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5102463
知名历史小说作家,李浩白先生十年磨一剑,专为三国历史爱好者打造的呕心沥血之作——《司马懿吃三国》。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司马懿吃三国》在忠于历史的基础上合理虚构,是广大读者了解三国那些事儿的读物。
作者从人性的角度深挖,还原一个有血有肉、有梦想、有实力的司马懿。读《司马懿吃三国》,学司马懿的处世智慧。司马懿的一生,跌宕起伏,翻开本书,体会司马懿无与伦比的沉默、隐忍和计谋,看他如何从一介平民成为三国的赢家。
《司马懿吃三国》是一套讲述司马懿发迹过程的历史小说,该书共分为五部,全书采用通俗演义的写法,梳理了司马懿的一生。司马懿供职曹魏集团,多有军识。继而逐步取代曹魏家族,专揽国政,后出兵伐蜀,为晋朝奠基,成为司马家族一代传奇人物。
《初露峥嵘》为该小说的部。从司马懿出生写起,讲述了司马懿从布衣书生到一举成名的过程。《翻云覆雨》为第二部。司马懿身在曹营,却暗通孙刘,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赤壁秘战》为第三部。为实现司马家族一统天下的百年大计,司马懿设计让曹操南征大败。《秉钺鹰扬》为第四部。司马懿在魏廷日益受到重用,随着权势的日益膨胀,长期隐忍的司马懿终于野心毕露,开始染指曹魏江山。《天命攸归》为第五部。司马懿因军功卓著在魏廷彻底坐大。在司马懿子孙的继续经营下,三国归晋,天下终归司马氏。
目 录
楔子 司马家族的异梦
殷王玉印 / 001
司马懿出生的那一天 / 005
曹操之能,荀彧之智 / 007
第1章 东汉乱局
十八路诸侯兴兵讨董卓 / 012
司马兄弟被抓 / 017
董卓遇刺 / 022
司马兄弟离开京都祸乱之地 / 029
第2章 回乡招兵屯粮,蓄养死士
司马家族的未雨绸缪 / 036
冰绡帐 / 043
护乡坞 / 046
粮草 / 051
第3章 从名师,学帝王之术
一代鸿儒 / 055
治大国若烹小鲜 / 064
读《史记》,观天下 / 069
方公子 / 075
第4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残兵
周宣占卦 / 080
流寇匪兵 / 085
命悬一线 / 091
司马懿的城府 / 102
屈伸之诀 / 107
出师 / 111
美人 / 118
第5章 隐姓埋名,初入仕途
青年小吏 / 121
软蛋太守 / 125
贪官与豪强 / 132
小人物往往掌握着手信息 / 146
难做的官 / 150
藏得再深也会露马脚 / 153
一切斗争的目的都是为了取胜 / 157
假话要真说 / 162
恶人先告状 / 167
剑一旦出鞘,就要一招制敌 / 172
坏的敌人往往也是好的老师 / 178
第6章 一举成名天下知
名动朝野 / 183
袁绍的面子重要 / 192
唱双簧笼络崔琰 / 196
司马父子纵议天下大势 / 202
内忧外患的汉室 / 208
裂变 / 213
第7章 装瘫拒入曹营,密谋大计
司马家的大秘密 / 217
突然“瘫痪”又新婚 / 224
后花园里的秘密 / 232
司马家族的惊天大计 / 237
温柔乡,英雄冢乎? / 244
袁绍兵败身亡 / 247
曹操征辟,先礼后兵 / 249
曾经如此地接近死神 / 255
前言
真实的司马懿:儒枭·隐雄·全才
——写在《司马懿吃三国》出版之际
我的《司马懿吃三国》小说终于出版了。自2000年本着“七分史实,三分推理”的准则构思创作以来,它足足耗去了我的十年之功,增删五六次,修改字数达六七十万,可谓呕心沥血、笔笔凝汗。在此,作为我这部书的引子,我来和各位读者朋友谈谈我心目中的司马懿,希望能够与大家沟通交流。
在人才辈出、群星荟萃的三国时代,比起个性鲜明的曹操、高风亮节的荀彧、八面玲珑的贾诩、志气雄远的诸葛亮、英姿倜傥的周瑜等英雄奇士来,司马懿无疑是一个神秘得有些乏味的异数。他像一匹孤狼一样游移于汉末建安年间,又如一座奇峰一样平地崛起于曹魏黄初、太和、青龙、景初等年间,后更是在曹魏正始、嘉平年间浓墨重彩地给自己描下了“一鸣惊人”的大手笔!所有的人,直到后一刻才发现:司马懿,原来竟是整个三国后的也是的赢家。
自古以来,司马懿都被人们指斥为“野心家”“阴谋家”的代表。“老奸巨猾”“老谋深算”,几乎是他从古到今都难以摆脱的个人标签。
然而,仅仅凭着“野心家”“阴谋家”这两个称号,就可以给司马懿盖棺论定了吗?赵高、董卓、李林甫等这一流的贪权嗜利、祸国殃民之辈,能和司马懿相提并论吗?司马懿生前,可是实实在在的“伊尹”“周公”形象啊!他的清廉刚正、才能出众,可是朝野公认的——曹植就曾经这么称赞他:“魁杰雄特,秉心平直,威严足惮,风行草靡。在朝廷则匡赞时俗、百僚仪一;临事则戎昭果毅、折冲厌难。”他的政敌丁谧、毕轨等也不得不承认:“司马懿有大志而甚得民心。”
如果司马懿所开创的晋朝没有在后来没落得那般惨淡,如果“八王之祸”“少数民族南下”的悲剧没有发生,司马懿在中国历史上所享有的荣誉至少应该不会比隋文帝杨坚差。司马懿其实是替他那些无能的后代背负了太多的骂名。
平心而论,就单从司马懿本人一生的所言所行、所作所为来看,他几乎是没有多少遭人指摘之处的。在他漫长的一生之中:像曹爽一样浮华奢侈、败国乱政之举他没有;像曹丕一样劳师动众、急功近利之举他没有;像曹操一样弑后逼君、猎取九锡之举他也没有。我一直认为,虽然曹操自称“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其实,他这个“周文王”,当得还不及司马懿这般圆融、到位。
在我看来,司马懿算是古代从政之士的一个完美典范:儒家经典中“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成功模式,完全被他演绎得无人能及!《晋书》上称他“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你能说他修身做得不好?调教出了司马师、司马昭这样两个足以“子承父业、继往开来”的麟儿,你能说他齐家做得不好?兴军屯而积粮,拔俊杰而备用,建纲纪而立威,取邓艾于农琐,引州泰于行伍,委以文武,各善其事,你能说他治国做得不好?扫平内敌、壮大国力,给子孙们奠定“肃清万里,总齐八荒”的坚实基础,你能说他平天下的功夫不够?
具体而言,司马懿的身上有三重特色是十分鲜明的:儒枭、隐雄、全才。
司马懿是货真价实的儒枭。而且,他绝不是王莽那样“为儒而儒”的偏执狂。《晋书》上称他“伏膺儒教”“常慨然有忧天下心”,这总让我联想起另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学政治家范仲淹。但范仲淹的功业哪里堪与司马懿相比?他力抗西夏元昊而无功,推行“庆历新政”而不终,徒有济世之心而乏理乱之才,不如司马懿远甚!司马懿开创的晋朝初年也曾出现过“天下无穷人”的“太康之治”——虽然它有些短暂,但也是司马懿“爱民而安,好士而荣”的施政纲领在他后代手中的贯彻和落实。司马懿的一些只言片语更是透出了一股浓浓的儒家雍雅气息:“贼以密网束下,故下弃之。宜弘以大纲,则自然安乐。”明末大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亦这样评价:“司马懿执政,而用贤恤民,务从宽大,以结天下之心。于是而自缙绅以迄编氓,乃知有生人之乐。”对司马懿的儒道治国进行了肯定。
我们还可以看出,司马懿的许多举措都打上了深深的儒家烙印:他一生为推崇的人,不是武功盖世的曹操,而是一代儒宗荀彧;他的亲家翁,是曹魏著名鸿儒、经学大师王肃;追随他一道剪除曹爽的政治盟友,如高柔、王观、孙礼等都是海瑞一样的忠臣雅士。即便是在殄灭曹爽一党之时,他也是以儒道为标尺来拿捏着分寸的:夏侯令女割鼻明志守节,鲁芝护主尽忠而甘愿受法,尽管他们是敌对一方,却都受到了司马懿的嘉奖与宽待——夏侯令女的事迹还被写进了《三国志·魏书》裴松之注引皇甫谧《烈女传》,而鲁芝后来则一直做到了晋朝的镇东将军、阴平侯之位。这比起袁绍器小量狭、恼羞成怒而滥杀臧洪、陈容等义士的荒悖之举来,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但同时,司马懿刚重凌厉的枭雄本色亦是溢然不可轻掩:该狠则狠,该猛则猛——他对辽东公孙氏割据势力的连根拔除,对曹爽和王凌等政敌的赶尽杀绝,完全没有了脉脉温情,纯然一派肃杀森严之气。儒枭就是儒枭,再怎么儒化,他的人格底蕴还是枭雄之质。
司马懿是深不可测的隐雄。什么是“隐雄”?“隐雄”就是指将韬光养晦、沉潜笃实之功做到登峰造极的枭雄。他的雄心壮志,决不弱于曹操、刘备、孙权等乱世枭雄当中任何一人;他的真才实学,也决不次于郭嘉、诸葛亮、周瑜等俊杰奇士中任何一人。但他为了在合适的时机“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便自觉而主动地完全把它们隐藏起来,收入“鞘”中,伺机而动。
在隐忍潜伏的同时,他还善于未雨绸缪、见招拆招,运用“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手法及时消除各方面的威胁与危机:当曹操对他深怀猜忌之时,他察言观色、审时度势,连忙抓住机会奉上“汉运垂终,殿下(指曹操)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谦让者,畏天知命也”一段劝进之言,便立刻说到了曹操的心坎里,一跃而任丞相府的心腹要职——主簿、军司马、长史!当魏明帝曹睿临终前对他疑虑重重之时,他虽身在辽东却以“人臣无私施,推美归于上”的方法向曹睿表达了自己的忠心,从而保住了自己的顾命辅政大臣之位。
司马懿真的是一位“踏平坎坷终成大道”的隐雄:为了彻底实现自己“肃清万里,总齐八荒”的大志,他数十年如一日地蛰伏隐忍着,暗暗磨砺着自己的锋芒、强化着自己的实力,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边疆之远,始终是那样稳若泰山般顶住了来自对手、来自命运的一次次打击与挫折。“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的卑琐生涯,未能磨灭他有朝一日掀天揭地的勃勃雄心;陈矫、高堂隆等政敌的明攻暗算,于他而言亦不过是秋风过耳,不值一提;面对小辈曹爽的欺侮和排挤,他也是装出一副逆来顺受的模样……
这一切,都源于他心理素质的无比坚韧与无比强大!喜怒哀乐悲忧惊惧,所有的情绪,在他胸中被调控得深沉如海、波澜不惊!
他无畏无恐,当刺客的利剑就抵在自己的喉结上,他却依然扮成风痹之状而“坚卧不动”——须知:那一年,他才二十九岁!
他无怒无嗔,当诸葛亮送来“巾帼之辱”而激得帐下诸将个个火冒三丈之时,他却依然笑称这是在夸赞自己用兵“静如处子”!
他无喜无纵,无论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和胜利,都不会让他稍稍麻醉,他总是继续埋下头来冷静沉着、苦心孤诣地把握着大局,规划着未来……
司马懿就是这样一位隐雄:韬晦隐忍之功堪称出神入化,完全做到了七情六欲收放自如,理智和意志是他有力的武器。
后,他是一位集张良帷幄之智、萧何匡济之贤、韩信用兵之能于一身的全才。在经国远略方面,建安二十年(215)之秋,他进献了趁刘备与孙权交争江陵之际乘隙吞蜀的妙计,可惜曹操没有采用,失去了统一天下的一个良机。建安二十四年(219)之冬,稳坐许都、联吴制蜀、翻云覆雨的方略是他给曹操建议的,结果“武圣”关羽被干掉了,诸葛亮的“隆中对”被彻底破坏了。在内政实绩方面,军屯兴国、通漕淮南、开垦陇西等宏图是在他手底完成的,这些后来成为魏国真正强大的关键。在军事作战方面,西擒孟达、东拒诸葛、北平公孙、内夷曹爽、外袭王凌,神略独断,征伐四克,更是他的赫赫战功。他的军事才能之高超,令吴国国主孙权也不得不为之畏服:“司马懿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前!”的确,像他这样一个合枭将、贤相、策士三才为一体的全能型高手实在是古今罕见。而且,他明的一点是——身负大本大源、大器大才,随时准备着接受命运的考验与挑战!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之下,需要突出自己哪一方面的能力以脱颖而出,他一向对此算计和把握得十分精确!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在汉末三国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大时代里悄然无声而又不可遏制地勃然崛起、后来居上!
儒枭、隐雄、全才,是司马懿整个人格形象的三个侧影。朱元璋是“枭而不儒”,刚猛有余而文治不足;王莽是“儒而不枭”,有心复古而无力治今;张良是“隐而不雄”,清虚自持而避权弃世;曹操是“雄而不隐”,锋芒毕露而处处树敌;诸葛亮是“全而不才”,面面俱到而样样不精;曾国藩是“才而不全”,为将则常败而为相则迂钝。他们每一个人比起司马懿来,似乎都缺了那么一点。所以,你不能不承认,司马懿堪称的一个奇迹。所以,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从儒生变为开国之君的枭雄,他就是司马懿。
无论后人如何刻意抹黑,司马懿本身素质所散发出来的奇光异彩,永远也不是历史的尘垢所能掩蔽的。你越走近他,就越会深深地感到:假如有合适的机缘、合适的环境、合适的自我激励,原来一个人内在的潜力居然能够如同火山一般喷发到这么高、这么远、这么强!
接下来,我要针对这部作品中几个情节和人物的构造进行解析,并与读者分享自己的一些见解。
我要开门见山地着重指出一点:我们历史小说家,应该本着“来源于历史的真实,兼而再高于历史的真实”的态度进行创作,不应该把小说作品写成机械刻板的历史教科书,也不应该只是像“文字搬运工”一样机械重复地堆砌历史资料。我们应该如同春蚕一般,吃到肚里的虽然是一片片嫩绿的桑叶,然而后吐将出来的却是一缕缕银亮的丝线。这就是说:历史小说创作应当允许某种程度的艺术虚构,但这种虚构必须建立在符合历史真实的合情合理的逻辑之上,而不是“戏说”“穿越”之类的臆想和捏造。像刘和平的《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二月河的《雍正王朝》就是这种创作方式的典范之作。它们就做到了以巧妙的艺术虚构反映出了隐藏在历史深处贴切的真实。
现在,返回到我的这部《司马懿吃三国》来,我谈一谈几个创作细节的问题。
首先是关于貂蝉这个角色与司马家关系交集的问题。貂蝉是罗贯中先生在《三国演义》中虚构出来的,在《司马懿吃三国》一书中被我借用了。既然决定借用了她,就不得不把她虚构出来的一切都借用到位才行。貂蝉的义父王允和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同朝为官,关系一向甚佳。《三国志》里还称王允的侄儿王凌和司马朗亲如兄弟。那么,推演过来,貂蝉自然也堪称司马懿的义姐。所以,将貂蝉置于司马家的故事环境中,并不显得突兀。而且,貂蝉在真实的历史上也是有原型的——《后汉书·吕布传》里写道:“卓又使(吕)布守中阁,而(吕布)私与傅婢情通。”这个“傅婢”,即侍婢在罗贯中先生的笔下就成了芳名远扬的“貂蝉”,就成了“连环美人计”的载体,就引出了一段跌宕起伏的精彩情节——这也显出了罗贯中先生高深的文学创作才能。
其次,胡昭究竟是不是司马懿师父的问题。现在三国史学界突然冒出一种观点,声称胡昭是司马懿的师父,甚至司马懿还以“师”“昭”二字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取名。当然,这也仅仅是一种推测,而不是一个定论。《三国志》里引用《高士传》,也只是说:“初,晋宣帝为布衣时,与(胡)昭有旧。”这个“旧”通常是“旧交”的意思,并无“师承”之意。而且我们逆推回来,胡昭倘若真是司马懿的师父,司马懿为何在他漫长的七十年人生中,居然对胡昭一丝一意的回报和关照都没有呢?古人一向“视师如父”,司马懿对乡里长辈常林都给足了礼遇,唯独对自己的师父却毫无表示?这不合常理。反过来,恰巧说明了胡昭也确实不是司马懿的师父。不过,既然是“旧交”,倒可推出当时胡昭和司马懿共同游处过,可称得上是道友、学友。所以,我在《司马懿吃三国》一书里断然否定了胡昭是司马懿师父的说法,只是让他成为司马懿的同窗学友。至于为何要让管宁先生成为司马懿的师父,则是我的刻意虚构了:管宁乃是德才兼备的“三国贤士”,我私心以为只有他才配得上做司马懿的师父。
有比较细心的读者提出了司马徽“血阴蛊”来历的问题。据三国史学界的研究成果显示,在赤壁大战中,曹军是因为其内部发生了大面积的“血吸虫病”,才造成了军队整体战斗力下降而后仓促撤出战场的。根据这一点,我就将它和司马徽施放“血阴蛊”的情节融合了起来。我希望大家在阅读中感到更加有滋有味。
至于张春华的岁数大小、柏方莹的典故出处等问题,我只能告诉读者:小说之所以被称为小说,就在于它巧妙的虚构,而不是像教科书一样的机械复制。其实,这种虚构增加人物年龄的手法,我也是借鉴了刘和平老师所编的《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中的相关情节:在该剧中嘉靖皇帝临崩之际,六岁左右的皇太孙朱翊钧和他的父王朱载垕一道进宫向嘉靖帝为海瑞求情免罪。但从《明史》记载来看,公元1566年嘉靖皇帝临崩之际,朱翊钧的实际年龄才两三岁!这明显是虚构的。然而,我们都觉得这个虚构来得很巧妙:它一下将海瑞和朱翊钧之间的关系衔接了起来,为后来朱翊钧主政期间高度尊崇海瑞的道德模范作用埋下了伏笔。还有,刘和平在此剧中为了使一代名相张居正与海瑞交相辉映、互为衬托,也不惜虚构史实,让张居正在嘉靖三十九年(1560)就当了兵部尚书并入了内阁。而实际上,根据《明史》记载,终张居正之一生,他从来没有担任过任何兵部之职。他在嘉靖一朝做的的官职也只是“右谕德兼待裕王邸讲读,领翰林院事”,根本没有入阁,更不可能在扳倒严嵩、严世蕃等奸臣的政争中发挥什么骨干作用。然而,张居正这个艺术形象在《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一剧中却被描绘得异彩纷呈、可圈可点,令人颇为信服。假如非要硬抄史实而拿掉了张居正这个角色的话,反而会使此剧大大逊色。
再就是为了增加小说的可读性和通俗性,我在小说中将人物的自称一般定为了“本官”“本相”“本府”等。毕竟,按照三国时期的礼制,“吾”“孤”“某”等人物自称在小说中读来似乎都有些稍显生硬了。
清代学者金丰为《说岳全传》所写的序言中讲:“从来创说者,不宜尽出于虚,而亦不必尽由于实。苟事事皆虚,则过于诞妄,而无以服考古之心;事事皆实,则失于平庸,而无以动一时之听……实者虚之,虚者实之,娓娓乎有令人听之而忘倦矣。”这可以说是对历史小说创作目前为止所见到的圆通而又切实的精辟之见。我的这部《司马懿吃三国》便是践行这一见解而精心去创作的。翻开这部小说,相信你不仅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司马懿这个人,而且更能清晰地了解三国这一段恢宏而绚烂的历史画卷,从而有所裨益。
1.强烈推荐!一直觉得司马懿是三国里牛的人物,读完李浩白的《司马懿吃三国》,了解了仲达的一生,更加认定这一点,他的隐忍,他的自律,都值得后人敬仰。
——小桥老树,知名作家,著有《侯卫东官场笔记》《侯大利刑侦笔记》等畅销书。
2.《司马懿吃三国》,把厚重的历史写活了,文字如行云流水,人物栩栩如生,情节跌宕起伏,读来令人欲罢不能。
——王觉仁,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大唐兴亡三百年》《王阳明心学》等。
3.李浩白思维敏锐,逻辑清晰,用老道的小说笔法讲述了司马懿隐忍与爆发的传奇人生。同时,司马懿的修身之道、处世哲学和立业智慧对当代青年亦有颇多借鉴之处。
——吕峥,青年学者、中国传媒大学阳明书院特聘教授
4.读人物传记,重要的是遇到事情时能教会你像古人一样思考问题,用别人的经验教训来铺垫自己的成功之路,从而达到少走弯路的捷径!本书值得一读!
——南门太守,文史学者、作家,著有《三国全史》等作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