在山中,原来没有人捡拾,因此对于很多山民来说,这项劳作并不复杂,却能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自此之后,崎岖的山路上多了很多捡拾果壳、担果壳灰的山民。
对于王渊儒来说,这一发现让他着实富裕了起来,据说他每天秉烛点钱至三更。一直贫穷的放牛娃,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因了机缘巧合一夜之间暴富,让村民刮目相看。
富裕之后,他开始涉足江湖,有了自己的帮会,招揽天下的兄弟。他为人十分仗义,颇有草莽英雄的豪情。
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很久,在土地改革运动中,他因为地主身份遭到了批斗。根据当时的传说,祖父无奈之下跳了城墙,幸而没有摔死,一副残躯病体在床上养着。在坚持了两个星期之后,祖父的命数走到了尽头。
祖父走了,留给后世八个儿子和他曾经的智慧。八个儿子中,王小波的父亲王方名排行第三,后来成了著名的逻辑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祖父的第八个儿子,也就是王小波的八叔也成了大学教授,足见这个家族的智力是非常高的。
这些并不是神奇的地方,据说祖父的第七个儿子极其聪明,不仅能双手打算盘,还自学成才,成了乡野里非常出名的医生,救活了很多人。王小波的这位七叔还有着预测未来事情的能力。在27岁那年,他预感到家族将要遭受灾难,为此产生了自绝于世的想法,终竟然绝食而亡。试想,在27岁的年纪,因为预感到了人世的不测,就能有自绝于世的勇气,这位七叔的确不同寻常。
正如七叔当初预感到的那样,不久,王家家产被抄没,曾经兴旺繁盛的大家庭一时间四分五裂,八兄弟也不剩几个。为此,当地的人们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王氏男子的确是非常聪颖,但是却没有长久的命数。
在王小波哥哥王小平的眼中,父亲是一个率性刚烈之人,没什么城府,不修边幅,有一些艺术天赋,喜欢诗文和篆刻。王方名和很多人一样,渴望能够凭借男儿的本领立世。尽管平时喜欢诗文,但是在战争年代,他身为一介书生,仍然关心国家大事,他想要做一些轰轰烈烈的事情。为此,他开始参加学生运动。遭受通缉后,他不能再在四川待下去,就毅然投奔了延安。
和所有书生一样,王方名性格耿直,在他看来,这个世界非黑即白,爱憎分明,妥协是万万要不得的。这样的性子注定不适合官场,因为性格直率,王方名得罪了很多人。
后来,因为父亲王渊儒的事情,王方名被连累,成了没有党籍的人。这对于一个渴望在仕途上有所成就、在党内有所任职的人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然而,这样的遭遇并没有打垮王方名。他身上有着典型的四川人的倔强和不屈,每当遭遇到不幸的时候,他总是能够坚持信念,百折不挠,奋勇向前。
遭受挫折之后,王方名开始钻研读书,希望能够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功夫不负有心人,没有上过大学的王方名,依靠自学终成为大学教授,在逻辑学领域名声大震。
原来,在王小平心目中,父亲是个呆板的人,骨子里没有浪漫细胞,性格比较粗犷,不细腻,更没有儿女情长。这种印象直到他发现了父亲的一份笔记才开始改变。
这份笔记记录了王方名年轻时的一段爱情故事。王小平开始理解父亲,明白了父亲并不是没有儿女情长,只不过在岁月的打磨之下,将细碎的情感和回忆装进了心底,不愿轻易示人罢了。
在王方名年轻的时候,家里曾经为他介绍了一门亲事,这是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知道,王方名当时已经是读了一些书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包办婚姻,自然非常地抵触和反感。反抗无果之下,他选择离家出走。
他将目标选定在成都。在路上,王方名遇到了几个年龄相仿的学生。大概是年轻的心不甘寂寞,同行的又都是接受了教育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他们交流起来非常投机。其中一位姓成的姑娘,不仅健谈,性格开朗,而且非常聪明,年轻的王方名对她颇有好感。
成姑娘见王方名对于诗词也有一定的研究,一时兴起,给他出了一个谜语:“忆当年,绿荫婆娑,自入郎手,青少黄多。捱了多少辛苦,受了多少磨折,莫提起,提起时,泪洒江河。”
王方名自恃才学不低,但是却被成姑娘的谜语给难住了,思来想去,还是猜不出,于是脸上现出愁容。这时候,摇船的船家笑问他为何这般郁闷,王方名将事情的原委说来,船家听后说道:“你们读书人说的那些我不太懂,但是感觉这位姑娘说的应该是船上的竹篙。”
王方名听了船家的话,仔细想想,还真是蛮有道理——“提起时,泪洒江河”嘛。他欣喜不已,同时也为成姑娘的聪慧所折服,好感倍增,心中萌生了爱情的种子。
缘起一个谜语,到达成都之后,两人熟络起来,感情也不断升温,很快坠入了爱河。王方名和成姑娘都是热血的革命青年,后来他们约定一起北上延安抗战。如果按这个脉络发展,王方名和成姑娘北上,终会成就一段美满姻缘。但是天不遂人愿,就在成行之前,成姑娘的母亲患了重病,成姑娘不能履行北上的约定。
当时尽管心中不舍,王方名还是比较理智的,想到二人有朝一日还能相会,仍然备感温暖。就这样,王方名北上,成姑娘留在了成都,从此二人开始了天各一方的鸿雁传书。
王方名在延安参与抗敌的行动,成姑娘也没有就此放弃革命事业,而是积极地参与四川当地的救亡活动。然而,因为生活艰苦,生活压力大,成姑娘积劳成疾,患上重病,不久就去世了。
在前方抗敌的王方名知道了这个消息,内心抑制不住地悲伤。他没有想到,当年的匆匆一别竟然是永别,回忆起当年成姑娘的那则谜语,内心更是感慨良多——“捱了多少辛苦,受了多少磨折,莫提起,提起时,泪洒江河”,这何尝不是二人感情的写照?
就这样,因为悲伤,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进入了历史的尘埃中,再也不被提起,唯有当事人记得那份情感多么美好,又多么地让人心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