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5232407
台湾金鼎奖人气作家林满秋,阴阳海边的浪漫青春。
站在18岁的十字路口 眺望懵懂的爱情世界
17岁,不要轻易爱上一个人,
因为你可能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忘掉他的的脸……
人生中的次恋爱,似乎永远值得回味。
为爱迷惘、为爱辗转、为爱冲破自己的藩篱,也为爱遍体鳞伤……
明暗两色的阴阳海,拾级而上的九份山城,见证着青春的冲动与成长。
我们爱上的,究竟是初恋的光环效应,还是对爱期待的预设投影……
18岁的倒数计时即将结束,寻觅的答案,你找到了吗?
十七岁的心愿,十八岁的期待
这个故事的缘起,在于一次九份之旅。
我面对阴阳海,听着友人谈起战俘营的故事。那段半个多世纪前的历史,早已随着铜矿场的没落淹没于草丛中,但当他说到一个八十几岁的英国妇人艾莉丝来台寻访未婚夫后的生命路程时,我的眼中泛着泪光。艾莉丝的未婚夫当年并不在金瓜石,而是在南部的另一个战俘营,他并没有遵守对未婚妻的誓约回到她身边,艾莉丝却终身未嫁,默默地从生命的春天走向冬天。她当然知道他不会回来了,却很想知道他生命的后是怎么度过的。于是她来到了台湾。当我听到这里,脑海中浮现出一位银发如丝的老妇人面对着阴阳海,缅怀着情人青春的面孔,和那段属于她的爱情。
那想必是个细雨纷飞的日子,风在她的头顶上咆哮,把她银色的发丝吹得飘飘扬扬,遮掩了她细瘦的面颊。她望着那奔向阴间的水流,想起了在阴间的情人,想起了自己一生的等待,眼中飘起了蒙蒙细雨。
就是这样的一个画面,让我萌生了创作这个故事的动机。
原本只是纯粹想写一段半个多世纪前的爱情故事,却在听到另一个故事后,我有了不同的想法。
从朋友口中辗转得知一个在异国生长,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少女,她对生命之源的探求,与单亲母亲既亲密又紧张的母女关系,深深触动了我。母亲和她的十八岁之约,并没有抚慰她那敏感、焦躁的心,反而让她陷入更为迷乱的心绪中。她在追问母亲的秘密时,自己也在一段又一段的爱情中打转,当她体悟到那个谜没有解开,她的生命,她的爱情就永远无法理出头绪来,在十八岁倒数终结之前,她的母亲让她只身返台会见她父亲。
这个故事迅即在我脑中着地生根,并伸出枝枒来。我兴奋地想着:一个被困在母亲秘密里的少女,在只身回台寻亲时,发现了半个多世纪前那段被淹没在阴阳海里的爱情。那段荡气回肠的爱情,与母亲隐藏了十几年的秘密,还有女主角自身发展出来的青春之爱,在我的脑海中不停地冲击、演化。从这个故事的酝酿到写作完成,我经历了一年多既兴奋又痛苦的日子。
故事的主轴虽是一个少女的寻亲,但爱情才是主要的重点。就像故事里的少女所说的:
十七岁,是一个人明白了什么是﹁喜欢﹂,什么叫作﹁爱﹂的年纪;
十七岁,也是一个人对爱情真诚,执着的年纪。
十七岁的你,不会明白什么叫门当户对;也不会觉得面包比爱情更重要。
十七岁的你,只会全心全意地去爱,管他是王子还是乞丐。
十七岁的你,会用浪漫的心情,去编织一段浪漫的爱情。
十七岁的你,爱上一个人时,会赴汤蹈火,因为你很难再这么单纯地爱上一个人。
对一名十七岁的少女而言,爱情是浪漫的,令人憧憬的,但爱情的多变性,爱情的脆弱,又岂是一名十七岁少女所能掌握的。故事里的少女殷希困在爱情的迷阵里;徘香藉由书写来纾解对爱的渴望。十七岁的少女看不清爱情的面目,四十几岁的人也同样迷惘。爱情的困惑,不分年龄,也无男女之别,更无古今之分。
除了爱情,亲情和友情也是另一层困惑。
徘香和殷希不论在性格、遭遇或处境上都是截然不同的,却同样陷入了母女间既亲密又紧张的情感漩涡中。殷希和母亲的冲突是外放的;徘香对母亲的矛盾情感则是内化的,这两段母女间的纠结都牵涉到一处隐密的空间。殷希和母亲爆发冲突时,选择逃离母亲为她建造的隐密住所,徘香则躲进自己营造出来的秘密基地。一进一出,说明了两个少女性格上的差异,也暗示了她们命运的差异。
性格的差异,爱情的冲突,并不影响两人的友情。
徘香为了避免介入殷希和沈维刚的恋情,硬是将心中强烈的爱转移到小说创作。当徘香陷入昏迷时,殷希不远千里从英国赶回来,守在她的病床旁,为她朗读手稿。
这两名原本是兜不在一块儿的女孩,因十八岁倒数计时而有了生命交集,她们决定把十七岁过得璀璨亮丽,谱出一页瑰丽的青春乐章。诚如徘香在网志上写的:
倒数计时是压力,也是动力;
在倒数终结前,只能持续往前,无法停下脚步,
因为每一分钟都无法浪费。
我们的目标不同,努力的决心一致,
时间一天天逼近,十八岁倒数计时已进入关键时刻。
她们能如愿达成倒数的目标吗?请翻开下一页,十八岁倒数计时正式开始。
评论
还没有评论。